谁了解,光影行星的未来战略规划的八个步骤重点是什么?

夕阳西下,地平线处散发着一团金色的光,地平线往上,金光渐次铺开为橙红,橙红的边缘处是赤色水墨的晚霞。风轻拂,霞起舞,很快就染红了整个天,越到地面,红色越深。在遍布石块的沙砾地上,我以一小时近乎10米的速度,缓慢地挪动着步子,继续着今天的探险。突然间,我感到身体一晃,前行吃力,定睛细看,原来是一块石头绊住了我的脚步。“小样,”我心中想,“凭借我‘蟹行’游离、‘尺蠖’穿走的独门绝技,就你也想拦住我?!”我把自己的六只脚统统向右转了90度,像螃蟹似的,“横着”迈开步子。避开先前的石子后,我调整了身姿,又继续向前走。“咯嘣!”一声清脆的声响打破了晚夜的宁静,我被石块卡住,无法前行了!我转动轮子,试着向后,向右,向左,但都是徒劳。我又调整身姿,想通过身体的俯仰屈伸来避开脚下的困境,可是不管我如何用力,都无法抽离脱身。石块已经完全卡住了我的脚。额头冒出的冷汗,滑落在越来越深的无尽夜色中。“我真的就这样完了吗?”我想,“绝对不行!”我用尽最后的力气去奋力挣脱脚下的束缚……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醒了。果然豆大的汗珠儿挂满了额头,幸好有惊无险!我来火星已经整整一年了。其实早在大半年前,我就完成了家人给我的任务。作为家乡第一个来火星的使者,我想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陌生的星球,所以,我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歇。我也不能停下,我承载了太多的梦,那是数千年的梦,那是十四亿人的梦,那是全人类的梦!向上,而不是向北!艾德温·艾伯特它是玛尔斯,古罗马的战神。它是荷鲁斯,古埃及法老的守护神。它是荧惑,中国古代帝王的不祥之兆。它就是火星。古人仰观星河之浩渺,洞察荧惑之扑朔,于迷离中,捕捉到火星隐藏在月亮后面的现象得出其要比月亮更高的结论,推算出火星的一年是地球的1.9年。斗转星移,数千年的时光在无数人的俯仰之间,愀然离去。在埋头前行的芸芸众生之中,终究会有一些人仰望星空。或许,是他们窥见了宇宙的奥妙:向北,只会囿于脚下的方寸之地,向上,方能走近宇宙的万千辽阔。1500多年前,万户坐在绑有火箭的椅子上,飞向天空。之后不久,当所有人还沉浸在克罗狄斯·托勒密“地心说”引力中的时候,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搅动了整个世界。由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中行星运动都是圆形轨道的观点与第谷·布拉赫多年精确观测的结果不一致,激发了约翰尼斯·开普勒探索行星运动规律的斗志。而荧惑犹如天际的一盏明灯,给了开普勒启示。开普勒在第谷多年观测数据的支撑下,确定了火星的轨道是椭圆,并于1609年,发表了《新天体学》一书和《论火星运动》一文。然而,对于人类来说,火星仍旧是一个猜不透的谜。1609年夏,伽利略·伽利莱将人类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对准了他思想驰骋的苍穹。在望远镜中,诡异的荧惑渐渐地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走进人们的视野,关于“火星人”的传说也风靡开来,唤醒了人们强烈的火星梦。从1672年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提出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到1894年珀西瓦尔·洛厄尔声称自己看到了环绕火星全球的灌溉工程,在222年的历史进程中,很多人对火星迷恋到疯,对“火星人”深信不疑。火星上虽然没有人,但是它和我们长期以来“魂牵梦绕”的联系,以及与地球相似的特点,深深地牵动着一颗颗探索的心。在开普勒征服玛尔斯350余年后,1960年,前苏联向火星派遣了第一位“蓝点来客”(虽然它失败了),为人类逐梦荧惑揭开了隆重帷幕,一个梦起荧惑的时代就此开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2020年7月23日,晴空万里,南海的海风夹杂着夏季火辣辣的热流,向我袭来。在四周无数乡党们的欢送中,我登上了从家乡文昌出发的长征五号火箭,和我一同旅行的还有轨道环绕器和着陆器平台。如果240公斤重的我是一个胖子,那1.06顿重的着陆器兄弟和1.2顿重的环绕器大哥一定是巨人了。发射塔架在一缕缕白雾中,缓缓张开双臂,我看着周围送我的众人,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钻研、攻关与苦守的白昼黑夜,泪水止不住地流。“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从来没有想过,诗仙口中的快语,会成为我的写照。此时的我即将化身一只大鹏,不过,我要飞往的那片天,比大鹏飞过的天还要高很多,毕竟地球和火星(简称“地火”)的距离可不止千万公里呢。旅程遥远,我提前查阅了火星和地球的运行轨迹,以便选择一条捷径。我发现地火在距离最远或最近的时候,地火以及太阳的位置近乎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的是,地火分居太阳两侧时距离最远,约3.95亿公里;而地火位于太阳同侧时距离较近,称为“火星冲日”,两年左右出现一次。最近的“火星冲日”是“火星大冲”,此时距离约5500万公里,十六年左右才出现一次。在“火星大冲”时,如果我是一道光,两三分钟的功夫就从地球到火星了,可惜光速让我望尘莫及;如果我选择大家平日里乘坐的最快的交通工具——飞机,则需要六年多的时间才能到达火星,这显然太慢了。况且实际旅程还远远不止5500万公里。在我出发之后,火星并不会在原地等我,它和地球一样,会继续不停歇地运转。如果我按照“火星冲日”时的路线行进,永远也无法到达目的地。为了让我能够准确而又轻松地到达火星,家人为我设计了一辆专车“胖五”——长征五号火箭,此外还特地为我规划了一条看起来不是最快的专属快捷“深空高速公路”——霍曼转移轨道。“10,9,8,7,6,5,4,3,2,1,点火!”12时41分,箭舱开始振动,舱外的欢呼声响彻寰宇。我飞起来了!泪水已在逐渐消失的欢呼声中模糊了我的双眼,双眼却将背后家人的身影清晰地投影在了我的心间。“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此刻,我竟没有勇气回头。但我心中尤为笃定:今日的离开,是为来日更好地相聚。何处寄乡思,夜风吹五两。在百万公里外的深空,我终于忍不住,忍不住回眸。我看到,在那遥夜的新月前方,又多了一轮新月,那是我梦中的故乡,她们在守望着我的回响。那黑夜里的微光,是我心中永远的灯塔,照亮着星辰大海中的漫漫前路。为了减小飞行偏差,准确地航行在预先规划好的航线上,我们中途进行了几次轨道修正。2020年10月9日23时左右,我们飞行到了,距离地球约2940万公里远的,从地球到火星转移的“丫”字路口,为了从之前离开地球时的轨道顺利进入能够精确到达火星的新轨道,家人向我们下达了“深空机动”的命令,我们由此转入直奔火星的征途。在六个多月的星际旅程中,我们跨越星河,走过了4.75亿公里的天路,终于在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进入火星轨道,来到了火星的上空。我摆脱了地球的引力,但永远也不会离开家乡的引力!了解只是一半,而爱是另一半。约翰·巴勒斯在火星上空,我没有立即降落到火星表面。一是舍不得大哥,因为这次一旦分别,就是永别,虽然我们可以通信,往后我的每封家书,也要通过在中继轨道环游的环绕器大哥发送给家乡,但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了。二是在着陆火星前,我想先从上空好好地看一看这颗披着红色外衣的神秘星球。我看到了火星上高耸入云的奥林帕斯山,之前就听过,这可是太阳系内最高的山峰,是家乡珠穆朗玛峰的三倍高呢,闻名不如一见,这次终于能一睹为快了。还有著名的水手峡谷,长4500公里,最宽处600公里,最深处达到8公里,据说它是由第一个环绕火星飞行的“地球人”水手9号发现的。当然,火星两极的极冠——常年不化的冰盖,更是一道盛景。在火星上空环游时,我还看到之前听说过的几个朋友,其中,希望号是去年和我同月从地球出发前来的。除了他,还有奥德赛号、火星快车号、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曼加里安号、微量气体火星轨道器等另外6个前辈,早些年就到了这里。作为第一个来自故乡华夏的“火漂”,眼下这方陌生的土地让我充满了好奇。之前我就听说,故乡的其它国家早在六十多年前就派“人”过来了。我还特意查阅了“人类火星探测史”,认真做了笔记:从1960年,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到1997年,美国第一个火星车旅居者号漫游于火星星表,人类派遣火星使者开展火星探测经历了飞掠、环绕、着陆、巡视四个历程。走完这四步,人类用了37年,期间开展了32次探测,成功8次;进入21世纪后,又开展了15次探测,14次基本成功。即在过去的60年间,人类进行了47次专门的火星探测,成功22次。这看起来似乎已经和往常的至暗时刻告别,然而,在火星探测的路上,依然荆棘遍布。就在五年前,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合作研制的微量气体火星轨道探测器的着陆器就在着陆火星表面时“失联”了。回顾前路,我会铭记前辈们艰苦奋斗的求索历程与忘我付出的奉献精神,将它们作为自己前行的动力,不断地探索前进。浮云游子意,旭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晨风鸣。——李白(诗句改编)今天是家乡时间2021年5月15日,在火星上空环游三个月后,终于要和环绕器大哥说再见了。分别之前,我们和家人通了电话,告诉他们我们的位置和状态。由于相隔亿里,即使用最快的通信电话,也不像在家乡的时候一样,立马就能听到电话那一头的回应。我们收到回信,是在大约7分钟以后。也就是说,我们和家乡的通话最短都有7分钟左右的延迟,在着陆的过程中,我和着陆器不能及时有效地接收到来自家人的指引,想想好可怕!虽然临行前家人们为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毕竟我还只是个孩子,没有来过这么远的地方。在这被称为“死亡之旅”的7分钟里,我们只能靠自己,独自走出黎明前的黑暗。家人在检查我们一切正常后,便下达了指令,让我和着陆器一起向环绕器大哥告别。在黎明到来前的四五点钟,我和大哥挥手告别,开始了自己的滑行之旅。在经过3个小时左右的滑行后,我和着陆器进入了距离火星地表(简称“距地”)125千米左右的大气层,开始着陆前的姿态调整,以最合适的状态进入大气层,专业术语称作“攻角配平”,并向着目标进发,“死亡之旅”也随即到来。在距地4千米高度处,我们的保护罩隔热层的温度因为和大气的不断摩擦,已经升高到2000多摄氏度,不过有它的保护,我的身体温度不到20摄氏度。着陆器与大气的摩擦使得我们的速度变慢,但仅靠火星稀薄的大气层来减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带了减速降落伞,它将在我们距地约11千米高度的时候打开。当速度降至每秒不到100米时,我们会打开变推力发动机,进入动力下降段。随着发动机点火,准备着陆的缓冲机构也开始展开。在距地1.5千米高度的时候,我们抛开降落伞和被罩,此时速度降到95米/秒。随后着陆器反推发动机最大反推力达到7500牛,因为火星引力不到地球的0.38倍,这就相当于可以托起2顿的重物,我和着陆器的速度降低到1.5米/秒。在距地100米的高度,我们悬停在表面(垂直速度0米/秒),通过携带的慧眼对星表成像俯察,选定安全落脚点。随后发动机推进着陆平台缓缓下降,并用激光三维成像仪成像以精确调整降落点。在距地2~4米时,反推发动机关机。着陆器的四个着陆腿伸出,通过着陆腿的颤动达到缓冲效果,最终平稳地落在火星。7分钟的短暂旅程,让人惊心动魄,令我如履薄冰!7时18分,我们顺利到达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蓦然抬头,我才发现,迷人的朝阳已经升在东方多时了!我长舒一口气,给家人拨打了第一通电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太阳缓缓升高,沐浴在晨光中的荧惑,不发出一声言语,安静得出奇,偶尔一阵风过,是它唯一的嘈杂。据说这里会有龙卷风、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不过我还没有遇见。我坐在着陆器平稳厚重的肩膀上,如释重负地晒着太阳。眼前所见犹如茫茫沙漠戈壁,地面上满是大小不一的石子,不远处是隐约可见的沙丘,更远处或许还有山峦。我想给每一座山,每一个洼地,都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告诉他们,我来了,中国来了。其实,第一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地球人”并不是我,还有早先9个前辈和3个月前刚来的毅力号。其中最先到的是前苏联在1971年派遣的火星3号,可惜他到火星后仅仅和家乡通讯了15秒,就再也没有消息了。后来听说,他可能遭遇了火星沙暴。成功和家乡保持联系的9个,最早的是1976年7月20日到的海盗1号,比我早了45年呢!紧随其后的,是他的兄弟海盗2号。时隔20年后,旅居者号开始在火星漫步巡游。随后机遇号、勇气号、凤凰号、好奇号、洞察号、毅力号,先后到访火星表面,当然还有我。据说现在依旧在工作的,除了我和毅力号之外,还有好奇号和洞察号。就在20多天前,毅力号上的机智号直升机受控在火星上进行了第一次动力飞行,这是人类飞行器在地外行星上的首次起飞!想想都好激动,我现在就想去找毅力号,看他在火星上表演无人机秀。不过在去看他之前,我得先完成自己的工作。5月22日10时40分,我从着陆器平台离开,来到火星地面,开始了奇妙的星表之旅。当然,游客照是必不可少的,就在“6·1”儿童节当天,我用提前准备好的WIFI相机,记录下了我在地外行星上漫步轻舞的倩影,还有我和着陆平台的合影,就是那张刷爆家人朋友圈的“星火燎原”。在漫无人烟的火星荒漠,多歧路,路难行,不过好在家人料事如神,让我早有准备。为了确保此行畅通无阻,我携带了多种神器。比如,气象测量仪可以为我提供可靠的天气预报,地形相机将为我规划可行的旅行路线,表面成分探测仪和多光谱相机让我成为博物学家,辨别火星的一沙一石。次表层探测雷达则让我拥有“读心术”的特异功能,通过它,我可以“看透”地下10~100米的深度,轻松掌握火星土壤厚度及其下面的岩石结构,如果幸运的话,我还可能发现掩藏在地下的冰层。2021年8月15日,在来到火星地面的第90天(其实地球上已经过去92天了,因为火星一天要比地球长41分钟18.7秒),我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所有巡视探测任务。期间,我一共行驶了889米,给家人传送了约10GB的书信。大家可能会觉得我走得太慢了。作为第一个来到火星的“中国人”,我不应该“春风得意马蹄疾”,飙车似的“一日看尽长安花”嘛?为何闲庭信步,彳彳亍亍呢?我想,换成是你们,也会和我一样。于我而言,身处从未有人涉足的神秘境地,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的每一座沙丘,每一个土坑,每一块岩石,每一抔尘土,甚至每一颗沙砾,都会让我好奇,想要一探究竟。最关键的是,我不仅是我,我还是身后十四亿人的代表,所以我更要俯察品类之盛,深究万物之理,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统统都送回家乡。不过家人们也不要担心我一直工作没有休假时间,在不久后,我就可以放个长假。届时地火会运行到距离最远的位置,太阳辐射会阻碍我和环绕器大哥与大家通信,这种情况大概会持续50来天。在我失联的这段时间,大家不要太想我哦!我会继续给你们写信的。从前遥望的星,是我现在的家。现在仰望的星,有我永远的故乡。她指引着我,通过不可知的黑暗,去探寻无尽的前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略规划的八个步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