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式的重要途径是走什么道路,其特征有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工业必须转型走绿色发展道路-中新网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工业必须转型走绿色发展道路
&&&&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必须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要正视问题,依靠自主创新,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最多的领域,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必须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那么,未来绿色工业走向何方?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判断。
&&&&第一,受制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工业流程和消费模式很难瞬间转变。
&&&&去年以来,我国30多个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当然,雾霾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在某种程度上,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出现似乎是工业化的必然代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当前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人均GDP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毫无疑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迫切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处理好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然而,受制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工业流程和消费模式很难瞬间转变,尚需一定时日。
&&&&第二,在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以明确绿色工业的发展方向。
&&&&其一,我国是经济大国,不是经济强国。目前,我国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GDP科技含量不高。其二,我国是投资大国,不是投资强国。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流量87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但我国对外投资多集中于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加工制造等领域,总体经济效益不佳。其三,我国是外贸大国,不是外贸强国。我国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附加值相对较低,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贸易与发达国家还有着巨大差距。其四,我国是科技大国,不是科技强国。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发明专利申请65.3万件,但我国专利科技含金量普遍偏低,大量先进的专利技术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如80%的芯片依赖进口。
&&&&只有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才能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贸易和投资结构,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地增长。此前,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然而,“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是国内企业仍然普遍存在的问题,逐渐形成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习惯性依赖。众所周知,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因此,有必要处理好国际合作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加强与相关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利用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市场、以市场育技术,提高企业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第三,在绿色低碳产业的培育、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相关部门须有所作为。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可以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我国加大了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更是提出,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虽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还存在着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技术落后等问题,很难满足绿色工业发展的需求。
&&&&要实现节能环保产业的长足发展,相关部门须有所作为,在做好引导、规范、监督工作的同时,还应主动服务企业,组织和整合好相关资源,推动“政产学研用”的结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助力绿色低碳产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繁荣发展。
【编辑:曾会生】
>经济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竞赛题..doc 5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竞赛题.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竞赛题
(选择题17题,判断题21题,问答题54,共92题)
一、选择题
1.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CD)
A.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B.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
C.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原则
D.对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八大载体的构建进行了部署
2.广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什么机遇和条件?(ACD)
A.中央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B.广东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
C.市场倒逼机制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自主创新
D.广东的人文精神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厚实的文化积淀
3.“三来一补” 是指什么?(ABCD)
A.来料加工
B.来样加工
C.来件装配
D.补偿贸易
4.怎样深化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制度保证?(ABCD)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C.深化社会领域各项改革
D.改革一些具体的管理体制和行政运行机制
5.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是什么?(ABD)
6.广东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开拓新型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B.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保水平,不断培育壮大消费群体
C.加强消费环境建设,改善消费条件
D.采取鼓励消费政策,刺激居民消费
7.广东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B.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C.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D.改善投资服务
8.广东对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采取哪些措施?(BCD)
A.发展对外贸易
B.培育现代产业项目,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C.抢占世界产业高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D.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推进绿色增长
9.广东对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采取哪些措施?(AB)
A.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
B.加强规划引导,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跨越式发展
C.加大“腾笼换鸟”政策力度
D.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10.广东对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加强产业转移力度
B.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C.加强政策调节
D.完善配套措施
11.广东的主体功能区域有哪些分类?(ABCD)
A.优化开发
B.重点开发
C.生态发展
D.禁止开发
12.广东对推进自主创新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B.深化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提升发展高新产业园区,完善自主创新平台
D.完善组织协调与法规政策,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13.广东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将采取哪些措施?(ACD)
A.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
B.提升高新产业园区集聚能力
C.实施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计划
D.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14.广东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ABC)
A.加快政府机构改革
B.改进政府管理方式
C.转变政府职能
D.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
15.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是什么?(ABCD)
A.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B.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关键性作用
C.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抢占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制高点的要求
D.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培育广东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16.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的三个特征是什么?(ABC)
A.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
B.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扩张,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C.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D.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高
17.广东现代企业“500强”遴选原则为?(ABCD)
A.龙头性原则
B.集聚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
二、判断题
1.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处理好五个关系全局的重大关系的实质是:对国内外市场结构、多层次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空间结构、多层次技术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这五个主要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正确)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48页156页401页212页123页148页270页249页150页143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是什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是什么
09-09-05 &匿名提问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大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和主要内容(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具体地说,其内涵包括以下三个要点:(1)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不断升级的过程,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优化的衡量标准不同;(2)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是产业间协调发展和最高效率原则.(3)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前提条件.如果产业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也总是一定高度基础上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从静态状况或在一定阶段上要求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从动态趋势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发展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从一种合理化状态上升到更高层次合理化状态的发展过程.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然结果.(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主要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进行投资结构的调整,教育结构的调整,科技结构的调整等.2.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它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结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3.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国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贸易结构进行优化.4. 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外国投资或外来投资).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促使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两方面都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投资结构是指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的比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投资结构进行优化.(三)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一种特殊的作用.由于产业结构的特殊功能,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能够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发挥产业结构效应,推动和保持经济的增长率.1.产业的关联效应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在他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一书中详细分析了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它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并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前向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为其供应投入品的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或导致新技术的出现,新产业部门的创建等.后向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为它提供投入品的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例如由于该产业自身对投入品的需求增加或要求提高而引起提供这些投入品的供应部门扩大投资,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管理,加快技术进步等变化.2.产业的扩散效应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 W. Rostow)在他的《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一书中阐述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概念.根据他的阐述,扩散效应是指某些产业部门在各个历史间歇的增长中,&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对其他关联产业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回顾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增长对那些向自己供应投入品的供应部门产生的影响.在主导部门或新部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会对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投入品产生新的投入要求.这些投入,反过来又要求现代设计观念和方法的发展,于是,便带动了为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的发展.前向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诱导了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改善了自己供应给其他产业产品的质量,或者通过削减其他工业部门的投入成本,提供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的条件,或者产生一个瓶颈问题.这样,主导部门产生了一种刺激力,促进需要其供应品的产业的发展.旁侧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成长引起它周围地区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在广泛的方面推进工业化进程.主导部门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服务,甚至促进各种制度的变革.这样,新主导部门的出现常常改变了它所在的整个地区.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思想,早在古典经济学魁奈(Francois Quesnay,)的经济学说中就有了萌芽.后来马克思的部类理论,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都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容做了深刻的阐述.这些理论的核心都是强调各产业部门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思想在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都得到重视和运用.在经济学中,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供给和需求的相互适应问题;三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产业结构合理化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判断产业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并产生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如果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越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高,则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越合理.相反,如果结构关系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降低,那么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就不合理.协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产业结构的协调不是指产业之间的绝对均衡,而是指产业之间有较强的互补和谐关系和相互转换能力.只有强化产业之间的协调,才能提高其结构的聚合质量,从而提高产业结构的整体效果.产业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看产业素质之间是否协调.即相关产业间是否存在技术水平的断层和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如果存在着断层和强烈反差,产业之间就会产生较大的摩擦,表现为不协调.(2) 看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否协调.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各产业的经济作用以及相应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因而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了各产业之间有序的排列组合.如果各个产业主次不分,轻重无序,甚至出现产业结构的逆转,则说明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不协调的.(3)看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是否协调.产业之间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表明了产业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各产业之间能够做到相互服务和相互促进,那么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方式就是协调的;反之,则是不协调的.(4) 可以从供给是否与需求相适应来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在需求正常变动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协调将使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即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适应新的需求变动,使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弱化.相反,如果对于需求的正常变动,供给迟迟不能做出反应,造成长时间的供需不平衡,则说明产业间的结构是不协调的.(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目前我国学术界,由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概念的理解不同,不同学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大致上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单一标准说,三标准说,四标准说,六标准说和七标准说等几类观点.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单一标准说.此说较为典型的是周振华的&结构聚合质量&标准.上海社科院周振华在《产业结构优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中提出了&结构聚合质量&标准,同时认为&较高的聚合质量来自于产业间的协调&,从而把&聚合质量&标准的实质归于产业间协调标准.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三标准说.具有代表性的是苏东水等人的观点.复旦大学苏东水主编的《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有三个标准:适应需求结构标准,产业协调标准和结构效应标准,即产业结构合理化要解决三个问题: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问题,三次产业间和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以及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其中,协调性问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3.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四标准说.具有代表性的是史忠良等人的观点.史忠良主编的《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认为,合理的产业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2)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顺畅进行,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发展; (3)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社会需求得以实现;(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就是说,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四个标准:资源合理利用,充分利用国际分工,产业间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六标准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李京文,郑友敬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一书中提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六条标准:资源合理利用标准;产业协调发展标准;需求应变能力标准;经济效益最佳标准;充分吸收科技成果标准;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标准.5.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七标准说.中国人民大学李悦主编的《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提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七个标准:发挥优势标准,比例协调标准,结构完整性标准,先进性标准,创汇能力标准,自我调节和应变能力标准以及经济效益标准.强调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三个相适应&,&三个有利于&,即: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新技术革命相适应;与改革和开放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上述论述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有着不同的看法.不仅标准多寡不一,而且考察问题的角度,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不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众多的提法中仍有一些共同之处,也即存在一些公认程度比较高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它们是:资源合理利用标准,适应需求结构标准,产业协调标准和结构效应标准.然而,即使是这四个标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方法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的判断,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察.1.&标准结构&进行比较所谓的&标准结构&,是在大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关证分析而得到的,它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因此,可以其作为参照系,与某一被判断的结构进行比较,从而检验被判断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库兹涅茨在研究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时,不仅通过时间序列的数据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进行分析,而且还通过横截面的数据对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这种从截面研究产业结构的方法,为我们了解一国产业结构发展到何种高度提供了比较的依据,利用这种方法,库兹涅茨提出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标准结构.根据&标准结构&就能了解一国经济发展到哪一阶段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但由于各国具体国情的不同,导致了对产业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大国&和&小国&,工业先行国和工业后发国对产业结构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有的学者认为以&标准结构&为参照系,&至多只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粗略线索,而不能成为其判断的根据&.2.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市场经济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产业结构作为一个资源转换系统,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它的产出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就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之一.市场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在产业结构中,决定其产出结构的主要关键——产存量结构则有着相当的刚性,所以,产出结构并不能完全地和及时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两者间总有一定的差距.这里的差距,包括了总量偏差和结构偏差两个方面. 一般地,当总量存在偏差时,结构的偏差也一定存在;反之,当总量平衡时,结构则不一定也平衡.因此,结构的平衡是比总量平衡更为深层和重要的问题.3.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是否比较协调结构平衡的问题,在产业结构上的反映,就是各产业间是否具有一种比较直辖市的比例关系.因而,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也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比例协调的产业结构,应当不存在明显的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因为无论是存在长张产业还是短线产业,都表明其对市场需求的不适应,也都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比例协调的产业结构,更不能存在瓶颈产业,瓶颈产业的存在,不但表明其对市场需求的严惩不符,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产业结构系统的资源转换效率和产出能力.4.能否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其功能就是对输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按市场的需求转换为不同的产出.在此转换的过程中,显然转换的效率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因此,对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也就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了.对资源的合理而有效利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此方面,技术进步是其关键.二是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各种资源.这里,系统内部的组织创新和对外部环境的利用就变得尤为重要了.3.1 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或手段,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等等.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主要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 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进行投资结构的调整,教育结构的调整,科技结构的调整等.2.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它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结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3.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国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贸易结构进行优化.4.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外国投资或外来投资).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促使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两方面都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投资结构就是指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的比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投资结构进行优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内容摘要:高中研究性学习自2001年在国家级实验区实施以来,至今尚未进入常态化,这是新课改中值得关注的焦点。文章就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的目的、高中研究性学习的目标、高中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实施的内涵、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实施需要解决的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题词:研究性学习、常态化、思考研究性学习是国家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高中设置的新课程,它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是新课程中的亮点,也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高中的研究性学习自2001年在国家级实验区实施以来,已经有6年了,尽管人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理念都表示认同,但在实践中,课程理论与课程实施之间却存在很大落差,遭遇到很多问题。如课程开设没有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足课时;课程开设学校没有整体的方案,没有学年、学期和年级的计划;课程实施不完整,课程内容窄化;尚未发展出较为成熟的教学策略和操作模式;课程实施活动精品化、样板化,课题选择社会化、成人化,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不能代表和说明综合实践课实施的整体水平;课程管理未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之中。实践表明,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目前在实施中存在着“非常态”和“表层化”的问题,因此,探讨高中研究性学习常态化问题成为高中新课改的关注焦点。一、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的目的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基本思想及方法论,它适用于各类课程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则是指一类课程,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生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为什么要在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这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这种学习活动,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这里的研究是学习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这种手段和方式在学习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获得信息社会所需具备的能力。因此,学生的研究过程可以模仿,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活动中发展自身。二、高中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对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具体目标如下:(1)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位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位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2、对课程及教学方式而言期望的目标是:第一,突破原有的以单科性、学术性为主的课程框架,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新型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形成新的生长点。   第二,改变以往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体现21世纪学校教育特点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   第三,在研究性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教学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抓手,进而在各科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 第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增强教学的开放性,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宗旨。在一项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原有的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改变,还是按照老一套的方法组织,“换汤不换药”,改革便无法推进。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探索促进学习的有效方法。三、高中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实施的内涵1、什么是常态化所谓常态化,就是课程实施相对稳定、规范、朴实,具有计划性、可预见性和普遍的意义,让普通的学校都能有所遵循,让所有的教师都能上、都会上,让每节课都有一定的质量。教学活动要从追求精彩、轰动回归平凡朴实,从个案特例的成功转变到全面质量的提升。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常态化,其目标追求是:在每一所学校中都能开出,把每一节课都上好,让每个老师都能上;做到稳定中有变化,规范中有个性,统一中有特色,全面中有精彩;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仅仅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里,要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其理念要融入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动中。国家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郭元祥教授提出了常态实施的几个具体标准:一是课程进入学校课程实施总体方案、年度方案和学期方案,学校制定《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二是确定课程的专门负责教师,组成了指导小组;三是实施有相应的课程资源课时安排进入学期课程安排表,并按课程表的计划予以实施;四是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过程。 陈树杰教授有一个课程的“常态化”概括,即“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有人将其概括为16个字:“普遍实施,教师易导,学生爱学,效果实在”。2、 为什么要常态化在常态化,列入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操作都是有序和周密的,有严格的课程计划、课程组织和课程考核。常态化,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才能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常态化,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才能变为教师的自觉教学行为,素质教育才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培养创新型人才才不是一句空话。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而是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设置的一种现代教育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成才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切入点。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实施对教育现实具有重要意义。从对学生发展角度看,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与品质;有利于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增强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研究性教学方式的建立,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意识,增强课程开发意识和课程整合意识(从学科层面走向课程层面);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体验到国家学科课程的编制意图和理念,从而提高了自身新课程的实施能力;有助于教师成为反思型新时代教师。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将成为现代教育制度下学校特色办学的核心课程。它有助于使学校成为产生知识和创造文化的地方;有利于促进学校特色办学;有利于有力地促进学校课程文化的重建。四、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实施需要解决的问题1、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新课改理论学习,转变观念。1)理论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管理、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等要素;知道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活动课、学科课程的区别,初步懂得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和经验课程。2)开展论坛。通过“研究性学习大家谈”,“高中研究性学习应该怎样上”,“研究性学习需要教材吗”,“研究性学习能教吗”等主题讨论活动,提高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找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与策略。2、建立相关的组织。1)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学校新课改领导小组,成员为校级领导和各科室的负责人,其职责为:制订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协调新课改课程教学的各方面关系,组织人员开发新课改校本课程,制定工作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2)常规管理科室明确工作分工。教科室主任担任学校新课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职责是:拟订学校新课改方案,拟订工作制度和奖惩制度,检查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情况,协调校内外关系,组织全校性的开题会、结题会,督促各年级管理人员按时收好课题纸质和电子资料。教务处负责课表安排,教师安排,教学时间及课时安排,对授课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和教学过程的检查。政教处、团委负责:学生军训组织实施,社区实践活动的组织安排,社会实践资料的收集,主题班队会、劳动等安排等。年级组根据学校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统一安排,具体落实本年级的学生课题研究计划,在课程实施的每个阶段,及时提出和布置对各阶段工作的具体要求,安排辅导报告,培训教师并检查督促其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以规范学生的研究活动等。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课题进展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关注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投入课程的积极性,负责与家长沟通联系、通报情况等。3、课程实施与管理。1)课程内容:研究性学习主要有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设计两大类。   课题研究主要指独立于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即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采用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考察报告等方式。其内容包括:   A.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B.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区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C.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D.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音乐、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E.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是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也可以是经过研究后提出的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对策建议书、活动设计(如一次主题班会、一项扶贫活动、一项环保宣传活动)等等。2)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开设方案     年段项目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课程进程设计注重对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观察,学会选题、立题,开展初步研究围绕某一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掌握开展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按个人发展方向进行综合研究课程内容设计侧重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注重社会领域、自然领域的问题综合问题的研究与学习课程达成目标感知基本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科学研究方法,适应研究性学习能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进行研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探究能力具备开展综合性问题的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课程研究方式以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为主以实验研究法、思辩研究法为主以假设论证,构建模型的研究方法为主。3)教学时间安排。每周安排2课时,在周五下午二、三两节课,有利于学生外出开展活动。学校所有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班级开题和结题时间要统一。4)教学管理。A.认真组织好“三会”,即开题报告会、研究性学习过程交流会和结题报告会。开题报告会,要求师生共同完成《开题报告表》;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课程指导小组每月组织召开研究性学习过程交流会,指导学生填写《研究过程表现记录表》,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集体会诊,共议对策;结题报告会要求学生提交结题报告和导师对课题组进行综合评价。B.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簿,学生每堂课记录本小组活动开展情况,同时记录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老师教学的简要过程。教师记录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情况,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活动内容与设计、效果与反应、下次活动设想等,教师在课前要有基本的设计,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学生的活动记录每周都要交到授课老师那里批改,教师的教学活动记录每个月交到教科室检查一次。C.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的办法:一是量表管理,即申报表、开题报告、活动记录表、导师意见表、课题总结报告等;二是组织管理,即领导小组——教务处、教研室——年级组——班主任、指导教师——年级课代表、班级课代表——课题组长;三是网络管理,即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课程管理,相关成果既要交文字材料,又要逐级上传至博客网,最后归总《学生成长档案袋》。4、开展研究性学习操作模式探索。(略,专文论述)5、进行研究性学习考核方案及制度的研究。(略,专文论述)参考文献:1.曲天立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8年第1期 2.让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常态——福州市台江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福建教育学院生化系  邹开煌福州市台江区教育局  伍耀光  吴文琦3.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解决好两大问题        郭元祥4.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答教育报记者问  李建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学生党员如何以实际行动在学风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经过紧张安排的四节课的党课学习,使我对党的感性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十七大刚刚胜利闭幕之际,能够参加党校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党课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也十分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学习和讨论,悉心聆听了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彩报告,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大通过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完整体系,认真学习了关于加强党性学风和密切联系研究生科研实际的辅导报告,就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入党动机等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实际的讨论,这些都让我受益非浅。尽管仅仅四节课的党课培训尚不能让我在最深刻、最高度的层次上去领会和感受作为一名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中实际作用的要旨,但已足以让我在端正入党动机上受到了一次洗礼,对党的理解上得到了一次升华,从而更加坚定了我申请加入党组织的信心和决心。刚刚几天前,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整个华夏大地沸腾了,北京理工大学也在喜气洋洋中迎来了十七大的丰硕的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完成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新任务,对党章作了重要修改。新修改的党章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坚持了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保持党章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党章的一些内容作了适当修改或补充完善,将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论断、奋斗目标、“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认识和成果、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些成熟制度写入了党章。关于党员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实际行动,我们二院的班级都组织了关于十七大精神的研讨会。我们新2号楼宿舍也多在内部组织讨论会,并且有详细的讨论记录。在学校的学风问题上,目前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极端实际主义。一是有小部分同学甚至学生干部、老师甚至领导采取的是不学主义,思想倒也很解放,想得也开,什么也不相信,什么也不学,事不关已,得过且过,这是实际主义的一种表现,而且比较普遍。二是有些同学只凭经验学习,凭个人的经验或凭别人的经验学习,不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是用自己的经验或人家的经验联系本专业或者实验室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就实际而实际,从过去的实际或人家的实际到自己的实际,这种人也善于学习,但学的不是理论和政策,而是模仿人家的经验,比如搞课题研究。做课题的确需要向周边同学甚至周边专业甚至具有很强专业水准的学院(比如一院)学习,借鉴人家的经验,参考人家的经验,但向别人学习有个学什么的问题,是学人家上了什么项目呢,还是学人家如何上项目呢?如果人家上了什么项目,也跟着上什么项目,这不叫创新,而是尾随在人家后面。三是一种极端的实际主义,极个别同学既不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理论,不读书,也没有个人经验,又不愿意学习人家的经验,只好就实际而实际,个人的实际与本专业或者实验室的课题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现象正是这种极端实际主义的表现。当前大学生学风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志向远大,对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媒体非常敏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异常迅速。然而,正像这种主要群体特征突出鲜明一样,较多学生学业失败现象已经使得界内外人士感到忧虑。除了诸如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松懈、学习经历旁移等一直是老抱怨的问题外,作为一名二院的在校研究生,据我观察,当前大学生学风表现的特点:(1)涉及面比较宽。现在学习懈怠的面更宽,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迟到甚至逃课、抄作业,平时不努力,考前靠突击甚至考试作弊;(2)学业失败现象较为普遍。不及格率有所提高,一些学生留级甚至退学;(3)干扰热点转移。热衷于游戏、沉溺于网吧的增多;(4)干扰前移。低年级同学就因担心就业前景而无心向学;(5)师生双向不满。一方面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学习不努力,同时学生也在抱怨教师教学不尽心;(6)心态矛盾加剧。感到竞争压力很大,又不愿刻苦学习;希望学校少管,自控能力又差;主张自主学习,自学能力由弱。这些是学风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学风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分析为四点:(1)学习动机水平低。(2)学习方式不适应。(3)自控能力弱。(4)心理素质差。根据以往的经验观察或者媒体建议,没有根本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对于学校而言,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加强基础,健全学风状况观测制度。学风培育离不开养成管理,要紧紧抓住日常管理中的上课出勤率、自习率、作业上交率、不及格率做好学风监测工作。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积极分子),必须在整体的学风建设中起到带头的模范作用。从点滴小事做起,保证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是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不能偷懒或者拖累他人,为大学生挣得一份荣誉。热爱所学专业,专业思想巩固。专业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专业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未来和对社会的贡献能力。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考风考纪。坚持在真理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绩,不作弊而且更要教育和引导他人诚实考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具有高效率学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勤于思考,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多元化的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复合型的人才,不能仅限于专业书本知识,要尽可能多的掌握更多的文化素养。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要经常进行阶段总结,体会一段时间的学习成败,并且为以后的积累提供有力的经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实践能力。积极参加素质培训,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学风建设,建立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和生动活泼、健康上进的校园风气,有助于积极迎接对我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同时有助于帮助广大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科学的学习观念,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使综合素质提高,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一定的科研能力、素质全面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党员(积极份子),我认为除了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在学风建设中带好模范作用以外,还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人改变不科学的学习习惯和不良的学习风气,同时还要不间断的同学院和班级党部保持沟通,对学风建设提供更好的建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困境与路径选择[摘要]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台州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很多问题还有待解决。单纯探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路径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转变的困境与难点,提出五方面的转变路径。  [关键词]浙江台州;经济发展方式;困境;路径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对今后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台州作为分析对象。尝试对资源、环境约束严重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区域,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研究。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浙江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民营经济最具活力与发展潜力;其又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先天禀赋不足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为克服资源要素供给矛盾,台州发挥体制先发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综合实力在全省的排名不断前移。1978年,台州GDP10.13亿元,财政总收入1.1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元,综合经济实力列全省倒数第二。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2.89亿元,财政总收入218.38亿元,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跃居全省第5位。而与此同时,制约新发展的劣势因素也日益凸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迫切。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经济强市、提高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台州发展速度在全省乃至在全国都有一定优势,但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要素制约明显,主要表现为用水、用地、用电紧张,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承受能力脆弱。原有的发展方式,已使台州这个资源尤其匮乏、能源尤其短缺的地区的资源和环境容量到了极点,经济增长已经顶到了“天花板”,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当前,自然资源严重不足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压力加大、生产成本上升和利润空间压缩这三大矛盾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实现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转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台州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但相对于陕速发展的经济来说,社会事业发展还显得远远不够,存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巨大需求。目前台州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11个地市中位居第8位,属于第三层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不断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拉动的过度依赖,腾出更多的财力、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社会事业发展中去,有效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民生的改善和民众福祉的增加,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台州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搞,2007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3038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4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31元。发展到这个阶段,人民群众不仅要求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而且全面地追求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但目前贫富差距依然较大,因环境污染问题及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引发的各类群体事件增多,影响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注重提高低收入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困境与难点分析    台州已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能耗强度有所降低,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呈逐年提高的态势。2007年万元GDP能耗0.589吨标准煤,比2006年降低4%,为全省最低。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可再生能源建设已有实质性进展。已初步形成以《台州生态市建设规划》为龙头,县(市、区)、重点区域及乡镇生态建设规划为配套的三级生态规划,环境污染治理取得实效。三是科技综合实力逐步提升,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已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4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32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1家。四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主导产业得到重点发展,形成了汽摩及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塑料模具等十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专、精、深”在细分市场中占比较高。但总体而言增长方式仍然表现出比较粗放的特征。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困境与难点主要有:    (一)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台州人口密度高,环境容量小,资源自给率低,人地矛盾突出。资料显示:台州是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并存的地区,全市人均水资源量接近于国际警戒线人均1700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拥有量。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尤其是南部经济发达、人口高密度地区水资源十分紧缺。土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0.40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无论是工业、建设用地,还是农业用地,都出现了严重的短缺,有的地方工业用地最高拍到每亩160万元。缺电严重,一度时期用电缺口高达三分之一。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处理废气污水等能力弱,水环境污染严重,虽拥有较多的水面,但总体平均来算,只有33%符合国家三类水的标准,可以作为饮用水的水源,不满足水域环境功能的河段占相当比重,治理难度大。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和土壤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二)经济增长仍然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实现的,节能降耗形势严峻。重要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拿土地资源来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所消耗的土地资源在大量增加。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土地占用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年,台州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平均每年减少耕地1315亩;而2001年至2003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平均每年减少耕地20830亩。土地的单位产出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同时电力需求持续增长,造成紧缺,年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长19.6%,而同期的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12.9%。每创造1亿元GDP排放的废水、每创造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工业废弃、工业固体废物,虽然低于省平均水平,但都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促进节能减排的机制和政策仍不够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短期难以取得重大突破,节能降耗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经济增长依赖投资拉动依然明显。科技贡献不大。这些年台州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依靠增加资本投入、扩张规模来实现。以2003年为例,万元生产总值的固定资金为388元,比 2000年上升1217元,上升幅度达到45.7%。2004年后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以控制。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看,在波动中下降,从1995年的一直下降,2004年为0.399,即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从1995年的1亿元,增加到 2004年的2.51亿元,粗放型发展付出的投资代价越来越大。同时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台州几乎所有主要产业的共性问题,企业普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台州,以中小企业为绝对主流,小企业基本不具备创新能力,规模以上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5% (其中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占67%)。台州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少,科技资源比较缺乏,支撑科技进步的创新源头不足,源发性创新能力差。与省内的其他城市相比较,人均受教育年限和每万人拥有大专学历以上人数低,人才密度和人才素质偏低,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不足。    (四)经济增长中产业及产业内部比例不尽合理,低小散现象仍较为严重。台州三大产业虽然都有了较大发展,但比重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占国GDP的比重目前尚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现代化的大型制造企业少,科技型企业不多不强,更缺少能够提高产业水平的高层次的服务业。以工业经济为例,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812 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840亿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48.8%。但是,产业层次偏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子不大,基础原材料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缺乏新兴产业的强力支撑。制造业许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仅及美国、日本和德国的1/10。这一差距尤其明显地表现在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上。低小散现象仍较为严重。“低”: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小”:全市近9万家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5484家,家庭作坊式、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大量存在;“散”:村村冒烟、天女散花。台州工业起步晚,完成原始积累不久,当初靠做别人不愿做的产品,赚别人不愿赚的钱起家,企业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末端,产品档次普遍不高,粗放经营,管理落后,转型升级压力大,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将受到严重制约。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劳动者素质,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支撑的基础上。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从台州实际出发,在创新模式上,把借脑引智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来抓。一方面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做到两个轮子驱动:一是企业结合产业需求,引进专业性强的大院大所,或者与其进行市场化的合作;二是以政府为主的引进,主要是综合性的,如浙大台州研究院等。另一方面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台州,到发达地区或国(境)外建立研发基地(中心)。既要鼓励和支持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企业,尽可能地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同时提高消化吸收创新的投入比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着力提高创牌能力,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价能力和产品附加值。  创新企业管理,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企业管理是企业搞好搞活的最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科学、是资源、是生产力。加强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成本和质量等各项管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靠人去推动,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针对台州科技人才资源相对稀缺的状况,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流动和创业的新机制,要在分配中体现科技人员对企业和社会的价值和贡献。借鉴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以人力资本入股,按各自的贡献分享剩余的办法吸引人力资本。同时,应加速发展各类职业教育,造就一批相对稳定的、技术精湛的熟练技工队伍。    (二)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正确处理制造业产品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把数量扩张为主转变为质量提高为主,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技术,促使制造业更多地进入技术链高端领域,提高技术链高端产品在总产品中的比重;加快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促使传统制造业更多地进入价值链高端领域,提高价值链高端产品在总产品中的比重,改变传统工业以中低档加工为主的现状。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培育扶持医化、汽车、摩托车、家电、塑料、缝纫机等主导行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和高新适用技术改造工艺品、食品、鞋服等传统行业;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高效节能及新型环保技术等新兴高新技术行业。政府要针对不同的行业、企业出台合适的引导政策。当前要全力引导重点企业与全球500强企业、国内龙头企业的资本嫁接,提升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其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共同带动的转变。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和落实服务业促进政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市场、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创意经济等都市型经济业态。加快服务业的改革和开放的步伐,营造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和硬件设施体系,加大投入,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基础环境。    (三)促进城乡消费。优化进出口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无论是着眼于民生改善,体现以人为本,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都要坚持扩大居民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培育物质领域和文化领域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增强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调整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严格限制能耗高、污染多、附加值低的贸易加工企业,提升出口质量和效益。培育扶持一批有核心技术、有品牌出口企业和出口商品,努力提高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抓住人民币升值的机会,引进先进的关键技术、急需设备,积极提高自身的装备水平,提高竞争力。  优化资源配置,拓展经济发展空间。首先,建设“海上台州”。台州陆地资源短缺,但浅海大陆架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9倍,有十分丰富的渔业资源、滩涂资源、岸线资源和旅游资源。在经济发展受资源约束并趋紧的形势下,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次,积极拓展“市外台州”。要跳出台州发展台州,有效融入国内外生产要素配置的大市场格局中去,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以提高台州经济国际国内竞争力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把促进节能减排作为重要抓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重视源头控制,在新建项目的审批上,要从源头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切实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耗能工业以及建筑和交通两大行业的节能工作,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凡是属于高能耗的生产项目必须从严从紧,建立项目审批问责制。加强对重点企业监测,落实节能降耗目标。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工艺和设备。逐步淘汰产出率低、占地多、层次低的产业,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坚持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策导向,通过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使得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形成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同时通过制定绿色采购政策,对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实行政府优先购买,以此影响消费者消费方向和企业的生产方向。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台州实际出发,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上,集约利用有限空间,求发展,求升级,求转型。以土地为例,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政策,严格执行产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标准,强化供后监管工作。盘活土地存量资源,加强对“转而未供”建设用地和“占而不用”闲置土地的后续利用,向天上要高度,向地下要深度,向地面要密度,做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五)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形成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真正将政府的职能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市场环境的创造者和人民权利的维护者。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通过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的科学设定,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精力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打破行业的垄断。推进民营企业体制创新,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微观基础,就台州而言就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实施台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行为主体,企业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实现。广大企业应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企业再股份联合,加快形成多元的产权结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通过改制改造,推动民营企业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化,提高集约经营水平,向现代企业转变,促进民营企业实现新飞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是一个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到在理论和实践上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问题。(注:在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以前,似乎有必要首先讨论一下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存在性问题。然而,关于这个存在性问题,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讨论清楚的,有鉴于此,作者已另外撰成一文。因此,本文的一个预设前提是,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剩余价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发展的格局的形成,已使传统的按劳分配理论受到冲击,按要素分配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选择。如何在理论上协调这两种存在着矛盾或对立性的分配方式,使它们共同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成了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上,按要素分配有其合理性,但真正的按要素分配既不等于按资分配,也不等于按劳分配,而是资本(土地被视为资本的一种)和劳动共同参与的剩余价值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既是有效率的,也意味着在第一次分配领域里引入了公平的因素。      一、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马克思的看法  关于剩余价值的分配,在强调效率的经济学家们当中,流行着两个口号:一是按要素分配,此即劳动得到工资,土地得到地租,资本得到利润;二是分配的份额应当完全由市场决定,因而这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这两个主张容易让人联想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发达国家抛弃了的西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模式,因而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  关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分配方式,马克思做了最为深刻的揭示。为了理解我们的怀疑,先梳理一下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的基本理论观点,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我们不打算详细地叙述,马克思是如何论述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及其如何在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约束下得以实现的过程,仅仅简要地考察一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分配的属性及其大体分割方式的分析。  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马克思解释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来源,这就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因此,公平的分配方式是由劳动者占有他们自己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却凭借自己的所有权无偿地占有了这种剩余价值。“劳动力的剩余劳动,是资本的无偿劳动,因为它为资本家形成剩余价值,一个无须他花费任何等价物的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页。)  剩余价值虽然由资本家无偿占有,但它并不是资本所有者能够单独占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由资本实现并由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一起瓜分,从而形成利润和地租。“生产剩余价值即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并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绝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以后他还必须同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执行其他职能的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等等,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分为各个不同的部分。它的各部分归不同类的人所有,并具有不同的、互相独立的形式,如利润、利息、商业利润、地租等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8页。)这样,所有这些形式的东西,实际上是共同对工人的剩余劳动进行无偿占有的结果。  通过比较,马克思特别指出了利润、地租与工资的表面相同之处与本质的区别:“利润和地租同工资的共同之处在于:三者都是收入的形式。尽管如此,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利润和地租体现着剩余价值,即无酬劳动,工资则体现着有酬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9页。)更确切地说,“工资以劳动为前提,利润以资本为前提。因此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6页。)  我们记得马克思说过,资本家作为管理者的管理劳动尽管具有两重性,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不过,在讨论剩余价值分配时,马克思并没有提到对这种劳动的分配。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在于,相对于非所有者经理人员的薪金收入而言,资本家因为管理而得到的收入本身,也体现着一种有酬劳动,故而不在剩余价值分配之列。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占有和消费,而是为了资本的增殖。因此,他一般会把他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收入消费,另一部分作为资本或积累起来。“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5页。)这种积累可以表现为外延扩张,即在旧厂之外添设新工厂;也可以表现为内含扩张,即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问题在于,“要使商品中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能够在资本主义生产所决定的分配条件和消费关系下实现并再转化为新的资本,就是说,要使这个过程能够进行下去,不至于不断地发生爆炸,商品就生产得太多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9页。)但资本却做不到这一点,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以上就是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分配的基本内涵,这种分配的社会属性和结局,是与早期资本主义本身的社会属性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迄今为止,资本主义当然没有因为爆炸而死亡,但其中的秘密并非像西方一些学者所断言的那样,是马克思的预言错了。在某种意义上,早期资本主义确实像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已经死亡,只不过其死亡的方式有所不同,即不是通过革命而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而是通过种种社会改良尤其是分配制度改革而转变为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对于这一点,下面还将予以申述。      二、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传统分配方式及其变革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的理论分析,为我们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提供了某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不难理解,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都将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资本本身的增殖,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的效率,或所谓的效用最大化。但是,其次,资本主义分配的另一个本质趋向就是不平等和两极分化,这一趋向的存在,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如果没有任何外在的干预,比如,如果没有政府的以公平为目标的再分配措施,而只有纯粹的自由市场机制自由发挥作用,那么,社会的严重两极分化就不可避免。(注:应该说,马克思的逻辑本身并没有问题。然而,这一逻辑的前提却在20世纪以来发生了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革命(因而其实也是从马克思的理论)中获得了启示,汲取了教训,放弃了完全自由放任的立场,以建立福利国家等形式,对资本主义进行再分配干预和社会改革,从而在保证资本继续自我增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马克思所预言的那种严重的两极分化,从而避免了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据此宣布,马克思的预言失败了。他们认为,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本身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使分配差距缩小。比如,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就提出了所谓的倒U型假说,以此作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分配的演变规律。不过, 我们认为,库兹涅茨关于市场机制本身具有分配平等化效应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参见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531页。)马克思本人曾经根据这样的逻辑预言,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将基本上分化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并且,在资产阶级的无情压榨之下,无产阶级将成为革命的阶级,成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与此相关并且同时决定资本主义命运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资本自身增殖所导致的商品生产过剩,实际上,这种过剩的产生,又是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因为贫困化而缺乏现实购买力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纯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灭亡都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认为,替代这种极端不公平的社会的,将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根据上述理论逻辑,公平就成为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目标,成为其区别于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重要方面,效率则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在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中,公有制经济下的分配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体现公平的基本分配方式。当然,还要做出各种必要的社会扣除,并且这些扣除被认为是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剩余价值的必要形式。  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传统按劳分配制度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行。在城市,在国家统一制定的工资级差的基础上,分配基本上是平均主义的,多劳多得停留在纸面上。在农村,在做出各种扣除后,剩余部分被分成基本口粮和工分粮两部分,基本口粮是平均分配的,工分粮则带有按劳分配的性质,但是,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能够用于按劳分配的剩余产品少得可怜,按劳分配本身所应当具有的激励作用也非常微弱。上述城乡分配情形的综合结果,当然是整体上缺乏激励和活力,导致整个经济的停滞甚至滑坡,进而引发了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大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增强收入激励。  迄今为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最为成功的。农村改革实际上就是从收入分配入手,这就是所谓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这种责任制下,农民最初实现了“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本质上,除了必要的社会剩余外,农村的收入分配实际上具有一种新的特征,即农民不仅获得了自己的劳动报酬性质的收入,还有权享有自己劳动的剩余产品。于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劳动生产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剩余增加了,积累也增加了,从而为农村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初始条件。  城市的改革则相对滞后,工资体制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都没有被很好地理顺,同时却形成了另一种格局:在做过各种必要的社会扣除(即上交国家利税)后,企业不是考虑自身的积累,而是想方设法提高职工的收入和福利,甚至贷款发奖金搞福利,想方设法把企业的利润分光吃尽,甚至对已经形成的国有资产也不放过捞一把的机会。企业因此日益变成空壳。与此同时,提供高度复杂劳动的管理者阶层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他们按规定可得到的收入,与他们实际付出的劳动不相称。这一方面导致了管理者积极性的下降,另一方面则导致了所谓的“58”、“59”现象。1993年,国有资产流失高达5000亿元,国有企业亏损面在70%以上。当年国有净资产6691.75亿元。 (注:《经济日报》,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978年,农村的所有家当约值849亿元,到1992年, 农村集体和农户的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合计13000亿元,是改革前的15倍。(注:《经济学消息报》,日。)城市公有制企业经营日益滑坡,最后不得不走上破产倒闭、减员增效这种增加社会痛苦的改革道路,这其中尽管还有许多别的重要原因,但僵化的分配体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上述种种变化,与私营经济的崛起一起,对传统按劳分配制度提出了挑战,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从而提出了重新认识剩余价值理论的要求。这种呼声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它要求肯定生产要素的剩余索取权,亦即要求肯定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有权占有剩余价值;其次,它要求理论上不把要素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获得剩余价值的行为视为剥削,或者至少不要把这样的所有者视为以剥削为生的剥削者。  这样,我们看到,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模式中,由于公平被过度强调,效率的考虑实际上就受到过度压制,结果是效率的丧失与低水平的公平共存以及这种分配模式本身的终结。可见,如果说,只考虑资本增殖和效用最大化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方式可能导致其自我灭亡的结果,那么,过于讲求平等的传统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结果却是另一个悖论:按劳分配变成了一种形式,“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牺牲了效率,因而牺牲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导致了自身的终结。由此可以得出一个一般的结论:任何分配制度,如果在剩余价值的分配上走极端,或者只讲效率,或者只讲平等,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导致其自我终结的悖论。实际上,马克思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生产高度发展、人本身也高度发展的结果,因而本来是以经济的高度效率和人本身的道德完善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的公平也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到无条件的实现。(注:在分析资本的历史使命终结的条件时,马克思就这样说道:“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财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而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即一方面需要发展到这种程度,以致超过必要劳动的剩余劳动本身成了个人需要本身产生的普遍需要,另一方面,普遍的勤劳,由于世世代代所经历的资本的严格纪律,发展成为新的一代的普遍财产,最后,这种普遍的勤劳,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惟一能实现这种欲望的条件不断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用较少的劳动实践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另一方面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对待自己的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7页。)      三、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现阶段按要素分配的合理性与限度  在讨论中国现阶段的剩余价值分配之前,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把各种经济单位的税后纯利润视为剩余价值,因而,所谓剩余价值的分配,就是指税后纯利润的分配。这样,我们所说的剩余价值分配,是与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分配不同的概念。  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见解,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分配表现为资本获得利息(利润),土地获得地租,劳动获得工资。但是,在我们看来,这种理论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我们知道,工资是对雇佣工人付出的必要劳动的补偿,就像资本和土地本身的耗费都以收回成本的形式得到补偿一样,因此,利息和地租的分配对象是剩余价值,而工资则属于成本范畴,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别。只有在作为人力资本的劳动的耗费不仅能够以工资的形式获得补偿,而且能够像物质资本一样获得“利息”时,亦即在对人力资本的耗费也能够做到“还本付息”时,我们才能以同样的逻辑讨论上述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分配,亦即剩余价值的分配,也才能区分所谓按劳分配、按资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把工资与利息、地租混为一谈,即使不考虑劳动价值论意义上的剥削问题,也是很不公平的:按照这种理论,对物质资本的耗费需要还本付息,而对人力资本即劳动的耗费却仅须“还本”。  总之,工资属于成本范畴,工资额的大小,从理论上说,取决于劳动力的生产成本,通俗一点说,即取决于与一定的时代相称的必要的生活条件水平,取决于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在讨论剩余价值的分配时,无论我们说的是按劳分配、按资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都与工资范畴无关。马克思本人其实也是这样看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9页。)  在做出上述说明后,结合前面两节的分析,不难看到,就中国现阶段的实际而言,无论从公平的考虑出发,还是从效率的考虑出发,建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在理论上并非没有根据。按照我们对马克思的劳动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