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防务刘丹英死因居然100%质押,股价若下跌,她如何去补仓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警戒线比例、平仓线比例、观察期、补仓期、平仓期如何设定?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3,516分享邀请回答643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股价暴跌下的股权质押风险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国经营网注】股权质押虽然能解决上市公司贷款的需求,但在近期股价暴跌的影响下,股权质押的风险尤为突出。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包括隆基股份、亿晶光电、易事特、通威股份等新能源上市公司都做过股权质押。面对风险,这些公司该怎么办?文章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出于对个人资金或上市公司贷款的需要,企业的大股东通常会采取把股权质押给金融公司的方式来获得贷款。然而,国内股市的断崖式下滑,导致股权质押的风险凸显。质押方(又称为“融入方”)将可能要求大股东补仓,有的甚至可能抛股,以避免手上财富“灰飞烟灭”。  《第一财经日报》从Wind资讯中获得的数据显示,包括隆基股份、亿晶光电、易事特、通威股份等新能源上市公司都做过股权质押。  在当前股价大跳水的形势下,这些进行了股权质押的新能源公司怎么办?  新能源上市公司大量质押  以隆基股份为例,该公司大股东李喜燕、李振国分别从2014年起就向国信证券、中国民生银行西安分行等进行股权质押。其中,公司控股股东李振国对外质押的股份从800万股、825万股开始,逐步提升到数千万股。在部分质押股份已解除后,目前李振国所质押出去的股份总计1.242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约占其直接持股的近一半。  亿晶光电的大股东荀建华也从2014年10月起,分别向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金坛支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常州支行等多家银行做股权质押。今年7月3日,荀建华在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常州支行进行了3000万股的股权质押之后,总计有1.9056亿股处于质押状态,占公司总股本的32.4%。而他本人持有的亿晶光电股份为1.9194亿股,因此,其拥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中,有99.3%都质押出去了。  2014年8月至今,易事特的大股东扬州东方集团也做了多笔股权质押。截至6月23日,在对广州证券质押了1455万股股份后,扬州东方集团已累计质押6075万股,占其持有易事特股份的37.16%,对总股本的占比为24.26%。  通威股份的大股东通威集团也在近2年时间内做了相同动作。最近的一笔是6月26日,其将6980万股的股份质押给了中泰信托。截至日,通威集团共质押4.52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5.35%。而今年3月31日时,通威集团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57.35%,也就意味着通威集团将大部分的股权放给了金融公司。  股价下跌后的风险  隆基股份一位权威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目前这种股权质押的风险已暴露,导火索是上市公司股价的下跌。  以隆基股份为例,其在2014年9月、2015年2月、日、5月27日分别作了四次股权质押回购。所谓“股权质押回购”是指,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入方(下称“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证券质押,向资金融出方(“融出方”)融入资金,并约定在未来返还资金、解除质押的交易。  假设一笔2000万股的股权,市值2亿元(以每股10元计算),融出方可能会在此基础上打上三折,即借款给融出方6000万元左右(不含利息),彼此约定1年后由融入方返还资金、解除质押。  当上市公司的股价下跌了70%,就会达到彼此约定的三折价码,而融入方便会采取措施处理这批股权。隆基股份上述权威人士表示:“有的融入方会要求对方及时补仓,有的则可能会将手里的股票向市场抛售。”  他认为,多数融出方还是会倾向于补仓,否则有失去控股权或第一大股东的可能性。他也说到,隆基股份自己在近期做了股权回购质押,股价还没有达到彼此约定的价码,“隆基股份和融入方国信证券签订的股权折让基准是三折多。”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如本网所刊载稿件、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人来电、来函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多家公司股权质押“补仓”
本报记者徐昭
“最近我们公司几乎每天都有客户质押的股票价格触及预警线,但强行平仓的案例非常少见。”一家券商资管人士表示。近期部分股票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引发部分股权质押触及预警线。5月25日,、等上市公司发布补充质押公告披露,控股股东对前次股票质押进行补充质押。此前已有多家公司发布此类公告。券商资管人士表示,股权质押风险整体可控。总的来说,目前股权质押仍是券商青睐的风险较低的业务。不过,对于一些大股东高比例质押的行为应持谨慎态度。
质押总规模逾5万亿元
研究报告显示,截至5月12日,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披露的数据,A股股权质押市值为5.4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0.7%。其中,流通股质押规模为3.25万亿元,限售股质押规模为2.17万亿元。从板块分布来看,主板2.76万亿元,1.80万亿元,0.86万亿元。
整体来看,上市公司股权平均质押比例(质押股权数占A股总股本比重)为14.05%。其中,质押比例在0-10%的公司最多,达1653家,占比52%。
从沪深两市股票质押式回购的数据来看,目前股权质押的平均质押率在40%左右。截至5月12日,平均质押率为42.7%。其中流通股质押率为45.1%,限售股质押率为40.3%。
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股权质押的受质方主要有、银行、信托和一般公司等机构。其中证券公司接受质押的规模最大。从股权质押日市值看,50%以上以证券公司作为受质方。就受质总规模而言,证券公司为2.72万亿元,银行为0.99万亿元,一般公司为0.91万亿元,信托公司为0.66万亿元。
在股权质押中,出质方与受质方协议约定,出质方以其所持有的股份作为质押物向受质方融入资金。当出质方到期不能履行债务时,受质方可以依照约定就股份折价受偿,或将该股份出售而就其所得价金优先受偿。作为常规的融资手段,股权质押经常被上市公司大股东使用,以换取质押股份市值30%至50%的融资。
风险整体可控
某大型券商资管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个股“闪崩”情况较多。春节以来,他所在券商的相关团队几乎每天都在向客户发通知函,处理股权质押的股票价格跌破预警线、平仓线等预警事务。不过,对于券商来说,股权质押风险仍然整体可控。券商对质押的股票设有质押率、预警线、平仓线等,严格把控风险。
在A股近期的调整过程中,部分股票调整幅度较大,有市场观点担忧股权质押触及平仓线的情况增多,强行平仓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该资管人士表示,质押了股权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会采取追加质押物、股票停牌等措施来避免强行平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股权质押被强行平仓的案例非常少见。
慎对高比例质押
Wind统计资讯显示,2016年以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将全部所持股权进行质押的公司有61家。有89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将所持股权的95%以上进行质押。
某大型券商资管人士表示,需谨慎看待大股东高比例质押的行为。如果股价大幅下跌,跌破预警线甚至平仓线,则这些股东缺乏可以追加质押的股权,如果不能及时补足质押物或结束质押合同,就会面临违约处置的问题。
该人士表示,对于第一大股东来说,股票全仓质押融资这种方式不大明智,虽然其一次性融资较多,但失去了未来应对风险的工具。对于券商来说,如果出质方本身信用状况较好、还款能力强,如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向其提供信用贷款,则这种客户的风险不大。但如果出质方的还款能力较弱,需要依托股票滚动质押、减持来解决问题,则这种客户的风险不小。(中国证券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股权质押遭遇股价大跌,逾100家公司告急!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覃秘
  二级市场的连续调整,使股权质押的潜在风险再次显露,逾100家公司告急。不过,总体而言,股权质押风险仍然可控。
  今日盘后截至发稿时,沪深一天内就共发布了71份有关股权质押的公告,其中涉及股东补充质押的有21份公告(20家上市公司)。而据中国结算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上周末,股东质押股数占总股本比例在40%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家数已达263家。
  单一股票质押比例最高的15家公司(中国结算发布)
  个案方面,(002761,)公告,因控股股东陈军、黄娅妮质押的部分股份触及警戒线,公司申请紧急停牌。公告称,控股股东正积极采取措施,以保持控股权稳定。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4月份以来,还有(002638,)、(002571,)、(002005,)等多家公司披露,主要股东质押股份已接近平仓线,公司紧急停牌化解风险。此外还有(002220,)、(002164,)、(002004,)等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较高的公司收到了交易所的问询函。
  总体而言,股权质押风险可控。如上交所5月底曾披露,交易业务今年以来的违约处置金额约0.31亿元,为待购回余额的万分之一。不过,对少数控股股东持股“倾巢”质押且叠加股价大幅下挫的上市公司来说,控制权发生动摇的风险仍不容忽视,不仅相关股东亟需去杠杆,其信披透明度亦应有所提高。
  526名主要股东满仓质押
  杠杆比例是考察股权质押市场风险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以近日因大股东股权质押申请紧急停牌的多喜爱为例,截至6月1日,公司控股股东陈军持有3421.3万股股,占总股本的28.51%,累计质押了2493.3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72.88%;黄娅妮持有2680.5万股,占总股本的22.34%,累计质押2608.9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7.33%。
  “质押比例太高的话,一旦股价下跌,想补仓都没得补。”华中某营业部负责人汪先生向记者介绍。他认为,利用股权质押进行融资的股东,有可能也有其他的资产来进行补充质押,但其他资产的流动性往往没有股权好,因此质押比例高的股东整体风险相对较大。他所在的营业部就曾为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东提供融资服务。
  交易所的问询函也体现了同样的监管逻辑,近期已对天宝股份、宁波东力、华邦健康等多家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较高的公司发出监管问询。以天宝股份为例,截至4月28日,该公司控股股东大连承运投资集团持有约1.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94%,其中质押1.2亿股,占其持股的100%;此外,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1亿股,占总股本的18.33%,其中质押9749.72万股,占其持股的97.2%。由此,天宝股份实际控制人几乎已处于满仓质押的状态。
  据此,深交所问询函要求公司进行认真自查并作出书面说明:一是上述股东质押公司股份所获融资款项的主要用途和预计解除质押日期,被质押的股份是否存在平仓风险以及针对平仓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二是,除上述质押股份外,上述持有的公司股份是否还存在其他权利受限的情形,如存在,应说明具体情况并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其三,公司在保持独立性、防范大股东违规资金占用等方面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
  交易所的关注函反映出一个严峻的事实,即主要股东(大股东)的高比例质押已存在较大的风险敞口。据(601377,)日前发布的,今年4月、5月补充质押的公告数大幅增加,分别达到59条、140条,创历史新高,而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有526名主要股东所持有的387家公司的股份质押率达到100%,846名主要股东所持有的460家公司股份质押率超过90%,涉及公司有(000931,)、(000668,)、(000918,)、(002264,)、(603518,)等。
  以荣丰控股为例,公司控股股东盛世达投资于今年1月将持有的公司5768万股全部质押给哈尔滨银行天津分行,用于融资补充流动资金。据嘉凯城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广州凯隆于5月11日将其持有的9.52亿股公司股份全部质押给中融信托,占公司总股本的52.78%,占其所持股份的100%。
  “高风险”股东应提高信披透明度
  除质押率外,股价的则是衡量股权质押风险的另一重要指标,且其冲击也更直接。以近期发生的多例股权质押补仓案例看,股东提供补充质押甚至申请暂时停牌以化解风险前,上市公司股价往往都经历了一波大幅下跌。
  如因股权质押风险而紧急停牌的多喜爱,引爆风险的正是公司股价的持续下跌,这家上市刚两年的,其股价曾于今年4月初创出65元/股的历史新高,以紧急停牌前的股价27.33元/股计算,在最近的两个月里公司股价最多下跌了58%。另据查询,今年1月19日,多喜爱主要股东陈军、黄娅妮分别质押了1580万股和2000万股,从质押日至今,公司股价下跌了约43%。
  “我们在预测一家公司的股价时,一般不会考虑股东的质押因素,即使考虑也不会当作主要参考指标,正常市场中,主要股东如果有高比例质押,会被认为提供了一个相对的安全边际,背后的逻辑是,大股东为了防范质押爆仓的风险,会有意识地维护股价,避免补仓甚至爆仓发生。”(000783,)一位研究员向记者分析。
  分析也为此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支撑。记者随机选择了40家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的公司作为样本,统计其今年来的股价表现后发现,跌幅超过40%的公司有1家,跌幅在30%至40%的公司有11家,跌幅在20%至30%的公司有9家,跌幅在20%以内的公司有12家,另有7家公司股价上涨。对照今年以来市场的整体行情,样本公司的股价整体表现略好。
  不过,控股股东的意愿毕竟不能完全决定一家上市公司股价的走向,多喜爱、勤上股份、*ST德力、德豪润达等多家风险已经暴露的公司即是明证,“整体来看,最终爆发风险的公司应该占比不高,但对单家公司而言,控股股东的‘爆仓’都是大事。”前述研究员表示。
  据兴业证券简单估算,假设以质押时股价为基点,质押率为40%,则当前A股股权质押融资总规模约为19238亿元。以5月31日收盘价测算,本轮下跌中,达到平仓线、预警线的分别可能约有十分之一、四分之一(设置平仓线为130%,预警线为160%)。但考虑到可补充质押,实际触发平仓线、预警线的比例应该更低。
  可见,股权质押风险目前总体可控。但对少数持股“倾巢”质押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来说,未来若遭遇股价大幅下挫,则其“爆仓”风险仍不容忽视。在此情形下,相关股东亟需去杠杆降低风险系数,且对质押融资规模、平仓线、预警线等关键数据,其信披透明度亦应有所提高。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69.193.97%50574.5782.112.41%45304.43106.3510.00%43969.2726.769.99%38678.25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6.478.41买入18.85--买入46.29--买入31.03--手握5万亿质押股票 金融机构承压减持新规
分享到微信 手握5万亿质押股票 金融机构承压减持新规第一财经APP 09:07:00
简介:更让券商、银行担忧的是,如果股市持续下跌,他们手握大量质押股票,减持的幅度受限将使得其承担的风险大增。
5月26日针对上市公司股东和董监高减持股份,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新规和实施细则。突如其来的减持新政,直接冲击了部分市场既有玩法和规则。备受上市公司大股东&热爱&的融资手段、券商重点发力的创新业务&&股权质押即是其中之一。
截至5月12日,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披露的数据,A股股权质押市值为5.4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0.7%。市场人士表示,当前市场上声音多是减持受限后,股票流将动性降低,股票质押的折扣率将走低,受此影响这一业务的火热行情或将受到压制。折扣率的多少将是金融机与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之间的一场博弈。预计质押率或在当前的质押率基础上再打七折。
多家券商研报表示在股市下行的5月多家上市公司已进行股权质押&补仓& ,当前风险整体可控。市场人士指出,尽管发生平仓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将对提供股权质押业务的机构造成较大损失。更让券商、银行担忧的是,如果股市持续下跌,他们手握大量质押股票,减持的幅度受限将使得其承担的风险大增。
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为应对平仓风险上市公司作出的增持、减持、停牌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市场人士分析,其一对于快被平仓的股票,上市公司往往是补券,或减持然后追加保证金,现在减持这一路径被赌,很多公司可能面临无法补钱的风险。同时,当前股市依旧在底部震荡,单靠增持股票抵抗大盘下行行情进而拉升股价实在不易。其三,靠停牌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进而提振股价,市场对此已不再买单,很多股票停牌后再开盘反而会陷入补跌行情。
股权质押发展迅猛
通俗地说,股权质押是指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缺钱时,可将自己的股票在1到3年的期限内质押给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信托等,从而获得贷款,以缓解短期流动资金不足所带来的压力。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资金借给上市公司股东并收取利息。
上市公司大股东对股权质押的需求度十分旺盛。&上市公司可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但这需要中介机构的推荐、监管层审批,手续繁琐且融资成本较大。&某私募信用交易部负责人表示:&但股权质押的手续简单、更为重要的是融资利率较低,5月初某券商给出的融资利率为5.6%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因此股权质押成为大股东常用的一种融资手段。&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股权质押也是一项颇受重视的业务。自2013年5月《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试行)》下发以后,取代信托和银行,券商成为股权质押业务的主导者。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以近三年质押股权为样本进行分析,股权质押业务的质押方主要包括证券公司、银行、信托公司、其他,其对应的质押股权规模分别为2.11、0.72、0.49、0.65万亿元,分别占质押股权规模的53.1%、18.2%、12.4%、16.3%。
当前,券商开展股权质押业务的动力十足。&看似单一的股权质押业务,撬动的其它衍生效应非常可观。对于券商而言,开展股权质押业务获得回报并不高,其主要目的是承揽客户,进而可开拓并购业务、资产管理等其他类型的业务。&前述私募人士信用交易部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经纪业务的高净值客户、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有限售股的股东、董监高等是当前券商争夺的目标客户。
在券商内部,股权质押业务主要由融资融券业务部或信用交易部或金融市场部来进行,券商各个分支机构、投资银行部等业务部门均可拓展项目,营销客户。
南方某证券公司的投行人士在进行并购业务的同时,也兼做股权质押业务。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相较于投行业务股权质押业务甚为简单。他所在的券商鼓励全员进行股权质押业务的拓展,更为重要的是还有奖励机制。项目引入方可以提取项目利润的10%至20%作为分红,团队有10%的提成分红,拉到业务的人员约有8%到9%的提成。
博弈将至 股权质押折扣率下行
当前,市场的声音是在减持新规实施后,股票流动性降低,股权质押的质押率将下降,这意味着质押同数量同市值的股票数,上市公司能融到资金额度将减少。
&质押率就是一种折扣。假设质押率为40%,1000万市值的股票质押出去,获得的贷款即400万,&前述私募人士解释,减持新规规定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在二级市场上减持股份每三个月只能减持1%,这意味着一年最大减持幅度为4%。大股东减持的时间战线拉长、减持幅度降低,股票变现难度加大,这意味着股票的价值降低,其质押率也将随之降低。
荀玉根表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质押率分别为50%~55%、40%~45%、30%~35%,质押率随交易期限、是否为限售股等情况变化而不同。前述私募人士表示,当前还有券商给出的质押率更高,某券商给创业板上的一家上市公司约70%的质押率。
在减持新规实施后,股权质押的质押率将降为多少?&这需要金融机构根据新的风控指标进行设定。同时还需和市场进行博弈。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质押方式进行融资,最为关注的即是质押率和利率。在股权质押市场上,他们多占据主导地位,经常货比三家最终选择最优方案的提供者与之合作。质押率将会降至多少,这将是金融机与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之间的一场博弈。&某券商资管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预计质押率会在当前的质押率基础上再打七折。&
质押率降低将是大概率事件,这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大股东借助此种方式融资的热情?前述投行人士表示:&股权质押的增速将受到影响,上市公司和券商、银行推进此项业务的火热行情将受到抑制。&
减持受限 券商银行风险陡升
更让市场担忧的是在减持新规实施后,股权质押的潜在风险将转至券商和银行等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为防止股价下跌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失,都会对质押个股的股价设置预警线与平仓线。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标准有两个分别是160%/140%和150%/130%。当股价连续下跌接近预警线时,金融机构会要求大股东补仓或追加保证金;当达到平仓线时,而大股票又没有办法补仓和还钱时,金融机构有权将质押的流通股直接抛售,强制平仓还本付息。但质押的股票是限售股,券商只能与之协商,或走法律程序。
&但强行平仓很少出现,仅在2015年股灾时集中显现。&前述私募人士表示。招商证券分析师也指出,根据当前股权质押业务部门的规定,相关股票价格即使跌破平仓线,绝大部分情况下也不会被强制平仓,而是由质押业务部门通知大股东完成补仓。如若大股东无法完成补仓,往往会采取停牌、组织资金拉升股价等措施。在整体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强行平仓比较少见。
面对券商、银行的要求,如果股票跌破预警线,上市公司可采取增持股票的方式拉高股价,或是减持获得资本而后追加保证金。在极端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还会采取停牌举措,在停牌期间或筹措资金,或进行资产重组借以拉升股价。
但在减持新规下,受制于股票减持约束,券商、银行所承担的风险陡然提升。
减持新规的适用范围包括因司法强制、执行股权质押协议、赠与、可交换债换股、股票权益互换等减持股份。这意味股权质押融资,触发股票处置时,需要减持的股票受到新规约束。
有市场人士指出,证监会此举目的是堵住以前发生大股东质押跌破止损线被强平导致几个跌停的漏洞。但这就相当于把风险甩给了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他们手握大量的质押股票,受减持新规约束无法短期减持,风险大增。
北京金帆国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煦然进一步指出:&对于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股份的情况,过去壳资源还值钱,券商、银行还能将资产处理后将壳资源卖个好价钱,但现在壳资源已经不值钱了。&
当前金融机构担忧的是如果股市进一步下跌,该如何平衡存量质押股票所带来的平仓风险。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截至5月12日,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披露的数据,A股股权质押市值为5.4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0.7%。其中,流通股质押规模为3.25万亿元,限售股质押规模为2.17万亿元。从板块分布来看,主板2.76万亿元,中小板1.80万亿元,创业板0.86万亿元。整体来看,上市公司股权平均质押比例(质押股权数占A股总股本比重)为14.05%。其中,质押比例在0-10%的公司最多,达1653家,占比52%。
多家券商研报表示5月面对股市的下跌,多家公司发布了股权质押&补仓&公告 ,当前风险整体可控。值得警惕的是,尽管发生平仓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将对券商、银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金融机构不得不慎而又慎。
多位市场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为应对平仓风险上市公司作出的增持、减持、停牌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其一对于快被平仓的股票,上市公司往往是补券,或是赶紧减持然后补钱,现在减持这条路被赌,很多公司可能面临无法补钱的风险。其二,当前股市依旧在底部震荡,单靠增持股票抵抗大盘下行行情,进而拉升股价实在不易。其三靠停牌进而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进而提振股价,市场对此已不再买单,很多股票停牌后再开盘反而会陷入补跌行情。
编辑:杜卿卿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1-;。
第一财经APP第一财经日报微博第一财经微信服务号第一财经微信订阅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和防务刘丹英死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