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视机进行概括和中等学校的限制与概括

电视机整机结构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视机整机结构
&&电视机整机结构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第一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第一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第一节 电视节目制作手段 电视这个传媒的兼容性充分体现在它的制作节目手段的多样化上。电视屏幕上传出的信息代 表着人类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它把广播的、电影的、印刷文化的、舞台剧场文化的最有效手段 兼收并蓄,据为己有。电视节目制作有以下手段:实况直播、电视影片制作、录像制作和电子制 作。电视这个传媒的兼容性,充分体现在它的制作节目手段的多样化。电视屏幕上传出的信息, 代表着人类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它把广播的、电影的、印刷文化的、舞台剧场文化的最有效手 段,兼收并蓄,据为己有。 电视节目制作有以下 4 种手段:实况直播;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一、实况直播 实况直播,是在摄取图像、声音的同时,就进行广播的方式。它的特点是制作和广播这两个 过程的同步或合一。因此,现场性、即兴性、观众参与性都十分强烈。 实况直播可以使用多台摄像机和转播车,通过设在主控室或转播车里的电缆和导演台(或叫切换台),对图像、声音 进行即兴处理,用微波传送给电视台,然后再广播发送出去。也可以仅用单台摄像机,不经切换, 把实况图像和声音传送出去。 实况直播又可以分为:现场转播、演播室直播两类。 1、现场转播 1999 年 10 月 1 日,盛大的国庆庆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央电视台以现场直播的方式, 真实转播和记录了庆典盛况。中央电视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动用了大批先进的技术设备, 共设置摄像机讯道 47 个,摄像机机位 50 个,17 米高的升降车 4 台,10 米吊杆车 4 台,滑轨摄像 车 1 辆,音频车 1 辆台,检阅摄像车 2 辆,激光传输设备 3 套,微波传输设备数十套,以及大批 ENG 型,EFP 型,55 倍广角镜头等先进的摄像设备,其中激光传输设备运用到信号传输中,在国内 大型直播报道中尚属首次。为保证电视图像更加清晰明亮,在信号源设备上首次全部使用数字设 备,而且首次采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并取得成功。 这一类重大节庆活动、重大会议的直播,虽然不可能预先进行构思,但需要事先考虑一个周 密的计划,拟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可能遇到的情况都估计进去,并预先安排好应急措 施。然后,还要建立严密的组织、指挥系统,确立摄制、音响、照明、传送、编导、后勤、保卫 等各工作的岗位责任,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实况转播。 单摄像机的实况直播,常用作电视新闻报道。比如,对一些突然事件的目击报道就是这样。 美国、西德和日本的一些中小城市的电视台,在电视中心高空建筑物顶端架设了昼夜转动的“奴 隶摄像机”,这种摄像机配有高倍望远镜头,可以把一定半径范围内发生的火灾、抢劫及其它暴 力行动或交通事故的情况摄下来,编辑可以随即播送出去。 2、演播室直播 实况直播方式还大量被运用在电视演播室,世界上大多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对谈节目、教 育节目和综合艺术节目,如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和节日晚会节目等,都采用这种方式, 即以演播室直播为主,插用各种形象资料。此外,还有大量剧场转播的节目。在用实况直播手段 来制作传播时事、生活常识、猜谜、综合艺术、教育等节目,还可以使用电话、电子计算机等反 馈系统,让观众直接参加到节目制作、演播过程中来,并随时获取观众的反馈和意见。使用演播 室对谈或讨论直播的方法,并在节目演播过程中公布观众反馈专用电话号码、主持人和其他节目 演播者(各种问题专家和电视台的客人--影视明星、球星及政界要人)的姓名,在节目中实现 演播者、主持人同观众的对答、论辩。 二、影片制作 在出现电视录像技术以前,电视广播大量采用影片来摄制节目。从本世纪 30 年代到 70 年代 初,电影摄制所具有的现场创作的机动性、灵活性以及影片资料保存的长期性,使它大大优越于 直播方式,从而被许多电视制作人所钟爱。电影摄制被广泛地用于电视新闻报道和拍摄纪录片、 电视剧、科教节目和广告节目。尤其是 16 毫米影片系列的问世,以其轻便、灵巧和耗费远比 35 毫米电影低廉的优势,一跃而为电视摄影的主要工具。 即便是在录像技术已经广为普及的今天,电视影片制作方式仍有独特的价值。电视影片的某些优 越性仍然是录像达不到的,比如电影感光胶片的颗粒,已经达到每平方英寸 3 亿料以上。用它拍 出的图像清晰度很高。但电视录像即使用最好的摄录设备,每帧画面的电子束扫描行数也只能达 到 1350 行左右;再加上录像每播放、复制一次,信杂比(信号和杂波的比例)等关系到图像、声 音质量的多种因素都有损耗,从而大大降低了清晰度。 另外,电视录像设备,各国所用的制式、型号是多种多样的。用录像磁带进行节目互换十分 困难,必须经过翻录,即由甲方的制作、型号复制到乙方所需的制式、型号磁带上去。这样,信 号又要受到损失,信息质量又一次降低了。所以,电视台摄制一些大型节目时,往往仍会用电影 制作方式。例如,我国中央电视台和日本电视机构联合摄制的《话说长江》、《丝绸之路》、《话 说黄河》,都使用 16 毫米或 35 毫米电影摄影系统摄取素材。然后,由底片直接转成磁带,再进 行后期制作。电影摄影机只需一个人操作,被称为“单兵武器”;在缺少电源的地方,也可机动、 灵活地工作。电视录像过去是摄、录分开,需双人以上操作,近年来已出现摄录一体化的设备, 可以一个人操作了,但仍需电源,不象新闻电影摄影机那样可以用发条驱动,无需电源。广告业 大量使用影片制作。 三、录像制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电视传播事业也在日新月异地以高度现代化 手段武装自己。电子技术已经不仅仅在电视播出、发送系统中得到运用,而且扩展到电视新闻采 访、节目合成以至整个节目的制作、传送各个领域。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电视台、电视系统 中,都装备了电子计算机系统,实现了电视节目制作、管理及播出的全自动控制。其中与电视节 目制作关系最直接的、普遍使用的是磁带录像系统。 四、电子制作 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的融合应用,产生出新的制作手段。完全依靠电脑的制作 来完成电视节目的创作及制作,人物、景物全部是电脑虚拟制作,没有真实的人物、景物。如动 画片,电视节目中的虚拟主持人等。 第二节 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电视制作方式实际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对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来进行描述。与前一个论题―― 电视制作手段不同之处,是制作手段指达到电视广播的目的而采用的总的方法、措施,比这里所 说的“方式”要宽泛些。而制作方式,实际是指使用录像手段、直播手段中的几种制作方式,着 重于所使用的设备系统及与此有关的软件系统。这些方式的共同点是必须通过摄像机制作。 一、ENG 方式 ENG,即“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这种方式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 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的。它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世界上所有电视台摄制的电视新闻都 是用 16 毫米电影摄影机制作的。因为那时候的电视摄像机和录像机都是庞大笨重的设备,一般仅 安装在演播室、机房内,或是用转播车改装成录像车,并用专用运载车辆送到体育竞赛场馆、剧 场完成实况录像任务,不能适应新闻采访的运动、灵活性。新闻事件的突发性,电视报道的时效 性、现场性,要求新闻记者能携带小型、轻便、灵活、机动的采录设备。因此,当时 16 毫米的摄 影机配备上同步录音设备曾是理想的电视报道工具,然而,电视电影花费太大,制作工序复杂, 需经过洗印、剪辑混录等才能播出,还有胶片洗印工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因此,一旦发明了便携 式摄录设备,立即被广泛运用于电视新闻采集中来,而且,也为拍摄电视纪录片、文艺专题片、 电视剧所采用。 ENG 大大方便于现场拍摄,但它所获取的素材还需要在电子编辑设备上进行剪辑。因此,很接 近电影制作方式,分为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两个阶段。 但 ENG 与电缆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结合,就如虎添翼了。有些新闻节目,可以用便携式摄像机与发射装置、传送系统连接, 实现新闻直播;有的,则可在进行简单编辑后,经过电缆、微波或卫星由记者直接进行广播报道。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 二、EFP 方式 EFP 即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EFP 也是电视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 它应当是对一整套适用于“野外”(准确的说是“台外”)作业的电视设备的统称。这套系统包 括两台以上的摄像机,一台以上的视频信号(图像)切换台,一个音响操作台及其它辅助设备(灯 光、话筒、录像机运载工具等)。利用 EFP 方式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演出、竞赛现场制作电 视节目,进行现场直播或录播。由于使用两台以上摄像机进行现场摄制,又经过现场切换,因此, EFP 提供的视频信号是连续不断的,一次完成的,这样,大大简化了节目制作的工艺。但需要摄制 整体的协调一致。摄像机提供的画面应当有变化,不同对象、景别、角度、技巧、节奏的变化、 穿插,要依靠导播的精明、高超、娴熟的指挥,调度才干,更依赖于全体现场操作人员的密切配 合。 不论是现场直播还是现场录像,摄录过程与事件发生发展同步进行,因此,现场性特别强烈。 这是 EFP 方式最突出的优点。 因此, 也可称“即时制作方式”, EFP 又由于 EFP 须多台摄像机拍摄, 所以也同“多机摄录”的概念相通。EFP 是最具有电视特点、最能发挥电视独特优势的制作方式, 因此,每一个成熟的电视台都必须具备 EFP 制作能力。 三、ESP 方式 ESP,亦即“电视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我们在前文谈到“直播”时已经介绍过演播室直播。 当然,电子演播室制作(ESP)主要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 另外,也包括因为演播室设备的不断现代化而增加演播室制作方式的适应能力。如室内灯光 系统的全自动化;高清晰度的超广播级摄像机系统;高保真音响系统;特别是数字特技、模拟特 技、动画特技系统,组成了一个高科技制作系统。 ESP 既可以先摄录,后编辑;也可即摄、即播、即录(实况播出/录像)。因此,它应当成为 电视台自办节目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 ESP 常需要搭景、排练,演播室因此而被占用一定时间, 因此,加强对演播室的科学管理,改进电视布景、道具的搭置工艺,提高导播和摄录效率,缩短 演播室制作周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台综艺晚会用 ESP 方式制作,一间 600 平方米的演 播室可分为三个演区,轮换地演播,即 A 区正在演播,B 区已搭好布景,演员就位,C 区正搭景; 轮到 B 区演播,C 区待命,A 区拆景、搭景。A、B、C 三个区域地板上用红、黄、蓝三色标志景片 的地位。布景片仓库,也分别按三种颜色和各自编号存放,一台晚会,走场(不带机排练)和带 机排练各一次,就可以直播或进行实况录像了。如果演播室的制作管理水平不提高,演播室制作 方式就会被不必要的非业务因素拖累,不能发挥更大效用。对电视制作概括的描述,可以提醒我 们看到电视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种制作方式、手段和每一个环节,都有独自的专业技巧, 需要分别地深入探讨。特别是电视制作与现代科技、与各种手段有不解之缘。电视制作范围中的 各工序又是紧密联系的。配合、衔接的好坏,不仅影响制作成品质量,甚至关系到制作的成败、 节目的成败。 第三节 第三节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电视节目制作包含节目生产过程中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处理两个部分。前者习惯地称作为“软 件”,后者则称为“硬件”。在制作的实践中软件和硬件同属于一个完整的节目生产系统的不同 部分,往往互相依存而不可分离,而且是相互渗透的。 电视节目制作人员要重视节目制作工艺流程,加强制作节目的计划性,遵循制作流程的科学 性,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节目制作工作,提高制作节目的质量和效率。节目制作流程中,某些环 节处理不当,会给节目带来质量上的影响,增加版数,既使设备是一样的,节目的技术质量也会 有差异。 电视制作的全过程,可以分成若干阶段,一般分为“前期制作”与“后期制作”。前期工作 包括构思创作、拍摄录制;后期工作包括编辑、合成。 一、前期制作工作流程 第一阶段 构思创作 (1)节目构思,确立节目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草拟节目脚本。 (2)主创人员碰头会、写出分镜头方案。 (3)拍摄计划,计划是节目的基础,节目的构思越完善,拍摄的条件和困难考虑得越周全,节目 制作就会越顺利。人员配置;据节目性质对导演、演艺人员、主持人记者作出选择,向制片、服 装、美工、化妆人员说明,初步讨论舞美设计、化妆、服装等方面的要求。确认前期制作所需设 备的档次及规模,配备、摄像、录音、音响、灯光等特技人员。制片部门要确定选择的拍摄场地 及后期保障。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讨论并确认拍摄计划并执行。 (4)各部门细化自己的计划,如签定租赁合同,建造场景道具、图版,征集影片、录像资料等等。 第二阶段 现场录制 不同类型节目有其不同的制作方式,以演播室拍摄为例: (1)排演剧本; (2)进入演播室前的排练:演员练习走位、表情、动作、交流;导演阐述,灯光、舞美的最后确 定;音响、音乐处理;转播资料的确定。 (3)分镜头剧本:镜头序列、景别、角度、技巧、摄像机编号、切换钮编号;提词器准备,租赁 的设备,移动车,升降臂,布景,道具,美工装饰服装等。 (4)演播室准备:舞美置景,服装配齐,灯光试验,通信联络,录像磁带。 (5)摄像机准备:各设备准备,摄像机检查,调整灯光,带声音操作,化妆,服装, 布景,道 具,特技的运用。 (6)走场。以上诸项完成之后进行。 (7)最后排演(带机排练)。开始表演、导演处理、协调运用等等。 (8)录像。正式录制或试录,每段的场记、时间标准,适当穿插及备份镜头的拍摄。 二、后期制作工作流程 第三阶段 编辑混录 (1)素材编辑。确认编辑方式、搜寻素材的入、出点并确定;搜寻母带的入、出点并确定。 (2)特技的运用、字幕的制作。 (3)画面编辑后,可进行初审看,结构是否合理,段落层次是否清楚,有无错误并修改。 (4)混录。录解说词及所需的音乐,将解说词、效果声、音乐进行混录,进行音调、音量等处理。 (5)完成片审看。负责人审看并提出意见。 (6)播出带复制存档。 电视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节目制作者要熟悉各个工序,根据节目内容、节目规模、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处理,使制作的工序更加合理,高质量、高效率地制作电视节目。广播电视中心的 数字化进展飞速,数字摄录、编辑设备,非线性编辑系统,硬盘存储节目的全自动播出系统,自 动播控系统广泛采用;数字演播室、虚拟演播室、数字节目制作岛、数字音频工作站、计算机办 公自动化等技术也逐步应用,随着数字广播电视标准的确定,将会有许多新的广播电视业务。 第四节 数字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 媒体数字化的到来、节目制作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首先,电视机是“智能”的或 是可视信息终端,能够进行交互式存取,人们在多媒体时代,认为可以在方便的任何时候,观看 自己选择的节目或所需的信息。广播电视台不仅进行广播,而且还要使用各种数字媒体提供给所 有人享用的节目软件和高质量、多品种的信息服务。那么节目制作必将作出相应的变化。 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是图像、声音及有关信息统一作为数字数据处理,同时一些基本 工作如选材、合成和编辑都是以综合方式来完成的。图像、声音是直接作为数字数据记录在服务 器上;外景素材储存在磁盘存储器中,然后传送到服务器上。运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制作,它 集编辑、特技、动画、字幕、切换台、调音台的功能于一身,功能强大操作方便。某些过去在硬 件性能、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方面难以做到的,非线性编辑对图像和声音要素的复杂处理都将能 做到。把编导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给电视台的艺术创作人员以最大的自由度,使节 目的表达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制作节目的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第二章磁带录像机第一节 录像机的分类 1.四磁头横向磁迹记录录像机 1.四磁头横向磁迹记录录像机 使用磁带: 2 英寸(开盘式) 应用范围: 广播电视(后被 1 英寸录像机取代) 典型产品: 美国 AMPEX 公司的 AVR-3 型 主要优缺点: 图像质量高、机器笨重、维护复杂、价格昂贵、节目制作成本高。 2.螺旋扫描式录像机 2.螺旋扫描式录像机 ⑴.1 英寸录像机 使用磁带: 1 英寸(开盘式) 应用范围: 广播电视 典型产品: “B”格式:分段扫描式(我国不适用);“C”格式:一场一迹扫描式 SONY:BVH-2000P、3000P; AMPEX:VPR-2B、VPR-80 主要优缺点:图像质量高、广播级标准、价格为四磁头的一半。 ⑵. 3/4 英寸 U-matic 型录像机 使用磁带: 3/4 英寸(盒式带) 应用范围: 闭路电视、电视 新闻、 教育、电视、医用电视、工业电视。 典型产品: “VO”(Video Ordinary)系列:为普通型或称低带录像机。 VO-6800P、NV-9400;VO-5850P、NV-9200 “BVU”(Broadcasting Video Unit)系列:为准广播型系列或称高带录像机。BVU-150P、PR-4800E、 BVU-820P、PR-900E “SP ”(Superior Performance)系列:为高质量或超高带 U 型录像机。 BVU-950P “SP”/“BVU”/“VO”兼容录像机 VO-9850P 兼容放像机 VP-9000P 主要优缺点:图像质量较前种差、应用范围广、价格低、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 ⑶. 1/2 英寸盒式录像机 使用磁带: 1/2 英寸(盒式带) 应用范围: 家庭用或闭路电视用 典型产品: “β”(Batamax)型(小 1/2 英寸),SLO-420P、SL-C5CH “VHS”(Video Home System)(大 1/2 英寸),NV-7500 NV-HD82 “8mm”格式录像机(国际统一格式)家用高带机: “S-VHS”(Super-High Band VHS),BR-S410E、SR-S388EC “ED-β” “Hi8” 主要优缺点: 图像质量较差、机器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 3.新型 3.新型 1/2 英寸广播录像机 使用磁带: 1/2 英寸(“β”、“VHS”“CVC”盒式带) 应用范围: 广播电视 典型产品: “BETACAM”型:BVW-40P(编辑录像机)BVV-5PS(录像机) “BETACAM-SP”型:BVW-35P、75P “M”格式:FPC-10 ARC-40、M-Ⅱ格式 AU-650E、M-Ⅱ格式 AU-650、750、“CVC”型: ECR5 BCF-10 主要优缺点:图像质量优于 U 型机略低于 1 英寸机,重量轻、能与摄像机组成摄录一体机。4. 数字 录像机 数字录像机是指记录在磁带上的视频、声音信号都为数字信号的录像机。一个节目制作系统中, 录像机的技术指标基本上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技术指标,提高了录像机的技术指标,就意味着整个 系统技术指标得到提高。数字录像机具有图像、声音录放质量高、复制性能好、电路调整少等优 点。目前,数字录像机的格式有:D-1、D-2、D-3、D-5 、Digital Betacam 格式、DVCPRO 格式、 Digital-S 格式录像机 Betacam SX、DVCAM。 第二节 录像机的基本原理 1.磁性录放原理 2.磁带录像机的基本组成 ⑴.视频信号系统、⑵.音频信号系统、 ⑶.机械与控制系统、⑷.伺服系统 第三节 录像机的操作使用 VHS 型录像机(以 NV-HD82 为例) ㈠. 连接 1.用音频/视频线连接录像机和电视机(AV) 2. 用射频线连接录像机和电视机(TV) 3. 将天线或有线插头插入录像机 RF IN 插孔 ㈡. 放像 ㈢. 录像 1. 将电视广播频道存入录像机 2. 录制广播电视节目 ㈣.定时录像 1. 时钟的设定 2. 定时录像的设定 ㈤. 全面了解 NV-HD82 按键、插孔的功能 SR-S388EC 的使用 1. [OPERATE] 电源按钮 2. [EJECT] 取出按钮 3. [MENU] 菜单按钮 4. [SET/TRACKING“-”] 设 定/跟踪“-”按钮 5. [SELECT/TRACKING“+”] 选择/跟踪“+”按钮 6. [R.A.EDIT START] 随 机汇编开始按钮 7. 像带插入口 8. [REC] 记录按钮 9.[PAUSE]暂停按钮 10.双向搜索盘 11.微 调转盘 12.[PLAY] 放像按钮 13.[STOP]停止按钮 14. [C.RESET] 计数器回零按钮 15.[A.DUB]配 音复制按钮: 从静像状态转为配音复制准备状态时,按此钮,然后按[PLAY]按钮,则开始配音复制。 16. [16:9] (16:9)宽银幕录像指示灯 17.[S-VHS]指示灯 18. 显示器 19. [TBC]开关 OFF:TBC 功 能无效, ON:TBC 功能生效 20.[AUDIO OUT SELECT]声音输出选择按钮可以选择以[AUDIO OUT]端 [AUDIO MONITOR OUT]端[PHONES]端的输出声音。每按一次此按钮,声音输出将如下所示进行切换: 高保真声音→普通声音→高保真声音与普通声音的混合音 21.[Hi-Fi SELECT] 高保真声音输出选 择按钮[AUDIO OUT]端[AUDIO MONITOR OUT]端或[PHONES]端输出的高保真声音。 [AUDIO OUT SELECT] 按钮选择了高保真声音或高保真和普通声音的混合音时才能生效。每按一下[Hi-Fi SELECT]按钮, 显示内容将如下所示进行变换: Hi-Fi L+R→Hi-Fi L→Hi-Fi R 22.[Y/C、LINE] 视频输入 Y/C 或 LINE 的选择开关 Y/C 在记录[Y/C IN]端的 YC 分离信号时,开关放在此位置。LINE:在记录[VIDEO LINE IN]端的混合视频信号时,放此位置。 23. 耳机输出部分 [PHONES] 耳机输出端 [LEVEL] 耳 机输出音量调整钮 24.[RS-232C/LOCAL/REMOTE] 方式选择开关 RS-232C:用连接在后面板的 RS-232C 端上计算机来操 作本机时,开关放在此位置。 LOCAL:使用本机的按钮来操作本机时,开关放在此位置 REMOTE:使 用接在后面板的[REMOTE]或[SERIAL REMOTE]端上的遥控来操作本机时,开关放在此位置。 25. [Hi-Fi REC LEVEL L/R] 高保真音频记录调整钮 1.电源线 2.[VIDEO LINE OUT]图像信号线输出端 3.[AUDIO OUT] 声音信号输出端 4.[VIDEO LINE IN]图像信号线输入端 5.[AUDIO IN] 声音信号输入端 6.[VIDEO MONITOR OUT] 图像监视端 7.[AUDIO MONITOR OUT]声音信号监听端 8.[Y/C OUT]Y/C 输出端:输出 Y/C 分离信号 9.[Y/C IN]Y/C 输入端:输入 Y/C 分离信号 10.[R.A.EDIT]随机汇编连接端:使用随机汇编时使用此端 11.[SERIAL REMOTE]串行遥控端:连接遥控 RM-G30 12.[RS-232]端:连接计算机 13.[REMOTE] 遥控端:连接编辑用遥控器 RM-G800U。 一、基本程序 1、录制节目 记录前的准备工作与状态说明 记录前按以下步骤设置工作状态: 接通电源开关;把音频监听开关放在被监听音频通道上;同时监听开关放在通(ON)位置;音频混合 开头选择通道 1 和 2 是否混合;用音频输入选择开关选择音频信号输入;摇控/本机选择开关放在 本机;CTL/TC/U-BIT 选择开关选择显示的数据;确认记录禁止类是否熄灭。把副控制板上的记录 禁止开关放在断(OFF)的位置,如果插入盒带时记录禁止灯发亮,应检查盒带上的记录禁止保险 按钮或盖是否被按下(金属带)或拆下(氧化物带),应恢复正常记录状态。用视频输入选择开 关选择视频信号;被输入到音频输入端通道 1/通道 2 的信号,总是被记录在纵向磁迹上。如果要 求记录混合信号时,可利用混合开关选择。此开关放在通道 1 时,则把通道 1 与通道 2 混合记录 在通道 1 上,而通道 2 上仅记录通道 2 信号;如把开关放在通道 2 时,则把通道 1 与通道 2 混合 记录在通道 2 上,而通道 1 上仅记录通道 1 的信号。如把此开关放在断开位置时,通道 1 和通道 2 的信号被记录在各自的通道上。 电平的调整 调节音频记录电平:如果把记录电平控制开关置于“推”的位置时,为预定电平(在+4DB 输入时为 0VU);当记录电平控制开关置“拉”的位置时,可以进行手动调节。此时应 把限幅开关置于断(OFF)的位置。调节电平,使电平表在最大偏差时大约为 0VU。调好后应把限 幅开关放到通(ON)的位置。 调节视频输入电平:当视频信号输入电平适当时,视频/射频表的指针应指向蓝色部分。 设置基准电平:视频电平控制端置于“推”的位置。手动调节:视频电平控制端置于“拉”的位 置。这时可进行手动视频电平调节。但是,如果分量视频(Y/R-Y/B-Y 或 CTDM)输入时,不能进 行手动调节。 记录操作 当上述工作状态确认无误,音频及视频的电平也调节好之后,即可进行记录操作。具体记录操作比较简单,首先检查盒带是否记录禁止保险装置。氧化物带应有保险盖,金属带则 保险按钮应在拉出位置。然后,插入盒带。开始记录时,可同时按下重放与记录,记录停止时, 可按下停止。当磁带走到末端时,磁带将出自动倒带并停止。 2、重放节目电源开关接通(ON)位置,监听开关应放在要监听的音频通道,跟踪控制放在固定,摇控本机选择开关放在本机,DT 选择开关放在所希望位置,CTL/TC/U-BIT 造反开关应根据显 示数据来选择,重放/EE 选择开关在重放位置。 选择时间数据:则利用 CTL/TC/U-BIT 选择开关,使时间数据显示在计时器上。选择 CTL 时,将此 开关置于时间数据。按下复位,可将数据复位到“0:00:00:00”。当磁带倒转到“0:00:00:00” 位置时,在数据前有“-”(负)标记与数据一同显示。选择 TC 时:将此开关置于 TC 位置,通过 对记录的 LTC 或 VITC 的读数可显示重放时间码。当在重放磁带上发现 LTC 或 VITC 信号时,LTC 或 VITC 的指示灯发亮。 选择用户比特(U-BIT)数据:此时开关位置放在 U-BIT 位置,即可显示 LTC 或 VITC 中的用户比特数据。 重放操作步骤如下: 插入重放盒带;按下重放键即开始重放。当伺服锁相时,伺服灯亮;按下停止键即停止重放。如果重放状态,当磁带走到末端时磁带会自动倒带到始端。 重放过程中的跟踪调节: 通常把跟踪控制置于“固定位置”。如果重放图像上出现杂波,检查 DT 选择开关放在断 (OFF)位置,转动跟踪控制使视频/射频表指到最大射频电平。关于音频 重放电平的调节,可利用音频电平控制开关。推进重放电平控制开关,则音频输出电平为预定电 平值;拉出重放电平控制开关,则可用手动调节音频电平值。 动编辑 3、实现电子编辑 基本的自自动编辑操作程序:选择编辑状态;进入录像机和放像机编辑点;预检编辑数据;检 录像机和放像机开关位置的设置及调查编辑点数据,也可进行修改;完成编辑;再检编辑。 节:作为录像机的开关位置及调节:电源开关放在通(ON)位置,由音频记录电平控制钮来调节音频记录电平,由输入选择开关来选择输入信号,把跟踪控制放在固定位置,摇控/本机选择 开关放在本机,把 CTL/TC/U-BIT 选择开关放在 CTL 或 TC 位置。 作为放像机开关位置的设置及调 节:电源开关放在通(ON)位置,由音频重放电平控制钮来调节音频重放电平,跟踪控制通常在 固定,如果需要可以调节跟踪,摇控/本机选择开关在摇控,CTL/TC/U-BIT 选择开关放在 CTL 或 TC 位置。 编辑方式的选择:选择组合编辑或插入编辑。如果选择组合编辑,可按下组合键;如果选择插入 键,按下所需的插入键。选好编辑方式之后,输入和输出键开始闪烁,表示应进行设置编辑点。 编辑点的设置:按下录像机或放像机键,可以选择录机或放机。以 JOG 或 SHUTTLE 状态查找编辑 点。在所需要的点上按下记忆键,同时按下闪烁的输入或输出键以设置输入或输出编辑点。为录 像机和放像机设置所需要的编辑点。 除组合编辑点设置方式之外,本机还可以设置分解编辑点。这时可设置音频输入点、音频输出点、 视频输入点和视频输出点,共四个编辑点。按下插入键选择编辑的通道。录像机和放像机可分别 设置,具体步骤与以上相同。检查编辑点:检查编辑点时可以从计时器上得到编辑点的数据。按下录像机或放像机造反录机或放机,保持按下四键之一(输入、输出、音频输入、音频输出), 在按键期间可以显示编辑点的数据。 检查两个编辑点之间的持续时间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按下录像机或放像机选择录机或放机,保持按下下列四个的二个,可显示两个点之间的持续时间, 即视频输入、视频输出、音频输入、音频输出。也可插入一个编辑点,这时按下预演键,同时按 下下列四键之一(视频输入、视频输出、音频输入、音频输出),编辑点可被插入,磁带停止。 预演:编辑点数据设置好之后,预演灯开始闪烁,表示可以按下预演键开始预检。如果需要,可 以按改变编辑点数据或重新输入数据,再次进行预演。 在预演期间,来自录像机和放像机的音频信号及视频信号,可以在与录像机连接监视器上监视。 按下停止键即可停止预演。为了使磁带回到预演,可以按下预演键。 修改编辑点:如果编辑点的设置发生错误,倒如输出数据小于输入数据,或者录像机与放像机的 持续时间不同等,此时消除键就会闪烁,表示不能进行预演或开始编辑,必须进行修改编辑点。 修改步骤如下:按下录像机或放像机键,选择录机或放机,按下消除键,同时按下下列四键之一, 视频输入、视频输出、音频输入、音频输出,以消除相应的数据。如果视频输入、视频输出、音 频输入、音频输出灯开始闪烁,则被消除的编辑点需要重新设置。 利用消除键不仅可以消除错误的编辑点,而且可以在任何时候消除任意编辑点,以便进行重新设置编辑点,方法如下:按 下录像机或放像机键选择录机或放机,保持按下下列四键之一(视频输入、视频输出、音频输入、 音频输出),同时按下修改键(+或-),此时数据可逐帧的增加或减少进行修改。 编辑执行:编 辑点正确设置后,自动编辑键开始闪烁,表示可以开始执行自动编辑。按下自动编辑键,即可开 始自动编辑。在停止编辑时,可同时按下记忆和输出键,编辑即完成。然后可监视被编辑的声音 和图像。按下检查键开始检查,完成检查之后,磁带回到输出点并停止。 第四节 录像机的维护与保养 一.录像机的维护与保养 二.磁带的使用保养第三章电子编辑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编辑控制器各按键的功能和使用; 熟练掌握编辑控制器的操作;. 掌握 一对一编辑控制器的设备和连线。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与启发交互式教学方法计算机多媒体教 学手段。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编辑的基本方法。掌握组合编辑、插入编辑。 了解数字化电子编辑。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启发交互式教学方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编辑控制器的使用 制作电视节目时,常常要把不同磁带上的素材内容,按一定顺序汇集到一起。如果只有摄像 机、录像机,想做出丰富的画面转换是不可能的,还需要更多的电视设备,如电视编辑控制器、 特技效果发生器等。早期的磁带编辑法是机械剪辑,它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每次剪辑时,将所 需要的节目磁带剪断,然后粘贴在一起,剪辑精度很低,而且磁带也不易再使用。近年来,已全 部采用电子编辑法,它充分利用了磁性记录的特点,不对磁带本身进行剪接,而只是对节目素材 有选择的复制,编辑精度高,操作方便,可以快速搜索编辑点,画面和声音可以同时编辑或单独 编辑。随着电子技术与录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广泛应用,电子编 辑技术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一、电子编辑系统 首先,电子编辑是由一些技术措施来保证的。除具备一般录像机都应有的性能外,还需增加旋转 消磁头、消隐切换开关等。为提高编辑质量,录像机还要进行其它辅助设计,这种录像机我们称 之为具有编辑功能的录像机。这种录像机电路复杂,成本也大大提高,对于不用作电子编辑的录 像机则可不必设置以上电路。选购录像设备时,应根据节目要求及经费做有效合理地安排。 1、一对一编辑系统 本系统是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简单的编辑系统,由一台编辑放像机、一台编辑录像机、二 台监视器和一个编辑控制器所构成。 放机是重放素材内容,录机内放空白带,作为编辑母带。一台监视器为素材的内容的监看,另一台为编辑母带的监看。编辑控制器所具备的功能为控 制两台录像机的全部操作功能并进行逻辑编辑。 这种编辑系统,由于操作容易,一般可以由编导直接操作。一般情况下,画面的组接效果为直接切换。 2、二对一编辑系统 由两台放机与一台录机组成的电子编辑系统称二对一编辑系统,它具有一对一编辑系统的全 部功能, 最大特点是可以一次与两台放机联合编辑, 即每次编辑可完成 2 个镜头的组接称之为 A/B 带编辑。 将放像机 1 定为 A 带,放像机 2 定为 B 带,分别在 2 台放像机上寻找镜头的出点和入点,两个镜头的素材画面必须分别在 2 盘磁带上,利用搜索盘,确定了出、入点后,就可以进 行编辑。放像机 1 先与录机共同工作,编入 A 带画面,然后,在 A 带画面的出点转为放像机 2 与 录机共同工作, 编入第二个镜头, B 带画面。 即 这种将两段画面连续地编辑在录机的同一磁带上, 就是 A/B 带编辑,也称它为轮换编辑或 A/B 带卷编。这种编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 效率,同时还是特技效果制作的一个基础。我们知道特技效果的制作最少需有 2 个信号源,才能 出现叠、扫换等效果。此系统中接入特技效果发生器就可实现特技效果的制作。 3、多机编辑系统 两台以上放像机的编辑系统,称多机编辑系统,它的自动编辑性能高,不仅能进行画面的编 辑,同时还可以进行声音的编辑。多机编辑系统通常由带微机功能的编辑控制器控制,特点是通 过微机程序的设置,可操纵多台录像机,进行自动寻找编辑的入、出点,自动预卷和自动编辑。 还可以控制特技画面的实施及声音的编辑,是一种自动程序控制的编辑系统。这种具有特技效果 处理、配音和微机预编程序等功能的多机编辑系统,由于操作复杂,一般需有专职的操作人员。 他们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又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现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有一批既能熟练 操作设备,又懂电视艺术的人才,才能保证编辑节目的质量,提高编辑质量。 二、电子编辑的操作 1、手动编辑 手动编辑是不需要专门的编辑控制器,直接用录像机面板上的编辑操作键 来进行节目编辑 的方法。当使用无预卷功能的录像机编辑时,不能保障编辑入点的准确性。当使用有预卷功能的 录像机编辑时,能提高编辑入点为准确度,满足录机放机“锁相同步”所需的时间,图像质量不 太好时,可适当延长预卷时间。 2、自动编辑 可以记入编辑入点、编辑出点,能自动进行和结束编辑状态。 遥控线连接的双机编辑:在具有遥控编辑功能的放像机与录制机之间连接一根多芯遥控线,以传递控制信息,这样就可以 单机操作,通过录制机的面板对放像机进行控制。录制机面板上的遥控开关搬到录制机时,操作 面板为录制机所属;搬到放像机时,录制机的面板为放像机所属。 编辑控制器连接的双机编辑:有多芯遥控线将编控器与放机、录机连接起来,放机、录机的本机/遥控开关均搬到遥控位 置。放机、录机的功能操作全部由编辑控制器控制,编辑操作由编辑器来完成。 3、电子编辑过程的逻辑功能 在各式各样的电子编辑系统中,由于使用大量的集成电路元件、存储器等构成的逻辑电路, 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使操作简单、方便。预演(PREVIEW)在一个镜头的编辑程序设置完 成后,可进行编辑效果的模拟,编辑人员可通过监视器,对画面的编辑进行检查,可以反复多次。 按预演钮后,录机与和机都将进行预卷功能的实施,倒带 5 秒,然后暂停一下,开始正常放像, 到达编辑点后,录机不进入录制状态,放机继续重放画面,此画面通过电-电状态,直接显示在 录机的监视器上,编辑效果出现了。自动编辑(AUTO EDIT)确定了编辑入、出点后,按下自动 编辑钮,编辑过程自动完成。首先,录机和放机快速搜寻编辑点,并完成预卷功能,然后同时正 常放像,到编辑入点,放机继续重放图像,而录机自动进入录制状态,到编辑出点,录机自动解 除录制状态,编辑结束,放机、录机均暂停于出点位置。编辑编辑结束和插入编辑结束(END) 组合编辑方式结束与插入结束是不相同的。组合编辑时,当按下结束钮(END)时,放机仍要继 续走带 2 秒,录机也要在结束点后多录 2 秒,然后再返回结束点。这是因为编辑误差会造成漏信 现象,所以要多录 2 秒的图像信息。 插入编辑时,当按下结束钮(END)时,放机继续放像 2 秒,而录机则立即由录制状态转换 为放像状态,走带 2 秒,然后返回结束点。由于是插入编辑方式,所以在编辑出点后肯定有画面 存在,不会出现漏信现象。 检查重演(REVIEW) 编辑结束后,想检查编辑效果时,可以利 电子用重演功能来进行检查。此时,只有录机重演,而放机是停止不动的。三、编辑控制器编辑控制器具备微型信息处理装置,能够进行程序编排的开关控制。它通过芯电缆,将电子编辑 系统中的放像机、录像机连接起来,将录像机的功能操作集中于一体,如倒带、放像、录制等等。 它只起一个遥控作用,99 个编辑页存储能力,能连续自动编辑,遥控调音台,音频分离编辑等功 能。 BVE-2000 自动编辑控制器, 能自动选择 SMPTE/EBU 时间码和包括静帧在内的任何录像机事率 下精确的时间码编辑,可连续自动编辑,具备很多特殊实用的功能。操作性强。 面对常见的 PVE-500 自动编辑控制器的面板按钮简介一下: 1、前面板: LEARN(测量)键 按下此键,自动测量被连接的 VTR 的起动延迟。 PREROLL TIME(预卷时 SYNCHKRONIZATION(同步)选间)选择开关将预卷时间设定性在 7(或 10)秒,5 秒、3 秒。择开关 ON/CF 同步和使用彩色成帧位置调整。能获得稳定图像,但编辑准确度稍低。 ON:同 步,但不用彩色成帧位置调整。 迹码) OFF:不须同步。 TC/RTC/CTL(时间码/相对时间码/控制磁选择开关(控制放像机 1,放像机 2,录像机的计时显示格式)。 TC:显示已录下 RTC:显示重置后所增加或减少时间码,按下 RESET(复位)的时间码 6 即使按下 RESET 键,也不会复位。RESET 键,复位。 CTL:显示复位后的 CTL 脉冲计数,按下 RESET 键,复位。 键 按下此键,计时显示器和编辑点复位。SERVO(伺服)指示灯(绿色)放像机 1 运转及伺服锁定时指示灯亮。 N 点(编辑入点)指示灯(红色)灯亮显示放像机 1 的 IN 点已设定;灯闪显示 IN 点等设定;灯快速闪动显示 IN 点 或持续时间在计时显示器中。 OUT 点(编辑出点)指示灯(红色) 灯亮显示放像机 1 的 OUT 点已设定;灯闪显示 OUT 点待设定;灯快速闪动显示 IN 点或持续时间在计时显示器中。 计时 显示器 器上显示。 显示 TC 或 RTC 或 CTL。用初始菜单设置时,显示菜单项目号。错误信息也在计时显示 (10)~(14)和(15)~(19)均与(5)~(9)的功能相同。 (20)TOTAL(编辑时间总长)键和指示灯(红色)按下 TOTAL 键,指示灯闪动,计时显示器中显示录像机总时间。若还原,再按下此键。当编辑总时间在计时显示器中显示时,若要编辑总时间复位, 按下 RESET 键。 (21)EDIT NO/TRANS/DUR(编辑序号/效果持续时间/编辑持续时间)键用于设置编辑序号/特技 效果, 特技持续时间或编辑时间总长。 这三个键对应显示窗的三个数位。 (22) EDIT NO/TRANS/DUR 显示窗 TRANS 键灯亮,显示窗显示特技效果持续时间;TRANS 键灯闪,显示编辑时间总长; (23)P1/AUX1(ENTRY+P1) (放像机 1/辅助信号源 1) AUX1TRANS 键灯闪,显示现在的编辑序号。键 P1 放像机 1) 按下此键, 选择连接在放像机 1 接口的录像机作为信号源, ( : 指示灯亮。(ENTRY+P1)(辅助信号源 1):按下此键,选择连接在辅助信号源 1 接口的设备作为信号源, 指示灯亮。 (24)P2/AUX1(ENTRY+P2) (放像机 2/辅助信号源 2)键作用同(23)。 (25)FROM TO/AUX3(ENTRY+FROM TO)(转换前转换后信号源/辅助信号源 3)键 此键,改变 FROM(转换前)信号源 2、具体操作步骤 一对一编辑系统:FROM TO:按下切换编辑是一种瞬时从一个画面转换到另一个画面的技术。在组合模式下,音频和视频信号 在同一时间切换;在插入模式下,可独立切入音频和视频。 选择编辑模式:组合方式或者插入方式。 组合方式:按下 ASMBL 键、键灯亮,在按下 ASMBL键前,若任何一个插入方式键灯(V、A1、A2)已亮,应先按下它们令其键灯熄灭。 插入方式:根据需要插入的信号,按下一个或多个 V 键、A1 键、A2 键,键灯亮。在按下插入方 式键前,若 ASMBL 键灯已亮,应先按下该键令其键灯熄灭。 选择放像机:选择放像机 1 或者放 像机 2,A/B 键灯庆熄灭,如果 A/B 键灯亮,再按一次,如果 A/B 键灯闪,按两次,使键灯熄灭。 按下 P1 或 P2 键,键灯亮,在 FROM TO 指示灯中 FROM 排的红色 P1 或 P2 指示灯亦亮。 设定编辑点:设定编辑点时,要在监视器上观看放像机或录像机放像,搜索所要的画面。在所要 的画面位置,停止放像,要学会使用搜索盘。在高位时转动搜索盘,用于有极变速方式,前进或 倒带放像,取决于角度(以中间位置为准)。在中间位置,可感到一卡位,出现静帧。按下去并 转动搜索盘,用于无极变速方式:前进或倒带,取决于转动的方向及速度。停止转动此盘,出现 静帧。寻找到所需的画面时,正常放像状态,按 STILL 键;有极变速方式状态,将搜索转到中间 位置;无极变速方式状态,停止转动搜索盘。放机有编辑入点和编辑出点,录机有编辑入点和编 辑出点,4 个编辑点设定 3 个就可以。一般编辑入点必须设定的,而编辑出点设定 1 个就可以。 具体做法:搜索到所需要的画面后,将 ENTRY 键与对应所要设置的编辑点的 IN 和 OUT 键一齐按 下。不管先按下 ENTRY 键还是 IN 或 OUT 键,只要按下两键,就能设定编辑点。 放像机和录像机计时显示器的上面,与编辑点对应的 IN 或 OUT 指示点亮。如果编辑点的指 示灯闪动,则说明编辑点尚未设定。设定 3 个编辑点后,PREVIEW 和 AUTO EDIT 键闪动,说明可 以预看和执行编辑。 预演编辑:预看功能是在执行编辑前进行预演、预看时,放像机和录像机 准确地按所要执行的编辑形式走带,结果显示在监视器上,供观看审查,但不录制编辑。如果未 设定编辑 OUT 点,则磁带一直走下去。可以按 AUTO EDIT 键,执行自动编辑,可以按下 ALL STOP 键,停止预演。执行编辑:编辑点设定好后,可执行 AUTO EDIT 键,正式进行录制编辑,录像机 走到 OUT 点后两秒停止,然后倒回到 OUT 点,并停止。RVW/JUMP 键灯闪动,表示可以重看。也可 以继续编辑下一个画面。编辑检查:如果需要检查一下编辑效果,可按 RVW/JUMP 键进行编辑检 查,录像机从预卷点到 OUT 点的两秒之间进行重放,以供观看。观看完 IN 点后,可以再按下下 RVW/JUMP 键,磁带快进到 OUT 点前 5 秒位置正常放像,至 OUT 点位置停止。 第二节 编辑的基本方法 电子编辑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工作流程,有这些说法:直接编辑和间接编辑、CTL(控制磁迹) 编辑和 TC(时间码)码编辑、联机编辑和脱机编辑、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 辑、在线编辑和离线编辑。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所以它俩是最基本的电子编辑方式。 一、直接编辑与间接编辑 1、直接编辑 直接编辑就是将一台或若干台录像机上的素材内容直接编录到录像机的工作母带上,是最常 用的编辑方法。由于在编辑节目磁带时,常常为了检查画面质量,或为寻找一个准确的编辑点, 要将素材磁带反复放像、倒带。供播出的节目素材是用价格昂贵的高质量的设备录制的,反复寻 找画面不仅使设备磨损大,而且使磁带上的图像质量下降。这是直接编辑的缺点,它不太适合于 大型节目(或连续节目)的制作,工作时间长,效率低,容易出现编辑点错误,会降低图像和声 音质量。 2、间接编辑 间接编辑早期的含义是:电视剧或连续节目为保证图像质量,将素材转换成 1 英寸磁带去进 行编辑。现在的含义是:利用时间码的特性,将原始素材带(带时间码)转录到工作带上,即低 档录像机的磁带上,编导人员在低档录像系统中进行画面的选择、编辑预演、实际编辑等,无需 考虑图像质量的损失,更不会增加高档设备的损耗。对于每个镜头的编辑入点及编辑出点可以反 复进行修改,最后将全部编辑点数据整理成编辑程序 EDL(镜头组接清单),将编辑程序 EDL 输 入到高档设备编辑系统中,(原版带与工作带上的时间码是一致的)用原版素材带,进行高效率 的编辑。 时码读出器用于无时码读出功能的录像机进行时间码读出,它一般具有字幕发生器,通过监 示器能看到叠加有时码显示的图像,同时自身也具有 8 位数字显示功能。时码编辑是电视节目后 期编辑的一种先进编辑方法,编辑精度高、自动化强、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当中, 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素材记录 要进行时码编辑,其素材带一定要录有时码, 在前期拍摄录制时,对磁带上每个镜头都要同时录有时间码。 工作带复制前期拍摄结束后,进入后期编辑之前,将录制完毕的素材带全部复制(包括图 像信号、 声音信号和时码信号) 一版, 制成工作带, 工作带一般采用低档的 3/4 英寸磁带或者 1/2 英寸家用录像带。在工作带复制过程中,为保证时码能被正确完整连续地记录,在复制系统中可 加入使用时码发生器,使之从属锁定素材带的时码上,复制出的工作带中的时间码将与原素材带 中的时码一致,在录制一些简单的素材带时,也可采用直接复制工作带的方法,以简化工作带的 复制过程。脱机编辑是一种预编工作,工作带复制完毕后,应将素材带妥善保存,用工作带在脱 机编辑系统中进行电子编辑。脱机编辑系统通常采用 U-matic 型录像机或家用 1/2 英寸录像机, 整个编辑过程和一般的电子编辑方法相同。通过编辑机一个一个地寻找画面编辑点、打点,进行 自动编辑。在一般的脱机编辑系统中没有特技转换功能,但考虑到在联机编辑系统中具务特技转 换功能,因此,在决定编辑点时,需预留出转换时间,以免在以后加入特技切换时,将有用的画 面切掉。与普通编辑不同的是,脱机编辑系统连接有 EDL(编辑清单)输入输出设备,这些设备 可以是电传打字机(TTY)、纸带穿孔器和纸带读出器或者是磁盘驱动器等。这样,在脱机编辑 结束后,就可将编成进行时间码读出,并通过上述设备把编成带上的全部编辑点数据以纸带或磁 盘的形式转换成编辑清单(EDL),同时,也可打印出来,供编辑人员参考检查。 联机编辑是一个编辑播出母带的过程。将脱机编辑的穿孔纸带用纸带读入器输入到联机编辑 系统中,然后调出需要修改的编辑点,按照编辑的意图进行修改。如果有特技转换,需要对 EDL 进行重新修正。最后经检查无误,取出保存的原始素材带,与编辑用空白带一起装入联机编辑系 统的录像机中,设定连续状态,启动编辑系统。由于联机编辑系统通常由多台录放像机组成,在 编辑控制器的控制下,会自动连续地一个编辑点一个编辑点地编辑下去。直至节目带完成后自动 停机。如果不是多台录放像机,而是一个二对一编辑系统也能做好此编辑,但不是自动连续的。 操作者必须随时准备换磁带,需哪个“镜头”的磁带,就将它放入放像机中,虽然复杂些,但是 高档机器损耗减小了,图像质量损失减小了。时编码的好处:比用高档录像设备时间短,设备损 耗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节目制作成本。 二、CTL(控制磁迹)编辑与 TC(时间码)编辑 1、CTL 编辑 CTL 信号的控制磁迹信号(Control 缩写)。磁头与磁带有一角度,形成一个斜率,它与两 个速度有关。一是磁头速度,即磁鼓转速,另一是走带速度。重放过程中,磁头拾取信号,要能 准确地扫描磁迹,以便图像质量最好,所以需要有一基准信号,来控制磁头速度,使它与记录时 保持一致。 这一基准信号通过伺服系统使供带马达、 磁鼓马达与记录时一致。 这个基准信号称 CTL 信号,由专门的单独的磁头记录,且与视频录制磁头一齐工作,记录在磁迹上方,与每一条磁迹 对应。 CTL 信号是帧频方波脉冲,磁带运行时,编辑机对 CTL 脉冲记数,每 25 个 CTL 脉冲为 1 秒, 可以反映磁带运行的位置。CTL 信号计数在编辑机上是可以任意位置清零,便于计算每个镜头的 长度。编辑入点清零,编辑出点的时间,即为此“镜头”的长度。但是,高速走带时,磁头与磁 带会接触不良,丢失 CTL 信号,磁粉脱落也会造成计数误差,所以,编辑精度不够高。 2、时间码编辑 时码编辑过程中,为了迅速而准确地搜索记录在磁带上的视频信号的某一 帧画面,就需要在视频磁带上记录一个特殊的时序数字码,这个时序数字码同记录在录像磁带上 每条磁迹是一一对应的,并以一定顺序编辑编成数字信号记录在视频磁带上,称之为时间码。实 际上,这种时间码对每帧画面都进行了专门的地址标定,并可以以时、分、秒、帧在录像机的计 时器上显示出。与控制磁迹(CTL)信号不同,时码是一种绝对地址码,计时器的清零钮对它不 起作用,只有录制时,才能改变时间码。 三、脱机编辑与联机编辑 脱机编辑是一个粗编过程,与一般电子编辑方法相同,操作简单,编导人员完全可以熟练掌 握,将所需镜头的时码记下来,形成编辑清单 联机编辑是一个编辑母带的过程,利用脱机编辑后得到的编辑清单,可以很快地找到要编辑的镜头并编辑。 四、组合编辑与插入编辑 这是电子编辑的两种基本方式,无论编辑流程如何,最终衔接图像、声音的方法是组合编辑 或插入编辑。 1、组合编辑 组合编辑是将节目素材磁带上的画面及其声音,按照事先编排好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记录 在母带上,串编成为一个完整的录像节目带,如图所示。在组合编辑时,素材带上的视频信号、 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都同时被记录在新编节目带上,它们全都是全新记录的。在编辑入点处,同 时馈送消磁电流给总消磁头和旋转消磁头。此刻包绕在磁头鼓上的那部分磁带被旋转消磁头逐场 消磁,同时由视频磁头消磁的磁带到达磁头鼓入口处,将旋转消磁头的消磁激励信号切断,只用 总消磁头消磁。所以说,在组合编辑时,仅在编辑入点开始的大约 5 秒之内使用旋转消磁头,而 总消磁头将一直工作到组合编辑结束。此方式中,在停止编辑时,会留有被总消磁头消去的梯形 状空白部分,所以,记录有完整节目磁带中间用组合编辑插入新画面,在出点画面会出现丢失现 象。因此,要特别引起注意。组合编辑法只需确定编辑入点,一旦确定好入点就开始编辑。等记 录完所需要的部分后,选择适当的位置停止编辑。然后将母带倒回到所需要部分的尾端,即不需 要部分的开头处,再把它为接下去编辑的入点,编辑第 2 个画面。这种不断消去不需要的部分, 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编辑的方法是使用最多的编辑法,是图像和声音同时编辑的方法。因为控制磁 迹信号也同时记录,所以,用空白磁带按顺序连接记录画面时,较为方便,但是如果从一个新磁 带的起始点或在磁带空白段之后进行组合编辑,在最初的编辑入点前不得不录制一个至少 10 秒 的控制信号,可以简单地录制方法复制一段磁带以此代替录制控制信号。 2、插入编辑 插入编辑是在一个有节目磁带上的某一部分换入新节目,即将母带止不需要用有用的素材替 换下来,如图所示。在插入编辑时,不记录新的控制磁迹,仍保留原有磁带上的控制磁迹。从录 机的工作情况看,插入编辑只是利用旋转消磁头消去视频磁迹,而固定(总)消磁头不工作,插 入编辑能单独插入图像或声音,也能同时插入图像和声音。即利用事先记录在磁带上的信号进行 编辑,插入视频信号和音频号,保证在编辑入点和编辑也点处,磁带上的视频和音频磁迹准确地 连接。插入编辑方式有以下几种形式:在已有完整节目的磁带中间插入新图像或声音,以代替原 来的信号。在已录有图像的磁带上加音乐或解说词。在已录有声音的磁带上加图像。要注意的一 点是,使用组合编辑方式,在记录视频和音频磁迹的同时,也记录了控制磁迹,而插入编辑方式 中,替换视频,音频磁迹时,并没有替换控制磁迹。插入编辑不能像组合编辑那样在空白磁带上 进行,必须在记录有控制磁迹的磁带上才能进行,如果要使用全新磁带,则事先要把控制信号录 好。通常插入编辑多半是用于对组织编辑的节目磁带进行部分修改与后期配音。插入编辑的特点 是要指定编辑的入点和出点,而组合编辑只需要编辑入点就可以了。 第三节 数字化电子编辑 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引发了电视技术领域新的变革。随着多媒体技术在电视节目后期制 作中的应用,以硬盘为基础的制作方式即 非线性编辑系统应运而生,并以其独有的,传统磁带 视频编辑设备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广泛应用并得到认可。随着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功能、速度、系 统的开放性和网络化媒体共享方面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传统的磁带后期制作系统终将被以硬盘 为基础的多媒体电视制作手段所取代。 一、非线性编辑系统: 非线性编辑是把输入的各种视音频信号进行 A/D 转换,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存入计算机 硬盘中,将传统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中的切换台、数字特技、录像机、编辑机、调音台、字幕 机、 图形创作系统等设备, 用一台计算机来进行运算、 操作, 视频信号在计算机内部全部按 4:2:2 数字分量处理。 二、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点 随着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与传统的编辑系统相比,非线性编辑系统表现出来的优点 越来越多。编辑制作灵活方便、效率高。非线性编辑采用硬盘为记录介质,利用时间地址码二维 检索,记录检索方式为随机存取,省去了磁带录像机线性搜索编辑点的卷带时间,不仅大大加快 了编辑速度,提高了编辑效率,而且编辑精度可以精确到零帧。另外,线性编辑的信号是在磁带 上顺序记录的,非线性编辑的信号连接、删除都并非在存储介质的物理位置上进行,而是依靠软 件跳跃式的进行。 编辑过程中只是编辑点和特技效果的记录, 可以不进行图像和声音信号的复制, 任意进行剪接、修改、调动画面前后顺序,为编辑制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编辑过 程中,信号损失小。对于制作节目,传统制作中审看找点等是与非线性编辑一样,但开始合成时, 就必须一遍一遍的快进、快退,一点一点的寻找素材点了,而且同一段素材如果重复使用,则要 先制作一份拷贝后,一遍一遍的录制,耗费的时间可能是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于非线性编辑了;同 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拷贝次数增加,图像质量则会大大下降。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处理过程是 数字式的。在整个信号处理过程中,除了编码、解码,模 / 数、数 / 模转换、压缩、解压缩和 文件格式转换会引起信号损失之外,实际编辑制作过程完全由数字化信号处理,无论对录入的素 材怎样进行反复编辑和修改,都不会引起图象质量下降,不会增加噪声,从而克服了传统模拟编 辑系统的致命弱点。设备一体化,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将编辑、特技、字幕、音频甚至动画 等功能高度集成,系统内部对视音频数据数字化处理,信号损失降到最低。即使制作多层特拔, 也无需工作版,一次编辑即可得到完成带,确保了播出版的声像质量。 它集各种功能设备于一体, 减少了设备以及设备之间的连线、 接口, 免去了信号之间的重复转换, 提高了可靠性。设备的小型化、零维护费用、功能集成、开放式软件、使设备综合能力大大提高 而成本却大大低于传统的设备。 不需要添置数台昂贵的录放机, 也不用添置动辄几十万的编辑机、 切换台、特技机等。由于是非线性编辑,你只需要一台录放机即可。而且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录 放机只需启动两次:一次是输入素材,一次是录出母带,这样就大大避免了昂贵的磁鼓的大量磨 损,使得录放机寿命大大延长。主机记录介质采用硬盘,硬盘为非接触式记录设备,记录时磁头 与磁盘之间不直接接触,不存在磁头与介质磨损的问题,因而故障率极低,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可达 300,000 小时,工作寿命远远长于录像机。 联成网络,资源共享。便于通过联网形成制作群,实现谋体共享。采用硬盘随机存取技术, 可方便灵活的编辑与修改素材,大大提高了编辑效率。集成度高,体积小。操作界面直观,便于 实现高精度的编辑。通过软件对系统升级,便于功能的扩展。价格与传统设备持平或略低,并有 降价的趋势。运行成本低,避免了传统编辑设备中的磨损,具有高度的免维护性与可靠性。具有 一次性投资,可以长期使用的优点,避免了传统设备过时废弃的遗憾。第四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电视特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特技台的使用。了解特技的种类和特技的含义。制作特技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启发交互式教学方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WJ第一节 WJ-AVE55 特技台的使用 一. 后面板(出视多媒体课件) AUDIO:音频信号(L:左声道 R:右声道),COMP:复合信号(VIDEO、LINE) Y/C:分量信号;SOURCE 1―4:为输入信号;REC OUT:为节目输出信号;PREVIEW:为预演输出 信号(只输出图像)。 二. 连接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三. 前面板(出示多媒体课件) 1. POWER(ON OFF):电源开关 2. POWER:电源指示灯 3.WIPE/MIX:划像/混合选择键,按键指 示灯亮,划像方式选择(划变 A/B 通道画面), 按键指示灯闪烁,混合方式选择(混合 A/B 通道画 面:化出化入) 4.LUM KEY:亮度键,5.CHROME KEY:色度键,6.SET:色键设置 7.WIPE:划像样式菜单键(按下此键在预演监视器屏幕上出现划像样式菜单) 8.EFFECT:特技效果菜单键(按下此键在预演监视器屏幕上出现数字特技效果设定菜单) 9.COL:背景和划像镶边颜色调节菜单键(按下此键在预演监视器屏幕上出现彩色) 10.FADE:淡出淡入设定菜单键(按下此键在预演监视器屏幕上出现淡出淡入设定菜单) 11.AUDIO:声音设定菜单键(按下此键在预演监视器屏幕上出现音频设定菜单) 12.SELECT:选择键(利用此键选择位置等),13-15.选择指示灯 16.JOYSTICK CONTROL:控制杆(调整特殊划像花样的位置;调整色键键控颜色) 17.A BUS:A 通道选择键,18.B BUS:B 通道选择键,19.EFFECT:数字特技效果输出键 20.STILL:静止图像输出键,21.MIX/WIPE CONTROL:混合/划像 A-B 通道滑动杆 22.TIME :自动划像/混合或自动淡出淡入时间设定钮,23.AUTO FADE:自动淡出淡入键 24.AUTO TAKE:自动划像/混合 A-B 通道转换按键,25.MEMORY:记忆键,26.CALL:提取记忆内容键, 27.NUMBER:数字设定键,28.29.30.31.:上下左右键,32.SELECT/UNDO:选择/取消键,33.ENTER: 回车键 四. 操作使用(出示多媒体课件) 1.硬切 2.视频混合 按划像/混合键 选择 A 通道信号 选择 B 通道信号 推动滑杆(或设定时间,按自动转换按键) 3.视频划像 划像花样的设定 ①按下 WIPE 键,②按下上下左右键,选择上面菜单中的某一划像花样,可反复按选择/取 消键, 可变换四种花样 ,③按下回车键 ④用上下左右键在此菜单中可继续选择单向划像、双向划像、镶边等划像花样 单向划像、双向划像、边沿坚硬、镶、边沿柔和 注:再按 WIPE 键可随时退出菜单 定位杆的使用 4.数字特技效果 EFFECT:A B STROBE:0 1 2 3 4 5 MOSAIC:0 1 2 3 4 5 PAINT :0 1 2 3 4 5 STILL :FLD FRM NEGA :OFF ON CHROMA:OFF ON C.LEVEL… 5.亮度键的应用 按亮度键、按上下键设定键控电平、按回车键按除亮度之外的其它三个键之一 6.色度键的应用 按色键设定键,转动摇杆设定色键键控色,按回车键,按上下键调整键控电平, 按除设定键之外的其它三个键之一。 7.淡出淡入 VIDEO : OFF ON 、AUDIO : OFF ON 、TITLE : OFF ON、FADE : W B C. 2000 系列特技系统的使用。 1.SEG-2000AP 的使用(出示多媒体课件)POWER(电源部分): AC: 交流电、OFF: 电源关闭、BATT: 可充电电池、EXT.DC: 外接直流电电池电平表和低电压告警指示灯 2.A and B bus section(A/B 组通道部分):A/B 通道选择键: 选择所需的视频输入信号(6 路)或机 内彩色发生器信号(第 7 键)以获得特殊效果 背景模式选择: WHT/COL/BLK(白色/彩色/黑色)其中彩色颜色由背景颜色调节杆选择特技控制杆: 控制 A 通道和 B 通道的输出 3.EFFECTS SELECT buttons(效果选择键): MIX: 混合键(混合 A/B 通道画面:化出化入或淡出淡入) WIPE: 划像键(划变 A/B 通道画面,划变图形由划变图形键选择) EXT KEY: 外键(用来自外键输入的输入信号,键控 A/B 通道画面) 划像图形键: 用于选择划像图形形式 4.背景色彩控制区: 背景颜色调节杆、背景颜色亮度调节 5.特殊效果控制区: 划像边框形式选择: SOFT/HARD/BORDER、柔和/镶边控制: 控制柔和/镶边宽度 外键电平: 调节连接至外键输入插孔的输入信号的外键电平 6.PGM/PST bus section(节目/预演通道区): PGM/PST(节目/预演选择):PGM----开关打到此位置,节目输出孔和预演输出孔同时输出信号 PST----开关打到此位置,只有预演输出孔输出信号 PST BUS(预演通道键):上开关置于 PST 时,用此键选择预演信号;上开关置于 PGM 时,此键选择节 目输出孔的节目输出信号 PGM/PST MIX(节目/预演混合杆): 由预演画面渐变成节目画面,或相反。 背景模式选择: WHT/COL/BLK、EFFECT: 特技效果选择键、AUX: 外接信号键、TAKE: 快速切换 CRK-2000P 的使用 WEX-2000 的使用第五章 电视音响设备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动画与实物教具相结合进行教学,互相取长补短,使教学生动、易教、易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调音台的使用。 了解混响的概念,混响时间的长短对声音效果有何影响? 了解调音台的主要功能。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调音台的使用。 教学难点: 混响时间的长短对声音效果有何影响。 第一节播音室和控制室 一、混响 如果一个房间又空又大,在里面讲话时会感到有嗡嗡的声音,使讲话听起来含混不清。这是 由于空房间内没有什么吸声物体,而墙壁又是比较坚硬的。当我们说话时,第一个音发出后,它 在墙壁之间来回反射,可以延续较长时间,当第一个音没有消失时如果又发出第二个音,这两个 音将混合在一起,听起来就会感到含混不清。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房间的混响。一个房间装修布置 完毕后,它的混响延续时间(简称混响时间)随之确定下来。在混响时间比较长的房间内唱歌, 会有“余音绕梁”的感觉。在这样的房间内播音或录音,显然是不行的。 混响:在室内,当第一个音没有消失时如果又发出第二个音,这两个音将混合在一起,听起 来就会感到含混不清。这种现象称为房间的混响。 混响时间:当一个连续发声的声源,在达到稳态声场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则从声源停止发 声到室内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60dB)时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的长短对室内的声音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响时间是对各种房间进行音质设计或音 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房间的混响时间短时,声音听起来比较清晰,但过短则会感到声音干涩, 并且会感到声音响度不够;混响时间长时,声音听起来比较丰满,但过长则会感到前后声音分辨 不清,降低了声音的清晰度。由于播音室和控制室是制作和监听声音节目的场所,因此对混响时 间有一定要求。 二、播音室(录音室) 播音室(录音室)是经过声学处理、供播音或录音专用的房间,一般的房间是不适合播音或录 音的。 对播音室(录音室)的声学要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有适当的混响时间,而且房间中声 音扩散均匀。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通常要在播音室(录音室)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安装适当的吸声 材料。在地面上要铺上地毯,以便控制各种频率的声音在播音室中的反射程度。 播音室的混响时间要根据房间大小和用途而设定不同的值。用于语言的播音室和用于音乐的 播音室其混响时间也应有所区别。语言用的房间混响时间略短些,以保证其清晰度。对于约 20 的 语言播音室,在 500Hz 时的最佳混响时间为 0.4 秒左右。而用于音乐的播音室,根据房间面积的 不同,在 500Hz 时其最佳混响时间为 1.5~2.0 秒之间。另外,对于混响时间较短的播音室(录音 室),在制作节目时也可加入人工混响,以便获得较好的音色和不同的艺术效果。能隔绝外面的 噪声。播音室(录音室)应采取一定的隔声措施,使室内保持足够安静,以免外来噪声对有用信 号产生明显的影响。播音室(录音室)应建在震动和噪声小的地方。播音室(录音室)的墙壁、 门、窗应作隔声处理。墙体要较厚或采用双层墙,尽可能减少窗户,不设临近马路的窗口,对于 必须保留的窗口可采用密封的双层窗。对于播音室与控制室之间的窗口应由三层以上不平行安装 的玻璃制成。为了防止噪声从门的缝隙中传入,应采用特制的双层门,并在两道门之间留出面积 在 3 以上的空间,这称为声锁,以隔绝外界的噪声。播音室(录音室)天花板与上一层楼房的地 面之间,以及播音室(录音室)地面与下一层楼房的天花板之间,都需要用弹性材料隔开。另外, 与其它房间的地基间不应有硬性连接,即需采取浮筑式结构,以形成“房中房”来隔绝噪声和振 动。对播音室的通风、采暖、制冷也要注意采取措施,消除它们发出的噪声。 三、控制室 控制室的作用是在节目制作和播出过程中,对播音室送来的节目信号进行一系列处理,包括 放大、音量调整、平衡、音质修饰、混合、分路和特殊音频加工等,同时对正在制作的节目进行 监听。处理之后的节目信号进行录音或送往主控制室进行播出。通常播音室与相邻的控制室之间 设有玻璃窗,以便于两室工作人员彼此观察联系。控制室要求有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混响时间, 以便工作人员逼真地监听节目的音质。控制室主要有调音控制台、录音设备、监听扬声器和音质 加工设备等。语言播音室的控制室设备比较简单,调音控制台的功能较少;音乐播音室的控制室 设备比较复杂,调音控制台功能较强。 第二节 调音控制台 调音控制台(简称调音台)是声音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的中心设备,广泛用于广播、电视、电 影和音像制作部门。 一、调音台的功能: 多路音频输人信号的混合(如传声器、CD 机、录音机等);多路音频输入信号音量的平衡;音 质的均衡与修饰;实现混响、延迟等各种特殊音响效果的处理;立体声的调音控制; 具有多路信 号输出等。 二、调音台的分类: 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 播出用调音台;录制节目用调音台;扩声用调音台; 根据信号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模拟式调音台; 数字式调音台; 根据信号输出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声道调音台; 双声道调音台; 四声道立体声调音台;多声道 调音台; 根据节目种类不同可分为:音乐调音台;语言调音台; 三、调音台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调音台由输入部分、输出部分和监听部分构成,输入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对来自不同信号源的 信号进行放大、衰减和动态范围的调整,同时对信号进行均衡、压限和噪声切除等处理,然后按 照制作的要求,进行信号的母线分配、混合等处理。 输入部分包含了多个输入通道,每一个通道包含了前置放大器、均衡器、输入电平控制、开关矩 阵等组件。前置放大器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由于来自传声器的信号较小,而来自录音机等 音响设备的信号较大,因此不同输入通道的前置放大器具有不同的增益。均衡器的作用是对信号 进行频率补偿,均衡器通常是由三个或四个频段构成的组合均衡器。可通过各个频段的提升量以 及转折频率或中心频率的选择,对高、中、低三个频段的频率分量进行提升或衰减。输入电平控 制用来控制本通道输入信号传送给对应输出通道的电平。开关矩阵用来选择本输入通道信号应传 送的输出通道。根据需要,一个输人通道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输出通道。 输出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对各个输出通道的信号进行放大、主音量控制等。 输出部分包含了多个输出通道,每个输出通道都包含有混合放大器、主音量控制以及监视仪表等。 混合放大器接收所有选中该通道的输入通道的信号,也接收来自外接混响器返回的信号,然后将 这些信号进行混合放大。主音量电平控制用来控制该输出通道输出的电平,另外还有监视仪表用 来测量该通道输出电平的大小。 监听部分主要用来监听调音或录音的质量。通常需要监听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的内容;监听录 制的内容,即由调音台输出,由录音机录音后输出的内容;监听各输入通道的信号进行混合的内 容,通常用于补录某一通道的信号时,输送给演奏员监听,以便他们同步演奏。第六章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虚拟演播室计算机多媒体动画与实物教具相结合进行教学,互相取长补短,使教学生动、易教、易学。 二、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电视制作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孟群编著,书号 ISBN 7-121-01045-3 定价:25.00 元。 《实用电视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黄著诚等著,书号 7--X 定价:16 元。第一节概述 虚拟演播室技术与色键技术十分相像,它是由前景的主持人为主的画面和背景画面,采用色 键的方法构成一体,产生人物置身于背景的组合画面。然而,在真正的虚拟演播室技术中,背景 是由计算机产生的,计算机接受摄像机的控制,随着摄像机的推拉摇移,改变俯仰角度,计算机 相应改变画面的大小和角度,并且为了正确再现前景与背景的空间透视关系,还需对前景和背景 实施空间锁定,这种空间锁定是通过精确测定摄像机的所有定位参数 ( 包括镜头调整参数 ) 来 实现的。 主持人一般是在呈“U”型或“L”型的蓝箱里做着各种表演,实际的、或“真实”的前景摄 像机对其进行拍摄,背景图像 ( 画面装饰、道具和风光布景 ) 大都是三维立体图,由制作人员 预先用计算机生成 (即预先着色好) ,前景与背景图像在传输或录制过程中混合。这种合成图像 的制作方式即被称为“虚拟”。故此,这种图像摄录系统也被称为“虚拟摄像”,与传统的蓝幕 色键技术截然不同的是,虚拟演播室技术中的真实摄像机 (前景图像) 与虚拟摄像机 (产生背景 图像) 始终保持同步互锁,为此,必须对真实摄像机的以下参数进行确定:蓝幕背景的 X、Y、Z 坐标值。 摄像机的俯仰、摇移以及可旋转角度的数值。镜头的焦距和聚焦。 然后,真实摄像机的所有上述参数都送入计算机分析,系统对与前景图像相关的虚拟背景图 像发出控制指令。最后,录有表演者和真实道具的前景图像与计算机生成的背景图像在色键控制 器里合成为一幅画面,传送至视频切换台输出。 由此可见,虚拟演播室系统可分解为三个部分: 摄像机跟踪部分、计算机虚拟场景生成部分及视频合成部分。 虚拟演播室技术对背景进行调整或 移动,使之与摄像机的运动同步,即使用一个所有位置、参数能够被测量的摄像机系统,它与一 个计算机系统相连接,该计算机系统能够使用这些数据控制背景图像的生成,使背景与摄像机同 步运动,即前景图像与背景图像建立起正确的透视关系。 虚拟演播室在现场拍摄及录制过程中, 使用计算机制作的三维模型场景,实际地与现场拍摄的演员、录像机以及其它信号源合成在一起, 保证现场演员在虚拟演播室中与三维背景呈现真实的透视关系,同时允许插入视频片断,互相作 用的三维特技效果,图形/音频及其它东西。这些效果可以是事先准备好的也可以是导演现场的 决定。所有三维场景是由同一台摄像机拍摄的感觉。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可以避免真实制景的 繁琐及浪费,而且三维场景还可以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制景费用,拓展了环境背景图像范围, 能够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创作力。 “虚拟演播室摄像机”进入合成系统,能够实现许多功能,好在 演播室范围外游移,以完全不同的场景出现或者飞出演播室之外至远处,在运动中安全平滑地返 回虚拟演播室场景,以及过渡到真实的摄像机。“虚拟蓝背景技术允许摄像机拍摄蓝背景以外的 事情,不受现场演播室的局限。” 虚拟演播室系统允许摄像机在演播室空间内进行灵活的古代及 曲线运动 , 不受限制地摇移,俯仰及变焦。虚拟演播室系统原理摄像机运动跟踪系统将获取的摄 像机运动参数进行处理后,去控制背景图像生成装置,使生成的背景图像与前景图像保持正确的 透视关系。最后摄像机所摄的前景与背景在色键合成器中合成并播出。第二节 关键技术 一、摄像机跟踪技术 摄像机跟踪技术的目的是将摄像机当前的位置方向,镜头景参数通过 RS-422 或 RS-232 接 口输入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将其计算的控制数据输入到背景制作的计算机中。背景制作的应用软 件根据这些参数来调整虚拟摄像机的位置,方向和镜头参数,使虚拟场景产生对应的变化。 镜头 参数的确定。ENG/EFP 类型摄像机的镜头安装在一特殊的柱架上,柱架上有一特殊的编码器,能够 检测出四个轴(上下/左右/推拉/聚焦)的参数变化,将其数据编码输出,柱架的齿轮必须和 聚集/推拉行紧密咬合,以保证聚集参数的准确性。 方向参数的确定。上下左右位置参数由液压基座上的编码器得到。可以安装在三角架上,也 可以安装在云台上。编码器能够测量摄像机上下左右运动的角度来得到上下左右的 位置参数,进 行编码输出,测量精度很高。位置参数的确定。通常摄像机是安装在三角架,云台或升降臂上, 所以位置参数(地面位置 X,高度 Z)由三角架,云台或升降臂的参数决定。可以用类似编码器方 式测量,只使用脚轮旋转所对应的编码数据,精确度比较低;另一方法是读条码法,使用安装在 三角架上的一个专用广角摄像机来扫拍一个垂直固定在演播室地面上的条形码板,可以测量出摄 像机三角架的方向参数,而且能给出三角架的方向参数,精确度较高。需注意的是,条形码目标 必须在广角摄像机视线范围之内,如果三角架远离条形码目标或当条形码变得模糊时,就无法得 到位置参数。 实现摄像机运动跟踪的另一个方法是图形识别法。在演播室的蓝背景上绘制两种深浅程度不 同的图形,虚拟演播室的最初值确定之后,当摄像机的机械运动参数发生变化时,它所拍摄的背 景图形的特征,也发生相应变化,通过测试图形的变化,经过运算可以确定摄像机上下左右和镜 头推拉的变化量。 具体方法是:选择格子图案。在深蓝色的幕布上用浅蓝色绘制出特定的格子图案。带有格子 图案的蓝稿。蓝稿整体采用与传统演播室相同的蓝色,下面有用浅蓝色组成的格子图案,下面倾 斜放置,利用色键合成技术。 二、背景 虚拟演播室的背景图像可以是采自录像机或摄像机的活动图像,也可以是静止图像等,而实 际上使用最多的是由计算机创作的二维或三维图形 CG(Computer Graphics),即虚拟场景。与一 般演播室的场景设计不同之处是,不仅仅要事先设计和制作而且更具灵活性,不用考虑一般演播 室场景设计中所需的道具制作运输,储藏等费用。能够设计实现中不存在的物体等。首先要对虚 拟场景中的所有物体进行设计--物体的外形和衬景,即建立三维模型,计算机分解成许多个多 边形,在每个多边形上施加的材质。描绘处理,如简单的颜色、砖头、木头、水泥或皮毛等。可 以把图像或照片施加在多边形上,产生更逼真的效果。模型进行定位后,使用虚拟灯光产生所需 要的效果。如阴影、高光、反射和折射等。最后,利用来自摄像机编码器的数据建立虚拟摄像机, 用虚拟摄像机实时生成场景,保证虚拟场景与背景图像有正确的透视关系。虚拟场景需要大量的 计算工作来实时处理运动和再生背景,要求生成速度达到 50 场/秒,需计算机工作站作为虚拟背 景生成装置。虚拟背景应在演播室使用前做成并存成文件形式,因为从不同的摄像机位置生成图 像需要很长时间,复杂的场景计算机不能进行快速更换。蓝稿技术即蓝背景,它与一般演播室的 蓝背景不太一样,它必须有两面或三面墙加上地板而不是单景片。所以它有较大的摇摄余地,能 够多较大的虚拟布景区与演员及道具合成。蓝背景的蓝色纯正以保证色键效果最好;照射在蓝背 景上面的光线必须均匀,以保证全景镜头的使用,蓝背景的空间大小,应保证可容纳全部道具并 使主持人有足够的区域活动。如使用一个 5×3×3 米的蓝背景空间,与虚拟背景合成后所产生一 个令人吃惊的大空间效果。 三、灯光 灯光在虚拟演播室节目制作中十分重要,为了消除不需要的阴影,保证色键的效果,应重 视为灯光的布置。首先,要合理调配灯光,使前景与虚拟背景的照明亮度及方向匹配。在蓝背景 区域内,不仅需要顶部悬挂灯具,沿墙面和地面还需要增加灯具。对于需要色光的节目,由于色 键制作的限制,布光会很困难,虚拟布景中能容易地完成预先的灯光状况之间的叠化,真正使虚 拟灯光活灵活现的方法是使用计算机硬件支持的灯光模型,会占用更多的计算机资源,大大影响 虚拟布景显示的效果。 虚拟演播室中,实际和虚拟光源之间的同步变化非常重要。要求演播室灯光的控制必须计算机化,保证灯具的状态可以保存或取出。理想情况下,实际光线的任何变 化都可以被计算机产生的背景检测,来触发虚拟灯光随之变化,反之亦然。此时,色键控制器也 会同步取出适合新的灯光状况的设置。 其次影子问题。演员及真实道具在蓝稿投下的影子也要随演员及道具一起进入虚拟空间。 为了更好也拾取阴影,灯光的设置应使阴影处的蓝色电平与背景蓝幕布的蓝色电平有较大的区别。 影子的方向也要和虚拟空间中的光源方向一致。为了表现虚拟背景中反光地板上的影子效果,可 以在蓝稿地板上铺设蓝色透明塑料。虚拟演播室的影子效果一般只限于地板,但如果要求演员或 真实道具的影子投射到虚拟空间的墙壁上,就要在蓝稿中相应于的位置上放一个大的蓝色物体以 产生这种阴影效果。如果要求影子投射到虚拟空间的不规则物体上,则实际上很难在蓝稿中用灯 光模拟出逼真的影子效果。灯光的布景决定着虚拟背景的真实感,仔细观察会感觉到一些不“真 实”的痕迹,有些实时地制作一些灯光效果也是不可能的,必须要事先处理。如追光、地面光线 的改变造成摄像机到光束方向上虚拟景物的光线变化,就很难实现。一般来说,虚拟演播室的灯 光技术所满足大多数节目制作的要求,且有待于新技术的支持。 四、色键 虚拟背景与前景图像的混合是通过色键合成器完成的。色键制作的质量与蓝背景、制作环境 灯光和摄像机有关系,色键合成器的本身质量也非常重要。高档次的色键合成器具有外底遮挡的 功能,监测演员在蓝稿中的位置,并根据位置信息产生一个遮挡键信号,前景背景一齐合成。虚 拟场景不仅可以做为背景使用,还可以作为前景使用(如主持人站在虚拟场景大厅的柱子后面)。 其它注意事项与一般摄像相同如蓝色幕布处于均匀照明等。 五、延时 实际虚拟演播室会产生视音频延时,延时的因素有处理来自摄像机传感器的原始数据时,用 户接口上处理摄像机运动和镜头运动时,所以在前景或摄像机输出端要增加延时,以保证前景的 运动与背景运动之间的时间关系,同样,音频也得进行相同的延时,以保证观众听到的声音不会 超前图像、演员的口型与声音一致。 六、计算机 虚拟演播室系统一般包括两套计算机系统,一套是用来处理摄像机跟踪的数据,常用高配置 的微机、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另一套是用于虚拟演播室的场景制作,一般为大型计算机工作站, 应具有以下功能,足够的计算能力,包括多重任务处理,支持实时操作系统,极强的绘画功能, 包括实时和抗闪烁的处理,能够与系统锁相带 alpha 通道的广播级质量的,能够锁相的视频输入 和输出。处理音频信号的能力,控制其它视频和音频设备的能力等。第七章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动画与实物教具相结合进行教学,互相取长补短,使教学生动、易教、易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蒙太奇的基本表现形态; 掌握电视编辑的后期工作流程; 了解电视画面的表意的特性及这些特点对电视画面编辑产生的影响。第一节 电视画面编辑概述 一、电视画面编辑含义 电视画面编辑是电视片创作的后期工作,它是根据节目的要求对镜头进行选 择,然后寻找最 佳剪接点进行组合、排列的过程。 二.电视编辑过程 编辑过程分为准备阶段、编辑阶段、检查编辑阶段。 准备阶段:修改脚本 准备设备 熟悉素材 与有关人员协商 写编辑提纲 编辑阶段:归整镜头 挑选镜头(粗编) 对镜头进行组合排列(细编) 检查编辑阶段:检查意义表达 检查画面 检查声音 检查逻辑表述 三、蒙太奇(montage): 1.蒙太奇的概念 关于蒙太奇的解释很多,但基本上可归为三方面意思: ①基本结构手段与技巧的总称。在影视制作后期,拍摄下来的许多镜头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重 新排列组接,这个最基本意义的镜头组接,被称为是蒙太奇。&蒙太奇&源于法语建筑学上的专有 名词,原意是&构成&、&装配&,被电影借用后就成为&组接&之意。它既指节目(影片)的总体结 构安排,包括时空结构、段落布局、叙述方式等,也指镜头的分切组合、镜头的运用、声画组合 等技巧。 ②影视特有的思维方式即蒙太奇思维。它是指电影电视所具有的时空高度自由的形象化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是影视创作出发点,贯穿于从构思到制作的整个创作过程,它指导演、摄像及编辑 人员建立连贯明晰的形象体系。 ③美学理论。特指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早期苏联电影学派创立的蒙太奇理论。 蒙太奇内涵的演变发展反映了人们对于影像语言本质和内涵不断深入认识过程,也影响着人们对 创作的总体认识。在探讨具体编辑技巧之前,回顾影视剪辑的发展历史,了解其前进方向是有裨 益的。在影视制作后期,拍摄下来的许多镜头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排列组接,这个最基本 意义的镜头组接,被称为是蒙太奇。&蒙太奇&源于法语建筑学上的专有名词,原意是&构成&、&装 配&,被电影借用后就成为&组接&之意。它既指节目(影片)的总体结构安排,包括时空结构、段 落布局、叙述方式等,也指镜头的分切组合、镜头的运用、声画组合等技巧。 2. 蒙太奇表意的特点: ①一般说来,单个镜头是不能独立用来叙事或表意的,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几个镜头组接成的镜头 段落来实现的。 ②镜头组接排列的顺序对镜头语言的意义表达会产生重要影响。 这是影像语言及其语法规则的构成基础。随着有声片的出现以及对影像语言表现手法探索的深入, 一些电影工作者开始反思以苏联电影学者为代表的蒙太奇理论,在理论上开始研究电影与真实、 电影与观众等基本问题,在实践中出现了新的电影语言表现方式。 ③在镜头语言的表意中,两个以上镜头连接后所形成的意义要超过他们各自基本含义之和。 ④镜头语言在表意中,可以自由处理时空,创造出影视语言独特的时空结构。 3.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①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也称叙述蒙太奇、连 续蒙太奇,是将许多分镜头按逻辑或时间顺序分段组接在一起, 来简单地叙述一段剧情,展示一系列事件。叙事蒙太奇在时间上是连续进行的,在空间上是一个 整体(即使不是同一空间)。叙事蒙太奇镜头组接的依据是生活的逻辑。 例: 1.主人伏在写字桌前看书,听到敲门声。 2.客人在门外敲门。 3.主人站起,走向房门开门。 4.主客人握手招呼。 这四个镜头组成一组连贯的动作,属于叙事性蒙太奇。叙事性蒙太奇是专题片最常用的组接手法。 叙事蒙太奇镜头组接顺序:按时间顺序组接、按空间顺序组接、依据逻辑因素组接 句式:前进式句式、后退式句式、环型句式、片断式句式。 ②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也称对列蒙太奇。表现蒙太奇不单是为了叙事,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逻辑上具有一 定内在联系的镜头对列组接,来暗示或者说创造一种寓意,抒发某种情绪,激发观众的联想。 例: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1.钟表店老板到教堂保卫瓦尔特时被德军打死在钟楼下。 2.一群鸽子在他的上空盘旋飞翔。第二个镜头暗示第一个镜头:他是为争取自由而光荣牺牲的。 表现蒙太奇的形式:平行蒙太奇、积累蒙太奇、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联想蒙太奇、相似蒙 太奇)。 第二节 画面组接连贯的因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礼制是对礼的进行概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