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福利费发放标准可以发 一刀切 什么都不发放

查看: 759|回复: 0
姚文晖:职工福利取消和发放都不能“一刀切”
  在反腐高压之下,北京的年货团购市场一直冷清。不过记者发现,今年的年货团购市场有了回暖迹象。有老字号年货企业负责人分析,前几年企事业单位对于反腐红线不明确,所以“一刀切”地取消了职工福利,而随着纪检部门和工会组织对于“红线”到底在哪儿逐渐明确,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开始放下包袱,逐渐恢复了对员工发放正当福利。(《北京青年报》2月4日)
  自打八项规定出台,“福利”就是个让人纠结的词儿,有的单位三年中秋节都没发月饼了,有的单位取消了年终奖,有的单位则把年终奖从年前挪到年后发,玩暗渡陈仓的把戏。总之,这几年很多人都觉得逢年过节口袋紧巴巴,怨声四起。
  反腐和职工福利捆在一块儿,很奇怪,尤其是反腐力度越大,职工福利越少。依常理,腐败分子搜刮民脂民膏,多打掉一些腐败分子,老百姓的日子应该越过越好、福利越来越多才是,怎么会出现上面反腐、基层喊苦的局面?
  表面上看,好像是因为一些单位领导对中央精神理解不够透彻,对什么是“反腐红线”心中没底,犯了“一刀切”的毛病。照我看,真正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的社会管理向来有“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倾向,个别官员、少数单位搞腐败,全民都得跟着打预防针;二是一些单位领导觉得自己官帽要紧,为了树立本人及单位清廉形象,不惜牺牲职工的正当权益。
  2014年中秋节前夕,《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反腐不应反职工正常福利》,自那以后,一些单位在给职工发放福利的问题上不再一毛不拔,加之中办、国办、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先后下放文件,要求各单位要保障干部职工节日期间享有正常福利待遇,于是“职工正常福利应该发”逐渐形成共识。北京年货团购市场回暖,表明很多单位的确是“放下包袱”了。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回暖”可以,千万别像从前那样“发烧”,比如有些“油水厚”的单位,从前发放节日福利,动辄就是几千元的购物卡;前些年媒体还曾报道,某沿海大型国企春节、十一长假轮流安排员工出国旅游。如果回到这种状态,福利就又和腐败剪不断理还乱了。新闻中说,“红线”已经逐渐明确,似乎只要不撞线,给职工发放福利就没有问题。
  “红线”在哪儿呢?目前看有两条,但依我看,都不怎么靠谱。一是来自纪检部门的说法——不能挪用比如办公经费等本应用于其他用途的款项发福利,这当然很对,可外界如何监督?单位内部职工一般是不会举报的;二是近来一些地方工会按照全总的指示,制定了适用于本地区的福利标准,比如全年节日福利总共不超过1000元。这是个硬杠杠,一目了然,便于执行、便于监督,但它的不足之处也是“一刀切”。即便是国企和事业单位,有些已属于竞争性行业,发放职工福利还有个激励机制的问题,而撒胡椒面式的工会福利显然起不到激励作用。
  地域不同、单位性质不同,要给发放职工福利划定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红线”是不现实的,但我以为,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以遵循。一般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福利的资金来源是公共财政,就此而言,其福利水平应与社会平均水平大致相当,且福利发放标准应提前向社会公示,接受纳税人监督;对国有企业可实行目标责任制,在圆满完成阶段性经营指标的前提下,允许其根据自身经营情况,按照超额利润的一定比例发放职工福利;至于私企,人家自己赚钱自己花,只要不是非法所得,怎么发放职工福利完全是自家的事。
&&&&&&&&&&
Powered by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张利律师 联系电话:全国总工会去年明确职工发放福利具体操作规程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袁晴
  本报讯(记者 李佳
李泽伟)在反腐高压之下,北京的年货团购市场一直冷清。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今年的年货团购市场有了回暖迹象。有老字号企业负责人分析,前几年企事业单位对于反腐红线不明确,所以“一刀切”地取消了职工福利,而随着纪检部门对于“红线”到底在哪儿逐渐明确,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开始放下包袱,逐渐恢复了对员工发放正当福利。
  从2012年年底,国家开始控制公款消费,特别是要厉行勤俭节约。三年多时间里,各大商场、超市、生产厂家团购量骤减。以往节假日大单频现的厂家纷纷转型,走起平民化、大众化的消费路线。
  不过今年的情况有了一些变化。
  “要过节了,我们预订团购100多份熟食礼盒发给同事们,价位在200元左右就行。”类似的团体订单,老字号肉制品企业天福号从上周起陆续收到多份,仅本周一一天的订货总量就突破500万元,其中不乏团体订单。京城另一家知名糕点企业负责人也透露,春节期间的年味系列礼盒投产95万盒,比去年增长15%,“除了消费者本身购买力增强,今年感觉团购市场比往年活跃”。
  事实上,全国总工会去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的补充通知,对于全国各级工会组织使用工会经费为职工发放福利的具体操作进行了明确。新规非常细致,比如规定基层工会可以向会员送生日蛋糕等慰问品,也可向会员发放指定蛋糕店的领取蛋糕券。基层工会组织逢年过节可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等。关于“少量”的标准,由省级工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工会负责人介绍,在2013年以前,每逢过节的时候,工会都会团购一些过节商品发放给职工,但从2013年以后,国家厉行节约,工会这一福利也就取消了。此前工会下文,说节日期间还可发慰问品,单位就提前买点。
  有老字号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前几年春节年货市场上,基本上很少有团购,但今年的团购量有所回暖,大多是国有企业、学校和医院,政府机关很少有团购,并且团购的单位大多购买的是简易包装、性价比高的食品。
  天福号相关负责人透露,前几年很多单位一把手担心触碰红线担责,把握不好尺度,索性“一刀切”,什么福利都不再发放,随着去年员工福利政策解读清晰,今年团体订单大幅上升。上述人士指出,近年来消费者在节日消费上趋于理性,像天福号最贵的礼盒400多元,其他多为200-300元,符合过年走亲访友随手礼的价格带。
  此外很多厂家还忙着“去高端化”以争取团购市场,纷纷加大中低价位产品的比重。稻香村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政府严控三公消费,大众化消费趋势日益明显。我们在备货上增加了经济型礼盒采购品种及数量。礼盒价格也集中在100-200元之间,比较适合走亲访友。”
  纪检部门:工会发福利多了不能说明纪律要求放松了
  一位纪检系统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近年来被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的确有不少是违规发放福利、津贴、财物等,但并不是只要发放福利就要受处分,“违规”是问题关键,“规定什么可以发什么不可以发,违反了就出问题了”。他表示单位工会本来有的职工福利没有问题,“比如有的单位职工有个几百块钱的福利,节日发点油啊什么的,这些按照规定发放本来也没有问题,只是用本来用于其他用途的款项,比如办公经费,去发放福利,才会违规”。
  他介绍近年来也看到有说法称纪律要求严格有单位连原本可以发的东西都不发了,这可能是八项规定精神出台之初,有的人没有搞明白政策的具体要求,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干脆一刀切,什么都不发,觉得这样最安全。但是随着后来不断有对政策的详解,也有经常通报的反面典型案例,都是用了本来不应该用于发福利的款项,大家明白了政策的红线,也就知道了如何在纪律规矩的规定范围内行事。因此,如果有数据说明现在单位工会购买发放福利比前两年多了,应该是前述原因,不能认为是“现在比前两年管得松了”。
  按照要求,工会经费不能用于服务职工群众和开展工会活动以外的开支,不准用工会经费购买购物卡、代金券等,搞请客送礼等活动。不准违反工会经费使用规定,滥发津贴、补贴、奖金。不准用工会经费支付高消费性的娱乐健身活动。不准截留、挪用工会经费。不准用工会经费报销与工会活动无关的费用。
  事实上,福利有法定福利与补充福利之分,前者比如社会保险、法定假日和带薪年假、工资性补贴和其他工资外补贴如独生子女费等,补充福利,一般要视企业盈利情况由企业自行决定福利项目和发放标准。
  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以及各地出台的一些纪律要求,比如“严禁滥发钱物,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不准以各种名义年终突击花钱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不准违反规定印制、发售、购买和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券(卡)”等,都不是针对职工的正当福利。
[责任编辑:袁晴]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已取得阶段性实效。对三地百姓来说,他们从中得到了哪些实惠?
一年来,新闻工作者响应总书记的号召,知难而上,砥砺前行,做出一番新事业。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全会公报和审议通过的两部党内法规,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从严治党主张。
新规实施之后将会对旅客购票、乘车造成怎样的影响?新规实施后,都有哪些变化呢?
光明网版权所有中秋不发福利,是不是矫枉过正?
25回复/1亮 1358浏览
中秋节一毛钱东西都没,是不是矫枉过正了…就等着发点过节费好熬过这段日子。然而……毛线也没有,不该大发烂发,但也不至于取消吧
这些回帖亮了
党国下文已经说明了,不能克扣职工的正常福利。可是企业领导很多屁股不干净啊,他怕发正常的,反而被查出来不正常的。
党国下文已经说明了,不能克扣职工的正常福利。可是企业领导很多屁股不干净啊,他怕发正常的,反而被查出来不正常的。
引用1楼 @ 发表的:党国下文已经说明了,不能克扣职工的正常福利。可是企业领导很多屁股不干净啊,他怕发正常的,反而被查出来不正常的。你知道的会不会太多了
一楼是不是资深人士啊,这个都了解
啦啦啦啦啦啦啦累了
此帖终结....
be yourself
引用1楼 @ 发表的:党国下文已经说明了,不能克扣职工的正常福利。可是企业领导很多屁股不干净啊,他怕发正常的,反而被查出来不正常的。是啊,总工会都下文了。每次一实行政策,倒霉的都是一线基层员工
现在的情况就是矫枉过正,基层员工事多钱少没福利,文件都说正常的福利可以发,但是什么叫正常什么叫不正常?谁也说不清,而且自从八项规定出台一堆人以“行使监督权”的名义无脑举报,恨不得你发工资都举报你受贿违规发放奖金。领导干脆一撸到底逢年过节啥也没有。
确实是矫枉过正,不过中秋是可以发福利的,这个没有明文禁止啊,你们单位有问题
引用7楼 @ 发表的:确实是矫枉过正,不过中秋是可以发福利的,这个没有明文禁止啊,你们单位有问题不仅仅我们啊,问了好多兄弟单位,都没了
我们就发了啊,中秋为什么不能发
引用8楼 @ 发表的:不仅仅我们啊,问了好多兄弟单位,都没了以公会的名义可以发放福利,但是一年下来有个人均的金额标准,不超过就行了
你们几个单位领导要么是太小心,要么是太抠门,借这个名义少发福利
是政府机关不让发吧
不发是正常的
谁能规定什么叫正常福利
每人价值50还是100还是200
我记得我们这之前某局局长被免
原因是被举报一人发了一箱苹果?
貌似这么回事
本来工资就低,现在福利也没了,可是领导还是该买车买车,该旅游旅游
还有更狠的~妈的异地检查植树造林情况,需要下乡镇村里甚至更偏僻的地方…不准使用别的单位车~让别的单位车在前面带路,然后我们自己雇车跟着去检查。一天80的交通补助根本不够雇车钱……~我是服了这蛋疼的规定。伦矫枉过正这才是第一
之前发了不正常的福利没见你出来抱怨啊,唉,人啊总是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
引用14楼 @ 发表的:之前发了不正常的福利没见你出来抱怨啊,唉,人啊总是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我刚毕业,没见过不正常福利
引用13楼 @ 发表的:还有更狠的~妈的异地检查植树造林情况,需要下乡镇村里甚至更偏僻的地方…不准使用别的单位车~让别的单位车在前面带路,然后我们自己雇车跟着去检查。一天80的交通补助根本不够雇车钱……~我是服了这蛋疼的规定。伦矫枉过正这才是第一大胸弟,比惨大会你赢了
此前《通知》规定,基层工会组织逢年过节可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补充通知明确,其“逢年过节”的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等。关于“少量”的标准,由省级工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这句话一出就完了
全国性的文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福利取消这个锅我觉得不能给总工会,而是应该给下面的省级单位。发多发少总有人说,于是我就干脆一刀切,什么都不发了
如果你这是正常福利,为什么不敢发?
如果你这是节日腐败,那你为什么要发?
关于节日福利取消,我们可以认为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也可以认为是底下省市级单位领导头脑简单,不考虑实际情况,只知道一刀切。当然我更赞同沙发的观点:底下人不干净,怕查
引用8楼 @ 发表的:不仅仅我们啊,问了好多兄弟单位,都没了医院以前还发盒月饼要不就是两袋米两壶油,这两年过年都他妈不发了,以前是中秋过年都发,本来和老婆一起家里米和油就不用买了,现在她妈的2014年涨的工资到现在都没补过来,补交养老这些倒是直接扣了我两个月工资,你说这个算什么事
昨天刚代表工会领导去开会,今年福利不是从最多400变成1200了嘛,不过现金购物卡还是红线
引用16楼 @ 发表的:大胸弟,比惨大会你赢了……我们就差出差带个自行车了。打车都快打不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224人参加识货团购98.00元45人参加识货团购298.00元166人参加识货团购49.00元52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145人参加识货团购637.00元30人参加识货团购378.00元62人参加识货团购318.00元58人参加识货团购318.00元14人参加识货团购448.00元85人参加识货团购169.00元56人参加识货团购528.00元81人参加识货团购115.00元新华社追问“福利”边界 什么样的福利不能发?_法库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8,964贴子:
新华社追问“福利”边界 什么样的福利不能发?收藏
新华社追问“福利”边界 什么样的福利不能发?
2017年在职研究生有没有取消,具体的政策有什么变化
原标题:福利边界在哪?什么福利不能发?  国企、机关发放福利的边界在哪里?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一些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乃至民企的福利问题成为热议话题。  记者通过采访各界人士,在梳理福利的历史与现实中,试图厘清这个长久以来似乎是“说不清”的问题。  福利“一进一出”成腐败高发区  既然有这么多规定,为什么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福利是正当收入呢?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说,计划经济历史上,我国企业普遍实行低工资制,多种福利是与薪酬并行的分配制度。比如防暑降温费、工会福利费,还列入规章保障用途,难以“一刀切”。  不过,虽然早在几年前我国就明文规定福利的发放范围,但记者调查发现,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事业单位巧立多种名目,让福利涵盖内容远超规定。  中部某大型国有上市公司总会计师透露,仅该企业的福利费就可列出7大类:节假日津贴、职工体检培训、企业年金类计划、差旅通讯补助、下属医院开支、产品优惠体验、工会活动,一家企业就有几十种……  近年来,福利开支的“异化”更趋严重,福利与腐败更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虚列开支,套取资金  从中纪委通报来看,违规发福利的手段包括虚列支出、巧立名目发钱。比如,华润集团就虚列“原材料费”,套取854万元为职工发购物卡,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公司则利用假发票套取了300万元福利开支。  报销腐败,借机逃税  “一些机关还频频被曝出借买月饼、洋酒开办公用品发票,巧立开支报销。”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贾绍华介绍,不把福利列入薪酬而是作为管理开支,其中的“门道”在于增加企业成本,减少所得税税基,实现不缴或少缴所得税。  采购紊乱,中饱私囊  以实物形式发放的福利采购“一进一出”缺乏监督,成为腐败的高发区。“有的明明花了400万元,发票就开成600万元,已成为腐败分子容易利用的盲区。”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说。  标准自设,高低不均  部分福利还沦为高管“特供”。记者获取的薪酬及缴存记录显示,以北京市属一家非上市银行为例,其支行副行长发放补充公积金作为福利开支后,个人每月缴存7678元,单位再缴存后达每月15356元——仅高管的一项福利费标准,就是同企业基层柜员的十余倍。  福利从“隐性”过渡到“显性工资”乃大势所趋  “从根本上说,部分福利费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旧分配体制的一部分,本质是单位内小范围的社会再分配。市场经济、现代会计制度下,福利费需要更透明,改革方向之一就是控制职工福利费在职工总收入中的比重。”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复旦大学会计系主任李若山说。  “隐性的福利要公开化、显性化,才能被有效监管。”高波认为,福利争议的核心是利益分配能否“阳光化”。要消除的是特权性的福利,要规范的是不透明的福利,符合弱势职工权益的扶持性分配要更重社会统筹。  事实上,福利费过渡到显性现金薪酬是大势所趋。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决算显示,仅央企福利费支出水平不一,福利费高可占工资总额20%-30%,低则不足每年百元。福利费支付不合理,无疑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已明确,要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严格规范党政机关各种津贴补贴和奖金发放行为。财政部也要求,企业职工福利一般应以货币形式为主,严控以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低价或免费使用。  李若山建议,改革职工福利费,一是要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加快货币化改革堵住采购腐败;二是逐步规范混杂于福利费中的业务支出,加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报销管理;三是更重福利再分配中的均等化。“从过去以企业为主办福利、自定福利水平的计划经济时代,逐步向社会福利水平的均等化过渡。”  严控滥发节日“腐利”不是矫枉过正  最近爆红网络的文章“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让很多没领到中秋节日福利的人深有“共鸣”。文章认为,反腐反的是个别单位假借“职工福利”之名侵吞国家资产、串通起来寻租、分肥的腐败行为,绝不应该反职工的正常福利。  笼统地说“职工福利”没有意义,因为不同身份的职工(私企、国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福利”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光明正大,有的是“灰色”,有的甚至违法。八项规定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最显著的变化是一些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福利”大幅缩水。过去,在一些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工作,小到毛巾、香皂、大米、食用油等日常用品,大到数万元过节费、低价购房资格,各种优厚福利应有尽有;如今,中纪委每逢重大节日都要重申“节日禁令”,那些吃财政饭的单位不敢顶风违禁,变得规矩了。 “灰色福利”从有到无,一些人短期内难以适应实属正常。  探讨“反腐与福利”的话题,首先要弄清相关禁令为何会出台。保障员工应得的福利理所应当,但问题是,以往一些单位和部门所谓的“福利”,实质上是违规使用财政资金滥发的“腐利”——众所周知的是,有些群体工资不高却被认为是高收入群体,正因为他们享有很多灰色“福利”。中央的反腐工作和八项规定,正是要向这种畸形现象亮剑。  多年来节日发放福利的现实表明,不同单位之间的福利存在巨大差异,有些强势垄断部门滥发节日福利,更进一步拉大了与其他部门的收入鸿沟,公众对此诟病已久。八项规定等政令,让一些部门和单位觉得不自在,却得到民众普遍拥护,恰恰说明这些政令抓准了真问题。 “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出现一些混淆视听的“杂音”不奇怪,但八项规定出台还不满两年,改革只能加码不能松绳。  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增进公众福利,这一点没错。但要挤压穿着福利外衣的腐败,就应该在阳光透明的基础上照章办事。无规矩不成方圆,事实上,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职工福利项目、费用标准等,早有明确规定。如果觉得反腐和八项规定让自己损失了应得的福利,大可逐条对照之后找工会等组织维权;如果被削减的“福利”原本就不该发,那就不必心理不平衡。  以近几天大家比较关注的月饼为例。用公款发月饼显然是禁止的,而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由工会组织的职工集体福利支出,主要用于“工会组织逢年过节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会员个人和家庭发生困难情况的补助,以及会员本人过生日的慰问等”。这“少量慰问品”的“少量”怎么界定,月饼能否纳入其中,还得视具体单位工会会费怎么分配而定。  改革正在迈向深水区,反“四风”和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才刚刚取得初步成效,还需要进一步巩固不松套,从严不松懈,对滥发“节日福利”从严控制,不是“矫枉过正”。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正常的福利不应该给断了
正常的福利不应该给断了
正常的福利不应该给断了
以往中秋都有两块月饼
福利 恩, 有码
应该有的福利 应该发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会发放福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