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真的想要栾城房价会降下来降下来吗,如果真心想降下

安心财富客户端,
一手掌握,马上有钱
为何地方政府不愿降房价只想稳房价?
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涨价潮传导到三四线城市,连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安徽临泉也加入房地产调控的队伍。
调控呈现&百花齐放&,现在并非都是一二线的热点城市的&专利&。
调控的愈演愈烈说明房地产悖离了当地市场价格尺度。我国当前一二线城市居民实现住房梦需要数十年的家庭收入总和,而发达国家一般在5年左右的家庭总收入即可。
当然还有个测算房价悖离价值程度的方法,就是房屋的租售比,每平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米建筑面积房价之间的比值,也就是如果把房子拿出去出租,能在200个月之内收回投资,说明房子有投资价值,如果超过300个月才有可能收回投资,说明已经有潜在的泡沫。
可是我国的一些城市的租售比已经严重突破这个数据,据最近统计,深圳的租售比为732个月、厦门为718个月,天津为556个月,济南为415个月,就连四川的成都也要332个月才能收回投资,可见,按照租售比来算,我国房地产市场可谓是泡沫重重。
当然,房地产被吹起泡沫,不一定就及时破灭,因为里面牵扯到财政、银行、国家政策等延滞泡沫的一些措施,但从长期来说,长期偏移历史平均水平的资产定价一定是悬在头上的刀。
在我国,房地产企业属于高e风险高收益行业,房企的经营状况支付能力很难准确把握,所以房地产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一般要受到一些限制。但房地产的土地出让又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没有之一。
房价屡屡的推高也给银行的直觉就是房地产行业最赚钱。所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常出现一些政策角力,每当要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央即要求各地银行要控制对房地产企业贷款,但地方政府因为土地财政又千方百计想突破中央禁令。
而银行因为土地市场由地方政府的垄断性质、房企与地方政府的紧密关系、考量到比其他非房企企业的信用要大,于是地方政府、银行、房企三方眉来眼去,用一些表外的理财变通的通道形式向房地产企业暗度陈仓。
当然银行理财的高利率和房企的高利润最后都要转嫁到房屋消费者身上,这个过程也是泡沫传导的重要环节。最近银监会开展的专项治理,因为理财使银行能规避监管指标套利,银监会认为一些银行滥用通道,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个中缘由正在于此。
但从当前房地产调控的层层加码来看,有14个城市从限购限贷限离又发展到现在的限卖,房地产市场似乎又变成了任意伸缩的政策工具。其实各地早先就有规定:房屋在二年期限内出卖,普通住宅要缴纳房屋总价5%的营业税,但满二年后一些地方可以免缴。这个政策当时也是为了抑制炒房才出台的。
可是现今房价上涨太快,以致房屋买卖的税费的政策跟不上形势发展,于是地方政府急不暇择又增添了个限卖,限卖的期限各地有二年至五年的时间不等。这个政策意图是地方政府想以此来彻底掐断炒房人的念头。
其实透过这些政策的现象看本质,地方政府期盼房价稳定而不是期盼房地产回归本来价值,主要想通过行政手段把房价持续维持在现行高价位阶段,以期待中央政策或央行增发货币来拉升居民平均收入,用货币增量来使人们收入慢慢适应当前的高房价,好给高价位的房价解套。
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的房价每平二三千时,人民日报当时刊登文章,批评北京的房价太高,因为那时北京的居民收入普遍每月在几百元左右,所以按当时的民众购买力来说,北京的房价也是高不可攀。可是随着国家增发大量货币,人们收入的数额逐渐扩大,如果那个时候购买了房子,拿现在已经扩大了的收入来还前期的房贷,那么肯定是很划算的。
但这个现象的本质是:之所以现在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成了银行增加最快的信贷种类,2016年新增居民房贷4.96万亿元,城镇居民用于购房的支出占当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的23%,工、农、中、建60%以上的贷款是居民房贷。这个现象就是因为人们对人民币的购买力的提前预判,提前消费等于是抵消掉央行货币增发带来的货币贬值。
可是地方政府不是站在央行的角度看问题。增发货币是个双刃剑,虽能暂时摆脱高房价压力,但市场钱多了容易引发通货膨胀,也能使房地产的泡沫越吹越大。3月26日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就货币政策的&度&回答了主持人的提问,他说在实施多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本轮政策周期已经接近尾声,即货币政策不再像过去那样宽松。这个信息对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不啻是一声惊雷。
如果按照小川行长所说,今后房价下行是个大概率的事。所以地方政府当前把房地产买卖严控到极致既有他们认为的道理,这种严控在政府看来既能防止房价上涨又能控制房价下跌,因为难买和难卖同时存在,房子没有了流动性,真实需求难以判断,当然房子也会&稳定&在政府给定的价格上。
这种&维稳&式的封堵炒房的限购政策其实只是把房屋需求暂时冻结在那里,一旦解冻,炒房者还是套利而去。所以此种方式不是长久之计,应该跟进一些市场化的方式来调控房地产市场,比如用货币手段、金融手段。
当然房地产税也是不可或缺的调控重要手段,尽管我国房地产税政策一直难以出台,因为社会共识房地产税会快速刺破泡沫,这样会破坏当前地方政府收入来源,所以受到政策制定者的犹豫不决。但要使房地产回归是人住的本质,房地产税的调控才是炒房者真正的噩梦。行政管制手段只会使房地产行业变成死水一潭,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谢谢努力学习继续加油
楼主有价值的分享,让大家受益匪浅。
有价值的分享,让大家受益匪浅。
谢谢楼主分享,资讯已阅读了解!
期待的****
已经阅读了相关信息!!!政府从没想过要降低房价? - 知乎18被浏览1201分享邀请回答5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那些认为房价会下降的人,究竟是有多傻!
(原标题:那些认为房价会下降的人,究竟是有多傻!)
  在中国“数字”不会带来任何真相,更说明不了任何本质问题!中国的真相既不像愤青眼里那么极端,也不像新闻联播里那么堂皇。  我每天也在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但不是用“眼”看,而是用“心”看。你只要用“心”,那些虚荣的信息都会被过滤,入不了你的法眼,剥去一层层外皮,真相就自然呈现。OK,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城市格局的问题!  首先,政府如果真正想降房价,就得退到2003年状态:  没有限购,没有限贷,没有房产税,没有利率歧视,没有信贷限制,没有期房限转,没有营业税,没有所得税,没有土地增值税,没有任何交易税费,彻底废止经济适用房,彻底废止保障房;  没有非普通住房,没有7090,没有规划限制,允许开发商自由发债,允许信托计划,允许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允许境内外资本投资房地产,清算造谣媒体;  允许一个人买6-7套房,允许REITS上市,允许倒按揭,允许加按揭,允许转按揭,取消抵押贷款用途限制,房贷利率打5折,优质客户房贷利率打3折。  但是从政治上讲,我对“利国利民”的可能性,是极度悲观的。  “动力”永远存在。但政府采取“杀死信使”的方式,不听不闻不看。限购限贷,头埋在沙里,谎称天下太平。  2016的今年,深圳、上海的事实,和2009年、2011年相似。水面下暗潮涌动,“因为宏观调控,所以房价飞涨”,因为政府违反宪法推行二限房产税,供应端一减再减。而另一头,滥发纸币丝毫没有收敛,社会总纸币购买力屡创新高。  超发的货币,去哪里最安全?一线大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子里存着去啊。  1)过去16年中,上海楼市一直在涨。累计涨幅大约9~12倍。  2)多军(房产持有者)的报价“永远”上升。仅空军(潜在的买房者)心理才有“楼市涨跌”。  3)当多军和空军心理价位接近时,产生成交。  4)空军有三大特点:  a)空军的心理价位,永远低于多军  b)空军常常落后一个Season  3)空军最终会屈服于多军报价。  年,上海办理居住证有登记的常住人口,净增加500多万人,流动人口净增加720万人,达到2430万常住人口和3200万净人口的规模,年,上海人口将达到4000万左右(持平东京城市圈的规模),你说房价会继续涨还是跌?  政府人为限制土地供应是房价上涨的第一要因  土地供应全部在政府手里,慢慢放地,慢慢开盘,新房开盘8-10万,拉动周边二手房价到6-7万很正常。  第二要因:通货膨胀  每年24%的货币增发,9%是增加的物产,实际创造的价值部分。  另外14%是超发部分(冲淡社会整体财富),这部分货币首先从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地方热线快钱流出,流入地呢?  自然这些城市的核心区、宜居区的房产增值部分。  最近5年,上海外环内房产平均月涨幅在0.87%-0.94%之间,复利计算就是每年9%-13%的涨幅,雷打不动。  2008年,一个四万亿政策,让2009年初到2013年底这四年间的房价彻底飞天。  只要上面一直增印钱,凭空创造财富,间接剥削全体人民的财富,每年1.5-2万亿的人民币分发给维持中央政权的党卫军、党政机关和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并且人民币一直在国内循环,不进行国际化(国际化了,ZF也会印更多的钱),那么京沪深的核心区房产,就是全国最能保值增值的资产。  印钞机里面的热钱、快钱,首先从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地方冒出来(各种央企,银行,大型创新型企业,ZF直接发钱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以这些地方对通胀的的情况最敏感,人们发财了,有了钱,都首先去买这些地方的房产,因为这些区域的医疗,教育,文化活动资源和各类高净值人际资源水平而言,是全国顶级水平)。  这三个地方的市中心区域的房产,是最能抗通货膨胀的东西。  像上海市中心的一些洋房区,就是这个价格,爱买不买,不买还涨,并且永远不缺买家,因为没有对手盘啊。  第三要因,是持续的人口导入  现在上海每年60-70万的外地人口涌入,30-40万在上海永久定居,20-30万盲流,10-20万回乡。  定居的人口购买上海市区屌丝房,郊区新房,有了这笔卖房款的上海土著,向上置换好房子。  你问问在上海毕业的外地大学生,有几个想离开上海的?  年复一年,来一线城市工作的外地二三线小城市的大学生的家长,把100-200万的积蓄(包括没用完的公积金),全给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的儿子、女儿拿来买房。造成大城市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地产商有了钱,继续买地盖房子。本地二手房的房东拿了这笔钱,置换新房子,大房子。二三线小城市越来越穷,当地的银行存款越来越少,一线大城市银行存款越来越多。  这个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了。  上海新房房价只和上海最有钱的1%居民有关  最近虹口某常青树楼盘开盘,328套当天内一抢而空,20楼以上的价格实际逼近8万,总价700万-1345万,不可谓不贵。  但是仔细想想,虹口区常住人口超过80万,328套房子最多住1000个人,不到1000个人和超过80万人比起来,这个新增供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或者换句话说,这328套房子,只和整个虹口区最有钱的1000个人有关,这328套是卖8万/ 还是卖18万/ ,是由这1000个人决定的,和其他的80万人毫无关系。  而1000&80万 1   虹口区的新房价格,是由整个虹口区最有钱的1 居民决定的,和剩下的99.9%无关。 新房的数字比较耀眼,那么像样一点的二手房呢?  我们把好房子的标准定义为:上海外环线内2006年後上市的商品住宅,统计结果是:  日至日 ,一共9年多  上海内环内共售出1手商品住宅7万套  内中环间共售出9万套  中外环间共售出15万套  合计32万套  套均123 ,按套均3人计算,共可居住96万人  为上海外环内常住人口的7%  全市常住人口的4%  以上数字表明,  如果你有1套上海外环线内2006年後上市的商品房,你就已经是上海滩稳稳的TOP2%了。  如果你有1套上海中环线内2006年後上市的商品房,你就已经是上海滩稳稳的TOP1%了。  内环我们就不算了~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对这座城市超过99%的居民来说,市中心的好房子是一件与自己完全无关的超级奢侈品。 这些超级奢侈品的价格是由这座城市最有钱的TOP1%的人来决定的。  而上海是江浙沪皖的绝对中心城市,江浙沪皖总人口达到2.3亿,是上海的10倍,这2.3亿人谁不想在上海的市中心有套房?  上海市中心的房价是由这2.3亿人中最有钱的0.1%的人来决定的,与其他99.9%的人无关。  放眼全国,核心城市只有三个 —— 北京、上海、香港+深圳。  这三座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只能容纳这个国家0.1%的人口,想要进去,只有成为这个国家最有钱的0.1%。  天朝上国  中国是14亿人口的在本届政府任内就能晋身世界第1大经济体的天朝上国。  最有钱的5%人口就是7000万人,西方世界根本无力接纳7000万人移民,这7000万人的归宿只能是定居京沪港三城。  经济不断增长,财富不断积累,人口不断聚集,这就是这个国家每分每秒都在演绎着的故事,和各能级核心城市地段概念不断被颠覆的源泉。  中国经济素描  权贵阶层设立无数路障,收买路钱,稳赚不赔。小老板被搜刮的皮包骨头,就想移民。  有钱无权阶层,炒房炒地,或低调隐居。小知识分子,无力买房,集中火力炮轰房价。专业人士(医疗卫生)吃拿卡要。外地和本地屌丝和大学生打工仔,无力致富,但希望公务员和小老板倒霉。乡下人进城摆摊。城市贫民跳广场舞黄昏恋。  现在上海最惨的人是有30~80万存款的人。算是有那么点小钱,但是买房不够,存钱亏本。现在,不买房的人,是钱不够,而不是等降价。  现在,正常思维的人,已经不相信房价会下降了。这就是政府多年宏观调控的结果。 十年多宏观调控,最后变成了一堂语文课:“调控的意思其实就是涨价(避免大起大落,其实就是永远稳定上涨)”,我服了,你服吗?  买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产,必赚钱。权贵恼怒,权贵们不想让老百姓享受资产泡沫带来的巨大收益,从而削弱老百姓劳动积极性,所以限购。  有几个亿的企业家现在也不创业了,搞股权投资;有几百万、上千万的企业家都想买房子;有几十万的小老板,守个小厂或小铺子,赚生活费。只有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拿着爹妈一辈子打工收入和养老钱,被ZF忽悠的去创业,交了一大堆的税费当交学费,不断烧钱,高额的房租、人力支出花光预算,最后也不过是在菜市场卖煎饼果子。  经常看到大学生千奇百怪的表白方式,最直接的一大捧玫瑰,最搞大的是,整栋楼进行灯光控制,画出一个心型之类的,还有步行千里去提亲的。我只能说,最好不要搞这种愚蠢的东西。  女人看重的不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女人看重的是实力:你的实力,或者你家的实力。其他都是浮云。  我周边100%的婚嫁情况都门当户对。权贵联姻,高官儿对上市董事长女。高官女对省十大杰出青年。屌丝对屌丝,上海大专男对外地本科女。拆迁户内搭,外地美女对上海两套房,上海屌丝女对外地凤凰男。  我这么多年,就没有看到过一起灰姑娘的故事。只有一个例外是,结婚的时候,是门当户对,后来一方发迹,目前和美。  在婚姻赛场上,财富和美貌是硬通货。像令人尊敬的博士,其实只算是略微加分一点。她丈母娘其实并不介意他是博士还是研究生,关键是几套房和相貌好。有个我认识的外地美女,拖到26岁了,二选一,优质硕士男+一套宝山区2室户老公房; 大专学历男+ 3套内环房。后来选了优质男,现在过得苦哈哈的,一脸郁闷。  近十年,社会财富加速分化,上班族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我仔细想了一下,区别在于“贷款”。用银行的钱生钱,是倍数效应。富人敢于贷款200万,300万,500万,1千万,而穷人根本不愿意贷款。由于印钞厂日夜加班,5年后,借助贷款的杠杆效应,财富差距就是几百万、几千万了。这个差距就是永远的鸿沟,你这一生绝无可能再次逾越。祝你好运  近五年的上海房价。中环内,不管你在那里买,到现在的涨幅完全一样,所以,买房只要看是否方便生活工作,其他不要在意了。新盘价,房产商已经给你精确计算好了,你根本谈不下来的;涨价幅度,有关部门已经给你精确计算好了,你也不用操心。你要思考的就一件事,有无机会入场?  某友,上海人1999年做准备,2002年出国留学(经济学),2006年毕业回国,正规大学,从本科开始读完硕士开销大,父母卖掉了房子,37万,全给他做留学开销费用,在沪租房,靠着其可能飞黄腾达的幻想,苦苦坚持了7年。回上海后第一天,父母就把家里最后的6万元给他,让他炒股兴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全家一蹶不振。现在在上海的某小型P2P理财公司混日子。十分消极。其经济学文凭,在上海毫无用处。  大部分上海原住民和北京原住民居然认为“房价调控”是降价,十年啊,害三代。我现在回忆起来,实在无法解释,为啥我会有这种错觉。你能够解释吗?确实没有任何人说,要降房价。任志强还反复提醒我们,是涨价。但是我们就是不相信。自己蠢,不怨人。  2009年,房价稍微降低了一点,到处是砸售楼处,闹事打骂,乱哄哄的。房价一涨,风平浪静,皆大欢喜,大家拍手高兴。倒霉的是,没买的人。你说,什么叫“顺应民意”?你就认了吧。要降房价,就要出现大失业,银行大坏账。任志强是看准了软肋,所以胆敢肆无忌惮的嘲笑某人。这在五十年代,足够进牛棚了。  前段时间和很多技术型农民工聊天。一般夫妻年薪合计15万左右,包吃包住,最少能够存下10万。最大的希望是,子女长大后坐办公室,最好当公务员。所以这些农民工从小培养孩子贵族气质,钢琴,外语,演讲,旅游,名牌鞋帽等等。我实在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其实,上海人20年前就走了这条路,死路一条。  沪二代话题沉重。多数沪二代月入只有6千到1万元,够生活,少积蓄,买内环新公寓绝望,买车困难。小沪面对新上海时代,站在儿时放学回家的马路旁,环望四周,遍地豪车豪宅,而自己已悄然出局,买个房子,很多人首付还要啃老,这种沮丧绝望心情,外地人是无法理解的。民工二代可去合肥买三房一厅,但沪二代无路可走,无力改变。成天上网骂!  楼市中最坑爹的”暗示宣传“。CCTV主持人,每次播报高房价消息时,一脸严肃,忧心忡忡,给人感觉好像是,上面并不喜欢高房价,可能会抑制高房价。  专家天天在说楼市泡沫论,要调结构,挤泡沫,忧心忡忡。有关部门视察座谈会,忧心忡忡,要大力建设保障房的语气,抑制高房价。  这些暗示,让三代人的积蓄,在上面日夜加班的印钞机下慢慢蒸发了。目前国内这种高速通货膨胀时期,没有各类保值资产托底的人,最终被剥皮,有保值资产托底的人,享受资产泡沫带来的财富保值与增值,就是这么简单。、
  我对充斥在北京、上海、深圳街头的几百万外地大学生感到担忧。他们在市区,绝大部分是跑腿动嘴的工作,很难有技术积累。现在吃青春饭,没有家庭负担,谈个恋爱,喝喝小酒,群租侃大山,5年很快就过去了。再往后,真要命了。买房没钱,工作无前途,转行没技术,经验无积累,很快就会愤青。这时候有关部门发愁了。  大部分80后90后,走入社会后,直接摸到了一手烂牌,工资不够用,物价高,房价高,存不下钱,人生游戏根本赢不了。  希望掀翻桌子,重新发牌,心情可以理解。  我其实也说不出个什么,人生,就是如此。  看运气吧。
本文来源:网易新媒体(凯胜解盘)
责任编辑:那些认为房价会下降的人,究竟是有多傻!----作者:水木然
这篇是专门给房奴看的,很惊悚!?
原文地址:作者: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楼市,涨久必跌,跌久必涨。
有房一族,特别是贷款买房的,如果房价暴跌,怕不怕?
你一定想,“我不怕啊,我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只要按时还月供,房子就还是我的呀。房价便宜了我还不高兴?”
What?!竟然如此的天真,too young too simple!
我现在就揭开这个银行不愿意告诉你的惊天秘密!
房价跌了,不管你能不能按时还贷,银行都有权收走你家房!房产贬值,银行要你补足抵押!
以一个香港的购房者为例,故事是酱紫的:
“1997年的时候我买了一套价值742万港元的房子,从银行贷了667.8万港元,可这间住宅到2003年就只值250万港元了。”在香港一家律师行工作的赵先生,最终由于无法拿出更多现金来弥补抵押品的价值不足,不仅房子被银行无情收走,而且还欠下银行200多万港元。
这是怎么回事?
明明保证月供按时交给银行,银行没有实际损失,没有违约呀。
但危险的种子就是这样被埋下的。需要明白:贷款合同的违约条款里,可不仅仅包括不按时还款,还包括抵押物价值减少。
《银行房屋按揭贷款合同范本》显示:
“抵押期间由于乙方(购房人)的过错或其他原因造成抵押物的价值减少的,乙方应在30日内向甲方(银行)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当的担保。否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提前清偿相当于抵押物价值减少部分的本、息。
如果乙方既不提供价值相当的担保又不提前清偿等值的贷款本、息,甲方有权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要求乙方提前清偿全部贷款本、息。”
房价腰斩,房没了还惹一身债!
这次的例子是酱紫的:
刘先生2016年买下一套100万的房子,首付30万,贷款70万。一年后,刘先生已经偿还银行本金1万元,剩余69万元。就在那时,房价像着陆失败的火星车一样,啪叽一下,硬硬生生结结实实地砸地上了。这套房子市场价仅为50万元。好了,银行这时候会给刘明白算一笔账:当初借他70万,是因为有价值不低于70万的房子作抵押。现在,房子仅值50万,但他欠银行69万。所以,请补齐抵押不足的差额19万(69-50)。
要么,刘先生拿出19万存款,做提前还贷;要么,刘明白有个祖传老古董,价值不少于19万,抵押给银行。
刘先生这回是可犯糊涂了,当初为了买房把积蓄都掏光了,而家里最值钱的古董是iPhone4S,上哪去凑19万呢?
银行连一声不好意思都不说,“啪”一锤子就把房子拍卖了。一般说,拍卖价肯定比市场价还要低。市价50万的房,银行拍卖了40万,刘先生不仅首付白交了、啥也没捞着,还欠了银行29万(69-40)!
现在,朋友们知道房价暴跌为啥可怕了吧。已经贷款买房的朋友,快去把合同找出来,看看是怎么约定抵押物价值不足的。
=================
画者一剑:日本和云南一样大,人口1亿2千万,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都达到6500多万人口以上,国土30多万平方公里也相当于天国一个省,按国土比例人口密度不比天国少。
印度是种姓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只能是落后!
人口多落后是个伪命题,说到底制度决定一切。
注:本博所有文章并不代表画者一剑认同,仅做参考!本人年届不惑,早年央美毕业,琴棋书画皆通!博客主要记录与分析未来大事前的点滴和趋势,经济、杂谈、局势、健康等!
这些年潜心研究世界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及未来大事,值此天下风云变幻,多事之秋,若想经济先知先觉,加群,信我者生!探子勿扰~
未来大事=新人群:&(交费进群)&&&&&&
面对今年上半年国内住房市场疯狂,无论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都是如此,中央不得在在9月30日之前给地方政府下了死命令,即凡是今年上半年房价疯狂上涨的城市都得出台调控政策,都得让过高的房价遏制住。所以,930房地产调控立即遍布全国。
但是,930房地产调控的核心是“因城施策”,中央政府希望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政策,以便达到房地产调控能够让市场平稳发展的目的。但是,地方政府则不是这样想,也不情愿通过房地产调控让繁荣的市场打压下来,但不希望这种调控影响当地的GDP增长。所以,930不少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调控,除了一些城市因为调控政策让住房销售下降之外,对于多数城市来说,不仅没有让调控来稳定房价,反之让这些调控成了一种地方政府的饥饿营销。一些房地产的调控反其道而行之。
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的资料显示,11月21个主要城市成交量按月和按年分別下降16%和22%,其中一、二、三线城市成交量按月分別降22%、7.6%和38.7%。广州和深圳按月降幅超过30%,杭州和苏州降幅超过50%。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10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按月下降的,只有成都和乌鲁木齐等6个城市,而继续上升的有54个,或10月份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还上涨。其中上涨幅度最大的无锡市场,一个月房价上涨了4.9%。而房地产协会发布的中国房价指数更是显示,全国有有42个城市房价按月上张超过了5%,天津、石家庄和武汉,房价单上涨都在7.8%以上。
也就是说,930房地产调控,尽管声势浩大,波及全国,但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起到作用十分有限,有如前十几年那样,房地产越是调控,房价上涨得越快。其根本原因就是930许多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基本上没有涉及这轮房价上涨的原因,只是采取更多的行政手段而不触及经济杠杆,地方政府也不情愿对繁荣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以投机炒作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所谓的调控只能让投资者涌入,房价也会越调越高。
因为,目前市场都在担心,这轮房地产的调控会不会如早几年那样由于对GDP增长影响而停止,所以,对于当前以投资为主导的住房市场来说,不少城市的住房销售量是突然急剧下降,但房价则仍然挺拔在高处不变化,甚至于很多人都在说,中国许多城市的房价只是会上涨而不会下跌。事实上,只要市场房价上涨的预期不改变,房价是不会下跌的。如果房价不下跌,要挤出房地产泡沫,要遏制资产泡沫是不可能的。
但从11月28日起,上海、天津、济南、广州等城市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已经进一步加码。这些城市房地产调控突然加码,如停止短期住房按揭贷款、全面提高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改变住房持有认可规则、对住房按揭贷款审查全面从紧、按揭贷款利率上升等。
比如,11月28日,上海市规定,自11月29日起,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住房(即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无住房且无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的、或在本市无住房但有住房贷款记录(包括商业性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而这种首付比例大幅提高、住房按揭贷款认房又认贷,及停止第三套住房贷款等规则,就是希望通过信贷杠杆阻止住房投机炒作再进入市场。因为,购买住房杠杆率上升到这样一个高位,完全可以阻止住房投资者再进入市场,及如此低的杠杆率,住房投资者也不敢再进入市场。所以,早些时候在房价疯狂上涨高位进入的住房投资者要想再找接盘都并非容易了。只能是通过降价来解套,否则没有出路了。
还有,从最近中央政府已经对居民住房的70年产权续期的问题已经正在通过法律上给予明确。这不仅会解除当前社会上一些人对此问题争论及疑惑,也正是为房地产税征收作做准备(按经济上的逻辑房地产税本来是与70年产权无关的,但中央政府也在这方面进行准备)。房地产税的征收,最主要的是能够公平公正,能够通过这种税收制度来调节社会收入财富分配关系,对此,在房地产税没有出台还是不确定,但至少向市场表明,房地产税的征收已经快了。
再就是,遏制中国资产泡沫,肯定是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也是明确经济工作的重点。而当前中国最大的资产泡沫就是房地产泡沫,所以,尽管房地产市场还在观望、房地产炒作者还在观望,但是当前中央政府采取的遏制房地产泡沫的办法是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希望以此减少市场的震荡,所以,今年疯狂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如果先知先觉少数可逃出,但绝大多数都会套牢。而且当这些住房投机炒作者发现自己已经套牢,想逃出已经晚了。因为,从最近房地产调控再加码来看,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决定已经定,估计不把房地产泡沫挤出是不会罢休。国人拭目以待。
上海7套房深圳66套房又能咋样
泡沫灭购房人惨日&&同花顺&
&北京,年薪十万,招不来一个好瓦工。&
&杭州,开价7000,工厂老板哀叹还是招不到一个技术工。广州,有制衣厂甚至为一线工人开出了4000元-6500元的月薪,但一个上午只收到3份简历。江西,一个鞋厂在当地3000元都还招不到工人。广西,当地请人砍一天甘蔗的话需要200元,但是一吨甘蔗才卖440元。于是,越南人就到国内来做这些工作,砍一天只需要70元。&
&这些都是来自媒体报道。&
&中国目前正遭遇人口红利消失。&
&00后比80后少了一个亿。&
&中国80后人口为2.28亿,但是00后人口就降到了1.2亿。&
&此外,过去三年中国已经没有了1000万劳动力。&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年龄段),2013年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71万,2015年减少487万。&
&劳动力成本不急剧上涨才怪。&
&比起父辈,更多年轻人也不再愿进大工厂,不愿在流水线上从事重复机械工作。&
&他们有着更为远大的志向,比如在服务业或互联网行业工作,或从事其他更轻松的工作。&
&或者压根就可以选择不工作。&
&Intel前执行董事、美国白宫前官员黄征宇前不久回国。&
&在上海的机场,他叫了一辆车。&
&海阔天空的闲聊中,司机朋友很自豪地秀了下财力,家里之前因为拆迁的原因分到了7套房,所以,并不苛求孩子能有很好的成绩。司机笑呵呵地说:“我儿子就算考最后一名也没关系,因为家里的钱够我们家花一辈子的了。我现在开车拉客也是为了体验新事物,打发时间。”&
&是啊,在上海有七套房的家庭,孩子还要努力读书吗?还有必要再去打工吗?&
&今年6月17日,媒体还曾推送过一篇文章,叫《我家一共获得66套回迁房,现在穷得饭都吃不起了》。&
&主人公是深圳南山区大冲村村民,之所以“饭都吃不起”,是因为回迁房目前才租出去5套,而且租金简直“白菜价”。66套房子的装修和家电购置都是从银行贷款,每个月要支付贷款、利息及那么多房子的物业费。这个生活窘迫的“土豪”最后发出了天问:我有66套房子,人都去哪里了?&
&一夜暴富。你说这样的“土豪”尤其他们的下一代还有劳动、奋斗的动力吗?&
&他只关心收租。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收租。几乎没有其他。&
&他们已经尝到了房产升值的甜头。过去房子能升值10倍,未来哪怕再升一两倍也是极好的。还有什么能比房子更好?他们赖以生存的,就是这些物业了。这些物业的功能包括了养老、教育、医疗、下一代,以及下下代。现在说房价有风险,人家当你神经病!&
&与年初相比,一套房子现在动辄跳涨100多万,京沪甚至一年上涨二三百万--工薪阶层要多少年才能挣到300万?&
&这不今年8月,深圳数名二手房卖主,因房价上涨不愿履行协议与买家发生纠纷,并对深圳市中院相关判决不满,聚集60余人前往深圳市中院闹访。&
&钱往哪儿投?正如网上的段子所言,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总有一款骗局适合你。人们最终发现,只有房产是靠得住的。&
&不过也有人做过分析,十年后一对夫妻将拥有6套房子。&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后,祖辈和父辈的房产将由第三代继承。而在计划生育制度下,大多数家庭构成都为“421”结构。即使按照祖辈父辈家庭都仅有一套房来计算,第三代年轻夫妇结婚时拥有的房产也将有6套。只是当房子到了烂大街的时候,有些人可能真的是穷得只剩下房子了。&
&因为房子不是股票,届时不是你想卖就能卖的。&
&如果你体验了20年前的日本,你会对此深信不疑。&
&两年前的中秋节,近藤大介去福冈扫墓。在郊外,他看到了一排又一排的空屋,这让他大为震惊。在《经济观察报》上,他撰文写道:&
&对于一个居住在东京的人来说,这样的单门独栋的房子让人羡慕不已。但是,面前的这些房子都是数十年前的建筑。时至今日,房屋的主人或是驾鹤西游,或是住进了养老院。他们的孩子们也因为房屋地理位置上的不便而搬去了市区。不过,虽然身处“鬼城”,但是仍有一家生意兴隆、分店多达26处的店铺--高山典当行。这是一家专门收购老人的珠宝和贵金属制品的“当铺”。如果老人的子女继承了这些遗产,就需要缴纳高额的税金,所以还不如趁早把这些东西卖给典当行换一些实实在在的现金。&
&天堂与地狱一直相隔的就很近。&
&市场经济从来没有例外论,只有当大潮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是泡沫最终都会破灭。房地产泡沫磨灭,购房人将有多惨?&
&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房价势必出现大幅下挫。这一局势对普通老百姓(603883)有何影响,是不是真如大多数购房者所想象的那样--房价跌破贷款余额,房子扔给银行,最多是首付款的损失?&
&为此,笔者仔细研读了一份《汇丰银行(中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该合同通篇未涉及前述多数购房者所想象的条款,与房价下跌导致抵押物价值不足的条款如下:“如抵押物房地产因任何原因贬值或遭受毁损后其价值低于以下三者中之较低者:&
&(1)签约前之评估价或(2)放款前之评估价或(3)抵押房地产的购入价(即贷款满评价),抵押人有责任重新提供或增加能被抵押权人接收的担保物以弥补不足,或者根据抵押权人的要求提前归还部分贷款,以降低未偿贷款余额”。如出现每月房贷未偿还等违约责任,合同规定“处分抵押房地产所得价款,如不足以偿还借款人所欠抵押权人的一切款项及贷款利息,抵押权人有权依法另行追索借款人”。在查阅了其他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之后,相关的条款内容也大同小异。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上述条款会有怎么的后果?&
&在此,举一个例子,2016年8月,赵先生在北京购买了一套市场价1200万元的房产,银行评估价1000万元,银行贷款800万元,首付400万元。2017年8月,这套房屋市场价跌至900万元,银行要求赵先生补足100万元抵押物或提前偿还100万元贷款,否则将没收拍卖房产。但赵先生难以补足担保物或提前偿还贷款。由此,银行没收房产,拍卖房产得750万元(通常都大幅低于市场价)。最后,赵先生的损失是400万首付款和扣除拍卖房产后的债务50万元。赵先生房子被银行无情收走,同时还欠下银行50万元的债务,进入名副其实的负资产状态。由此可见,房价暴跌之后的银行债权并不会因抵押房地产拍卖后而消失。&
&最后,奉劝购房者和与泡沫共舞的投资者一句:泡沫形成初期,请拥抱泡沫,泡沫加速赶顶和全民资金加速涌入的时候,请远离泡沫。&
&&&昨晚,和一个开典当行的同学喝酒。
   我问同学,“你买了多少套房子,多少间铺面?”
   “房子22套,铺面12间。”同学炫耀似的答道。
   “那你花了多少钱呢?”同学虽然是千万级的富翁,但他也不至于能把千万多的钱压
在固定资产上吧!我心中默算了一下,非常怀疑!
   “现在买房子,傻瓜才掏钱!亏你还是个生意人!”同学鄙视的看着我。
   同学的话,简直令我震耳欲聋,使我目瞪口呆。我连忙虚心请教。于是,同学就对我
说出一番匪夷所思、惊世骇俗的话来......以下,都是我同学的话,虽然词句有些出入,
但基本语意我还是转述清楚了的。
   一、买房不掏钱,你是怎么操作的?
   同学的话——
   你知道,我的典当生意完全是靠钱生钱。第一次买房时,虽然我有能力一次性付清全
款,但我还是不愿意那么多的现金被房子压死。那时,正流行“零首付”,于是,我一分
钱没花,贷款18万买了房(贷款期限为一年)。
   一年期满,要还房款和利息了。也不知道是我幸运呢?还是我倒霉!那时,我的资金
被一笔业务占用了。为了业务,我不仅还不起房款不说,还得另外新增贷款。迫不得已,
我找老关系——银行的信贷部经理沟兑。当我吞吞吐吐的把“延期还房款并另外新增贷款
”的要求说出来后,没想到,信贷经理却诡秘的一笑,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信贷经理给我出的主意很简单:让我老婆,以两倍的价格,贷款买我的房子,贷款期
限也是一年。
   “两倍的贷款,那就是两倍的利息啊!你这不是变着法的剥削我吗?”我还没有反应
   “如果到时,你不还款呢?”信贷经理很镇定。
   “啊......”
   “被银行收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除去税费后,我还凭空白得了17万。不,
这17万我可不能一个人得,我至少要分给他5万。”很快,我反应过来。于是,我对信贷经
理会心的一笑......
   这,就是我第一次买房的经历。
   我后来的买房经历都与此类似,也就是:坚决的不掏一分钱,全部用银行的贷款买房
子;然后,如果遇见不明真象的投资者(说是投资者,其实是傻帽)买房,那就高价卖给
他。如果一直没有投资者买房,那就不断的把自己的房子加价转贷给自己,不断的用银行
的钱来还银行的债。
   并且,我是开典当行的,与银行的关系是一般人无法比的。一般老百姓买房,大都选
择20年按揭,而我买房从来都是只贷款一年,到期了才还本金和利息。这样操作,不用交
月供。而贷款到期后,我只须做做“纸面文章”转贷款一下。实际上,我一分钱也不用掏
   二、我不信,在实际生活中能有如此荒谬的事情。你讲的是“童话”吧!
   同学的话:兄弟!我是看你人对,才给你讲这些掏心窝的话。你怎么可以不相信我呢
?你要怎样才能相信我呢?
   作者发言:你就给我讲点实际的例子吧!
   同学的话:你知道王二麻子是怎么发家的吗?
   作者发言:“那你说说。”王二麻子是我的另外一个同学,现在是开发房地产的亿万
   同学的话——
   那我就说说。
   想当年,王二麻子那个落魄啊!就连他注册公司的注册资金,也是我临时拆借给他的
。如今,别看王二麻子表面风光,他拿地的钱,是从银行贷款的;修房子的钱,是建筑商
垫资的。总之,他就是一个完全的“空手道”。
   房子修好后,王二麻子在正式开盘前,通常要举行一个“内部认购会”。这个内部认
购,其实就是王二麻子召集公司内部员工和一些象我这样的、相熟的炒房客(或者干脆是
一些从招聘会上收集的、众多的、应聘者的“身份证复印件”),以这些人的名义来买房
子,全部用银行贷款来买。这,就是所谓的“开发商囤房”。
   并且,此次交易上报给银行的交易价,必须比实际的内部交易价提高30%。为什么?
因为贷款买房要首付两成啊!举个例子,如果你想收回100万,那你就必须以130万的房价
向银行贷款。这样,银行给你的钱就是:130万&0.8=104万;你实际装进口袋的钱就是:
104万—4万(给相关银行人员的“好处费”)=100万。
   就这样,通过开盘前的内部认购,王二麻子其实已经成功的全部收回了投资,把所有
的风险转给了银行。到这时,王二麻子才会开始打广告卖房子,并归还“买地的银行贷款
”和“修房子的建筑商垫资”。
   作者发言:后面又怎么操作呢?
   同学的话——
   你怎么那样笨啊!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能想到,后面的操作方法,其实与我炒房的方
法是一样的,也就是:“如果遇见不明真象的投资者(说是投资者,其实是傻帽)买房,
那就高价卖给他;如果一直没有投资者买房,那就不断的把自己的房子加价转贷给自己,
不断的用银行的钱来还银行的债。”
   不过,由于已经收回了按揭贷款的首付款,所以后面的操作并不需要每一次都加价3
0%,只需按着楼市房价本来的上涨幅度加价就可以了(即每年上涨14%左右)。
   什么?万一房价上涨幅度不足于支付贷款利息怎么办?笑话,你什么时候看见过中国
楼市的房价上涨幅度低于当年的贷款利息了?
   明白了吧!这,就是中国楼市的房价只能上涨不能下跌;并且,房价的上涨幅度还不
能低于当年贷款利息的真正原因!!
   想想就觉得可笑,居然有学者说,“建筑成本和地价的不断上涨,是房价飞涨的原因
。”这简直是扯蛋! 其实,“金融成本”才是房价构成的大头,至少要占目前房价的50%
   以上海倒塌的莲花河畔景苑为例。网上公布,其楼面价格不到604元/平方米,建筑成
本也不到1300元/平方米(其实,网上公布的建筑成本并不准确。市法院电梯公寓的建筑质
量总该比它好吧,建筑成本也没有超过1000元/平方米)这么便宜的房子,开发商为什么非
得要把它卖到14000元/平方米呢?卖低一点、少赚一点不行吗?答案是不行的。原因很简
单,“金融游戏”是有成本的,每这样操作一次,房子就必须加价一次。只有不断的加价
,上述操作才有生存的空间。所以,莲花河畔景苑前年卖7000元/平方米,去年卖10000元
/平方米,今年就得非要卖14000元/平方米。俗话说“豆腐盘成了肉价钱”。这,就是“金
融游戏”的代价!
   有句话道出了目前中国楼市的实情,“房子是用来炒的,不是用来住的;商品房是卖
给银行的,不是卖给老百姓的。”
   老同学,请你想一想,现在的楼市,房价明明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老百姓的实际购买能
力(也就意味着房子永远卖不出去),为什么房价还会不断的上涨呢?并且,还要“量、
价齐涨”呢?原因何在?正在于此!
   三、你讲的,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不能代表中国楼市的整体形势。
   同学的话——
   老同学,你太孤陋寡闻了吧。请看:
   李树彪案:日到日,湖南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主任
李树彪骗取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共计44笔,涉案金额1.2亿元。
  康明案:2000年前后,河南郑州康明置业有限公司通过东明花园414套房源,在工商银
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进行重复抵押贷款共690多套,至少套取银行资金2亿
  姚康达案:从2002年至2003年上半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向“姚康
达”一人发放房贷7141万元,用于炒作128套住房。
   森豪虚假按揭案:从1997年年至2002年上半年,北京市华运达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森豪
公寓、太利花园为幌子,采取假按揭的方式,向中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银行中关村支行、北
京银行展览路支行三家银行骗贷共计16.2亿元。(请看《京城最大假按揭骗贷案震醒房市
  建行广州分行案:2002年,审计署抽查建设银行广州地区八家支行的住房按揭贷款,
发现10亿元虚假按揭。仅广东省汕尾市公安局某副局长一人,即骗取建行广州市芳村支行
按揭贷款3793万元。
  曲沪平案:2006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陆家嘴支行在已发放贷款中,发现亿元个人房
产按揭贷款存在抵押不实,贷款代理人为“曲沪平”。其后更查出与曲相关的房贷高达91
笔,涉及金额4亿元左右。银行不得不委托房屋中介公司出售抵押房产,以回收问题贷款。
  同泰案:2006年,北京同泰房地产公司涉嫌利用87份假业主所签购房合同,从银行骗
贷6700万元。
  成都虚构房产骗贷案:2005年至2008年期间,犯罪嫌疑人唐某勾结成都市房管局工作
人员以虚构房产的方式办理房产证进行骗贷。现已发现的涉案房产证已超过一百多套,涉
及金额近二千万元!而且事态还在进一步发展中。
   另外,今年银监会三令五申的明确要求,“贷款发放必须用于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信
贷需求,防止信贷资金流入楼市”。然而,40000亿资金依然流入楼市......
   老同学,请你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的这类事情呢?为什么全国的银行都明知
道是假按揭也要把钱贷给地产商呢?难道银行的官员们都是傻子吗?
  其实,银行的官员们一点都不傻。
  原因在于,银行内部人员与开发商其实是狼狈为奸的同伙。参与这项操作的某些银行
内部人员决不是希望通过购房者支付贷款利息为银行赚钱,坦白地说,他们是在参与分赃
——他们与开发商一起盗取不义之财,将风险转嫁给国家银行,而买单的是真实的购房者
。一旦真实的购房者无法买下这个巨单,银行就出现危机。 
  这时候,买单的就是全国人民了,国家必须银行注资,消除烂帐。国家的钱哪里来?
印钞票!结果是什么?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老百性的钱不值钱了,或者说老百姓的钱被
抢了,被谁抢了?被国家抢去堵漏了,堵开发商和银行增加这些蛀出来的大洞。这个洞如
此之大,堵住了也是一个丑陋的疤,而疼的永远是百姓。
  所以我会说——房地产业已经成为相关单位、相关部门团结起来瓜分国家金钱(其实
是老百姓的存款)的道具。
&&违规又有什么大不了的?银行官员们不怕啊!只要表面的纸上手续完备了,我就没有了
责任。即使按揭贷款是假的,又有什么关系?况且银行有国家这个后台,就是亏了也不怕
,反正银行的官员们现在挣了钱就行。至于银行以后不行了,自然有国家来管,况且那是
下届银行官员的事情。难怪中国银行的坏账率居然在40%以上!原来,在中国,最大的腐败
在银行!!
   四、我依然认为,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如果你讲的是普遍的现象,为什么还没有开
发商被收楼呢?
   同学的话——
   原因有许多,简单的有:
   1、你不关心房地产界的新闻。比如“曲沪平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陆家嘴支行就
收了楼,不得不成为了“房东”;
   2、由于开发商在银行内部的同伙,掩护工作做的好的缘故,案子没暴露。
    掩护工作怎么做?很简单——只要一接近债务偿还期,开发商就会和“银行内部
的同伙”们一起,把房子又一次加价卖给(转按揭)其它的“身份证复印件”(其实,房
子依然在开发商手里)。这样操作,开发商永远不会被收楼。
  虽然这样操作,房价会不断的上涨,并很快的远远超过老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也就意
味着房子永远卖不出去)。但是,这样的操作,如果只从官样程序上来看、只从表面的纸上
手续来看的话,它是永远合法的。这就是银行官员们敢于给开发商打掩护的原因——因为
以目前的银行制度来说,只要表面的纸上手续完备了,银行的官员就没有了责任。
   五、你的意思是,目前的银行贷款制度有着严重的漏洞?
   同学的话——
   当然!
   我能不花钱的买那么多的房子和铺面,甚至还靠房子从银行套出那么多的周转资金做
生意,这一切,全都得感谢银行的制度漏洞啊!银行的贷款制度,真的是“为人民服务的
好制度”啊!
   作为一个典当行的老板,以同行的眼光来看,我认为银行贷款的制度漏洞有:
   1、抵押物价值的评定方法有缺陷。
   比如,明明开发商拿地只用了5000万,他却可以用这块地抵押贷款1个亿;比如,开
发商修楼修到盖顶,明明只用了7000万(含地钱),他却可以用这个楼抵押贷款2个亿。
   如果,按照我们典当行的规矩来办,事情又会怎样呢?
   当开发商用这块地抵押贷款时,我会亲自去核实:开发商拿这块地,是否真的给了政
府5000万。并且,如果这个情况属实,他也最多只能贷款4000万。因为我要预提风险基金
   当开发商用这个楼抵押贷款时,我也会亲自去核实:开发商修这个楼,是否真的花了
2000万(只算建筑成本,不含地)。我会按照各种人工、各种建筑材料的最低价来核算这
个楼的建筑成本。并且,如果开发商修这个楼的确花了2000万,他也最多只能贷款7000万
&0.8=5600万(连地一起抵押)。
   最后,当购房者按揭贷款时,我绝对不可能按照“购房合同交易价”来发放贷款,购
房者最多能获得的贷款金额是:7000万&0.8&购房面积/此楼总面积。
   举个例子:有个卖衣服的商人因为生意周转,需要以衣服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你说
说,银行是该“按照衣服出厂价的8折”给他贷款呢?还是该“按照衣服零售价的8折”给
   作者发言:当然该按出厂价算。如果按照零售价算的话,卖衣服的商人干脆不用开店
了,他直接把衣服卖给银行赚钱更快!恩,我明白了,怪不得在中国会出现“房子是用来
炒的,不是用来住的;商品房是卖给银行的,不是卖给老百姓的”这样的奇闻!!!
   同学的话:是啊!抵押房的价值,不能由客户之间的交易来决定啊!!
   2、责任追究方法有缺陷
   “只要表面的纸上手续完备了,银行官员就没有了责任。”这怎么可以呢?在我的典
当行,我可不管你的纸上手续是否已经完备,只要是你负责的业务出了问题,嘿嘿!我就
找你算帐!!!
  另外,让国家损失16.2亿的森豪虚假按揭案暴露后,相关的银行官员居然没有被追究
责任,这怎么可以呢?嘿嘿!如果这样的事是发生在我的典当行,不要说让他家破人亡,
我至少会让他和他的亲戚倾家荡产!!!
   作者发言:是啊!发生金融案件后,居然不追究相关银行官员的责任。换成是我,我
也觉得“打马虎”比尽忠职守更合算!!!怪不得中国的金融案件层出不穷。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听你说到这儿,就连我这么笨的人也知道了应该如何理顺楼市——只要严
格金融制度,让炒房的人不能获得投机的资金,楼市的泡沫自然的就会散去!!
   同学的话——
你终于聪明了一回。可惜!!! & &
买房的人要小心&不要再疯狂了调控以后房地产市场是这样的
微信公众号“叶檀财经”、“tancaijing”
拼命购房等待升值的人看过来,不要再疯狂了,房地产将进入新周期。
一二线城市迅速上涨期过去,未来两三年高位盘整,如同现在的股票市场,上涨不得,下跌无能。而三四线城市在承接了一定的溢出效应后,又会回到噩梦般的过去。
9月30日到10月6日夜间,北京、天津、苏州、成都、郑州、无锡、济南、合肥、武汉、深圳、广州、佛山、南宁、南京、厦门等共计19个城市先后发布新的楼市调控政策,主要措施是限购限贷。
此次调控的16个城市都是前期房价疯狂上涨的城市,抑制一二线热点城市过快上涨,此次政策导向很明确,保证稳定,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同时防止房价进一步狂涨。这一政策绝不意味着政府试图让房价大幅下跌。从政策来说,是想保持房价总体稳定、在盘整中逐渐改变高者恒高、低者恒低的结构,因此政策的空间是狭窄的,并且是一城一策,不会出现全国性的房贷收缩等政策。
此次调控举措不是釜底抽薪。釜底抽薪的办法是大规模出售土地、大规模加税,执行严厉的货币政策,增加首付比率大比例杠杆,彻底改变房地产对冲货币贬值的作用。
受到约束,一些釜底抽薪的政策不可能在近两年推出,比如物业税、空置税等,限购、限贷、物业出售条件、价格约束等,已成常规武器。要判断未来房价,一看货币,二看房地产投资。
此次16个城市执行限购,就是减少需求,尤其是减少对中小户型房的需求。南京规定单身人士限购1套住房,多地对外地户籍购房作出明确限制。限购不会减少需求,但会拉长周期,原先疯狂的一到一年半周期,可能拉长到两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房地产开发投资与供应不会大幅增加,这有利于房地产价格维持在高位。从公开数据看,有的城市实际土地供应量不到供应计划的两成,一些城市数年将土地供应数量维持在出售水平,以维持终端价格。
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13日公布的数据,今年1到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43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4%,增速比前七个月提高0.1个百分点,8月开发投资有所增长,预计9月数据会进一步增长,但开发商总体较为谨慎。开发商在一线城市制造地王、重点拿地,无非是围魏救赵,制造舆论,他们不会疯狂地砸金在全国各地拿地,在非热点城市制造库存,把烫手的山芋握在手里。今年地王多,但土地供应面积反而是萎缩的。
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严厉到恢复90、70传统,要求配建保障房,但相信没有一个地方政府会对最终出售的土地面积进行硬性规定。我们可以称之为土地饥饿疗法。
银行不会让房价下跌,让自己成为接盘者。各家上市银行的做法很明确,减少开发贷减少房地产供应,增加居民房贷推高房价,在房价高涨声中去库存通过按揭利润削除农业、制造业等领域创造的巨大不良资产。
20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新增按揭贷款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按揭贷款余额16.55万亿元,同比增长31%。与此相对的是,2016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5700亿元,同比减少25%;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7.07万亿,同比增长仅10%。
在这次房地产新政中,最严厉、真正起作用的是提升首付比例,北京、广州等城市的二套房几乎全部需要现金支付,这对于借助杠杆撬动投资的人几乎是毁灭性打击。假设楼市疯狂期投资占比50%,这意味着每个月房贷起码会下滑数百亿左右。
北京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购买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已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改善型需求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南京,有贷无房或有房无贷的居民再购买住房商贷首付比率将不得低于50%;广州,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执行最低首付款比例30%的规定。无房无贷款记录首套首付比例最低30%,无房有贷款记录首付比例不低于50%,有房二套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70%。
换句话说,中产收入阶层以下希望通过低息房贷炒房的,会被赶出市场。由于中产收入阶层占据炒房市场一半以上,因此一二线城市的投资需求会有所下降。
从货币政策层面上说,央行既不可能降准降息,也不可能暗示商业银行提高房贷,货币政策腾挪空间很小。房地产继续有抵抗贬值的能力,问题变成了,央行会不会继续大规模推高信贷规模,让房贷成为信贷市场主导力量,可能是在现状下有所压缩。
从成交量上来看,限购令实施之前,成交量疯狂上涨,实施之后,成交量疯狂下跌。
房地产总体处于高位盘整状态,在狭窄的区间内震荡,很有可能,房地产会走现在股市的纠结走势,通过不断的小幅震荡消除内在的压力与风险。从房地产与股市的走势可以看出,中国经济腾挪空间非常狭窄,就像在黑暗的地道中通过不断摸索,走出一条路。
注:假期之后回到工作状态,知道假期有多长。一个漫长的假期,看了不少东西。
现在说房价有风险!但10年后我们可能穷的只剩下房
日 08:35信托圈微信公众号
  现在说房价有风险,人家当你神经病!但10年之后,我们可能穷的只剩下房子
  而当房价开始高不可攀时,经济也会跌入最低谷。为什么呢?因为钱本身没有价值,钱只有流动起来才有价值。当钱流动到房子这个环节时,就开始变成了钢筋混泥土,凝固了、流动不下去了——水木然
  于是出现了以下情况:
  北京,年薪十万,招不来一个好瓦工。
  杭州,开价7000,工厂老板哀叹还是招不到一个技术工。
  广州,有制衣厂甚至为一线工人开出了4000元-6500元的月薪,但一个上午只收到3份简历。
  江西,一个鞋厂在当地3000元都还招不到工人。
  广西,当地请人砍一天甘蔗的话需要200元,但是一吨甘蔗才卖440元。于是,越南人就到国内来做这些工作,砍一天只需要70元。
  这些都是来自媒体报道。
  中国目前正遭遇人口红利消失。
  00后比80后少了一个亿。
  中国80后人口为2.28亿,但是00后人口就降到了1.2亿。
  此外,过去三年中国已经没有了1000万劳动力。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年龄段),2013年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71万,2015年减少487万。
  劳动力成本不急剧上涨才怪。
  比起父辈,更多年轻人也不再愿进大工厂,不愿在流水线上从事重复机械工作。
  他们有着更为远大的志向,比如在服务业或互联网行业工作,或从事其他更轻松的工作。
  或者压根就可以选择不工作。
  Intel前执行董事、美国白宫前官员黄征宇前不久回国。
  在上海的机场,他叫了一辆车。
  海阔天空的闲聊中,司机朋友很自豪地秀了下财力,家里之前因为拆迁的原因分到了7套房,所以,并不苛求孩子能有很好的成绩。司机笑呵呵地说:“我儿子就算考最后一名也没关系,因为家里的钱够我们家花一辈子的了。我现在开车拉客也是为了体验新事物,打发时间。”
  是啊,在上海有七套房的家庭,孩子还要努力读书吗?还有必要再去打工吗?
  曾有一篇文章,叫《我家一共获得66套回迁房,现在穷得饭都吃不起了》。
  主人公是深圳南山区大冲村村民,之所以“饭都吃不起”,是因为回迁房目前才租出去5套,而且租金简直“白菜价”。66套房子的装修和家电购置都是从银行贷款,每个月要支付贷款、利息及那么多房子的物业费。
  这个生活窘迫的“土豪”最后发出了天问:我有66套房子,人都去哪里了?
  一夜暴富。你说这样的“土豪”尤其他们的下一代还有劳动、奋斗的动力吗?
  他只关心收租。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收租。几乎没有其他。
  水木然认为,就是因为房地产,有的人可以坐享其成,大发横财。而有的人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努力一辈子也挣不到一个落脚的机会。从经济角度来讲,如果在一个社会里,有的人不用劳动也可以挣大钱,而有的人勤奋刻苦依然换不来一线希望。试问:谁还会踏实的劳动?
  他们已经尝到了房产升值的甜头。过去房子能升值10倍,未来哪怕再升一两倍也是极好的。还有什么能比房子更好?他们赖以生存的,就是这些物业了。这些物业的功能包括了养老、教育、医疗、下一代,以及下下代。
  现在说房价有风险,人家当你神经病!
  与年初相比,一套房子现在动辄跳涨100多万,京沪甚至一年上涨二三百万——工薪阶层要多少年才能挣到300万?
  这不今年8月,深圳数名二手房卖主,因房价上涨不愿履行协议与买家发生纠纷,并对深圳市中院相关判决不满,聚集60余人前往深圳市中院闹访。
  钱往哪儿投?正如网上的段子所言,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总有一款骗局适合你。人们最终发现,只有房产是靠得住的。
  不过也有人做过分析,十年后一对夫妻将拥有6套房子。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后,祖辈和父辈的房产将由第三代继承。而在计划生育制度下,大多数家庭构成都为“421”结构。即使按照祖辈父辈家庭都仅有一套房来计算,第三代年轻夫妇结婚时拥有的房产也将有6套。
  只是当房子到了烂大街的时候,有些人可能真的是穷得只剩下房子了。
  因为房子不是股票,届时不是你想卖就能卖的。
  如果你体验了20年前的日本,你会对此深信不疑。
  两年前的中秋节,近藤大介去福冈扫墓。在郊外,他看到了一排又一排的空屋,这让他大为震惊。在《经济观察报》上,他撰文写道:
  对于一个居住在东京的人来说,这样的单门独栋的房子让人羡慕不已。但是,面前的这些房子都是数十年前的建筑。时至今日,房屋的主人或是驾鹤西游,或是住进了养老院。他们的孩子们也因为房屋地理位置上的不便而搬去了市区。不过,虽然身处“鬼城”,但是仍有一家生意兴隆、分店多达26处的店铺——高山典当行。这是一家专门收购老人的珠宝和贵金属制品的“当铺”。如果老人的子女继承了这些遗产,就需要缴纳高额的税金,所以还不如趁早把这些东西卖给典当行换一些实实在在的现金。
  天堂与地狱一直相隔的就很近。
导读:本文是《买股还是买房》一文的买房实战版,是可能改变财富人生的思考,文章有点长,没看明白可以提出疑问,但建议不要瞎说误导他人,否则你将来很可能会抽自己嘴巴。
现在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无论从涨速还是绝对值都已让人心惊肉跳。
想买房者怨声载道,有房一族无所适从,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有关部门手足无措,
房地产这个结似乎已无解,进有万丈悬崖,退则无底深渊。
按一些专家的观点,房价走势已如脱缰野马,现在是想悬崖勒马却找不到缰绳,只能听天由命。
但我思考的结论是:未来终究会发现这是虚惊一场。
我明白要让惊魂未定,怒气冲冲的人接受我这个观点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很多人根本静不下心来把本文的长逻辑看完。
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今天要说的,前天我把半年前的一篇文章《买股还是买房》解锁了,现在看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是准确定义了A股的波动走势,给出了大跌才买入,大涨必须抛的H333攻略,另外用逻辑给想买房的人壮了胆。
那篇文章有些人表示看不懂,为了让这些人看懂今天这篇文章,我做点解释:
1、我的文章因为是逻辑统一,一脉相承的,洪粉家人一直看我的文章,其中也有些人看得不认真(观点在没有被市场认证之前他们常常视而不见,表示看不懂),为了让他们认真看当下文章,我习惯把历史已验证的判断再说一说,一些人以为我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才这么说,因此感觉不爽。其实大可不必,我一直说,要相信逻辑不要迷信我。
2、《买股还是买房》一文我把自己现实的买房节点公布了,还罗列了股市投资中一些成功例证,其实仅是为了表明我文中说的格局思考逻辑的正确,是为了让有兴趣的人重视我文中长篇大论的格局思考。
今天,让我们继续试着用投资逻辑来解解房地产这个“死结“。
《买股还是买房》一文中提到:总结自己过去对房产及股市的投资,所有的成功都源于“格局”,得益于自己以忧国忧民为出发点的思考。
同样,今天的思考也从忧国忧民开始。
房价大涨两大坏处:
1、民众怨声载道,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
2、暴涨之后的暴跌易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
房价大涨的好处:
1、化解当前经济困局,为经济转型赢得时间;
2、吸收超发货币,为金融改革赢得时间。
好处是可以解燃眉之急(如诺亚方舟),坏处是会大大增加未来的风险(可能会撞上冰山成为泰坦尼克)。
按抓主要矛盾的思考,所有这一切的主动权显然在政府手中。即一切由政府意图及行事方式决定。
对政府而言稳定压倒一切,影响到稳定的事才是大事,仅从经济层面谈如下三点是影响稳定的大事:
1、经济持续滑坡;
2、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爆发;
3、民众生活明显倒退。
前面提到房价上涨可以缓解经济持续滑坡,即能化解政府第一大心头之痛。所以,我们只需要思考后面两个问题。
有关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在《买股还是买房》一文中讲了一些,这里再细化讲一下其中的结论:中国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人多(聪明的人多,笨的也不少),所以toC的业务最有前途,所以互联网有市场,所以团结很难,所以稳定很重要,所以要走群众路线,所以永远不要把组织当对手,所以家才是中国人最信赖的港湾。
所以,最理性的思考是站在政府角度去思考,切不可站到组织的对立面去想问题。
所以,要理解家才是中国人最信赖的港湾,有房才有家的情怀。
对房产目前市场的认识和现实状况显然存在着巨大偏差,我们的房产市场和当年日本市场是不太有可比性的,我们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多年处于严格的调控之中,但结果却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这背后有“有房才有家“的逻辑,有”金字塔结构“最稳定的逻辑。
显然,那些把目光盯在房价多少才合理上的研究分析都是毫无意义的。这既不符合“家无价“的逻辑,更不符合决定者决策者的稳定压倒一切思考逻辑。
决策者第一追求是稳定无大风险,而房价暴涨仅是可能会带来大风险而不是必然会带来大风险,如果房价暴涨之后不出现暴跌,或者出现暴跌时有好的应对策略,有有效的防范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手段,那房价上涨就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有能力拟制房价的持续过快上涨就可以了。
关于房价高不高,未来会不会大跌,有个逻辑很多人认同:通货膨胀不可避免,人民币贬值是必然的,当买一包方便面需要100元1000元时,你会认为现在房价并不高。这个逻辑貌似合理,但总给人理由不足的感觉。
要解决政府心中房价上涨之后风险不可控的顾虑,显然还需要更有说服力的逻辑。
如果有个逻辑表明目前房价上涨态势符合物理上的稳定结构、符合经济学原理、也符合生态发展社会持续发展规律,那这个逻辑是不是就是我们要找的背后真实逻辑。
好,今天重点讲讲这个逻辑,分析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最需要的也是供给侧改革,因为国人有房才有家的观念,买房是巨大刚需,因为国人追求奢侈品的态度,表明身份的房子是可以无理定价的,因为房产投资是目前唯一一个没有失败教训的投资,在目前投资品缺乏的时期,房产投资几乎成为了民众唯一的投资选择……基于这几点考虑,靠控制需求的调控都很难成功,唯有加大供应才可以达到调控目的,下面站在政府角度用数字来说说解开房地产死结的策略逻辑。
为了直观说明问题,我把数字做了简化,希望大家不要纠结具体数字是否精确。(特别提示:这里讲的都是平均房价,平均房价才应该是政府关心的、民众关心的)
目前我国城市平均房价(单位:万/平方米)大致结构是,一线城市:二线:三线:四线:五线=4:3:2:1:0.5;
一线城市平均房价结构是,内环:中环:外环:郊环:环外=10:6:4:2:1。
一线城市面对的是全球,包括整个中国及海外人口,所以一线城市内环房价多少是由国内及海外有支付能力的人的意愿决定的。如果一个城市最好的区域长期主要由原住民占据,那只能说明这个城市没有发展没有吸引力,或者说这个城市财富分配非常不合理。一个居民要想居住在一个城市最好的房子里就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应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士的竞争,指望靠地方政策保护是不合理也是做不到的。
世界在前进,经济在发展,城市在进步,这几乎算是自然规律,一线城市的原住民过去住在内环,现在住在中环,但生活品质并没有降低,不仅住房面积爱大了质量好了很多,去上班路上的时间也不比原来耗时多。同理,可以想象随着城市的发展,将来很多人还会从中环搬到外环,因为城市会继续长大。
这其实就是最稳定的金字塔结构,而且是发展中逐渐上移的金字塔结构,是良性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到自己在金字塔中的位置,无法在一线城市金字塔尖竞争的人可以往下走一格,但这并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可以考虑去二线城市的金字塔尖,二线城市的金字塔尖的人通过努力也可以去和一线城市金字塔尖的人竞争。这其实是社会的进步,是良性循环。
可喜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一线城市是可以变得更大的,城市变大可供土地面积是几何式增长的,新增长的土地可以为广大居民提供大量低价格的房子,压制城市平均房价的上涨,关键这些区域因为有地铁有自驾车等出行非常方便,并不会影响居民的生活及工作。
从这个角度看,房价会大跌吗?需要大跌吗?
由于新增房子主要在外环及以外,即加大外环及之外的土地供应,加快地铁建设,这样整个城市的平均房价上涨幅度不会很大,如果调控得当,在2020年完全可能出现如下理想房价结构:
全国城市平均房价变为,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5:4:2.5:1:0.5;
一线城市平均房价结构变为,内环:中环:外环:郊环:环外=15:10:5:2:1。
在2020年这样的房价结构大家可以接受吗?
这样的结果就是存量房价不用跌,又能满足民众对房子的需求,政府也可以通过增加卖地量化解很多问题,很完美,不是吗?
这个愿望能实现吗?能,但需要解决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
1、让政府和民众承认人类社会发展中资源分配、生态分布金字塔结构的合理性;
2、政府和民众认识到大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群居服务效率最高,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人类对大城市的管理能力(比如以上海的管理能力上海完全可以容纳5000万人);
3、政府和民众明白优质资源(身份象征)终究会成为奢侈品,但奢侈品不是必需品,汽车等一些消费品人们都可以接受其有奢侈品,而人们却接受不了房产也有奢侈品一说,一线城市的豪宅其实就是一线奢侈品品牌中的豪车,其定价和我们老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能买这些豪车(房子)的人根本就不在乎价格,其定价也不影响我们老百姓买的桑塔纳的定价。
以国人对待奢侈品的态度可以解释为什么一线城市一些地段房地产价格似乎高得离谱,同样一件衣服、一个包包若从实用功能讲相差无几,但价格可以相差十倍百倍,没人会去指责它不合理。用这个思维来看房价,似乎就通了。所以,建议政府和老百姓都不用去关注已成奢侈品的一些地段房子的价格,对其只收奢侈品税就好了(增加炫富成本)。而对非奢侈品的刚需房一定要设法拟制其价格,这个通过加大城郊土地供应,做好生活交通配套就基本可以达到。过去政府对加大住宅土地供应有顾虑,主要是怕房价下跌,也怕城市变得太大,上面讲的逻辑应该已经化解了政府的这两个顾虑。
政府没有了顾虑,则只要动用强大的宣传攻势解决民众的认识问题就可以把房地产这个结给解了。
1、在奢侈品房子价格上涨,平均房价缓慢上涨的前提下,加大费奢侈品房子的供应,满足老百姓对房子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2、收奢侈品税,平衡老百姓的心态;
3、只要保证大量新上市的城郊楼盘价格稳定,房地产的大局就算稳了,市中心新楼盘本来就少,老的奢侈品房子也不存在高杠杆,如果奢侈品房子爆炒后出现风险也是局部的,也容易控制。
如果以上逻辑成立,那我们该怎么做呢?买房还是卖房?
1、首先,这个逻辑虽然是我一厢情愿梳理的,但我相信只要逻辑通,政府最后会采用这个方法的,很多问题就怕无路可走,只要有路总会被找到的。但试错的过程也在所难免,比如政府一定会出台一些房地产调控措施,但这些措施只要是调控,结果就是给想购房的人制造更大的恐慌,每看到调控人们看到的总是自己下手晚了,现在连买房资格都没了;政府调控总是说要拟制房价过快上涨,言下之意慢慢涨可以,而面对慢慢涨的房价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越早买越便宜,这让我们看到了每一次调控后房价的更快上涨。所以,我说每一次调控后的市场清淡期都是最好的买房时机;
2、如果全面收房地产税,当市场能承受时卖家会向买家转移成本,这会推高房价,若超过市场承受能力,市场出现暴跌,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投资房产必须密切关注政策变化。若出现这样的试错失误,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2015年股市一样的波动,但要相信政府的控制力,股市的失误后果是现在股市比2014年起涨点还是高50%。当然,考虑房地产带杠杆这对有些买点不合适的人可能就是致命的。
3、长期看房地产是必须配置的,仅为了住,选时的意义并不大,但若是投资的话就和投资股市有很多共通之处,详细可参考《当炒房客进入股市》一文,买内环城中心的房子就是炒主板;买学区房就如炒创业板,买外环、郊环及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就像炒B股、港股、新三板,遵循的是强者恒强,痛点会变甜点的理论。至于怎么选时,和炒股也是差不多的,现在房地产还属于牛市,而且按我认为的逻辑,未来拉长几年时间看依然会是慢牛(平均房价),但对带杠杆的房地产投资慢牛的锯齿也是很有杀伤力的。&
​  很多人都在说楼市泡沫会破裂。但玉名个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中国的一二线楼市不存在所以的泡沫之说,而且大多数人是不能从楼市下跌中获益,却会因此而受损,甚至失业、资产大幅缩水。先来说三点依据:
第一,中国的大城市进程并不高。超大型城市带是发展的必然,这可以将很多的生活成本摊薄,更利于老百姓,而且从大型城市来看,纽约、东京等比北京、上海规模大,但无论是交通、生态等都不错,因此合理规划是关键。有些人会说一二线城市房价太贵了,而房价极低的三四线城市,你会买吗?鄂尔多斯的“鬼城”,不是历历在目嘛,只有发展大型城市和城市带才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那么如此多的需求,何来泡沫?
​第二,房价贵吗?说实在的,房价本身不贵,地价也不贵,建筑就更不贵了,但附加的因素太多了,最终的房价才贵了。为什么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贵,玉名认为那是因为叠加了医疗、就业、教育、交通、市政等诸多因素,而且有些地方还叠加了工业用地等征地费用的摊加,这才有了最终房价的提升。所以,我们看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相关配套因素的增加,房价必然贵。有房价便宜的地方,为什么人们不去?因为那里没有好的就业,没有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医疗。而且不仅是房价贵,实际上随着人们收入的提升,各种原材料的提升,房价也是同样的提升。有一点,可能很多人不愿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过去三十年间,对普通人来说,任何投资都不如投资房地产来的可靠,哪怕是借贷买房,不仅可以直接提升生活水平,而且有良好的保值特性,这一点是银行存款、债券,乃至股票都不曾有的。
​ 第三,地方房地产财政决定了楼市很难大跌。为什么我国地方债较高却不足以引发所谓的经济危机?很重要的因素是大量借债是用来兴建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建设了,就算违约,大不了这些收回,重新拍卖,并没有任何损失。同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更是如此,房子在,地在,各种配套设施在,其价值就在。
最后,还有一点不算依据,但玉名认为却是最重要的因素——绝大多数人无法从楼市下跌中获利!而是受损!我国的金融系统,银行贷款,包括影子银行,大多依托的是房地产资产,很多人说房价跌吧,那么我问您,跌多少您能买?10%,20%?恐怕也买不起吧,但如果真跌这么多,那么整个金融系统就有大问题,很多人就业就有大问题(因为很多公司会因此而倒闭,整个经济会大幅下滑,您依然买不起房,因为您的收入将因此大幅下降;而且最近有调查分析了,北京地区的60岁以上老人,几乎90%以上都至少有一套房产,有的还有两套以上,那么一旦房价下跌,实际上也意味着很多人家的资产大幅缩水),很多家庭的资产就有大问题了,那么谁获益了?没有人从楼市大跌中获利,那么各位盼着房价大跌又有何意义呢?
  未来一二线楼市涨幅在大幅攀升后会放缓,阶段性会有调整,会越来越多限制投机式炒作,但整体趋势还是保值的,稳定的,螺旋上行的。如何买的起房?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让房价跌多少,而是如何提升百姓的收入,让百姓收入多了,能够超过房价的涨幅,这才是最关键的。
&&今天 19:41
那些认为房价会下降的人,究竟是有多傻!
作者:水木然
在中国“数字”不会带来任何真相,更说明不了任何本质问题!中国的真相既不像愤青眼里那么极端,也不像新闻联播里那么堂皇。
我每天也在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但不是用“眼”看,而是用“心”看。你只要用“心”,那些虚荣的信息都会被过滤,入不了你的法眼,剥去一层层外皮,真相就自然呈现。OK,今天我们就来听王老探讨一下中国城市格局的问题!
首先,政府如果真正想降房价,就得退到2003年状态:
没有限购,没有限贷,没有房产税,没有利率歧视,没有信贷限制,没有期房限转,没有营业税,没有所得税,没有土地增值税,没有任何交易税费,彻底废止经济适用房,彻底废止保障房;
没有非普通住房,没有7090,没有规划限制,允许开发商自由发债,允许信托计划,允许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允许境内外资本投资房地产,清算造谣媒体;
允许一个人买6-7套房,允许REITS上市,允许倒按揭,允许加按揭,允许转按揭,取消抵押贷款用途限制,房贷利率打5折,优质客户房贷利率打3折。
但是从政治上讲,我对“利国利民”的可能性,是极度悲观的。
“动力”永远存在。但政府采取“杀死信使”的方式,不听不闻不看。限购限贷,头埋在沙里,谎称天下太平。
2016的今年,深圳、上海的事实,和2009年、2011年相似。水面下暗潮涌动,“因为宏观调控,所以房价飞涨”,因为政府违反宪法推行二限房产税,供应端一减再减。而另一头,滥发纸币丝毫没有收敛,社会总纸币购买力屡创新高。
超发的货币,去哪里最安全?一线大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子里存着去啊。
1)过去16年中,上海楼市一直在涨。累计涨幅大约9~12倍。
2)多军(房产持有者)的报价“永远”上升。仅空军(潜在的买房者)心理才有“楼市涨跌”。
3)当多军和空军心理价位接近时,产生成交。
4)空军有三大特点:
a)空军的心理价位,永远低于多军
b)空军常常落后一个Season
3)空军最终会屈服于多军报价。
年,上海办理居住证有登记的常住人口,净增加500多万人,流动人口净增加720万人,达到2430万常住人口和3200万净人口的规模,年,上海人口将达到4000万左右(持平东京城市圈的规模),你说房价会继续涨还是跌?
政府人为限制土地供应是房价上涨的第一要因
土地供应全部在政府手里,慢慢放地,慢慢开盘,新房开盘8-10万,拉动周边二手房价到6-7万很正常。
第二要因:通货膨胀
每年24%的货币增发,9%是增加的物产,实际创造的价值部分。
另外14%是超发部分(冲淡社会整体财富),这部分货币首先从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地方热线快钱流出,流入地呢?
自然这些城市的核心区、宜居区的房产增值部分。
最近5年,上海外环内房产平均月涨幅在0.87%-0.94%之间,复利计算就是每年9%-13%的涨幅,雷打不动。
2008年,一个四万亿政策,让2009年初到2013年底这四年间的房价彻底飞天。
只要上面一直增印钱,凭空创造财富,间接剥削全体人民的财富,每年1.5-2万亿的人民币分发给维持中央政权的党卫军、党政机关和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并且人民币一直在国内循环,不进行国际化(国际化了,ZF也会印更多的钱),那么京沪深的核心区房产,就是全国最能保值增值的资产。
印钞机里面的热钱、快钱,首先从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地方冒出来(各种央企,银行,大型创新型企业,ZF直接发钱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以这些地方对通胀的的情况最敏感,人们发财了,有了钱,都首先去买这些地方的房产,因为这些区域的医疗,教育,文化活动资源和各类高净值人际资源水平而言,是全国顶级水平)。
这三个地方的市中心区域的房产,是最能抗通货膨胀的东西。
像上海市中心的一些洋房区,就是这个价格,爱买不买,不买还涨,并且永远不缺买家,因为没有对手盘啊。
第三要因,是持续的人口导入
现在 上海每年60-70万的外地人口涌入,30-40万在上海永久定居,20-30万盲流,10-20万回乡。
定居的人口购买上海市区屌丝房,郊区新房,有了这笔卖房款的上海土著,向上置换好房子。
你问问在上海毕业的外地大学生,有几个想离开上海的?
年复一年,来一线城市工作的外地二三线小城市的大学生的家长,把100-200万的积蓄(包括没用完的公积金),全给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的儿子、女儿拿来买房。造成大城市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地产商有了钱,继续买地盖房子。本地二手房的房东拿了这笔钱,置换新房子,大房子。二三线小城市越来越穷,当地的银行存款越来越少,一线大城市银行存款越来越多。
这个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了。
上海新房房价只和上海最有钱的1%居民有关
最近虹口某常青树楼盘开盘,328套当天内一抢而空,20楼以上的价格实际逼近8万,总价700万-1345万,不可谓不贵。
但是仔细想想,虹口区常住人口超过80万,328套房子最多住1000个人,不到1000个人和超过80万人比起来,这个新增供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或者换句话说,这328套房子,只和整个虹口区最有钱的1000个人有关,这328套是卖8万/㎡还是卖18万/㎡,是由这1000个人决定的,和其他的80万人毫无关系。
而1000&80万≈1&
虹口区的新房价格,是由整个虹口区最有钱的1&居民决定的,和剩下的99.9%无关。新房的数字比较耀眼,那么像样一点的二手房呢?
我们把好房子的标准定义为:上海外环线内2006年後上市的商品住宅,统计结果是:
日至日 ,一共9年多
上海内环内共售出1手商品住宅7万套
内中环间共售出9万套
中外环间共售出15万套
合计32万套
套均123㎡,按套均3人计算,共可居住96万人
为上海外环内常住人口的7%
全市常住人口的4%
以上数字表明,
如果你有1套上海外环线内2006年後上市的商品房,你就已经是上海滩稳稳的TOP2%了。
如果你有1套上海中环线内2006年後上市的商品房,你就已经是上海滩稳稳的TOP1%了。
内环我们就不算了~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对这座城市超过99%的居民来说,市中心的好房子是一件与自己完全无关的超级奢侈品。这些超级奢侈品的价格是由这座城市最有钱的TOP1%的人来决定的。
而上海是江浙沪皖的绝对中心城市,江浙沪皖总人口达到2.3亿,是上海的10倍,这2.3亿人谁不想在上海的市中心有套房?
上海市中心的房价是由这2.3亿人中最有钱的0.1%的人来决定的,与其他99.9%的人无关。
放眼全国,核心城市只有三个 —— 北京、上海、香港 深圳。
这三座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只能容纳这个国家0.1%的人口,想要进去,只有成为这个国家最有钱的0.1%。
中国是14亿人口的在本届政府任内就能晋身世界第1大经济体的天朝上国。
最有钱的5%人口就是7000万人,西方世界根本无力接纳7000万人移民,这7000万人的归宿只能是定居京沪港三城。
经济不断增长,财富不断积累,人口不断聚集,这就是这个国家每分每秒都在演绎着的故事,和各能级核心城市地段概念不断被颠覆的源泉。
中国经济素描
权贵阶层设立无数路障,收买路钱,稳赚不赔。小老板被搜刮的皮包骨头,就想移民。
有钱无权阶层,炒房炒地,或低调隐居。小知识分子,无力买房,集中火力炮轰房价。专业人士(医疗卫生)吃拿卡要。外地和本地屌丝和大学生打工仔,无力致富,但希望公务员和小老板倒霉。乡下人进城摆摊。城市贫民跳广场舞黄昏恋。
现在上海最惨的人是有30~80万存款的人。算是有那么点小钱,但是买房不够,存钱亏本。现在,不买房的人,是钱不够,而不是等降价。
现在,正常思维的人,已经不相信房价会下降了。这就是政府多年宏观调控的结果。十年多宏观调控,最后变成了一堂语文课:“调控的意思其实就是涨价(避免大起大落,其实就是永远稳定上涨)”,我服了,你服吗?
买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产,必赚钱。权贵恼怒,权贵们不想让老百姓享受资产泡沫带来的巨大收益,从而削弱老百姓劳动积极性,所以限购。
有几个亿的企业家现在也不创业了,搞股权投资;有几百万、上千万的企业家都想买房子;有几十万的小老板,守个小厂或小铺子,赚生活费。只有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拿着爹妈一辈子打工收入和养老钱,被ZF忽悠的去创业,交了一大堆的税费当交学费,不断烧钱,高额的房租、人力支出花光预算,最后也不过是在菜市场卖煎饼果子。
经常看到大学生千奇百怪的表白方式,最直接的一大捧玫瑰,最搞大的是,整栋楼进行灯光控制,画出一个心型之类的,还有步行千里去提亲的。我只能说,最好不要搞这种愚蠢的东西。
女人看重的不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女人看重的是实力:你的实力,或者你家的实力。其他都是浮云。
我周边100%的婚嫁情况都门当户对。权贵联姻,高官儿对上市董事长女。高官女对省十大杰出青年。屌丝对屌丝,上海大专男对外地本科女。拆迁户内搭,外地美女对上海两套房,上海屌丝女对外地凤凰男。
我这么多年,就没有看到过一起灰姑娘的故事。只有一个例外是,结婚的时候,是门当户对,后来一方发迹,目前和美。
在婚姻赛场上,财富和美貌是硬通货。像令人尊敬的博士,其实只算是略微加分一点。她丈母娘其实并不介意他是博士还是研究生,关键是几套房和相貌好。有个我认识的外地美女,拖到26岁了,二选一,优质硕士男一套宝山区2室户老公房;
大专学历男 3套内环房。后来选了优质男,现在过得苦哈哈的,一脸郁闷。
近十年,社会财富加速分化,上班族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我仔细想了一下,区别在于“贷款”。用银行的钱生钱,是倍数效应。富人敢于贷款200万,300万,500万,1千万,而穷人根本不愿意贷款。由于印钞厂日夜加班,5年后,借助贷款的杠杆效应,财富差距就是几百万、几千万了。这个差距就是永远的鸿沟,你这一生绝无可能再次逾越。祝你好运
近五年的上海房价。中环内,不管你在那里买,到现在的涨幅完全一样,所以,买房只要看是否方便生活工作,其他不要在意了。新盘价,房产商已经给你精确计算好了,你根本谈不下来的;涨价幅度,有关部门已经给你精确计算好了,你也不用操心。你要思考的就一件事,有无机会入场?
某友,上海人1999年做准备,2002年出国留学(经济学),2006年毕业回国,正规大学,从本科开始读完硕士开销大,父母卖掉了房子,37万,全给他做留学开销费用,在沪租房,靠着其可能飞黄腾达的幻想,苦苦坚持了7年。回上海后第一天,父母就把家里最后的6万元给他,让他炒股兴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全家一蹶不振。现在在上海的某小型P2P理财公司混日子。十分消极。其经济学文凭,在上海毫无用处。
大部分上海原住民和北京原住民居然认为“房价调控”是降价,十年啊,害三代。我现在回忆起来,实在无法解释,为啥我会有这种错觉。你能够解释吗?确实没有任何人说,要降房价。任志强还反复提醒我们,是涨价。但是我们就是不相信。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房价能够降下来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