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债市观察:定向降息降准是什么意思或并非意味货币政策转向

央行报纸刊文:定向降准非政策转向 或在一个月内执行|证券机构|央行|货币政策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债市有望迎来“慢牛”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赵洋
  定向降准再一次出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
  9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进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工作汇报,部署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会议决定,在狠抓现有政策落实的同时,采取减税、定向降准等手段,激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这是近几年来,定向降准第三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提出。业内分析指出,此次定向降准信号的释放,意味着央行在随后一个月内执行定向降准的可能性增大,未来定向降准政策的“落地”,在进一步降低“三农”、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也将给市场资金面和债市注入一股鲜活动力,平稳金融体系资金面水平。
  定向降准并非政策转向
  此前的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曾两度明确提及定向降准,此后不久,央行都宣布了定向降准政策。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定向降准,央行随即宣布了定向降准措施,从日起,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下调两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一个半月后的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要“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随后央行宣布,从日起定向降准。
  从此前两次定向降准信号释放到具体实施看,市场人士预计,央行在随后一个月内执行定向降准的可能性较大。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分析称,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定向降准是增量措施,而不是对已有政策的描述;从历史上看,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提出定向降准之后,央行执行时间均不超过两星期。
  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降准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向,在保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的基础上,可以重点保障“三农”和“小微”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定向降准对市场资金面、债券市场走势,都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市场资金面看,7月中旬以来,市场流动性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9月以来,尽管短期资金面有明显缓和,但是1个月以上的中期利率仍然居高不下,同业存单等利率仍处于今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研究表示,今年以来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商业银行备付金率不断下行并屡创新低,说明了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并不太高。
  姜超对此分析表示,9月以来市场资金持续紧张,可能与财政投放不及时、汇率重新贬值外汇流出加大、季末MPA考核等原因有关,央行未来投放长期流动性有助于缓解资金紧张。不过,姜超表示,定向降准释放货币金额有限。他分析称,按照8月末146万亿元的非银存款余额以及银行体系20%的小微贷款占整体贷款的比例,理论上对小微贷款定向降准0.5%可以释放1500亿元左右流动性。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定向降准信号的释放,并非稳健中性货币政策转向,不是“宽松周期”开启或大水漫灌。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表示,虽然定向降准再次开启,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短期内会出现实质性的转向,目前金融去杠杆的进程取得进展,但尚未完成,企业部门的债务仍然较高,因此去杠杆的政策导向还会继续维持,货币政策全面宽松或 “大水漫灌”的预期短期难现。
  债市有望迎来“慢牛”
  随着三季度接近尾声,已经持续盘整一个季度的债券市场,开始期待四季度行情。尽管过去的三个月,债券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但站在当前时点,不少市场机构开始看好四季度债市,尤其是本次随着定向降准信号的释放,更加坚定了市场机构的乐观预期。
  从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定向降准看,邓海清表示,未来的定向降准大概率将助推2016年11月开始的“债市黑暗时代”宣告终结。因此,维持此前2017年债市“先苦后甜”的判断,并坚定看好未来一段时间的债券市场。
  轩伟同样表示,回顾2014年上半年央行曾采取定向降准,随后债券市场出现了近两年的牛市,但本次预期中的定向降准还叠加了金融监管的大环境,因此对债券市场的驱动力或相对较弱。但尽管如此,轩伟仍然认为,未来的定向降准仍然将是债券市场的关键利好,债券市场底部将得到确认,中期配置价值显著,坚定看好债券市场当前时点的配置机会。
  实际上,在此之前,众多研究机构展望四季度时,大都认为债市已经度过最艰难的时刻。研究表示,名义GDP、PPI高点均已过去;资金面最紧张阶段也已过去;监管政策叠加和委外赎回最大的时点也已在4~5月份出现;此外,人民币贬值压力最大的阶段已过去;市场对环保限产理解发生变化,工业品涨价最猛的阶段也已过去。基于这些判断,研究认为,债券市场最艰难时期也已经过去,四季度债市慢牛可期。
  对此,研究认为,债券市场的安全边际十分显著。当前名义增长率已经距高位有所回调,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距高点仅仅调了10个基点,导致实际利率在近来已经出现了不小的涨幅,这个不协调的比例也意味着债券市场当前的配置价值很高。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新定向降准”非大水漫灌,结束货币紧缩已是必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邓海清,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CF40论坛特邀研究员邓海清最新文章
  【财新网】(专栏作家 邓海清 特约作者 陈曦)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推进央企重组工作回报,同时部署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会议提出,采取减税、定向降准等手段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内容包括对涉及小微企业贷款的银行定向降准给予再贷款支持等。
  对于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定向降准”,我们的观点如下:
  其一,本次会议提出的“定向将准”是增量措施,而不是对已有政策的描述;从历史上看,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提出“定向将准”之后,央行执行时间均不超过2星期,国务院的“喊话”从来都是“立竿见影”,而非“空头支票”;
  其二,随着“定向降准”的大概率落地,2016年8月底以来的“货币紧缩期”结束将成为必然事件;但市场需要注意,“定向将准”并不意味着“宽松周期”开启或大水漫灌,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
  其三,“定向降准”的目的是对冲供给侧改革的副作用:其一,宏观上看,定向降准能对冲目前环保去产能政策、房地产调控加码等对宏观经济价升量减的影响;其二,微观上看,定向降准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弥补此前经济微观层面的“国进民退”。
  其四,“定向降准”大概率为长达超过一年的货币紧缩周期画上句号,这标志着2016年11月开始的“债市黑暗时代”宣告终结,坚定认为2017年债券市场先苦后甜,看好未来债券市场。
  一、此次“定向将准”为增量政策,按照惯例央行落地不超过两周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定向将准”是增量政策、而非存量政策,决策层重新提及“增量定向降准”,反映出对市场预期引导的政策意图明确,操作上为“降准+公开市场回笼”的结构性政策组合。
  具体而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在狠抓现有政策落实的同时,采取减税、定向降准等手段,激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不仅在态度上更为坚定,同时明确表态会推出“定向降准”的手段,反映出政策层对市场预期引导的态度明确。
  需要强调的是,本次会议提出的“定向将准”并不是对已有政策的重申,而是出台新的增量政策,这种增量“定向降准”政策的影响更应该被市场重视。
  从历史经验看,从国务院喊话到“定向将准”政策落地,平均时间间隔不超过2个星期,我们猜测此次“定向降准”也不会例外。
  查阅历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纪要,我们发现,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到“定向降准”已经要追溯到日,会议指出“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因此,从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定向降准”到央行发布消息,再到政策具体落地,总共不超过9天。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二次提及“加大定向将准措施力度”,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一次同样从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定向降准”到央行发布消息,再到政策具体落地,也仅仅间隔不过16天。
  因此,从历史经验明显看出,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定向将准”之后,央行公布消息、央行落地降准政策都会立即跟上,国务院的“喊话”从来都是“立竿见影”,而非“空头支票”。
  二、资金面“风声鹤唳期”已过,“货币紧缩期”接近尾声
  由于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定向将准”,那么政策的落地可以说是必然事件,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定向将准”的影响究竟如何?“定向将准”的影响更多地是从预期引导上看,而不应该局限于“定向降准”究竟能给市场带来多少流动性的问题上。
  同时,由于国务院提出“定向降准”,以及再提“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说法,政策重心可能逐渐回归稳定实体经济发展问题上,这将意味着2016年9月开启的这一轮货币政策收紧周期接近尾声,至少不会存在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到“货币政策收紧周期接近尾声”,并不是指“货币政策将开启宽松周期”,市场应该区别开来。
  首先,我们解释观点,“定向降准”在预期引导方面的意义更重大的原因。理由有二:其一,央行货币政策具有连贯性,历史上很少出现“本月降准、下月升准”的情况,“定向降准”说明了货币政策收紧的可能性不存在了,这关乎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走向,意义权重自然较大;其二,中国货币市场流动性格局是“央妈”一家独大,即使MLF、外汇占款、财政支出都会影响货币流动性,但是“央妈”完全可以把货币流动性调控到自己的预期范围内,而“定向降准”代表的是“央妈”的走向,对于市场的影响必然要超过“定向降准”能带来的流动性的量要更为重要。
  此外,我们认为,2015年以来货币政策过度宽松推高了债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推高了金融回报率、挤压实体经济,导致资金脱实入虚、金融体系风险走高、人民币汇率贬值。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9月央行货币政策由稳健略偏宽松转向为稳健中性,货币政策进入收紧周期:“缩短放长”抬升公开市场成本、上调公开市场利率、降低公开市场投放量等。但是,目前来看,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定向将准”,将意味着2016年9月以来的货币政策收紧周期将接近尾声,至少从预期上将能够有效缓解市场资金面的紧张气氛,资金面“风声鹤唳”的情况将大幅得到改善。
  因此,此次国务院常会会议提到“定向将准”,应该更多地从政策的意图上去解读,未来随着“定向降准”的大概率落地,“货币紧缩期”结束将成为必然事件,但市场需要注意,“定向将准”也并不意味着“宽松周期”开启或大水漫灌。
  三、“定向降准”目的在于对冲供给侧改革的负面作用
  目前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定向将准”的时机成熟,主要原因在于:严监管下,“加杠杆”不会卷土重来、央行预期管理强化下市场误解小、人民币升值下汇率掣肘消失。同时,目前进行“定向降准”具有良好的宏微观对冲的作用:其一,定向降准能对冲目前环保去产能政策、房地产调控加码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二,定向降准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弥补此前经济微观层面的“国进民退”。
  首先,海清FICC频道在报告《摒弃“脸谱化”旧观念,树立结构货币主义“新降准”思维》中详细分析,目前“新降准”时机成熟,政策窗口期已到:其一,严监管、总量中性、结构优化下,降准不会导致“加杠杆”卷土重来;其二,央行预期管理强化,降准带来市场偏误的可能性不大;其三,人民币贬值预期逆转、汇率掣肘消失,降准反而可以缓解过快升值,促进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定向降准”,完全验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
  另外,从宏观层面,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中国出口阶段性高点渐现,2016年初经济复苏动能已经趋弱,再叠加2017年6月以来供给侧改革、环保等进一步去产能,供给端出现了明显的收缩,不排除目前供给已经从“过剩”转向“短缺”的可能性。同时,我们观察到,最近一周各个省份开始了新一轮以“限售”为核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未来房地产投资面临超预期下滑,经济面临较大下滑压力。
  从微观层面,2016年以来由于中小游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以及居民的日常消费并未出现明显回升的情况下,价格并不能进一步向下传导,“国进民退”、国企对民企挤出问题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定向降准”将能良好地对冲宏观经济下滑、微观“国进民退”的风险,具有良好的政策窗口期。
  四、“定向降准”替代外占、缓解流动性总量及结构矛盾,是最佳之选
  2017年7月中旬以来,市场的流动性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9月以来尽管短期资金面有明显缓和,但是1个月以上的中期利率仍然居高不下,同业存单等利率仍处于今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同时,8月债券融资再次大幅走低,债市融资功能丧失、社会融资结构倒退,总体上,市场流动性总量、结构问题严重。
  我们认为,“定向降准”对缓解目前流动性、债市融资功能等方面优势明显:一是“定向降准”对外汇占款的替代是中性的,叠加适当的公开市场回笼操作更是可以做到完全中性;二是能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高准备金率实际是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符合金融工作会议中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导向;四是能降低中小银行对同业业务的依赖度,在“中性”前提下,降准更符合去杠杆政策。具体如下:
  其一,2015年7月至今外汇占款大幅下降近5万亿,这意味着央行需要用其他投放方式来进行对冲,从而补充市场流动性。法定准备金率、外汇占款、公开市场操作、财政存款投放这四种方式中,可操作性强、对冲效果良好的是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叠加适当的公开市场回笼操作更是可以做到完全中性。
  其二,纪敏、马骏等在《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体系的传导》(2016)中提出,“银行存款准备金越高,利率政策向银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果就越差”,因此,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还将有助于提高利率政策的传导效率。
  其三,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扶持力度,而降低准备金率是具有普惠性的补充流动性的工具,降准同样是符合金融工作会议中扶持中小银行的政策导向。
  其四,目前监管政策中较为核心的一点是降低金融同业业务规模,而降准对于补充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这将降低中小银行对于同业业务的依赖度,从而有效降低同业业务的规模。
  五、关于“新定向降准”的三个误区:不是再宽松、不是强刺激、不会加杠杆
  在《摒弃“脸谱化”旧观念,树立结构货币主义“新降准”思维》等报告中明确提出,市场对于降准过度“脸谱化”,给降准戴“高帽子”倾向严重,不少人将我们提出的“新降准”等同于货币宽松、强刺激、加杠杆。
  对此,我们在本文中重申观点,市场观点对于降准有过度“脸谱化”的倾向,而我们提出的“降准+公开市场回笼”是新常态下的“新降准”,绝非旧常态下的“货币宽松式降准”,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定向降准”完全符合我们的判断。同时,我们坚信,未来公开市场回笼、MLF减量续作将会进一步得到验证。
  1、“新降准”≠货币宽松,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
  一直以来,我们提出的降准从来都不是说央行应该放水四五千亿,而是一再强调“降准+公开市场回笼”的结构性政策,在缓解流动性结构性矛盾、提高传导效率的同时,实现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预期,降准不等于再宽松,仅是结构性货币政策。
  不少市场观点认为,降准将意味着货币政策重回宽松,这将会导致金融体系再次加高杠杆、经济重回过剩投资,这些老路将使得中国经济、金融错失改革良机。对此,我们并不认同。
  我们强调的“新降准”必须叠加公开市场回笼,在保证总量中性的情况下,实现结构的优化、缓解市场预期。因此,市场对于降准不应该过度“脸谱化”,降准不等于再宽松,仅是结构性货币政策。
  2、“新降准”≠强刺激,仅作为温和支撑
  2017年7月、8月经济数据明显走低,不少市场观点认为,降准意味着央行对经济再次强刺激,但是,正如上文所言,“降准+公开市场回笼”并不是出于对经济强刺激的目的,而仅作为解决流动性矛盾、债市融资倒退的结构性工具,有助于缓解的是预期:市场的紧缩预期、企业的经营预期,是慢政策、不是强刺激。
  正如,2016年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以来,政策层一直都是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今年以来的环保政策同样也是出清污染型企业,政策层有所取舍。同样,央行货币政策也应该有的放失,不应该大水漫溉、也不应该至于干涸,而是结构性、总量中性的稳健货币政策,对经济只会温和支撑,而不是强刺激。
  3、“新降准”≠加杠杆,反而有助于“金融去杠杆”
  关于降准的另外一个争议在于,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再次降准将会导致加杠杆卷土重来。但我们认为,降准是“降准+回笼”的结构性政策,并不会赋予市场宽松的加杠杆环境,再叠加当前严监管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杠杆行为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加杠杆并不会卷土重来。
  反而,我们认为,降准的普惠性有可能降低金融杠杆。原因在于,高杠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同业业务激增,而同业业务主要在于大行、中小行结构性失衡严重,小行不得不通过同业业务获得资金。“降准+回笼”之后,将有助于缓解资金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同业业务居高不下的窘境,从而有助于降低杠杆率。
  六、大类资产配置:商品大坑、股市结构市、债市走牛
  1、关于商品市场,警惕以“新周期”之名投机炒作,2017年下半年大宗商品是大坑。供给侧改革的初衷是“中医疗法”,而不是给市场打“兴奋剂”。我们认为,由于政策维“稳”,“运动式”环保去产能难以持续,再加上,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量价背离”情况明显,随着房地产投资、出口增速回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缺乏总需求的支撑,需求面回落+政策面维稳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空中楼阁”,2017年下半年大宗商品是大坑。
  2、关于股票市场,我们认为,2017年下半年结构性行情:其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趋势下,警惕“煤飞色舞”成为大坑;其二,证金公司概念股,在“十九大”之后存在逆转可能;其三,雄安新区概念、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制度红利股票,需要区别政策能否带来企业业绩的改善,“留一份清醒、留一份醉”。
  3、关于2017年下半年债市走势,我们维持观点:2017年债市“先苦后甜”,坚定看多2017年下半年债券市场牛市。一方面,目前“维稳”诉求远超过其他因素,以及央行定调“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且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定向将准”,“降准+公开市场回落”解决资金结构性问题、稳定市场预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另一方面,“稳”字基调以及总需求回落下,大宗商品价格见顶回落,8月商品价格、经济数据大幅走弱,经济过热、通胀上行的预期将被证伪,预期的修正将利好债市,坚定看多2017年下半年债券市场牛市。
  作者:邓海清,“海清FICC”大资管频道首席经济学家;陈曦,“海清FICC”大资管频道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潇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货币政策信号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韩联社6月12日报道,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柱烈12日在韩国银行成立第67周年活动上表示,近期韩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不确定性,且物价上升压力不大。若经济状况有明显好转,可能有必要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魏晞)中国央行全面上调资金利率,货币政策信号愈加清晰。节后首个交易日,央行宣布上调逆回购操作和SLF(常备借贷便利)两大资金利率。
  当地时间12月14日,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在同一天举行了货币政策会议,两者不约而同地都没有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这一结果符合市场预期,毫无惊喜
  本周全球央行将迎来“超级议息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以及美联储将举行议息会议,其中美联储加息的概率非常大。市场人士还预计,随着经济向好、通胀回升,全球货币政策或逐步趋紧,更多央行会加入加息阵营,此前的宽松周期高峰已接近尾声
  中国人民银行17日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要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协调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2017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1.9%,增速连续9个月低于2%;PPI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6.9%
  10月30至31日,日本央行举行货币政策会议。预计将维持利率和QE政策不变,维持短期利率目标在-0.1%、10年期日债收益率目标在0%左右
  十一长假前夜,央行突发“大招”。9月30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将之前对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的定向降准考核范围扩大至普惠金融领域贷款,降准幅度为0.5个到1.5个百分点
  新华社华盛顿9月20日电(记者金旼旼 江宇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20日宣布,将从今年10月开始缩减总额高达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缩表”),以逐步收紧货币政策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保持稳健。稳健意味着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在此时“大水漫灌”,会加剧经济结构扭曲,导致物价、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加大汇率贬值压力等;如果大幅收紧,将不利于达成稳增长的目标,容易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同比涨幅均有扩大
  10月26日,全球瞩目的欧洲央行10月议息会议落幕,欧洲央行决定缩减每月购债规模,迈出了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第一步
  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欧洲时报》报道,26日,欧洲央行宣布,虽然明年央行仍然会继续购买大量债券,但是规模将减半。低利率政策暂时不变。这一举措为为逐步退出实行数年之久的宽松货币政策迈出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步
  9月份之后,国内工业原材料价格出现了持续的下跌,部分品种的跌幅超过20%
  中国人民银行9月30日发布了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
  英国金融时报网12日发表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撰写的题为《美联储应谨慎收紧货币政策》的文章。文章说,通胀飙升会对持续复苏构成重大威胁,因此美联储承诺逐步收紧货币。但美联储必须在收紧得太快和太慢之间取得平衡
尽管今年6月份的货币政策例会后,美联储公布了“缩表”计划细节,让市场提前有了心理准备,相关政策公布后并未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但仍需对美联储传递出的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信号加以重视
  中新网9月21日电 据外媒报道,日本央行21日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并保持对经济的乐观看法,暗示央行相信无需额外刺激,经济稳步复苏将逐渐带动通胀加速升向2%的目标
  本报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王观)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注重根据形势变化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与收入政策通常被称为四大宏观调控政策。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之间的两两搭配,理论界与决策层已有相对成熟的认识,但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究竟如何搭配才能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则需要深入细致思考
  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入新阶段
  9月20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从10月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这意味着争议不断的美国QE(量化宽松)试验进入逆向操作期,以“缩表”和加息组合并行为特征,美国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入一个新阶段
  8月M2增速放缓并不可怕,不能因为一时之需轻易调整货币政策。按照经济现状和市场预期,目前并没有进入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时期。眼下最急需的是稳定,包括政策稳定、市场稳定和信心稳定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 刘铮 刘玉龙)2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时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
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对杰罗姆·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提名。在现任主席耶伦明年2月任期结束之前,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货币政策基本上处于“自动驾驶”状态,将继续沿袭耶伦的货币政策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9日在第8届中国证券业分析师金牛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上表示,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将呈现“缓中平稳”的特征,预计经济增速在6.7%左右。在“缓中平稳”的宏观条件下,货币政策似难明显收紧
  美国国会参议院日前投票通过大规模减税法案。值得关注的是,此举对于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将逐步显现。美国减税政策正式实施后,伴随通胀水平抬升,美联储或加快加息步伐。继英国、韩国加息之后,其它央行也可能加入“紧缩”阵营
  美国减税法案或加重财政困境  市场预计削减企业税将大幅增加财政赤字,货币政策收紧幅度或加大  美国减税法案本周进入“调和”协商期,越来越近的下调企业税等政策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影响
  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8月份,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1.8%;PPI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6.3%
  由浦银安盛基金举办的“放眼全球化,投资新格局”2017年度投资高峰论坛近日在上海陆家嘴隆重举行。本次论坛采取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对话形式,业内众多知名经济学家、券商分析师及财富管理界的顶尖嘉宾莅临现场,共同探讨经济全球化下的投资新趋势
  央广网北京11月28日消息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巡视员王宇今日在“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表示,世界经济会坚定的走向复苏。她还给出了九项预测:第一,世界经济正在走过拐点,走过危机后的调整期,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回归正常轨道
  10月份债市呈单边下跌走势,整体下跌幅度较大,五年期与十年期国债期货均创出去年底美联储加息以来的新低,对应现券收益率双双突破4.0%的关口,创2014年10月以来的新高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本月接受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鲍威尔出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主席将意味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但金融监管方面的举措将变得不那么激进
  对于市场走势,基金经理们表示未来应密切关注房地产和货币政策两大风险因素,随着市场临近年末、逐步进入收官阶段,前期涨幅较大的部分个股可能将面临一定获利了结的压力,而部分前期滞涨或表现落后的个股,则可能出现一定补涨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连续9个月处在低于2%的区间。  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0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1.9%
  过去5年里,鲍威尔一直是耶伦的可靠助手,从未在货币政策的投票中投过反对票。相较其他候选人,鲍威尔的接任会使美联储政策具有最大的连贯性,对金融市场的波动影响最小
据香港《经济日报》引述美国媒体报道称,美联储内第三号人物、纽约联储银行行长杜德利(William Dudley)接近退休,他最早可能于本周宣布在明年春天或夏季离开,远早于其任期届满时间──2019年1月
  新华社东京11月6日电(记者马曹冉 钱铮)日本中央银行行长黑田东彦6日在名古屋表示,日本经济正在好转,央行向着2%的通胀目标“正在迈出实质步伐”,现行的大规模宽松政策仍将持续
  中新网11月6日电 据香港《经济日报》引述美国媒体报道称,美联储内第三号人物、纽约联储银行行长杜德利(William Dudley)接近退休,他最早可能于本周宣布在明年春天或夏季离开,远早于其任期届满时间──2019年1月
  新华社德国林道8月23日电 (记者沈忠浩 胡小兵) 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拉吉23日在此间重申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他表示,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只要愿意拓展非常规政策工具,就能继续向保持价格稳定的政策目标迈进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0日电(记者江宇娟 高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耶伦20日表示,由于目前中性利率水平较低,利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经济危机的空间较之前大幅下降,因此仍有必要使用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来应对危机
  中国货币政策不会“跟风”  日前,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实现了年内第三次加息。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公告显示,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的利率分别调升5个基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近日预测,根据以上数据,预计10月份食品价格环比将有所上涨,预计上涨1.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方面,10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没有调整,但考虑国庆期间旅游餐饮及娱乐等消费比较旺,可能带动10月份非食品价格略有回升
  新华社德国林道8月23日电(记者沈忠浩 胡小兵)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拉吉23日在此间重申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他表示,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只要愿意拓展非常规政策工具,就能继续向保持价格稳定的政策目标迈进
  10月份已接近尾声,食用农产品价格涨幅基本平稳。不少机构对10月份CPI和PPI进行预测,较多机构认为,今年10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7%至1.9%之间,取中值为1.8%,涨幅相比上月有小幅回升
  9月M2(广义货币)增速8个月来首次反弹,不过总体仍然在低位徘徊。  央行10月14日公布的9月金融数据显示,M2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个月末高0.3个百分点。M2的反弹超出了市场预期
  在经济复苏加快的背景下,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欧美央行已先后收紧货币政策,而韩国央行11月30日宣布加息,为逾六年来首次,这也是自美联储两年前开始加息以来首个上调主要政策利率的亚洲经济体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北京12月6日讯(记者熊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发布了1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
  12月14日,由正午阳光出品,孔笙、李雪执导,海宴编剧的传奇古装巨制《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在北京举办开播发布会,一众主创人员悉数到场为12月18日的开播造势
  昨日,《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看片会暨开播发布会在北京顺利举行,特别主演佟丽娅身着黑色流苏连衣裙到场支持,优雅大方气场十足
  日,香港,刘德华今日获香港树仁大学颁予荣誉文学博士,他表示一收到树仁大学颁这个荣誉文学博士给他的时候,他一直问,因为自己有点觉得是否应得,之后对方将他三十多年好与不好都讲一次给他听,所以被他们感动到
  昨日,人气女演员张天爱的一段视频曝光。视频中,张天爱与黑猫欢乐玩耍,并教大家正确的吸猫大法,活泼灵动,俏皮可爱,网友纷纷喊话“你去吸猫,我去吸小爱”
  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点赞综艺《青春旅社》,由王源所代表的“00”后在节目中所呈现的青春活力被表扬。据悉,《青春旅社》也是自今年9月底来,影响力、美誉度皆高的真人秀。
  《青春旅社》是东方卫视推出的一档原创节目
  日前,唐嫣拍摄一组时尚写真,身穿粉嫩纱裙仙气十足,头戴皇冠化身公主
  日,成都,杨幂国际某知名运动品牌新一代代言人。杨幂成为某国际知名运动品牌代言人
  日,武汉,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路演来到武汉大学文学院,米楠扮演者刘诗诗在观众观影结束一身素雅打扮登场,一亮相即刻得到全体齐呼:湖北楠友遍地滚,只求米楠一个吻!
   谈及为什么出演米楠一角
  日,贺岁动作大片《机器之血》发布会举行,成龙与欧阳娜娜当台亲密耳语,还帮欧阳娜娜举饮料杯,爱抚摸头好似对女儿父爱爆棚
  本周六(12月16日)晚九点十分,由央视音乐频道和央视娱乐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中国故事主题音乐竞演节目《渴望现场》将于央视音乐频道正式开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降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