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产业与客运量的灰色关联度比第三产业占比高是什么原因,第三产业占比的从业人数要比第一产业多

[国研专稿]&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实证分析(上)
[国研专稿]&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实证分析(上)
摘要:国家当前大力推动城镇化发展,同时也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大任务之一,可见二者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本期专题聚焦阐述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程度,并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做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给出了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就业人口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
一、双向互动模式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
(一)互动机制研究
双向互动模式即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城镇以其集聚效应对工业持续增长起拉动作用,并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又要求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从而推动城镇化的进程。随着城镇化发展,国外研究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模型,如Krugman(1991)要素迁移驱动模型,Black
and Henderson(1999)内生经济增长城市化模型。Krugman的要素迁移驱动模型,是在一定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水平情形下描述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集中和分散的,但其关于集中和分散机制的认识无疑有助于理解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且该模型不存在区域内部农村部门向城市部门的劳动力迁移,只有城市部门内部的区际劳动力迁移。Black
and Henderson在城市化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外部性城市增长模型,它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外部性规模经济为基础研究了城市结构下的内生经济增长。
在国外城市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从理论与实证角度研究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机制关系。李培祥,李诚固(2003)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及城镇化的演变阶段,并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蔡玉倩等(2009)运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证。多淑杰(2013)的分析表明当前我国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快不利于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而城镇化质量提升对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具有积极作用。
(二)与第三产业的关系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就业,基于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强大吸纳作用,大部分研究落在城镇化建设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曾芬钰(2002)指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镇化的发展并不是两条互不相关的平行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城镇化进程加快会优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促进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伴随经济发展在逐步提高,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下降速度快于第三产业。都沁军(2005)、王建军(2006)均认为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城镇化进程,三大产业的主导地位会发生变化,丛海彬(2007)认为城镇化的发展对服务业的依赖要强于第二产业。随后的实证研究也说明第三产业在城镇化进程中日益成为主导产业。尹继东与张文(2007)建立了一个双重演进模型,即“两产业三部门”模型,分析表明加快城镇非农部门,即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其达到集聚效应,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前提条件。陈立俊、王克强(2010)通过用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通过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不现实,目前最重要的是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发展。Muhammad
Shahbaz(2012)等检验了金融服务业发展对促进工业化、刺激消费有积极的作用,进而说明工业化、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二、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表现,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则城镇化水平越高,其二者是相互正向促进的关系;其次,城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就业人口逐步转向非农业就业人口为主的转移和集中过程,转移速度越快,转移比例越高,则城镇化水平越高;第三,城镇化是由落后的农业文明转变为以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第四,城镇化是对居民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二)产业结构演变
谢文慧(2002)认为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之间量的比例及其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从现代经济的发展来看,产业部门已突破了物质生产领域,包括了全部国民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产业结构也就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或者一个城市的经济结构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结构关系。
产业结构演变会随着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变化,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出构成将随之发生转变。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表现为产业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产业转移是伴随着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自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必然选择。
城市经济理论研究表明,城镇化的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这三种力量依次处于主导地位。城镇化的实质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因此,就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而言,产业结构的变动体现为城镇化的变动。
(三)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分析&
城镇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它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镇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个非农业部门转移。
1.城镇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城镇化能优化产业结构,使三次产业的比例顺序向“三二一”比重发展演化,使各次产业内部得到优化。作用机理如下:第一,城镇化可以缓解过剩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业升级。当前,农村有数亿计的剩余劳动力。城镇化会把这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农业,不但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流向问题,而且农业的生产率也会提高。根据生产函数可以知道农业的生产率会提高,因为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以促使农民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吸收科学的管理经验,从而为走集约化农业开辟农民致富增收新途径。第二,城镇可以利用其集聚效应创造多样化需求,推动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首先,城镇化可以创造大量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工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在农村,居民消费单一,消费的目的主要是维持人类生存的要求。而在城镇,居民消费范围会扩大,消费层次会提高,例如城镇居民的消费会从餐饮、住房等过渡到教育、医疗保健、法律咨询、金融等。这样,城镇化既会拉动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又能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从而促进了服务业的总体升级。其次,城镇化可以创造大量的投资需求。大量剩余劳动力涌进城镇,就会要求城镇有容纳这些人口的能力,从而住房、基础配套设施等都要逐步完善。住房和基建的投资需求会促进私人和公共投资的增加,并且这些投资也将会带动钢铁等工业的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的健康发展有推动作用&
城镇化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口转移,它还包括城市功能的提升、绿色环保等内容,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必不可少,这里介绍两类调整。一种是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移,这种调整是两次产业之间的调整。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以来受政府大力发展工业的影响,城镇的核心就是工业,而且工业在城镇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城镇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被淘汰,因为工业生产的技术会变革,促使一部分职员失业,这些失业者往往会选择从事服务业;另外还因为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服务方面的享受。这两个原因都要求服务业替代工业在城镇中的核心地位。国际上也已证明,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是以服务业为中心。第二种调整是服务业内部的调整。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强烈依赖于服务业中的现代服务业而不是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越发达,城镇化的深层内涵就越显著。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
从改革开放开始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今天,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有了很大调整。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能否由大变强,关系到经济发展能否惠及全体民众,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中央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战略保证措施。新型城镇化将涉及全国20个左右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附1),地域宽大,涉及面广,项目种类多,有中央政策支持,有资金筹措渠道,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将顺利实现目标,并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增添新动力。
1.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
图1:年就业结构图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d.drcnet.com.cn/eDRCnet.common.web/docimage.aspx?ImageID=2405920" STYLE="max-width:690" WIDTH="690" HEIGHT="430" NAME="image_operate_68211"
ALT="[国研专稿]&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实证分析(上)"
TITLE="[国研专稿]&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实证分析(上)" />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在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在不断上升,而且第一、三产业增加速度相似在2011年,随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超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到了2014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已经超过第一产业。
图2: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d.drcnet.com.cn/eDRCnet.common.web/docimage.aspx?ImageID=2405921" STYLE="max-width:690" WIDTH="690" HEIGHT="415" NAME="image_operate_77046"
ALT="[国研专稿]&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实证分析(上)"
TITLE="[国研专稿]&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实证分析(上)" />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从图2中可以看出,从三大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来看,从业人员在三大产业中比重从1996年的50.5:23.5:26.0调整至2015年的28.3:29.3:42.4。第一产业劳动就业人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幅度下降,由1996年的34820万人下降到2015年的21919万人;第二产业绝对就业人数增长较快,由1996年的16203万人增加至2015年的22693万人,增加了1.4倍,这从绝对意义上表明了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就业吸纳能力的增加;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呈现出就业增长迅速且发展潜力巨大的特点,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由1996年的17927万人增加至2015年的32839万人,增加了1.8倍,是整个经济转型期间就业人数增加最多的部门。
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动
表1:年产值结构表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GDP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从上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三次产业部门都在不断发展。产值逐年增加,但是第一产业总体增长较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则较为迅速,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飞速进步,而第一产业部门的发展速度较慢。
图3: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d.drcnet.com.cn/eDRCnet.common.web/docimage.aspx?ImageID=2405922" STYLE="max-width:690" WIDTH="690" HEIGHT="395" NAME="image_operate_10406"
ALT="[国研专稿]&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实证分析(上)"
TITLE="[国研专稿]&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实证分析(上)" />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从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致比较平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则才逐渐增加,甚至出现了追平第二产业的趋势,说明我国的第三产业在迅速地发展,同时由于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因此其增长率要慢于GDP增速,第一产业在逐渐萎缩。
作者:&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来源:&国研网《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 -
杭州与长江三角洲五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保护视力色: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1999年,杭州与上海、南京、宁波、苏州、无锡等5个主要城市人均GDP都已超过2000美元,工业化已达到一定阶段。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发展就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推动力。将杭州与上述5城市三产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欲反映1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也是对杭州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三产业所处地位的一个表述。
&&& 1 第三产业总量、速度及功能比较
&&& 根据6个城市的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各城市都已越来越重视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6城市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1999年比1990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见表1),尤其是上海,1999年第三产业所占三次产业比重已超过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 将各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从高到低排序(见表2),1990年为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宁波,1999年则为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南京、宁波,苏州、无锡分别提前了2个和1个位次,杭州和南京分别退后了1个和2个位次;从增加的绝对值来看,年,上海最多为1759.7亿元,然后依次是苏州(462.3亿元)、杭州(445.9亿元)、无锡(400亿元)、南京(364.3亿元)。
&&& 计算年各城市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无锡、宁波、苏州、杭州、南京、上海,其中无锡、宁波、苏州三城市的增速在30%以上,上海增速最低,这与其基数大有关,杭州和南京则相对落后。
&&& 从表2亦可看出,年,各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均比GDP年均增长速度快。尤其是无锡,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比GDP年均增速高出9个百分点。
&&& 计算各城市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按大小排序分别为:上海(53.7%),南京(49.3%)、杭州(46.6%)、无锡(44.9%)、苏州(44.1%)、宁波(40.3%)。上海最高,宁波最低。
&&& 杭州与长江三角洲5城市第三产业的总量和发展速度比较反映:本市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中间状态,但发展速度较为落后。
&&& 表2显示,1990年杭州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高于南京、苏州、无锡和宁波,仅低于上海名列第二,1999年却被苏州超越,退居第三,年的年均增速更是低于无锡、宁波和苏州,排名第五。可见,本市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亟需加快。
表1 年各城市三产构成情况表
16.3:50.7:33.0
8.0:51.4:40.6
4.3:63.8:31.9
2.0:48.4:49.6
9.5:5.4:36.1
5.7:48.5:45.8
8.9:55.9:35.2
22.0:67.1:10.9
4.2:57.6:38.2
17.3:61.0:21.7
6.5:56.2:37.3
表2 6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增长速度表
增加值(亿元)
增加值(亿元)
年均增速(%)
GDP年均增速(%)
&&& 2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比较
&&& 按一般的理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就高。反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就低。但是,这两个指标是结构相对指标,反映的是三次产业在总体中的构成状况,而且从后面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不成正相关,当然不排除所选样本数较小而导致偏差的可能,但仍可说明如果仅用此两个指标不足以表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则需引入另两个强度相对指标: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和服务密度。强度相对指标的作用在于:一是说明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经济实力或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二是由于这种指标表现为一种单位水平,因而便于在不同地区或时间条件下进行比较;服务密度则可用来分析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布局状况和土地利用效率。故衡量6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宜综合采用上述指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总人数比重、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服务密度。其中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和服务密度分别等于第三产业除以总人口和第三产业增加值除以总面积。表3是6城市1999年第三产业4项发展水平指标表。
表3 6城市1999年第三产业4项发展水平指标表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
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元/人)
服务密度(万元/km2)
&&& 从表3可见,199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服务密度三项指标上海均名列第一,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总人数比重上海位居第二,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总人数比重(除宁波)上海分别高于其他城市3.8~11.9个百分点和1.9~13.9个百分点,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要高于其他城市0.51~1.24倍,服务密度高于其他城市2.39~9.62 倍,上海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显然高于其他城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总人数比重首推宁波,但其另外三项指标皆为第5、6位,可见宁波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5个城市。就业比重高却不能说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这似乎有悖于一般所谓三产就业比重高则发展水平高的理论,不只宁波存在这样的问题,别的城市,在杭州、南京、无锡、苏州亦有所体现,所以如何发展第三产业尚需研究。
&&& 杭州与长江三角洲5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比较反映:
&&& ⒈与上海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6城市中,上海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四项指标除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总人数比重上海均名列第一。杭州与上海比较,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只有上海的53%,服务密度只有上海的9%。
&&& ⒉与南京水平相近 杭州和南京同属省会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接近。指标差距不大,位次相邻。
&&& ⒊发展势头不及无锡、苏州 1999年杭州三产发展结构相对指标高于无锡、苏州,而强度相对指标却低于无锡、苏州。本文后面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来说,强度相对指标比结构相对指标更能体现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可见,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亟需加快。
&&& 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比较
&&& 对1999年长江三角洲6城市的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作一比较,结果如表4。
表4 6城市1999年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表&&&&&&&&&&&&&&&&&&&&&&& 单位:亿元、%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
批零售贸易、餐饮业
农林渔牧服务业
地质勘探水利业
金融保险业
社会服务业
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
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
科研、技术服务事业
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
&&& 将6城市1999年第三产业各行业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流通部门,为生产、生活服务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部门。据表4比较得:第一、第二层次各行业增加值之和占总增加值的比重很大,几乎都在80%以上,列于前三位的行业:上海:金融保险业,批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宁波:批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社会服务业;南京、杭州、无锡、苏州同为:批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第三、第四层次各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相对较低。
&&& 分析各城市列于前三位的行业,上海&#8220;金融保险业&#8221;位居第一,&#8220;批零售贸易、餐饮业&#8221;、&#8220;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8221;名列第二、第三。其他城市居首位的皆为&#8220;批零售贸易、餐饮业&#8221;。名列南京三产行业第二、三位的是&#8220;金融保险业&#8221;、&#8220;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8221;。杭州、无锡、苏州第二、三位则是&#8220;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8221;、&#8220;金融保险业&#8221;。在宁波,&#8220;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8221;亦位居第二,&#8220;金融保险业&#8221;则落后于&#8220;社会服务业&#8221;而名列第四。以上分布呈现出上海作为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的特征,而其他城市商贸功能相对突出,金融功能则显得不足。值得一提的是在6个城市中,仅南京和上海的&#8220;金融保险业&#8221;所占三产比重高于20%,南京的&#8220;金融保险业&#8221; 所占比重比&#8220;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8221;高5.17个百分点。而杭州、宁波、无锡、苏州,则是&#8220;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8221;所占比重高于&#8220;金融保险业&#8221;所占比重,宁波已超过15个百分点。这说明杭州、宁波、无锡、苏州&#8220;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8221;比&#8220;金融保险业&#8221;发展快,南京则相反。&#8220;房地产业&#8221;和&#8220;社会服务业&#8221;也是第三产业的重要行业,各城市都占有一定比重。尤其是宁波,&#8220;社会服务业&#8221;比重已超过&#8220;金融保险业&#8221;而位居第三产业第三位。上海、苏州、无锡这三个城市&#8220;房地产业&#8221;比重高于&#8220;社会服务业&#8221;。杭州、南京、宁波则是&#8220;社会服务业&#8221;比重高于&#8220;房地产业&#8221;。
&&& 第三层次3个行业增加值比重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上海是&#8220;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8221;、&#8220;科研、技术服务事业&#8221;、&#8220;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8221;。其他各市皆为&#8220;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8221;、&#8220;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8221;、&#8220;科研、技术服务事业&#8221;。且上海&#8220;科研、技术服务事业&#8221;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要大大高于其他城市,这说明上海科技力量比较雄厚,科研、技术服务事业比其他城市发达。
&&& 杭州与长江三角洲5城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反映:行业结构分布不尽合理,传统产业发展相对充分,新兴行业发展相对滞后。
&&& ⒈金融功能不足,房地产业尚待发展 表4 显示,6城市1999年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杭州&#8220;金融保险业&#8221;增加值所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4.94%,落后于传统行业&#8220;批零售贸易、餐饮业&#8221;的28.61%和&#8220;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8221;的18.7%,居第三位;与上海&#8220;金融保险业&#8221;占第三产业的28.86%和南京的21.19%有不小的距离,特别是落后同为省会城市的南京。金融功能明显不足。
&&& 6城市 &#8220;房地产业&#8221; 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杭州列于末位,而相比较其他城市的自然人文及政治经济状况,在发展房地产方面杭州具有一定的基础、环境优势。显然,本市房地产尚有不小的发展空间。&#8220;房地产业&#8221;应该成为本市发展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 ⒉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行业所占比重过小 表4显示,1999年本市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实现增加值21.91亿元,仅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41%;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的增加值为36.12亿元,仅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27%;科研、技术服务事业的增加值为8.64亿元,仅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4%。■
关键字: 十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十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6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