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便利店,是浮躁的热点,还是伟大变革的“变革”

内参优选|小麦便利店:不蹭“无人”的热点 专心做智能“小卖部”
在海淀区苏州桥附近的一个创业社区里,小麦公社的团队暂时在这里办公。
社区的东南北方向分别有三栋办公楼,西面是布满了涂鸦的艺术墙,它们一起围合出了一个露天的长方形院落,在这个院落的东北角放置着小麦便利店的其中一个“实验室”。
这个占地约20平方米的黑色长方体不太抢眼,远远看去旁边的大树遮去了它一半的外形。走到门口扫描公众号的二维码,按部就班地输入手机号和接收到的验证码就完成了注册。
拉开门,你会听到“欢迎某某(微信昵称)”的语音播报,并且看到自己的脸出现在对面斜上方的屏幕里,工作人员说,下次再进店就可以仅靠人脸识别来完成身份确认了。
接下来面对紧凑的货架,挑选完你想要的商品,扫描它旁边的二维码完成支付就可以离开——这是再熟悉不过的操作。如果你比较着急,整个动作差不多可以在90秒内完成。
与此同时技术团队的人员正在忙进忙出,不断调试着新出现的Bug。
7月18日,小麦公社旗下“小麦便利店”宣布获得1.25亿元人民币首轮融资,由洪泰基金、晨山资本联合投资,这是继斑马资本投资便利蜂之后,便利店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
小麦公社称,此次融资主要用于供应链建设、产品迭代升级、自有系统研发升级等。
从亚马逊的Amazon Go开始到前不久阿里入局的产物“淘咖啡”,以及GGV纪源资本领投超一亿元A轮融资的“缤果盒子”,新零售概念下的“无人便利店”成为了2017下半年最令人瞩目的商业模式之一。
在很多人的眼里,它颠覆传统,引领新的消费时尚,同时还与众多前沿科技有染,已然不可避免成为了各方热捧追逐的对象。
小麦公社的便利店几乎满足“无人便利店”的所有标签,他们自己也表示自融资信息曝光后出现了“电话被打爆”的情况,但小麦坚持自己不是所谓的“无人便利店”。
“其实我们是主打智能便利店的,跟市场上其他人都不太一样,我们是叫做可支持有人和无人模式的智能便利店,是随时可以切换的。”小麦公社副总裁全斌向界面创业记者介绍到。
小麦便利店日常由一名店员看管6~8小时,需要时也可以切换成无人值守模式。对于“有人”和“无人”小麦公社的具体考虑在于,诸如深夜客流量稀少的时段,便利店可以开启无人值守模式,来店挑选的年轻客户也会相对自在;但早高峰时期,出于提高效率和提供服务的目的,尤其对于初次使用还不太熟练操作的用户,小麦便利店就会采取人工服务的方式,同时还包括完成及时补货和保持店面清洁的任务。
小麦公社目前在北京投放了十家智能便利店,主要投放于社区场景,全斌认为他们自己就是想做一个现代社会下社区里的“小卖部”。这个“小卖部”承载约600多个SKU,除了供应零食、饮料、早餐、鲜食、生鲜蔬菜及日常必需品之外,店内还提供便民急救箱、共享充电宝、微波炉和灭火器等设施。
顺应便利店的逻辑,全斌坚持“千店千面”的观点,在品项的选择上也不会单一地复刻,会根据社区独特的活动轨迹去制定货品的替换和补充。比如办公楼旁边的这家店,就不会出现生鲜蔬菜的踪影。
而且测试期间,小麦便利店的客服曾经在半夜接到电话,用户询问是否有计生用品、电池、打火机或者生理用品,也有一些家庭型社区的顾客提出丰富儿童用品的需求。这些反馈都逐一帮助他们完成了品类选择的准确度。
目前小麦便利店投入运营的是第三代测试版本,它们的主要任务不是盈利,而是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和有人值守状态下的客户交流反馈,对便利店本身的建造、店内设备选择、扫码自购支付流程、服务流程等有所提升。
拿出当前门店客户不良体验的解决方案,并且进行有节奏的扩张,是他们现阶段的目标。由于还在测试阶段,小麦便利店的未来商业模式还不便透露,但全斌表示加盟会是他们的一个考虑方向。
除了小麦便利店这一项目外,小麦公社旗下目前还有可加盟的传统便利店。界面创业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朝阳区十里河的一家门店,当时正处于下班晚高峰时期,但门店内客流比较稀少。
值班店员告诉记者,这家店一个月前新开张,平时生意不算太好,她认为主要原因是附近就有7-11和全时这样的老牌便利店。供货的司机告诉她,这附近还有一两家加盟店,它们都是传统形态并没有配备扫码支付等技术。
虽然现阶段小麦公社的智能便利店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全斌说:“其实传统的夫妻店也好,小便利店也好,做不到日配的。我们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在这个规模下做到日配,是很厉害的一件事情。”
界面创业记者之后随机找到两家社区便利店,两家便利店老板都称自己是所在社区销售情况较好的店。其中一家老板表示,店里平均一周补货一到两次,每月在6、7次左右;另一家规模相对较大的社区便利店则表示,做到日配并不难,对他们来说很常见,“最慢也是两三天就补货一次。”
事实上,“日配”对于小麦公社的意义,更多在于能够高频的抓取用户行为,以及更快速地获取用户的反馈。
早在2013年,小麦公社就尝试过添加智能技术的新型连锁便利店,目前在北京有3家,门店主要在高校这种封闭社区。门店在技术上应用了扫码自购、人脸识别及后台的智能分析等,并首先尝试推出了365天7*24小时全年无休服务。当时他们就跟大量学生用户建立了反馈关系,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们积攒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和经营经验。
转型做智能便利店以后,他们依旧花了大量的时间从用户行为、到店频次、年龄段、喜好等方面实时抓取用户后台数据,并辅以线下调研、活动等形式,这对于团队如何选品、如何确定商品汰换率和补货频次来说至关重要。
而这一切行为都关乎零售的本质。
尽管消费者关注的是购物体验,媒体关注的是店面布置乃至无人技术的使用,但对于全斌来说,零售的本质依然在后台,真正的核心依旧是供应链、物流、商品库和品项的选择。“所以我们跟其他的这些友商的区别在于,我们实际上在后台的付出非常大,我们在很早就开始做后台的准备和测试这些选品。”
在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方面,智能便利店的特点在于补货频次高、单品数量少,必须更精准地进行品项的选择和补充。
因此,小麦便利店选择和战略合作伙伴共建物流体系,主要工作重点在于打通双方的订货系统,采取单体小、密度高、有不同温层的物流配送车,同时注重网点的路径优化,打磨出一张智能物流骨干网。
目前市面上无人便利店有三种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是以亚马逊Amazon Go为代表的技术流派,一种是缤果盒子等使用的RFID技术,一种是F5未来商店使用的机械臂技术。
小麦便利店目前使用的是人脸识别外加移动支付。全斌认为,RFID技术目前的瓶颈还是很明显的,比如RFID技术的应用会从前台运营到后端运营增加很多成本,除了标签的材料成本,还有张贴的成本。
他在接受“零售老板内参”的采访时说到:“比如一箱水,几乎不太可能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将水拆开再贴上码还原运输出去。还有贴错、遇到铝性材料无法识别、信号发射的适中距离,批量识别数量等问题。”
与技术紧密相关的是便利店的防盗,全斌认为防盗并非用户的真实需求,不该占用企业过多的精力,而小麦便利店也并没有强化防盗这一环节。
小麦便利店目前采取的方法还是半技术半管理,盘亏率(盘亏数量/被盘点货物的账面数量)在千分之三,低于一般传统便利店的千分之五。小麦便利店的防盗逻辑在于,完整的用户信息和店内行为活动监控系统,在心理上实现监控的同时还能实现法律效力上对偷盗者的约束。
与此同时,全斌认为盲目追求技术的运用或一味追求成本降低都是不可取的。
在失窃问题上,过去小麦便利店的传统版本试测时,有最终的验货和支付校验环节,但考虑到减少顾客购物的时间成本和加强体验,在现在的智能便利店版本取消了这个环节。“经数据测试,我们并未见到包含商品丢失的盘亏率上升。”全斌说。
至于门店配备的一系列技术和搭建后台系统带来的成本,全斌承认这一板块占比很高,但后期维护升级的迭代成本并不高。而且,随着规模扩张后大量门店的摊销,技术成本并不会造成过多的困扰,毕竟无人模式和单人值守本身就已经节省了大量开销。
谈及BAT的入局,全斌倒是显得毫不在意,“我觉得他们无处不在。”
在他眼里,无论哪个行业的哪家公司都躲不开他们,这可能就是初创企业的宿命。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无人便利店浮躁之年,她却在讲初心和归零_凤凰科技
无人便利店浮躁之年,她却在讲初心和归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无人便利店浮躁之年,她却在讲初心和归零 日前,又一家无人便利店“零号元素”在北京开业,零号元
原标题:无人便利店浮躁之年,她却在讲初心和归零
日前,又一家无人便利店“零号元素”在北京开业,零号元素正是由居然之家怡食家超市原负责人安利英创办,北京首家无人便利店EAT BOX也是由她一手打造。11月初,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举办的2017全零售大会上,安利英正式向外界宣布她已于10月底正式离职居然之家并创业,她携带新项目“零号元素”无人便利店参加了零售业博览会。
北京首家零号元素落地于朝阳区定福家园附近,按照安利英的说法,这是一家体验店,旗舰店还在选址的过程中,受场地所限,零号无人便利店近20平米,约有300多个品类,注册成功后,通过人脸识别进店内,结算后依然需要过两道门才能离开,其实这套系统体验和EAT BOX非常相似。
2017年是无人便利店业态集中爆发的一年,入局者甚多,因各方狂欢,简单搜索一下,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EAT BOX(怡食盒子)、EasyGo等等一批无人模式便利店涌入市场,其获得的投资额度也了屡创新高,市面上各种无人便利店研究报告更是层出不穷。
11月2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正式对外发布了《无人值守商店运营指引》,从多个层面对无人零售业态做了规范。
三者叠加,无疑,无人便利店在中国市场自带重力加速度,不仅受到资本方也引起了政府层面的重视。也有分析认为,无人零售模式驱动力就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消费升级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的需求变得多样,说白了,这又是供给与需求的再平衡。但考验的不是概念的炫酷,而是与用户的距离真正有多近。
和安利英熟悉是在品途集团举办的新零售大会中,她做了《创新与尝试——高端超市在新零售领域的突围》的主题演讲。彼时,她做的无人便利店怡食盒子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7月,EAT BOX正式亮相,作为北京地区的首个无人值守便利店,安利英并未做广泛的宣传,但是开业的消息却在那一天刷了屏。市场对于无人零售的关注和热情,让安利英始料未及,从那之后,安利英就成了各种论坛邀请对象,她对于无人零售的理解,融合着零售人的理解和女性领导者的感性,柔软的东西似乎更强化了品牌的效力。再次见到安利英,她的身份已经变成北京零号元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OO。
有数据显示,2017年无人便利店成交规模389.4亿元,随着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发展,预计到2020年,无人便利商店爆发式增长,交易额突破4591.5亿元,增长率281.3%。
不管怎样,无人便利店是新零售最热门的赛道,对于新零售,今日资本徐新也曾发声:“新零售的实质在人效坪效。”安利英认为不管哪种零售业态,其实质离不开“供应链的效率”,说白了,安利英对于无人便利店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打法,这一点没有变。
准确地说,对于无人便利店行业,安利英应该算第一批入局者。
“我是干零售的,在赛道中要跑出速度来。”速度是入局者的重要特征,她常说自己是一个零售行业20年的老兵,奔跑,从经营高端超市BHG到负责居然之家怡食家超市到发布怡食盒子再到创办零号无人便利店,在新零售的探索上,安利英确实从未脱下跑鞋。
入局者,自然清楚自己的路径,看一下零号的基本面——零号元素无人便利店面积20平起,商品种类精炼,约为500多SKU,以进口食品为主。在市场发展的角度,零号元素也是采取直营和加盟并行的模式,目前,零号元素已获得天使+Pre-A轮千万级别投资。
对于便利店的无人值守,安利英坚持自己的理解。她认为市场的需求和供应链和技术让无人便利店有了存在可能性。的确,技术的运用,特别是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支付手段的兴起加速了无人业态的可能。
无人零售业态风起长林,“当噱头和热度过后,一个人为什么要去你的店里买东西,一是距离近,二是商品是我想要的。一个合理的价钱买到我想要的东西,在最近的地方,这是零售的基础。”在安利英看来,零售与用户的关系逃不开这些,其中反映出两个问题:一个是零售规模的广度,另一个是产品逻辑的深度。
关于这一点,安在多次演讲中都曾提到,展店速度,提升规模,还有选品。据悉,零号元素将首先在北京、上海、成都三个城市以及周边地区快速展店,之前,位于江苏昆山周庄的体验店也已开业,景区内的消费场景在安利英看来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关于无人零售,市面上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无人零售是有人零售业态的补充。另一种较为激进,认为无人便利店终将取代有人便利店。作为入局者,安利英更加看重新兴业态生存的本质,她认为,“新兴业态抢夺的是顾客的时间和商品,竞争的焦点是交付成本和坪效,坪效为王,效率为王,时间为王,而归根到底是心智为王,抢占消费者的心智模式。”
安利英做过多年的国际买手,她深知什么产品更可以激发想象力和购买欲。
虽是零售业老兵,安利英很愿意了解新生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而这正是无人便利店的目标人群,“90后正在成为新生活方式的把握者。我们不仅要看到这一群体的消费占比提升,更要注意到他们潜在的消费能力,未来的中国消费市场,必然是被这些年轻人驱动的。”
安利英关注年轻人不仅关注年轻人的消费报告,更关注年轻人的文化符号和元素,她说自己很freestyle,“做的是时代的生意,自然不能和时代脱节。”她说。
对于创业,安利英称自己在无人零售领域,确实收到很多合作的机会,更多人看中的正是安在供应链系统中的整合能力,仅从零售业态角度来说,技术的进步同样需要供应链做为铺垫。
安利英的新事业取名零号科技,她说包含两层意思,其一,零是所有数字的开始,“便利店也是微量化的组成要素,回归零售的本质”;其二,代表自己零售生涯归零,回归初心,重新开始。
回忆自己的职业生涯,从最早做IT系统运营到BHG Market Place高级超市总经理再到居然之家操盘怡食家超市,她说“做了一辈子零售,对零售有很多情节,是真爱”。安利英一直认为做零售要有温度,无人便利店同样如此,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
在一次零售论坛上,当有人讲到未来都是机器人补货时,安利英头脑中闪现的是自己和曾经的同事一起补货的场景,“曾经那么苦累,那么感人的情景,应该缅怀一下呢”。缅怀的是过去的时光,面对的技术变革下的零售新模式和新趋势,在安看来,零售的本质不变,产品和服务代表了零售的过去和未来,零售前沿社第一次采访安利英的时候,她刚刚盘完货,整整一夜未睡。现在专注于无人便利店领域,对于无人,安利英始终认为无人便利店也只不过把人放在更加关键的地方,“供应链最核心的是人,还有物流的效率”。
作为以前大型零售企业的高管到现在的创业者,安利英把自己放得很低,零售最前沿的工作,她几乎每样都做过。重新上路,可能意味着原来的心路历程要重新走一遍。这在安看来也是必须的,“现在人说零售苦的话,和之前比真的不是一个时代和跨度。”她笑言。
链条的下端自然会延伸到用户层面,安利英强调自己一直在做产业,关注年轻人的生活变迁,毫无疑问,对于无人便利店业态来讲,年轻人自然是最直接的目标群体,而对年轻人的行为跟踪成为未来的零售链条。在做高端超市时,安利英就非常关注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的消费习惯。她说在营销学中这个概念叫“顾客接触点”,“这个点上怎么样才能让顾客觉得很爽,很重要一点就是一个情感的交互。”选品、美陈以及支付等等都是情感的触达方式之一。
曾经,安利英十分推崇慢食文化,她也曾把慢食很好地嵌入到零售的场景之中,问及此,安利英说自己还会继续担当慢食文化的推广大使。她强调,对食物的理解,对于生活的想象,才刚刚起步,“商业将原生态推到受众面前,改善人们的生活,这是商业从业者的使命,我就是干这个的,食物的美好,带着美好的生活愿望。”安利英说,对于生活、美学、商业行为自己从未放弃,在她看来零售场景与市场的结合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坚守,边界自然不成问题。其实,关于零售的生活美学,零售前沿社曾采访过安,并专门成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
对于创业,安利英也做好了不断调试适应市场的准备,其中也包括自我的调试,但是,安始终坚信的是零售的方向,“未来的零售领域是技术、智慧、人的高度经验结合的完美艺术品。”安利英按照这个逻辑打造着自己未来的事业。
机会在哪 & &
艾媒咨询曾预测,2017年我国无人便利店的交易规模将达389.4亿元,今年可以称为“无人零售元年”。至2022年,我国无人便利店的交易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
11月3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正式对外发布了《无人值守商店运营指引》,从无人值守商店在商品管理、售后服务、数据信息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店内安全和应急处理、选址等方面也有了相应的规范和指导。
也有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商店市场用户规模或达到600万人,但随着这种新业态逐渐被市场认可以及资本的加持,据预测,2018年中国无人零售商店用户规模将将达到1800万人,增长率约为198.41%。
市场给了无人便利店业态巨大的机会,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机会,虽各家打法不同,定位各异,但是基本的商业逻辑不变。今年,人工智能的火爆也给了零售业无限的遐想,而对于零售智能化,安利英认为,对于零售业态,智能化的前提是提高效能,增进产业迭代,“被解放出来的人是智力资产”。她说,“智能化的发挥推动了无人零售业态的发展,我觉得这个行业越大越好。但是零售是一种热爱和情怀,无论哪种形式的零售都是不能忘记。”
在选品上,安利英表示零号便利店将以进口商品为主,这是她的强项,“我愿意把中国的零售推向世界市场,也愿意把世界上一些好东西带到中国,我们一直在时代交集的地方,我们属于时代交集的地方,如果不能利用好这个时代就很可惜。”她强调未来也会考虑“智能”的输出,在做好中国市场的前提下,东南亚以及日本市场都在她的考虑之中。
“无人便利店从本质上来说是个载体。加上我们提供的服务、提供的商品,形成一个组合,让顾客觉得这个消费体验对应的是一个新的品牌。把这个品牌植入到消费者日常生活中,获得消费者认可,我认为这样的无人便利店便是成功的。”安利英说。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15299
播放数:129362
播放数:5808920最近火爆的无人便利店,是浮躁的风口,还是零售业的华丽转身?最近火爆的无人便利店,是浮躁的风口,还是零售业的华丽转身?智黑inHeater百家号从今年开始,创投圈一直都十分热闹。3月份开始,共享充电宝融资的消息开始占领各大互联网科技媒体,40天融资12个亿,更是引来国民老公王思聪的吐槽。可是资本跟人一样,总是善变的。才过了2个月,投资风口就已经变了。无人便利店的风口已经悄然而至,开始入侵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共享充电宝可能只是共享经济的跟风,并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甚至可能只是在变相销售充电宝。但无人便利店呢?是和共享充电宝一样浮躁的热点,还是说真的是零售业的伟大变革?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好好扒一扒无人便利店,一探究竟。无人便利店的前世今生最早的无人便利店,其实是自动贩卖机。而自动贩卖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当时,一名学者制作出了一个投入硬币就能自动出水的装置,被埃及寺庙用以销售“圣水”。这可以算是最早最早的自动贩卖机了。而真正实用型的自动贩卖机,则是1924年由自动贩卖机的王国——日本的一位发明者 中山小一郎 制作的袋装零食自动售货机。其外表和现在的旧式自动贩卖机差不多,不过只能接受硬币购买。现在日本的贩卖机已经遍地都是,购买一些热饮冷饮冰淇淋,甚至是一些常见的日用品,都能在自动贩卖机上面解决。比如...能买Bra,甚至能把全家便利店给贩卖机化,卖的东西一个不少。其实这已经有点无人便利店的意味了。不过真正让无人便利店这个概念开始火起来的,却是去年年底,亚马逊开始试运营的Amazon Go无人超市。单看亚马逊放出来的宣传视频的话,Amazon Go 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无人超市。打开App扫描进入超市,进入超市后看不到任何服务员,但是你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工智能” 记录。比如:拿起一样东西系统会自动记录物品及数量,放回去就会自动扣除。买完直接走出门,商品会自动被识别,APP弹出清单并结算。完全自助购物,还节省了你排队等待买单的时间。再然后,就是前段时间出现在上海街头的缤果盒子了。体积上,相对Amazon Go 要更小一点,如果说Amazon Go是超市的话,那么缤果盒子就真的是便利店了。不过虽说是便利店,也有800多个商品,足够满足你的日常需求了。和Amazon Go类似,缤果盒子也需要刷APP进门,然后拿起你需要的东西,放到收银台上进行结算就可以了。对,没错。缤果盒子还是需要收银台,只不过没有收银员了而已,还是需要你手动结算的,人多也是要排队的,这一点就比Amazon Go 差了一些。不过缤果盒子有一点还是比Amazon Go要好的,它是真正的“无人”,Amazon Go还是需要一两个服务员在里面的,而且缤果盒子已经开始正式运营了呀。前两天因为高温而被迫暂停营业进行整改,而这两天,刚刚整改完冷气,重新上线的缤果盒子又被监管盯上了,有关部门称缤果盒子或涉嫌违建,也是命运多牟啊...下一个,就是上周在淘宝造物节上正式登场,刷爆大家朋友圈的阿里无人店淘咖啡。和大家一样,淘咖啡也是扫描APP进店,不过他会和你的淘宝&支付宝进行绑定。尽管随意拿起任何一样商品,或者在餐饮区点单用语音点餐。比如对服务员说“我要一杯美式咖啡!”语音识别系统立马就会捕捉,并在后台进行记录。然后就和Amazon Go一样,不用结账,拿了就走,只要走过一道结算门就好了。看起来很美好。但是据笔者去了造物节的小伙伴称,这套系统其实很不稳定,所以淘咖啡里面站满了工作人员随时为你“排忧解难”,这哪里无人了喂!而且也需要限制人流...还有就是马云爸爸扶持的深兰科技推出的Take Go 无人超市,也是主打“拿了就走”。整体体验,看上去和Amazon Go类似,就不详细介绍了。哦对,差点忘记,还有已经在广州运营一年的F5未来商店。不过它更像是把一堆自动贩卖机开在店里...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以上基本上就是现在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无人便利店们,了解过它们之后,我们就可以来好好谈谈,无人便利店到底是浮躁的风口,还是零售业的伟大变革?无人便利店是零售行业的华丽转身在阿里巴巴这个巨头入局后,无人便利店一周内融资1.3个亿。我们来看一组数据:7月1日,F5未来商店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7月3日,缤果盒子完成超1亿元A轮融资;不仅如此,据投行知情人士透露,无人便利店领域还有至少两家刚完成融资而各个巨头都在跃跃欲试。6月25日,娃哈哈与深兰科技签订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的协议。上市公司永辉超市或将向某智能硬件技术上游采购无人便利店设备。除了上面介绍的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我们国内还有很多无人便利店准备试营业或者在市场中投放使用,例如神奇屋智能便利店、小E微店、怪兽家、甘来智能微超、EATBOX等,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是不是很像共享单车刚刚开始的阶段?而且完美地响应了马云爸爸的“新零售”的口号。“你看没有收银员服务员,降低了多少人工成本呀!”“节省下来的人工成本,我们可以在商品上减少一点点,让消费者看见无人便利店更便宜,从而增加用户黏性!”“用户省去了排队的时候,全自助,更便利!”“还能和新零售、大数据、人工智能搭上,故事又能好好讲了呢!”类似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让各种创客、投资人纷纷脑袋一热,迅速加入无人便利店大军,一场“消灭收银员、消灭导购员、消灭服务员”的革命,就这样浩浩荡荡开始了。乍一看,无人便利店十分美好,优点很多。像节省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商店价格变低;采用高新科技,还能对用户采集更多更精准的数据等等。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这些优势来看,无人便利店似乎很有可能会成为零售行业发展的一个新变革。但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笔者认为,无人便利店现在还有3个问题,如果这3个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的话,无人便利店是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的。1)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是一切的基础,常言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像缤果盒子采用的RFID频射技术,这种成熟但是简单的技术,最开始使用在图书馆的借书系统上面的:当你在图书馆利用自助借阅系统,把书放上去立马显示是什么书。而缤果盒子就是靠着在商品包装上贴着带有RFID的小芯片,来判断是什么商品,是否已经结账等动作。据笔者了解,一个RFID的芯片贴纸,成本在3毛钱左右。但这种做法,本质上只是对老技术的新应用,既没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容易被抄袭和改进,在体验上,只是少了收银员,和传统便利店的流程一模一样。而且一个产品成本突然就多了3-5毛,对于一些高单价的产品还好说,对2块钱一瓶的水来说,可就不那么友好了。本来想着节省成本增加利润,现在的利润又少了一点了。(图书馆的RFID应用)而像Amazon Go、淘咖啡、Take Go 这种“拿了就走”类似的无人便利店,则要在技术上高级得多,运用了人脸识别、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系统等一系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技术。体验如果能做到和宣传片一样的话,那是十分美好。可是臣妾做不到啊!Amazon Go 超过20人就不能正常运行,淘咖啡在造物节上频频出现BUG。再说了,这些技术目前并未完全成熟,而且门槛相当高,成本更是上了天,也是只有巨头才玩得动了。而且技术问题还关系这用户的体验是否顺畅,如果限流,动不动就出BUG,结账还是要排很长队的话,你还想用户乖乖买单吗?(拿下来的瞬间,就能识别出你拿了什么)2)成本及效率的问题要说无人便利店最厉害的就是降低了现有便利店的成本,提高效率。显性成本是降低了,但是隐性成本呢?尽管无人便利店减少了线下的人力成本,但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并没有因此减少,其对商品管理和后台维护的成本甚至可能更高。据笔者向零售业内人士了解到的,店面人员的人力成本只占总的运营成本的20%不到。一个便利店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运营。运营的核心包括获客、选址、商品选择、日常补货、上货及货架维护、商品损耗管理、防损、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一系列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无人便利店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想无人便利店能革了传统便利店的命,单靠消灭收银员可不行呀。马云爸爸的新零售,后面的东西可多着呢。3)诚信问题因为是无人便利店,再加上我国国情,诚信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没什么好讨论的,无人便利店是一个方便大家的好东西,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吧。写在最后可能你们看笔者批判了无人便利店这么多,以为笔者挺反对无人便利店的。但是,笔者是举双手支持无人便利店。无人便利店,或者说无人店,毫无疑问是人工智能时代一个真正的风口。虽然现在稍显浮躁,但真正在做事情的也不少。笔者十分期待,在克服了上面的那些问题之后,无人便利店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毕竟在深夜肚子饿的时候,只有楼下那个24小时营业的无人便利店,才能抚慰你的饥饿呀。【文】投稿来自:LW【关于投稿】如果你也喜欢和小伙伴们分享你的见解,欢迎投稿至 嘿嘿还会送上小礼物感谢哦!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智黑inHeater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智黑inHeater,让智能温暖生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伟大变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