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2017经济会如何为什么说山东还是计划经济的省份

出自 MBA智库百科()
  郎咸平(Larry Hsien Ping Lang,1956年-):中國經濟的“鐵榔頭”、中國股市的“郎旋風”、中國民營企業教父。郎咸平被公認為中國企業戰略管理教學、研究、咨詢的四大領軍人物,也稱為“之一”
  郎咸平祖籍山東濰坊。1956年出生於臺灣桃園縣,父親是個軍人。1986年獲得金融學博士學位,後執教於美國多家商學院,包括、、、、等,1994年他移居香港,郎博士現任和金融學講座教授。郎教授曾擔任公司治理顧問,公司治理顧問,的中國 行改革治理顧問,香港政府財經事務局項目顧問。
  郎教授曾於在世界銀行擔任公司治理顧問,於世銀經濟學家 StijnClaessens和SimeonDjankov合作,致力於研究以及保護小股民權益的課題。在質疑格林柯爾之前,曾三叩、四問。
  在東亞地區,此項研究尚屬首次。其論文在美國最富盛名的《2000年金融經濟學期刊》、《2002年美國金融學會期刊》發表,被專業學者、研究人員及、《》等知名媒體廣泛引用,並且被收存在美國國會圖書館。
  郎咸平作為世界級的公司治理和金融專家,主要致力於公司監管、、、、、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根據:郎咸平的破產論文和另一篇有關公司兼併論文同時被列入全世界引用率最高的28篇公司財金方面論文。有四篇論文被《金融經濟學期刊》評為“明星論文”。
  郎咸平作為金融學家在經濟(管理)學界極富盛名。被列入年世界經濟學家名人錄中。而且大多數世界通用的金融管理教科書均引用郎咸平的論文。
  在大眾心目中,郎咸平是位觀點鮮明而且具有世界級學術成就、在中國博得極高知名度的大師級學者,有中國經濟的“鐵榔頭”、中國股市的“郎旋風”之稱。
  由於郎教授在企業戰略教學、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被列為之一。
  郎教授2001年下半年在國內股市極力推廣“辯方舉證”以及“”措施以保護小股民的正當權益。他的觀點受到媒體,學術界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視,因此被媒體 尊稱為“郎監管”。郎教授的監管思維在重要媒體包括“新財富”,“財經雜誌”,“21世紀經濟報導”,“三大證券報”,“中央電視二台經濟半小時”,“中央電視二台財經報導”,“鳳凰衛視”等等經常報導。根據學術論文的貢獻而言,郎教授是世界級的與公司治理專家,成就斐然。他曾經在多家世界主要的 經濟和金融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郎教授的論文被大量引用,他的學術成果得到世界一流商學院的普遍認可。根據《深圳特區報》的統計,郎咸平的觀點以網頁頁數而論高達1496頁,列全國2001年財 經人物排名第九位。
  2003年6月提出制度化解決民企原罪的問題,並被遠在海外的仰融委托,出任“獨立第三方”,為制度化解決日益突出的民營企業與主管部門矛盾的問題進 行積極探索。2003年9月,當關於的問題討論進入白熱化的階段,郎咸平在廣州某論壇一語“應該再貶值2%以打擊進入中國市場的游 資”,再次驚動天下人。
  2003年以來,他把主要精力轉向研究,為企業高管人士進行“公司治理與企業戰略”剖析,被稱為“中國民營企業教父”。
  2004年郎咸平提出“中國企業如要做大做強,只會造成悲劇!”的論點,又在中國企業界掀起了軒然大波。
  2004年郎咸平因在中國大陸發表多篇批評中國過程中所出現的現象而成為媒體焦點。他的觀點引發中國大陸學術界、企業界和民間的不同反響,一些人將其稱為“郎監管”、“中小股民利益的保護者”,但也有人批評其對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狀況缺乏瞭解,甚至批評他借題炒作出風頭。
  日在發表題為《格林柯爾: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中狂歡》的演講,以格林柯爾為案例講述大型國有企業如何在產權改革過程中資產被私人所侵吞,致使股市中小股民利益受損等問題,並倡導立即停止目前的產權改革,而應建立一套國有企業制度。之後郎咸平又點名批評、、、 等幾家較大規模國有流失嚴重的問題。
  郎咸平的演講經中國多家地方媒體轉載或報導之後立即引起巨大反響,在網路上其論點獲得了許多網民的支持,他被許多人尊稱為“郎監管”;但是在以為主流的中國經濟學界,郎咸平的觀點卻不獲得認同。郎咸平則被視為是利用了中國民間從時代遺留下來的、目前依然普遍存在的“仇富”心理來為自己擴大知名度。企業界的反應包括了科龍集團營銷總裁嚴友松批郎咸平為“無聊、無知、無賴”的“三無書生”,而格林柯爾董事長顧雛軍更以涉嫌誹謗在香港起訴郎咸平(2005年9月顧雛軍正式被捕,2008年因虛假註冊、挪用資金等罪一審獲判有期徒刑十年,轟動一時的“”以顧雛軍的鋃鐺入獄宣告結束)。
  郎咸平2004年在上海有線電視臺財經頻道推出財經脫口秀欄目《財經郎閑評》後,立即引起轟動。
  2006年,由於郎咸平在《財經郎閑評》中的一期節目《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養命錢?》中批評部分地方政府社保基金入市,矛頭指向了陳良宇領導的上海地方政府。此後郎咸平受到相關部門施加的壓力,郎咸平在此後的加拿大多倫多演講以及BBC採訪中披露,他被告知“以後在節目中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題,要麼就選擇繼續對抗”,郎咸平回答是“很不幸我選擇了後者,陳良宇也毫不含糊地封掉了我的節目”,官方公佈的封殺理由是“普通話不過關”,這引起了網民極大的憤慨和爭議。稍後郎咸平在接受《亞洲經濟周刊》採訪時公開提出處理陳良宇的口號,兩周後陳良宇被“雙規”。
  2008年1月,全國60餘家電視臺開播郎咸平主持的財經節目《郎咸平說》,收視率一路攀升。其中北京電視臺財經頻道、廣東南方台經濟頻道、浙江經視、吉林電視臺生活頻道、山西太原電視臺百姓頻道、四川成都電視臺經濟頻道等均有較好收視。此後,上海有線電視臺財經頻道又和寧夏衛視合作推出《財經郎眼》《解碼財商》等節目,都由郎咸平主持。這也充分說明瞭2006年上海當局以普通話不過關為由停播節目,純屬“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郎咸平言論確實在中國大陸颳起一陣“郎旋風”,這場持續發哮的產權改革之爭最後幾乎演變為意識形態的衝突:中國到底是應該步入如新自由主義派所希望看到的自由、民主、小政府、以為主的社會,還是郎咸平(和他之前的新左派)所倡導的有政府主導及、保障國家與公眾利益的經濟制度。
  但不同尋常的是,郎咸平並非因批評政府過度控制經濟而引起爭議的。中國許多支持的經濟學家,有時冒著丟掉職業的風險,都曾提出這種批評。
  現在郎教授還在主持兩檔節目《郎咸平說》《財經郎眼》,前者每周一期,後者每周兩期(廣東衛視,周六周日晚十點半)
  從2008年以來,在對國內通貨膨脹的狀況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郎咸平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經濟”論,他認為:通貨膨脹並非經濟過熱導致,而是因為中國處於特殊的“二元經濟”環境下,國際金融炒家的推波助瀾使然。所謂“二元經濟”,就是部分部門過熱,而部分經濟體卻因受到外部環境的衝擊而過冷。針對這一分析,他提出了巨集觀調控的“溫補”策略,對政府的財政策略產生了有益的影響。
  1990年金融學論文引用率排名全世界第一暢銷書《公司治理》的作者,被國內媒體評為中國2001年—2003年全國財經人物,2003年榮登世界經濟學家名人錄,公認為世界的頂級學者。著有《整合》、《運作》、《操縱》等書。
《公司治理》
  該書是郎教授在多家世界頂尖的經濟和金融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以實證的研究方法對上市公司的最主要方面的問題進行很有見地的研究,其內容針對性強,對正在完善中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公司治理一直是現代國內外企業中最為困難的問題。
  《公司治理》則是以此為切入點,用現代金融學的方法與範式,以實證的數據剖析了具體的案例,揭發了問題的實質。本書的出版對中國公司治理制度的確立與完善具有重要的意義。
《運作:企業競爭、擴張、危機戰略案例》
  在《運作》一書中,作者提出中國企業家最關心的三大課題為企業競爭戰略、企業擴張戰略和企業危機戰略。針對每一課題,作者選擇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進行深度解剖。以企業競爭戰略而言,作者選擇了李嘉誠的、中國移動、聯通、電信、康柏、惠普來說明企業家在面對三個階段的競爭時所應採用的運作手法。以戰略而言,作者選擇了青島啤酒、和思捷來說明如何選擇正確的投資、此外,作者利用了通用和電汛盈科的案例解釋企業擴張戰略所帶來的股價反常波動和對企業的誤導,作者最後選擇了三個案例包括長江實業下屬公司、粵海企業和泰國正大集團,討淪如何解決企業困境的操作手法。
《整合:中國企業多元化與專業化整合戰略案例》
  在《整合》一書中,作者指出中國過去的計劃經濟帶來低效率企業,但是經濟目前走向卻又太偏向於無序競爭,而企業發展需要的是減少無序競爭的計劃性自由競爭體制,因此作者認為,產業整合將是未來我國企業發展的大方向。針對產業整合這個概念,作者將本書分成四大主題進行深度案例剖析。第一個主題是“企業不應該做大做強”,作者通過對青島啤酒、華潤和北京控股的深度案例剖析解釋企業作大做強必然造成成本失控。第二個主題是"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作者透過中信泰富、上實控股與和記黃埔的案例解釋在全世界反多元化經營的浪潮下,精心設計的多元化經營還是可以替股東創造財富的。第三個主題是“多元化轉成的戰略”,作者透過中遠太平洋、招商局國際和香港中旅國際投資的深度案例分析解釋多元化的無效率可以通過專業化的經營轉而提高經營效率。第四個主題是“其他形態的整合戰略”,作者挑選了三個形態各異的整合戰略包括光大控股、越秀企業和三大石油公司的整合說明瞭其他形態整合的利弊得失。
《操縱:機構投資人與大股東操縱策略案例》
  《操縱》一書並非要揭穿基金黑幕之類的醜聞,而其重點在於通過作者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從不同的角度利用大量數據,描繪機構投資人如何操縱股價,大股東如何圖利自己的詳細操作手法。本書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機構投資人的操縱股價獲利秘籍(案例包括中國移動/聯通/電信/H股)、國內莊家操縱股價獲科秘籍(案例包括德隆系、北大和清華系)、金字塔式的股權資產置換圖利大股東(案例包括南韓現代、迪生創建、、英皇國際、亞洲造紙紙漿)、其它形式的股權資產置換圖利大股東(案例包括東寧、壹傳媒、中信嘉華、南韓三星、華潤重組、會德豐私有化)。本書旨在用實際的案例向讀者介紹財富如何向富人傾斜;從小的方面來說,本書所羅列的手法可以作為斂財的工具,但也可以作為避免被剝削的工具書,還能成為縱橫股市的寶貴利器。
《標本:地產領導者領先之道》
  該書是一部值得所有行業和企業借鑒的風險管理案例集,所引案例包括:恆基兆業集團、、新鴻基地產、長江實業、會德豐地產、信和地產。...
《思維:國際級企業和企業家戰略思維》
  該書是一部值得所有行業和企業借鑒的戰略思維案例集,本書所引案例包括:LG、現代汽車、台積電、索尼、日產、三菱、佳能。
《科幻: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戰略評判》
  全球最著名的華人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為中國高科技文明把脈,助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實施戰略突圍!.
  郎咸平觀點:
  中國的高科技思維是中餐館似的思維,也就是不講工序、不講紀律的思維;一個沒有紀律的團隊是根本無法成長為微軟的。..
  不養高科技文明的七個傳統文化觀念:“失敗是成功之母”;“殺雞不用牛刀”;“四兩撥千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外行領導內行”;“寧作雞頭,不當鳳尾”;“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中國高新技術的思維困惑:面向科研還是面向研發,面向專家還是面向產品,面向過程還是面向結果,面向機遇還是面向戰略,面向研發規律還是研發速度,面向“以人為本”還是“以法為本”。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戰略與研發組織結構根本就是錯誤的。...
《郎咸平說: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
  郎咸平說: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也曾經像這代人一樣心懷一個簡單而淳樸的夢想:只要努力打拼,就能“追求一種意想不到的溫柔”?為此,你“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血淋淋的現實擺在你面前:企業倒閉,百業蕭條,更可怕的是過去那種簡單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了!中國35%的經濟產出都要依靠外貿出口,而這些產出所依賴的終端消費形態,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一步步惡化已經沒有往日的風光。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們的衝擊到目前為止是有限的,還沒有真正開始,真正的開始會是什麼時候?就是美國的防火牆破裂之後。美國的防火牆一旦破裂,衝擊到美國的消費市場,由於美國進口的減少,使我們的出口受到影響,從而打擊到我們經濟的基本面。
《金融超限戰》
  本書從金融恐怖分子製造的金融危機源頭講起,從次級債的形成、擴散,到美國經濟增長放緩,泡沫破裂,鏈斷裂、歐美的救市政策等整個過程做了介紹,是一本完整解讀國際金融炒家的通俗讀物。
  在本書中,郎咸平教授談興甚濃,興緻盎然,語言大膽詼諧,而且看問題一針見血,直達事件最真實層面。從3.14事件中CNN對中國的詆毀、到汶川大地震的眾志成城;從大眾對奧運經濟的過度期盼到奧運禮儀的中華風采;還有海峽兩岸對臺灣現狀的真實解讀,功夫熊貓凸顯的文化融合以及能否成為優秀的企業家;郎教授都做了最真切的解讀,全部都是在電視、平面媒體上聞所未聞的觀點,這是在郎教授對東西兩種文化體系透徹理解的基礎上並且從社會民眾中的普遍的小細節中展示出大事件的根本趨勢,令讀者有醍醐灌頂的痛快淋漓之感。在解釋了中華文化的劣根性後,郎咸平教授開始講述古代四大商幫的歷史,並透徹地分析這些劣根性的表現及對商幫歷史的影響。通過剖析古代各個中國商幫的崛起時機,以及最輝煌時刻商幫的不同資本用途選擇,在大歷史背景下,分析中國古代商人的堅韌、拼搏,以及他們的理想追求,並對商幫沒落的原因進行思考,最後對中國的封建王朝的衰落進行評論。
“與其說是傳奇,不如說是韋爾奇泡沫,韋爾奇帶給股民的是一堆泡沫。”
我反對‘國退民進’,即使企業家幹得再好,也不能把企業送給他!
國有企業所有人缺位,是經濟學家拍腦袋想出來的。
在格林柯爾,顧雛軍用“安營扎寨”、“乘虛而入”、“反客為主”、“投桃報李”、“洗個大澡’、“相貌迎人”、“借雞生蛋”的“七板斧”巧取豪奪了大量,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中狂歡。
香港人只在乎賺多少錢、房地產什麼時候漲,你在那裡談深層次的理念,人家不想聽。於是想“轉戰”大陸。
我是一個喜歡生活在閃光燈下的學者。
我講一句大話,假如哪一個企業家的所作所為是我郎咸平看不出來的話,我從今天開始封劍退出江湖!
我是一匹來自南方的“狼”(郎)。這個社會歷來不欣賞這種做派,而喜歡中庸、四平八穩。所以我這幾十年走得比較辛苦。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87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
本條目相關文檔
& 7頁& 846頁& 22頁& 236頁& 33頁& 586頁& 748頁& 29頁& 10頁& 586頁
本條目相關資訊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評論(共120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郎咸平"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优秀精子携带者)
(HelloWorld)
第三方登录:走向真正的市场还是恢复计划经济?——郎咸平改革路径_速朽斋笔记(力瑾)_天涯博客
常识普及者,“人性教育”的提倡者,出版有教育文集《师之责:人性教育》一书。联系邮箱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5368609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203
(1063)(84)(218)(27)(28)(47)(29)(83)(19)(1)(2)(22)(231)(19)(6)(3)(6)(201)(9)(33)
(3)(6)(5)(10)(17)(13)(15)(16)(12)(3)(4)(3)(1)(6)(9)(3)(3)(4)(5)(6)(3)(13)(9)(7)(2)(5)(18)(19)(12)(9)(6)(7)(7)(12)(3)(1)(11)(21)(2)(4)(4)(12)(17)(29)(16)(4)(4)(1)(7)(4)(6)(12)(11)(5)(6)(9)(9)(9)(14)(10)(8)(9)(1)(4)(6)(16)(8)(14)(3)(4)(3)(5)(14)(14)(10)(13)(11)(17)(12)(2)(4)(7)(17)(11)(12)(10)(1)(1)(22)(19)(19)(18)(25)(8)(12)(13)(12)(21)(28)(28)(15)(14)(16)(9)(3)(13)(13)
  走向真正的市场还是恢复计划经济?——郎咸平改革路径批判  力瑾  7月15日郎咸平在多伦多做了一次演讲,把中国乱象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郎咸平的话说就是“以钱为纲”)的改革目标。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法的不妥,我早在03年的时候,就写过一篇《“纲”与“中心”》的小文,将之发在天涯,结果马上遭到删除的厄运。我们大家都知道,在03年的时候,网络删贴刚刚开始起步,其来势之猛烈是可以想象的。又加上我位卑言轻,所以我的发言有与没有都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我们总是不能正确对待我们自己人的不同声音,老毛时候如此,邓小平时候亦是如此,我们总是要等到一项政策,出现了大的问题,走到了死胡同的时候,我们才想到要调头,而不能在问题的发端时就及时加以防范。如此的结果,必然是老百姓遭殃,受了许多原本不必受的苦和痛。  我的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不妥,是从政治角度说的,与郎咸平的从经济角度讲有点不同。但,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的结论是相同的,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有不妥的地方。我在《“纲”与“中心”》一文中指出:“事实已经证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是刚出虎口,又入龙潭,我们是从一个极端(极端藐视财富,贫穷光荣,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跳到了另一个极端(拜金主义,物欲横流),两者虽然名目叫法不同,但其本质完全一致,没有两样。我们今日的混乱,决不亚于“文革”时期的混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日的人们,在思想上正经历着第二场“文革”的考验。为什么如此说?因为“纲”与“中心”都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专制”,只要专制存在,混乱是迟早要来的,因为专制的大一统是不符合事物的多元化属性的。世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人的思想又怎能是高度一统的呢?而专制做着的,就是想方设法使人思想统一的愚蠢事!一个正常的社会,是没有“纲”与“中心”的,是多元的,是开放的,而不是专制的,封闭的。”  对郎咸平从经济方面指出的我们今日的乱象根源,我是赞同的。他义正词严地指出:“ 这一切的乱象来源于什么?来源和我们的意识形态有关系。首先我要谈一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什么事?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拨乱反正,拨什么乱,拨以阶级斗争的乱。所以改革开放的成功,是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可是到了90年代中期,情况发生了巨大改变,就是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纲的理念,90年代中期被曲解为以钱为纲,在这个战略之下走到了今天,创造了我讲的乱象。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体制的腐败和社会的堕落。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为什么以钱为纲,走到今天这个制度,我觉得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讨论。……邓小平以经济发展为纲的理念出了问题,造成了今天这种乱象。 “以钱为纲”理念走到今天,这么多的改革是谁席卷了改革的利益?我的结论就是“腐败铁三角”。腐败的地方政府勾结腐败的企业家、勾结腐败的专家学者,形成一个牢固的“腐败铁三角”。那么这个铁三角是由学者提供一些冰棍似是而非的理念,地方政府执行,透过医改、教改、房改、国企改革。那么资本家赚了钱以后回馈给学者,这个铁三角已经在中国形成庞大的势力,他们操纵着媒体,欺骗社会大众。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理解呢?今天中国的问题,中国的经济问题,已经不能够在经济领域里面来解决。只有跳出经济圈来努力,才有可能反过来解决经济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我对于十七大之后的政治形势我有个人看法,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发展为纲,拨乱反正,拨阶级斗争的乱,现在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拨什么乱,拨以钱为纲的乱。做到公平、公正,给每一个老百姓一个平衡点,你要上得起学,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住得起房、退得起休,这才是一个小康社会。……因此我认为,未来我们要加深改革,什么叫加深改革?真正走向真正的市场。我们看一看,我们是什么样的市场化呢?那就是供给面由于政府的垄断,市场化严重不足。 我们前面讲的和医改之后看不起病、教改之后上不起学、房改之后住不起房,真正的实质问题就是一个市场化的扭曲造成前面的现象,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完全是这个问题。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原来我们未来的路,要摆脱这样的扭曲市场,走到真正的市场才行。如果走不到呢?如果市场供给面还是垄断呢?那么你在需求面,就应该控制价格了。就恢复到过去的计划经济,那是没有办法的事。”  虽然对我们今日乱象的根源的理解,我与郎咸平的结论相同,但开出的药方,我与他的是完全不同的。“现在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拨什么乱,拨以钱为纲的乱”郎咸平这话没有错,但如何“拨以钱为纲的乱”?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呢?郎咸平的操作路径,是值得我们大家警惕的。郎咸平指出:“要摆脱这样的扭曲市场,走到真正的市场才行。如果走不到呢?如果市场供给面还是垄断呢?那么你在需求面,就应该控制价格了。就恢复到过去的计划经济,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也就是说,现在有两种路径可以“拨以钱为纲的乱”可以“做到公平、公正”,①走向真正的市场;②恢复过去的计划经济。在这里,我们看到,郎咸平对第二种路径选择,他是不反对的,而仅仅是说“那是没有办法的事”,这态度和我们这儿的经济学家张维迎过去的态度几乎一模一样,张维迎曾经告诉我们今日的官场腐败、道德堕落、贫富差距过大,说是我们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那肯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难道我们今日,又要受那些专家的愚弄吗?又要走回头路,“恢复过去的计划经济”吗?这是换汤不换药,这是对我们广大民众的不负责,其做法与以前如出一辙,只是以前是我们这儿的经济学家张维迎,现在换成了离我们远点的郎咸平。  千万别相信那些经济学家的路径选择,现在,我们唯一可行的路径选择是:拿出改革的勇气,“走向真正的市场”,打破市场供给面的政府垄断现状!  郎咸平的勇气,也只是指出病因的勇气,他没有开正确药方的勇气。这只是他的假勇气罢了,我们可不能上他的当。正如“厚空斋主”指出的那样:“前几年的郎张之争,其实是一场笑话,在我看来,那不过是郎咸平的一次巧妙炒作,是郎的无耻与张的无奈之间的一次碰撞,张无意中帮了郎很大的忙。君不见,郎张之争的结果是郎的书一本一本的摆上了中国书店的货架。……对于郎,他为卖书乱说一气,根本不敢触及中国经济事实的要害。在郎看来,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经济体制改革就必然充满肮脏的不公正。而郎的结论却是:还不如退回到计划经济、共产经济。以郎的教育背景,难道他不能说出政改需要与经改配套吗?而郎大概清楚地知道,如果这样说,他的那几本书大概是不能在中国出版的,甚至不能在中国讲学了。这里,政体的局限,导致郎的个人选择,这种选择对他自己是收益最大化的,但对于社会呢?”(厚空斋主《 揭掉张维迎的"面纱"》)  郎咸平的勇气,是假勇气,他开出的药方——恢复到过去的计划经济,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是吃死人的假药方!“拿出改革的勇气,“走向真正的市场”,打破市场供给面的政府垄断现状”!这是我们今日唯一正确的路径选择,舍此别无他途。    2007、8  于速朽斋      分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郎咸平2017经济危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