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折旧什么意思最后乘的11是怎么得来的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哪些?分别如何计算?_百度知道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哪些?分别如何计算?
我有更好的答案
(1)平均年限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例:甲企业有一厂房,原值为300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为5000元,厂房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厂房的年折旧额。   年折旧额:(0)/10=29500元。   (2)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根据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计算出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例:乙企业有一辆专门用于运货的卡车,原值为3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假设报废时无净残值),本月行驶3000公里,要求计算该卡车的月折旧额。   解: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0.1(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300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要注意在最后两年计提折旧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例:丙企业新购入一台原值为6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净残值为2000元。按双倍余额抵减法计算折旧,要求计算出每年的折旧额。   第一年折旧额:6=30000(元)   第二年折旧额:()×2/4=15000(元)   第三年、第四年折旧额:(-)/2=6500(元)   (4)年数总和法。   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   例:丁企业在2002年3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资产原值为30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要求计算出2002年和2003年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解题思路: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需要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同时要注意折旧的年限一年与会计期间一年并不相同。   该固定资产在2002年3月购入,固定资产增加的当月不计提折旧,从第二个月开始计提折旧,因此2002年计提折旧的期间是4月到12月,共9个月。   2002年计提的折旧额为:300×(1-5%)×5/15×9/12=71.25(万元)   2003年计提的折旧额中(1-3月份)属于是折旧年限第一年的,(9-12月份)属于是折旧年限第二年的,因此对于2003年的折旧额计算应当分段计算:   1-3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5/15×3/12=23.75万元。   4-12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4/15×9/12=57万元。   2003年计提折旧额为:23.75+57=80.75万元。   从以上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四种方法中可以看出,只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在计算折旧额时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在最后两年计算折旧额时才考虑需要扣除的净残值,其余的三种方法在计算时都需要考虑净残值;同时在计算时也需要注意题目是如何提问的,在会计处理中的“一年”计提的折旧是否等同于折旧期限中的“一年”。
采纳率:81%
来自团队: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哪些、?1.平均年限法:2. 工作量法:3.工作量法:4.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1.平均年限法月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12 月折旧额=原值*月折旧率 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净残值) 月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 2.工作量法:工作量发是根据实际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残值)平均摊销。系统将根据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月份和已计提折旧月份两项的内容,自动判断剩余使用期间,如剩余使用期间为12-24个月时(取决于折旧年限是否为整年,如为整年是24个月,如不为整年,会在12与24个月之间),计提折旧的金额会按照规定方法重新计算。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数的年限总和或者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来个邮箱呀! 折旧表发给你。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计提折旧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求1×3×5×7×9×11的值的一个算法是:第一步,求1×3得结果3第二步,将..
求1×3×5×7×9×11的值的一个算法是: 第一步,求1×3得结果3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结果3乘以5,得到结果15第三步,(&&& )第四步,再将第三步所得结果105乘以9,得到结果945第五步,再将第四步所得结果945乘以11,得到结果10395,即为最后结果。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
再将第二步所得结果15乘以7,得到结果105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求1×3×5×7×9×11的值的一个算法是:第一步,求1×3得结果3第二步,将..”主要考查你对&&算法的概念&&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算法的概念
算法的定义:
算法通常是指用计算机按照一定规则解决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算法的特征:
①确定性;②逻辑性;③有穷性;④正确性;⑤顺序性;⑥普遍性。 算法的描述:
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程序语言。
设计一个问题的算法时应注意:
(1)认真分析问题,联系解决此问题的一般数学方法;(2)综合考虑此类问题中可能涉及的各种情况;(3)&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步骤;(4)用简练的语言将各个步骤表示出来。
发现相似题
与“求1×3×5×7×9×11的值的一个算法是:第一步,求1×3得结果3第二步,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60992866089625571867939817722748695正在初始化报价器想问会计折旧方法有什么4个回答智花丶290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下每年的折旧额会随资产的工作量而不断变化。一般资产在不同年度工作量差别较大的,适于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比如汽车等应按照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特点:不是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折旧额都是相等的。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不考虑净残值)×2/预计使用年限注意: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4.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王成龙Jackie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丶舞所遁形chXI会计折旧方法有:
1、平均年限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通常,企业按分类折旧来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采用分类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简单,但准确性不如个别折旧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或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望夏99fqC有四种:年限平均法【在不计提减值情况下各年相同】,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l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l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l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一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其他回答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查看更多21222324252627282930相关问答2个回答思毛降临loofh所谓的70年产权指的是指所购买的房屋,其所占用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而作为地上物的房屋本身,按照物权法应该是永久属于您自己的。由于房屋不能脱离土地,单独存在,因此我们平时就说房屋...2个回答lk4766我在天津上的尚德机构的会计职称培训,讲得还可以。其实重要的还是自己下功夫。6个回答笨蛋丶439使用手枪电钻打孔,比凭证装订机还好用。6个回答dx鹧鸪仔fn使用手枪电钻打孔,比凭证装订机还好用。1个回答我爱你曈曈128您好,一点通网校回答您的问题:
考会计证报班,选择网上教学方式,不仅能听课而且能全程辅导答疑,现在面授班很多,良莠不齐。运气好,没有白花你的银子,如果不好,就是打水漂了,另外现场...2个回答逍遥璐00一、计算该设备的入账价值:200 000+34 000+20 000+30 000×17%+10 000+1 700+20 000+9 200=300 000(元)二、计算2010...3个回答抽烟的艺术房屋租赁问题是大家常见的也是经常会接触到的一个问题。个人承租或者说租给他人缴纳押金,到期如数返还,这已经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会存在着承租和出租楼的问题。对于...4个回答漠之欣然我之前做过一阵会计,看她们只是做一些有关的会计表格,会计记录,跑腿之类的,很简单,有时候还会记录一下休假人员的记录,很闲的 如果你要做这个会来事点就行4个回答你大爷PaJj我之前做过一阵会计,看她们只是做一些有关的会计表格,会计记录,跑腿之类的,很简单,有时候还会记录一下休假人员的记录,很闲的 如果你要做这个会来事点就行3个回答脱线霉女我国行政单位采用的会计基础,主要是收付实现制。即正确答案是C一个数乘以11的规律_百度知道
一个数乘以11的规律
只知道一些,不知道其他那些怎样(不是a*11=10*a+a)比如:45*11=495讲解:4+5=9,就把9放在中间,就成了495.(只知道这些)不知道的:比如123*11,有什么方法。或者89*11,8+9=17,好像把1+到8吧.麻烦会的讲解一下...
我有更好的答案
a*11=10*a+a两位数乘以11 把两位数的十位上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两位数的两个数字的和写在积的十位上(满十向百位进一),即“两边拉,中间加”。
采纳率:32%
我帮他说完整,比如说89*11,按道理是在8和9之间加一个(8+9=17)17,可是这样的结果就是8179,很明显不可能,所以就是满十进一,即8进一变成9,中间是7,最后的结果就是97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每月月末提折旧的依据是什么_百度知道
每月月末提折旧的依据是什么
每月计提折旧,是以什么为基数算出来的,可以帮我举个例子,结合实际详细说明么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每月月末提折旧的依据:1、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2、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3、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是公司财务处理时,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是未实际支付的折旧费用。
每月提的折旧是以固定资产原值(原值减残值)作为基数。残值是5%固定资产原值是50000元,残值就是2500如果按5年提,应提折旧=47500每月提=791.67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经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如果公司所有的固定资产都是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而又没有新增和减少的固定资产,那么本月的折旧额与上月相同。
但实际情况不会所有的固定资产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的。比如车辆按里程法,有些制造设备按工作量法等,每月的折旧额就不同。
实际工作中企业当月的折旧额是按上月的折旧额加上上月新增的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减去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计算得来的。因为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折旧一般是对于固定资产而言的。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一般为固定资产的原值,即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净残值率按不超过固定资产原值的5%确定(中第四章第36条) 预计使用年限的确定可参照中“三”中的“2、预计使用年限”如果企业购置二手固定资产,可使用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入账价值作为基数,不公允的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回收的残余材料的价值扣除预计支付的清理费后的余值。 即: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 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 其中: 预计残值收入是指预先估计的固定资产清理时的残料变价收入; 预计净残值率是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的原值的比率。 预计清理费是指预先估计固定资产报废时所支付的拆卸、搬运等费用。 折旧方法 (一)传统折旧方法 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整个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分摊地折旧方法,也称直线法。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月折旧额= 12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 固定资产原值×100% 1-预计残值率 =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 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折旧率按计算对象不同,分为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总合折旧率三种。个别折旧率是按单项固定资产计算的折旧率,分类折旧率是按各类固定资产计算的折旧率,综合折旧率是按全部固定资产计算的折旧率。有关公式如下: 某项固定资产 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 年折旧率= 该项固定资产原值 ×100% 某项固定资产 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 = 12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原值×该项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某类固定资产 该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 年折旧率 = 该类固定资产原值 ×100% 某类固定资产 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 = 12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值×该类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月 ∑(固定资产原值×各项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综合折旧率 = ∑固定资产原值 全部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全部固定资产原值×综合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按个别折旧率计算折旧,工作量过于繁琐;按综合折旧率计算折旧,会影响折旧费的合理分摊;采用分类折旧率,既可以适当简化核算工作,又可以较为合理地分配折旧费,故一般采取分类折旧率。 [例6-14] 某施工企业有三台电脑,原始价值为25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有关计算如下: 1-4% 年折旧率= 5 =19.2% 月折旧率=19.2%÷12=1.6% 月折旧额=25 000×1.6%=400(元) 平均年限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大多数固定资产,因而应用范围最广泛。另外,由于按固定资产的服务时间计提折旧,平均年限法有可能充分反映无形损耗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某些固定资产在不同期间使用的强度的不均衡性所导致的不同期间固定资产有形损耗程度的差异。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预计总工作量中平均分摊地方法。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某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这里的“工作量”,可以是小时数、产量数、行驶里程数、工作台班数等。 [例6-15] 某施工企业一辆轿车,其原始价值150 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4%,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某月行驶里程4 000公里。则: 每公里折旧额=150 000×(1-4%)÷500 000=0.288(元) 本月折旧额=0.288×4 000=1152(元) (二)加速折旧方法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一是缩短折旧年限;二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在后期少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无论哪一种方式,加速折旧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尽早得到补偿。加速折旧法主要有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方法,通常采用第二方法。 1、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额作折旧基数,以一个逐期递减的分数作折旧率来计算各期折旧额的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限(含当年),分母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为1+2+3+…+n=n(n+1)/2,其折旧的计算公式如下: 尚可使用年限(含本年) 年折旧率= 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率)×月折旧率 [例6-16] 某施工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6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各年的折旧额如表6—1 表6—1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使用年份 应计提折旧额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年末账面净值 0 16 000 1 15 600 5/15 5 200 5 200 10 800 2 15 600 4/15 4 160 9 360 6 640 3 15 600 3/15 3 120 12 480 3 520 4 15 600 2/15 2 080 14 560 1 440 5 15 600 1/15 1 040 15 600 400 年数总和法仅适合于单个固定资产折旧。 2、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净值为折旧基数、以直线法折旧率的双倍数(不考虑净残值)作为折旧率来计算各期折旧额的方法。由于折旧率中不考虑预计净残值,这样会导致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期满时已提折旧总数超过应计折旧额。为次,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到期前的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6-17] 如前[例6-11],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各年折旧额如表6—2 表6—2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 年数 年初账面余额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年末账面净值 1 16 000 40 6 400 6 400 9 600 2 9 600 40 3 840 10 240 5 760 3 5 760 40 2 304 12 544 3 456 4 3 456 1 528 14 072 1 928 5 1 928 1 528 15 600 400 双倍余额递减法也仅适合于单个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9月份购进一台机器,付款10000元,安装后马上投入生产车间使用。机器预计使用年限10年,残值10%,每月计提折旧可以计算如下:月计提折旧额=/12*10=75(元)从10月份开始计提。
提折旧就是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为基础的。如果固定资产是10万,用5年,每月的折旧额=10×95%/60有5%的残值。60就是5年分成60个月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