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必学」创业者的创业第一步该做什么:创业idea如何萌发

&创业&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就像是两小伙在车库里、或在学生寝室里侃出一个Idea,然后找到人,经过几句话讲解,大家拍手叫绝,10分钟内拍板后砸下2000万美金,然后,两小伙招兵买马加班加点,推出产品和服务,之后一炮打红,一时间洛阳纸贵,于是公司上市,两小伙一夜间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翁&&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极少发生,要是人人创业都有这样的运气,杂志上写得再好的故事估计也没人会读了。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创业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创业的Idea,拍拍脑袋出来的Idea根本不值钱,能经得起推敲的Idea依旧是百里挑一。那么,好的创业Idea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以下是笔者帮助创业者们判断Idea的建议,仅供初次创业的朋友们参考。在你们犹豫的时候、看不清的时候、睡不着觉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参照一下。记住,它们只是测量工具,本身并不会产生Idea。一、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获得一个好的创业Idea,最需要的肯定不是钱,也未必是激情,但最重要的却是知识。注意:不是书本的知识,而是在工作或生活中积累的知识。没有切身经历过的知识,很难产生真正的创业Idea(灵感)。举例说明,IBM创始人HermanHollerith创业时所做的&运算打卡机&,要是他没学过数学,没有在国家统计局工作过,他哪里想得到发明&运算打卡机&来提高工作效率呢?HermanHollerith何尝不可以去卖汉堡包、卖炸鸡翅、卖咖啡呢?但HermanHollerith做的汉堡、炸鸡翅、意大利浓咖啡,有可能会比&打卡机&更加出色吗?卢卡斯创立&工业光魔&,第一件事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因为世界上没有一家现成的制作公司能完成他在《星球大战》里的高难度动作,那咋办?只有自己动手、自己创业。只有你身边熟悉的事情,才能和你发生实实在在的有机联系,才能给你第一手的感觉和判断,使你有自信能解决问题,有信念去创造价值,有动力去改变世界。因此可以说,创业的Idea,最好先从自己所学、所接触、所熟悉的事物中自然产生。二、ThinkSmall&&从小事入手。从&小&开始并非是胸无大志的表现,世界上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未尝不是从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开始的。你在街头夜市看到一位老兄开着辆破车在角落里卖凉鞋、皮包、T恤,能不能相信当年沃尔玛就是这样开始的?你中午叫盒饭见到送饭的小伙子满头大汗,是否相信某一天他会将自己开的快餐超过麦当劳和肯德基?你又蹦又跳玩你的Wii游戏棒,是否相信任天堂曾经是一家印制扑克牌的小作坊?事实上,再大的事业也是从小做起,如果你能在小事上理出清晰脉络,挖出其中闪光的地方并把它做得有声有色,那你根本不用担心能否把它做大,因为做大只是个时间问题。三、用减法,还是加法?人都有&贪婪&的潜意识,总觉得拥有越多越好;人常常有误解,以为产品越多越容易卖出去。有人做了一个搜索网站,做着做着心里发痒,于是把免费邮箱加了上去、加上了邮箱又加新闻、之后又想到财经、视屏、空间、、相册、家园、社区、共享、下载、游戏&&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Portal,一个门户。这个过程何尝不可以倒过来,比如拿一个门户,操起菜刀把游戏砍了、视频砍了、新闻砍了、邮箱砍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搜索,然后就把这个搜索做好、做透。创业,仿佛游走于天堂与地狱之间,一边是财富、荣誉、辉煌,另一边则是恐惧、失落、幻灭。有时,创业时你选择了加法,似乎会感觉暖和一些,安全一些,其实不然,很可能那只是你的虚幻而已&&Google和Ya-hoo,开始时都做搜索,现在呢?一个甘当营养可口的&清炖燕窝&,另一个却成了&四不像&的大杂烩。四、向左向右看,向上向下看。当你站在高山之巅,左看是山右看也是山,山连山,山外还有山&&请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要说你看到的桔子、苹果、鸭梨哪个更好?其实都好,可它们之间并没有可比性。换句话说,创业做&高科技&还是玩&传统&,建网站还是开小店都无所谓,草根创业,行行出状元,谁都有可能赚大钱。星巴克和两岸咖啡都是咖啡厅,味道却大不一样;Facebook和MySpace都是SNS网站,体验、用户群、功能却各有所长。堂堂中国有的是人才,Idea要多少有多少,别以为你的Idea会多么独特、绝无仅有。即使你的Idea和别人撞车也没什么大不了,别怕人家叫你&山寨机&,走对了路,人家就成你的&山寨机&了。五、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大家来投票!哈哈,我想到一个绝妙的Idea,但是保密,绝对不能告诉你!好吧,把你的Idea锁在保险箱里,再挖地三尺埋起来吧。等着吧,过10年,即使你的Idea不发霉、长虫子,Idea依然还是Idea,没前进一步;等到那时再拿出来Show一下,不光大家都会觉得你的Idea实在不咋样,恐怕连你自己都会很没面子。Idea是需要反馈、推敲、推翻重来、反复锤炼的。偷Idea没那么容易,Idea偷去了放在脑子里还是空的,要把Idea做出来,即使花了心血花了钱,也未必保证一定会成功,这种偷Idea的冒险事情大部分的人都不会也不愿去干。你本来自以为自己的Idea有多灵光,可你一讲出来,说不定就有人在旁边大加嘲讽呢,Idea没那么容易被偷的,在很多情况下,真正的竞争往往会出现在Idea产生了市场冲击波之后,一旦你的Idea赚了大钱,自会引来一大批&大盗&,他们偷去了你的Idea又会怎样?他们一定就能成功,然后把你给吞了?iPod刚上市时&大盗们&有谁看得起这小玩意儿?还不是等到了它大红大紫时才目瞪口呆。因此,保护Idea要分场合,要把握住分寸。你如果没有朋友间的讨论、同事间的反馈,独自一人就能想出个十全十美的Idea,除非你是牛顿、贝尔或者是爱因斯坦。六、能不能赚钱?创业是要赚钱的。创业成功的衡量标准就是赚钱多少,至少它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标准。至于你赚了大钱之后怎么用,那就是你的事情了。那么,检验一个Idea的唯一标准就是:赚钱,或不赚钱(赔钱)。创业Idea就像是打巷战,跟在象牙塔里玩学术的Idea截然不同。创业不是MBA做练习,那可是真枪实战,因此,时刻要把Idea和钱联系在一起。七、Idea要有个性&&坚持。尽管大家都说你的Idea不行,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正确的,请千万别轻言放弃,坚持、请坚持到最后,证明别人都是错的。创业的Idea在本质上就是草根,即根长在大脑里的草。创业Idea的魅力所在就是:小小的Idea,可以创造财富,可以改变人生,可以改变世界。
24小时报不停
滴滴公布全平台整改方案
蔚来总裁秦力洪:蔚来ES8开始交付,ES6进入实车测试
网传苏宁金服计划裁员12%,苏宁内部人士称纯属造谣
彭博:非执行董事田东方被任命为中兴通讯党委书记
百度资本今年将完成最多4笔大交易,关注自动驾驶等领域
前央视主持人赵普加入的“东家”,帮助3万匠人卖出100万件手工作品
第二届京东文学奖揭晓,《红豆生南国》《管家》等五部作品夺魁
摩根士丹利:阿里全球布局赶超亚马逊 速卖通成多国第一电商平台
腾讯发布虚拟人“Siren”,能同步模仿你的一举一动
小米手环将上架屈臣氏,雷军:李嘉诚带来的福利
Google与复旦大学正式合作:主攻人工智能
福克斯CEO:Facebook是个极具攻击性的平台
官方查处暴走漫画和今日头条,因丑化恶搞烈士
蚂蚁金服将新一轮融资额提升至120亿美金?蚂蚁金服:不评价
阿里蔡崇信回应美国参议员:你们只是想遏制中国
传Uber要求出借方下调11.3亿美元贷款利率
雷军:小米8无奈才用刘海屏 用习惯了没那么难看
高德地图引入气象信息,并推出积水地图AI版
小米Q1手机销量同比增87.8%,20个国家进入前五
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再审改判无罪
三星GalaxyS7 edge被诉爆炸 重蹈覆辙失主流市场
菜鸟将在世界5大城市建设物流枢纽,打造全球72小时必达网络
运满满将拓展无人驾驶业务,称今年将宣布实现盈利
谷歌在中国推出第二款应用:文档管理工具Files Go
Mapbox牵手微软、英特尔 提供无人驾驶汽车地图
外媒:蚂蚁金服将融资目标上调至120亿美元
百度否认在手机输入法植入广告,称官方版无任何广告行为
前四月软件业收入同比增超一成,收入近1.82万亿元
LG领导人交替,新掌门面临9亿美元遗产税
圆通速递拟4.5亿增资浙江驿栈,快递末端服务盈利尚难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您已超过时限,您的订单已经取消。对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SEED沙龙NO. 1-从打工者到创业者,如何迈出第一步,实现自己的创业idea
上海&浦东新区&IC咖啡浦东新区碧波路635号传奇广场3楼(近张江地铁站)
活动详情& &从打工者到创业者,如何迈出第一步,实现自己的创业idea& & &【主办方】:23Seed FI/创业者学院 IC咖啡   【时间】:11月15日(周六)13:30-17:00   【地点】:IC咖啡浦东新区碧波路635号传奇广场3楼(近张江地铁站)& & &【报名】:1)发送“1115+姓名+公司+职位+手机+邮箱”至报名邮箱;2)关注微信公众号“23Seed”,ID:Go23Seed,回复 “1115+姓名+公司+职位+手机+邮箱”;3)联系电话021- 王小姐。& & &【费用】:50元/位。粉丝价,30元/位(包含简餐或饮品一份)(关注IC咖啡微博或微信并转发活动贴,即可享粉丝价)  & & 分享嘉宾:  姚宗场 泰笛洗涤 创始人  管登峰 浙商创投上海区域总经理  主办方介绍  我们是一家面向创业和早期投资的信息聚合平台。我们传播最新的创业理念及最有潜力的创业产品,通过互联网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提供互动的商业资讯与观点交流平台,并辅助以我们最新的行业动态及研究数据分析报告简化投资人投资及法律流程,促进有效的早期投资生态系统的完善。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23Seed助力创业梦想!  Founder Institute(创业者学院) 一个超早期孵化器,帮助创业者建立持久的、有社会意义的科技公司。 在2009年创?立于加州硅谷,创始?Adeo Ressi Adeo在本科时与室友、特斯拉汽车(Tesla)创始人 Elon Musk(埃隆穆斯克)开始第一次创业,并与 Elon 一起创建了第一家私营火箭发射公司SpaceX。 Adeo现在是硅谷最有影响力的创业家和投资人之 一。创业者学院通过孵化课程帮助创业者验证创业想法,在不脱产的前提下,建立他们梦想中的科技公司,为创业者极大地减少创业风险。  & & IC咖啡是国内首家以IC产业链为主题的新型高科技产业链俱乐部,由芯片,系统软硬件、IT互联、媒体、产业分析及高科技投资等领域的高层管理且热心的业内资深人士共同组建。  IC咖啡致力于实现四大平台价值:线下实体社交平台;科技推广交流平台;创新孵化服务平台;早期创业投资平台。IC咖啡旨在通过汇聚业内资源,共同打造一个高科技的综合服务平台,以促进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
活动主办方:
IC咖啡浦东新区碧波路635号传奇广场3楼(近张江地铁站)a 当前位置:
融资难?创业公司「自力更生」的 4 种策略
& o  来源:星空时间 E339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星空时间(ID: Time4Space),前瞻网经授权转载
每年的新增的创业者千千万,能获得投资的不过是毛毛雨。当公司发展进入后期,想要获得投资更是难上加难。
知名创业者服务平台 Appster 创始人 Josiah Humphrey 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了创业公司「自力更生」的 4
种策略,希望能给迫切需要快速增长的创业公司一些启发。
1、「自力更生」有利有弊,创业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 to B、to C 还是 to VC。
2、总的来说,「自力更生」就是把自主权握在自己手里,想怎么花钱怎么花钱,想怎么调整方向怎么调整方向,想怎么用人就怎么用人。当未来可能获取投资的时候,「身心干净」,更容易赢得投资人的青睐。
3、问题在于,投资人可能提供的资源就享受不到了,花的钱都是自己的,用起来比较紧张,也不怎么敢冒大风险。
4、创业的第一步就是验证自己的创业
idea,但这不是一件烧钱的事情,有很多简单、便宜的验证方式,比如给路人买杯咖啡,以换取他们真实的反馈和想法;使用在线调查、民意调查和论坛上来收集反馈;建立一个广告着陆页介绍自己的产品,用来吸引用户;有一些推广
beta 版本应用的网站可以使用。当然,最不济还可以亲自上阵,见见同行,见见成功的前辈,争取获得一些认可。
5、没钱没人的情况下,就尽量自己多做多试,了解一整套商业流程,有问题就解决,打死也不能放弃。
6、「自力更生」的时候,现金很重要。首先要有挣钱的点,然后多挣钱,少花钱,开源节流,让公司业务实现螺旋式增长。
7、有并且一直有勇气,缺资源的时候就尽量用一些免费的资源,寻求政府、大公司的资金帮助和支持。
8、总的来说,记住一句,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限制创业者的只有他自己的创造力、激情,以及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决心。
本文来源星空时间,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
关注微信号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
Copyright (C)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创业idea被大佬「偷走」,创业者该愤怒么?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0,523分享邀请回答59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8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注册 | 登录
只做互联网好产品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创业九死一生,我们该如何安身立命?唯有产品。小圆桌有幸参与了不少互联网创业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从中总结出一些产品雷区,希望能够帮到创业小伙伴们。
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纵然知道创业成功的概率不到 1%,我们还是选择去拼一把。
这个九死一生的过程中,创业者何以安身立命?唯有产品。小圆桌有幸参与了不少互联网创业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从中总结出一些产品雷区,希望能够帮到创业小伙伴们。
雷区一:一厢情愿
对项目方向和产品抱有一厢情愿的乐观,从自己的「业务需求」出发,而不是从用户需求和市场机会出发,是最常见的雷区。
创业是一场修行。太过投入便即「入妄」,失了平常心。所以一厢情愿在所难免。这种情况,有前辈高人做了极佳的描述(参见梁宁《入妄破妄——创业的修行》和曹政的《谈谈产品及运营——如何避免一厢情愿》)。
具体到创业产品规划,「一厢情愿」的突出表现,一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多数人的需求,只要有痛点就有市场机会;二是基于很难成立的前提,去想着下一步该如何设计。
一位创业者,有一些传统资源,也组建了一个团队(资源和团队都跟所做项目的核心能力需求不太相关),自费十几万找外包公司做了个 App,解决「移车问题」——所有车主通过车牌号注册,遇到停车位被其他车辆堵住的情况,打开 App,根据车牌搜索车主,联系其前来移车。
「我们调研过,移车问题是用户痛点。只要大家都来注册我们这个App,就可以通过车牌的唯一性联系到车主。而且这件事情本身是公益,一定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商业模式方面,全国数千万车主,用户量上去之后,可以向社交和汽车后服务市场拓展。汽车后服务是个万亿级的市场。」
这是创业者的原话。之所以找到我们,是因为花钱找的外包公司不靠谱,开发出的 App 体验不好,希望重新开发。
「移车问题」确实是用户痛点,但「大家都来注册」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想法。至于「政府肯定支持」和「用户量上去之后」,更是不存在的前提。这位创业者没有想到的问题是,在他的解决方案里,用户获取的难度几乎是不可逾越的。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
源于创业者自身需求的 idea,能否代表多数用户的需求?其实有待验证。由用户需求是否意味着有市场机会?也未必。你提供的方案,成本太高,得不偿失,不是什么好机会。
雷区二:老板就是「产品经理」,没原型没文档,立刻就要开发
相比于技术开发,创业者并不看重产品设计的价值。毕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CEO 毫无疑问是公司的第一任产品经理,但是写代码,就不是人人都能写的了。
但多数创业者不了解的是,不管有没有专职的产品经理,产品定义、产品设计的工作还是必须得有人来做的。一个简单的登陆注册功能,在产品上需要考虑数十种情况,完全交给开发,很可能是一个灾难(开发也不会愿意)。
雷区三:照抄产品,以为有钱有资源就能完胜对手
依赖资源,是工业时代的价值观。互联网的价值观是,人才最值钱,凝聚创造力的产品最值钱。就连原来被称为「山寨大王」的腾讯现在都改抄袭为收购路线了,可见资源和钱固然重要,但核心依然是你的产品。
创业者唯一可控的就是他的产品。把产品想透做好,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雷区四:以业务思维设计产品
传统企业做互联网+往往以业务逻辑为出发点来设计产品,对用户的使用场景考虑不足。
还是举例子。
有位老板做在线报考驾照的 App。文档齐全,涵盖整个驾校的经营流程,业务员、后勤、车队负责人、学车师傅,各种业务角色和流程都有,看得出创业团队花了很多心思。所找的外部开发团队也基本还原了创业者的思路,就是没有用户愿意用。
再如有位做智能硬件的创业者,在引导用户设置网络配置时,界面上写满五六个步骤,提示语都是晦涩难懂的术语,满心以为用户会认真地阅读并耐心地按步骤操作。结果大部分用户都在这个页面退出,把 App 给卸载了。
毫无疑问,了解业务流程是设计好产品的前提。但归根结底,产品是设计给用户使用的,用户关心的是自己的使用流程,对创业者是如何开展业务完全没有兴趣。
雷区五:总想大而全
保持克制,是创业产品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见到非常多的创业者,总想做一个大而全的产品。
很多人一开始不仅想解决用户的痛点,还想突出其他附属的功能(社交属性,电商属性等),以显示产品的强大。还有人看到市场上有些东西火了,就想也往自己的产品身上加。
我们的一位朋友,做了一款 DIY 留学 App,为想出国的学生提供院校招生信息和申请指导。2015年,代购火起来了,他立刻非常兴奋地增加了代购和支付功能。事实上,他的用户群是想要留学的固定人群,用户都出国了,还有谁需要代购呢?
产品大而全,一方面意味着开发周期长,成本高,出现问题的风险大;另一方面,创业产品未经市场验证,功能越多,就会有越多的部分不匹配用户的实际需求,因而变成无用功。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功能多,用户的学习成本也会随之增大,设计得不好,干扰了核心功能,用户反而不知道这个产品是用来做什么的。同时,如果某一个功能,创业者提供的服务没到位,对用户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减分项,削弱对产品的信任度。
雷区六:没有考虑运营和市场推广
大多数互联网产品都需要运营和推广,这两项工作,是需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考虑进去的。
产品策略,就是综合考虑了用户需求、市场环境和创业者自身的资源能力、运营打法而制定出来的。策略定了,才能进入产品设计开发环节。
而我们见到的很多情况是,创业者在开发产品时根本没想过该如何获取用户,确保用户顺畅地获取服务,以及保持用户的活跃度。很多创业者「一厢情愿」地认为,产品开发出来了就会有用户,产品上线,相当于创业成功了一半。
事实上,把产品「做出来」,只是创业最简单的第一步。如何「做起来」,才是最难的部分。在想清楚如何运营,如何推广之前,甚至不应该动手开发产品。
写在后面的话
事实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人的问题。创业产品之所以会犯下错误,最大的原因是,没有找到最合适的人来负责整个产品的规划、定义和设计。
本文由 @小圆桌 (微信号:)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收藏已收藏 | 32赞已赞 | 8
只做互联网好产品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数据分析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9个回答6人关注
2个回答1人关注
10个回答5人关注
16个回答18人关注
19个回答20人关注
14个回答18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迈出创业第一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