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图书馆设计国庆节开放吗

黄石市图书馆市法院分馆揭牌开馆

4月23日,是第27个

4月21日,黄石市图书馆市法院分馆揭牌开馆。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恒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肖婷出席并共同为市法院分管揭牌。

刘恒明对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建设黄石市图书馆市法院分馆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在世界读书日和“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市法院与市图书馆共建的市法院分馆正式揭牌,借此契机,我们组织开展了读书分享会,是想进一步号召全市法院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读书活动,切实推动黄石法院文化建设。他号召全市法院干警,一要爱读书。书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世界的窗户。对于法院干警而言,读书不仅仅是怡养性情、陶冶情操的个人爱好,更是提升职业素养的必要历练。希望年轻干警能坚持以读书学习为导向,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二要读好书。“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要多读经典”。经典著作凝结了文化主流精神,记录着时代的印记、回响和旋律,是人类思想文化创新的优秀成果。唯有多读精品,方能提高知识“含金量”。要认真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要认真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要认真研读专业书籍。三要善读书。读书除了要有明确的目标,还要讲求方法和技巧。要善于管理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用有限的精力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就必须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做好规划管理。要善于把握精读与泛读的关系,要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要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向实践学习,知行合一。

市图书馆馆长王健、副馆长陈伟春出席活动,活动由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又明主持,12名青年干警分享读书心得,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池国卿,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何秀星为干警推荐了一本好书。

市法院分馆现有各品类图书3000余册,市图书馆与分馆将互通共建,书目定期更新。安静舒适阅读区、形式多样的茶水区、氛围浓厚交流区,为全院干警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通过对接省法院数字图书馆,可共享海量电子阅览和数据库,该分馆的建设是加强法院建设、创建书香法院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原标题:《【世界读书日】黄石市图书馆市法院分馆揭牌开馆》

八、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二十五)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研究。整合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科研资源,开展土壤环境基准、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能力、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生态效应、重金属低积累作物和修复植物筛选,以及土壤污染与农产品质量、人体健康关系等方面基础研究。推进土壤污染诊断、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先进适用装备和高效低成本功能材料(药剂),强化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建设一批土壤污染防治实验室、科研基地。优化整合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土壤污染防治研究。(科技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林业局、中科院等参与)

(二十六)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建立健全技术体系。综合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和区域代表性,针对典型受污染农用地、污染地块,分批实施20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2020年底前完成。根据试点情况,比选形成一批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适用技术。(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牵头,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参与)

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成以环保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一批成果转化平台。2017年底前,发布鼓励发展的土壤污染防治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引进消化土壤污染风险识别、土壤污染物快速检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阻隔等风险管控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科技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中科院等参与)

(二十七)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机构参与土壤环境监测评估等活动。通过政策推动,加快完善覆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成熟产业链,形成若干综合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规范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将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综合信用差的从业单位名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发挥“互联网+”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全产业链中的作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参与)

九、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

(二十八)强化政府主导。完善管理体制。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原则,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参与)

加大财政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整合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土壤环境调查与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治理与修复等工作。各地应统筹相关财政资金,通过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加大支持,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涉农资金,更多用于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县(市、区)。有条件的省(区、市)可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增加的县(市、区)予以适当奖励。统筹安排专项建设基金,支持企业对涉重金属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财政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参与)

完善激励政策。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励相关企业参与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制定扶持有机肥生产、废弃农膜综合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企业的激励政策。在农药、化肥等行业,开展环保领跑者制度试点。(财政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税务总局、供销合作总社等参与)

建设综合防治先行区。2016年底前,在浙江省台州市、湖北省黄石市、湖南省常德市、广东省韶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和贵州省铜仁市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重点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力争到2020年先行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要编制先行区建设方案,按程序报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备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可因地制宜开展先行区建设。(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参与)

(二十九)发挥市场作用。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受污染耕地和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引导作用,为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项目提供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发行股票。探索通过发行债券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开展试点。有序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牵头,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参与)

(三十)加强社会监督。推进信息公开。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调查结果,适时发布全国土壤环境状况。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各地级市(州、盟)土壤环境状况。重点行业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其产生的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总量,以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参与)

引导公众参与。实行有奖举报,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信函、电子邮件、网站、微信平台等途径,对乱排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需要聘请环境保护义务监督员,参与现场环境执法、土壤污染事件调查处理等。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民间环境保护机构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参与)

推动公益诉讼。鼓励依法对污染土壤等环境违法行为提起公益诉讼。开展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的地区,检察机关可以以公益诉讼人的身份,对污染土壤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也可以对负有土壤污染防治职责的行政机关,因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行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相关案件办理工作和检察机关的监督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牵头,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参与)

(三十一)开展宣传教育。制定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制作挂图、视频,出版科普读物,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放映平台等手段,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壤日、世界粮食日、全国土地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营造保护土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融入党政机关、学校、工厂、社区、农村等的环境宣传和培训工作。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土壤环境专门课程。(环境保护部牵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粮食局、中国科协等参与)

十、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三十二)明确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实施本行动计划的主体,要于2016年底前分别制定并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定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投融资模式,强化监督管理,抓好工作落实。各省(区、市)工作方案报国务院备案。(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参与)

(三十三)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环境保护部要抓好统筹协调,加强督促检查,每年2月底前将上年度工作进展情况向国务院报告。(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参与)

(三十四)落实企业责任。有关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依法依规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确保重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造成土壤污染的,应承担损害评估、治理与修复的法律责任。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行业自律机制。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带头落实。(环境保护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参与)

(三十五)严格评估考核。实行目标责任制。2016年底前,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分年度对各省(区、市)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2020年对本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环境保护部牵头,中央组织部、审计署参与)

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财政部牵头,环境保护部参与)

对年度评估结果较差或未通过考核的省(区、市),要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整改完成前,对有关地区实施建设项目环评限批;整改不到位的,要约谈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明显下降、防治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要约谈有关地市级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的,区分情节轻重,予以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调离、提拔或者退休的,也要终身追究责任。(环境保护部牵头,中央组织部、监察部参与)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提高环境质量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土壤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切实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如期实现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目标,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拓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指通过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达到节约土地、减量用地、提升用地强度、促进低效废弃地再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各项行为与活动。

第三条土地管理和利用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各项建设少占地、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二)坚持合理使用的原则,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构建符合资源国情的城乡土地利用新格局;

(三)坚持市场配置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探索土地管理新机制,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和政策措施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框架、相关规划和考核评价体系。

第五条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活动,组织制定节地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规范,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鼓励采用节约集约用地新技术和新模式,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第六条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成效显著的市、县政府,由国土资源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安排,对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分区管制规定不得突破。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突破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

第八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区域、各行业发展用地规模和布局具有统筹作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布局、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相关规划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的,应当及时调整或者修改,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

第九条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通过规划、计划、用地标准、市场引导等手段,有效控制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适度增加集约用地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和中小城市、县城建设用地供给,合理保障民生用地需求。

第十条城乡土地利用应当体现布局优化的原则。引导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禁止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城市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鼓励线性基础设施并线规划和建设,促进集约布局和节约用地。

第十一条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禁止建设的边界,实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城市建设用地应当因地制宜采取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布局,避免占用优质耕地。

第十二条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协商,促进现有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优化,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的比例,加大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的比例,促进城镇用地效率的提高。

第十三条鼓励建设项目用地优化设计、分层布局,鼓励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地上、地下分层设立的,其取得方式和使用年期参照在地表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相关规定。出让分层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根据当地基准地价和不动产实际交易情况,评估确定分层出让的建设用地最低价标准。

第十四条促进整体设计、合理布局的建设项目用地节约集约开发。对不同用途高度关联、需要整体规划建设、确实难以分割供应的综合用途建设项目用地,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按照一宗土地实行整体出让供应,综合确定出让底价。综合用途建设项目用地供应,包含需要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的,整宗土地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

第十五条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制度。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房地产开发用地宗地规模和容积率等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和实施更加节约集约的地方性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进行测算、设计和施工。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用地者和勘察设计单位落实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的督促和指导。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用地审查、供应和使用,应当符合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和供地政策。对违反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和供地政策使用土地的,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责令纠正,并依法予以处理。

第十八条国家和地方尚未出台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的建设项目,或者因安全生产、特殊工艺、地形地貌等原因,确实需要超标准建设的项目,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建设项目用地评价,并将其作为建设用地供应的依据。

第十九条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宏观产业政策,制定《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限制用地的建设项目办理建设用地供应手续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不得为禁止用地的建设项目办理建设用地供应手续。

第二十条各类有偿使用的土地供应应当充分贯彻市场配置的原则,通过运用土地租金和价格杠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第二十一条国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除军事、保障性住房和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特殊用地可以以划拨方式供应外,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中的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具体办法由国土资源部另行规定。

第二十二条经营性用地应当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确定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价格。各类有偿使用的土地供应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用地最低价标准。禁止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奖励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价款。

第二十三条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先出租后出让、在法定最高年期内实行缩短出让年期等方式出让土地。采取先出租后出让方式供应工业用地的,应当符合国土资源部规定的行业目录。

第二十四条鼓励土地使用者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第二十五条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属于国家鼓励产业的工业用地,可以实行差别化的地价政策。分期建设的大中型工业项目,可以预留规划范围,根据建设进度,实行分期供地。具体办法由国土资源部另行规定。

第二十六条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供应工业用地,应当将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非生产设施占地比例等控制性指标纳入土地使用条件。

第二十七条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有偿供应各类建设用地时,应当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出租合同中明确节约集约用地的规定。在供应住宅用地时,应当将最低容积率限制、单位土地面积的住房建设套数和住宅建设套型等规划条件写入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第二十八条国家鼓励土地整治。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对历史遗留的工矿等废弃地进行复垦利用,对城乡低效利用土地进行再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第二十九条农用地整治应当促进耕地集中连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应当根据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坚持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度开展。

第三十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当严格控制田间基础设施占地规模,合理缩减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对基础设施占地率超过国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通过项目验收。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统筹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和自然灾害毁损土地的整治,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废弃地再利用的激励机制,对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闲置浪费等低效用地进行再开发,对因采矿损毁、交通改线、居民点搬迁、产业调整形成的废弃地实行复垦再利用,促进土地优化利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镇低效用地、废弃地再开发和利用。鼓励土地使用者自行开发或者合作开发。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对建设用地批准和供应后的开发情况实行全程监管,定期在门户网站上公布土地供应、合同履行、欠缴土地价款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四条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进行监督,在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和土地使用等环节加强用地准入条件、功能分区、用地规模、用地标准、投入产出强度等方面的检查,依据法律法规对浪费土地的行为和责任主体予以处理并公开通报。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用地利用情况普查,全面掌握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集约利用程度、潜力规模与空间分布等情况,并将其作为土地管理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的基础。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建设用地利用情况普查,组织开展区域、城市和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结果作为主管部门绩效管理和开发区升级、扩区、区位调整和退出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规定,为不符合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和供地政策的建设项目供地的;

(二)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为禁止或者不符合限制用地条件的建设项目办理建设用地供应手续的;

(三)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低于国家规定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供应工业用地的;

(四)违反本规定第三十条规定,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验收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三十八条本规定自2019年9月1日起实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

商会年会活动的主题策划方案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地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活动所制定的,包括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我们该怎么去写活动方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商会年会活动的主题策划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商会年会活动的主题策划方案 篇1

招商会时间:x日14:30——17:00(为时2.5小时)

招商会主题:xx汽车文化高端交流盛会,项目推介会。

流程:签到—推介会启动仪式—项目推介环节—抽奖—音乐PATY—退场

招商会议是指招商组织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会议,向外界介绍、宣传、推广自身的`投资环境、招商项目,促进沟通,厂建联系,以吸引客商前来投资的一种招商引资活动。根据招商会招商的主题、内容、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招商会,投资研讨会,项目推介会,信息发布会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宣传推广阶段要求,迫切需要召开招商座谈招商策划方案会。聚焦汽车文化,营造投资环境。争取广泛交流,达成共识,促进合作。

招商会参考形式:项目商洽会、项目推介会

选择理由:此招商会应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沟通、洽谈。广泛听

取商家建议意见,寻求共同合作点。应避免严肃紧张,具有谈判色彩的形式。

(招商会会展布置由执行公司制作)

三、招商会会场选择、布置场景

1、招商会地点:xxx厅

2、场地费用:3万元人民币(以149人为准的宴会厅)

3、布置场景:10万元人民币(含内场和外场布置)

1、中国各类汽车行业协会和政府相关领导

2、媒体邀请:各类网络、报纸、电台、电视台等

2、xx汽车广场工作人员安排(签到、接待、组织、安保)

4、省市领导发言人、集团经销商代表发言人

商会年会活动的主题策划方案 篇2

xx总商会xx商会20xx年迎新春联谊年会

总商会领导和全体商会会员单位(xx人左右)

1、商会领导致迎新春祝酒词。

2、文艺表演:要求商会领导每人表演一个节目,各会员单位表演两个节目。

3、抽奖:分设4个级别奖品,分别是纪念奖150个(每个40元左右)、幸运奖12个(价值300元左右)、幸运之星奖1——3个(每个价值500元左右)、大连海参杯特别奖1个(价值1000元左右)。

4、灯谜竟猜(纪念奖)。

1、用餐标准:每桌xxx元,共x桌,计xxx元,酒水xx元;

(14道菜——精美六味凉碟;海参捞饭;清蒸鲍鱼;蛋黄炬飞蟹;大虾白菜;金牌炭烧肉;夷贝小炒黄;干椒玉女菇;红烧猪手;白灼西生菜;鱼头泡饼;韭菜盒;美点双辉;鸿运果盘)

2、奖池总金额为x万元左右;

3、照相、摄像等机动资金:xxx元;多功能厅使用及音响师免费。

总费用预算合计:xxx元。

2、每人发一个号码(各单位司机除外)

3、抽到无效号码和重号再重抓

4、纪念奖只发给表演者和灯谜猜中者

5、为了节省时间会后到领奖处领奖(纪念奖除外)

1、秘书长宣读xx总商会20xx年迎新春联谊年会现在开始,并请领导上台致词;

2、酒过三巡后,主持人出场:宣布文艺演出开始;

3、第一个节目表演完后第一次抽奖开始并宣布抽奖规则,请6家会长单位领导上台抽取幸运奖12个;

4、继续表演节目30分钟,每个节目后加一个猜谜活动(2分钟时间);

5、第二次抽奖:请6家会长单位领导上台抽取幸运奖12个;

6、继续表演节目30分钟;

7、第三次抽奖:请总商会领导抽取幸运之星奖1——3个;

8、继续表演节目30分钟;

9、最后请会长抽取xx杯特别奖1个;

10、现场采访获奖者;

11、主持人宣布全体人员同唱一首歌:(什么歌待定)

12、结束(时间在晚9点30分左右)

商会年会活动的主题策划方案 篇3

(一)推广商会价值和商会作用为中心,增强会员凝聚力;

(二)共谋发展大计,合作发展、互利共赢;

(三)表彰先进,鼓励会员企业创新发展;

(四)加强年会宣传、提高商会知名度;

二、活动主题: 增强凝聚、 合作共赢

三、活动口号: 以会员之所望,为商会之所向

(一)会长作年度工作报告;

(二)常务副会长作商会财务工作报告;

(三)秘书长作秘书处工作述职报告;

(四)颁发年度优秀工程奖;

(五)优秀工程奖获奖代表发表获奖感言;

(六)表彰年度优秀项目经理奖;

(七)优秀项目经理代表发言;

(九)颁发理事单位证书;

(十)颁发会长、常务副会长、常务理事单位、副会长单位证书、证章;

五、同期活动 :北京银行贷款流程培训、招商银行产品推介

六、活动时间 :二O一x年元月十二日

七、活动地点 :陕西体育宾馆三层会议室

八、邀请嘉宾 :省工商联、省民管局、民政厅、省建设厅 (北京银行、招商银行客户培训)

年度全国地质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本报告所指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评估方式采用收集资料和综合分析,评估依据是《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评估重点是国家层面关注的重大地质灾害,即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

本报告中所有统计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相关数据。

2013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5403起,其中滑坡9849起、崩塌3313起、泥石流1541起、地面塌陷371起、地裂缝301起、地面沉降28起,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有203起,共造成481人死亡、188人失踪、264人受伤。与2012年同期相比,2013年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7.5%、78.4%和93.2%(表1)。

表1 2013年与2012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

2013年我国除上海、天津外的其余29个省(区、市)均发生过不同数量的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甘肃、四川、广东、湖南、浙江和广西等省(区、市)。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甘肃、四川和广东等省;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四川、西藏和云南等省(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甘肃、四川和辽宁等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地质灾害应对工作,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做出明确指示。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措施,全力做好地质灾害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通过召开2013年全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会议,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与教训、研讨工作推进措施并部署全年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为全年地质灾害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2013年,在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下,在各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咨询专家和群测群防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突发地质灾害应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各级党委政府狠抓落实。

2013年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认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国已有21个省份、161个市、990个县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26个省份、171个市、420个县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机构。我部建立了全国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库和7个区片应急专家队伍,就近指导地方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二是中央和地方加大了防治经费投入力度。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208个市(地、州)、1179个县(市、区)设立了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三是加强了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与隐患排查工作。全年共完成地质灾害勘查1万余处;四川芦山“4·20”地震发生后,派出67个工作组、500余人次开展震区地质灾害调查,编录地质灾害隐患点14319处;在三峡库区建立了255处重大崩塌滑坡和重点库岸段的专业监测网并实施了专业监测,完成了28个县(区)级监测站的建设和县(区)、乡(镇)、村(组)三级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建设,实现了对3049处崩塌滑坡(涉及59.5万人)动态有效监测,并启动了三峡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国共有2032个城乡建设及相关规划、10万多个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5万个隐患点进一步完善了防灾预案;四是应急演练与技术培训工作卓有成效。2013年全国共组织开展不同规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7万次,参加人数达129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演练与培训123次,参加人数达4万多人次;全年共培训群测群防员超过40万人次。五是总结经验,推广成果。调研总结各地防治工作经验,组织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通过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向各地推广宣传好的经验做法,明显提升了地质灾害应急防治能力。

(二)相关部门配合密切。

我部与国务院相关部委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大协同防治地质灾害的工作力度。一是继续深化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开展预警预报工作,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信息共享和信息通报机制更加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精细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建立部门联合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323个市(地、州、盟)、1880个县(市、区)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体系。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已被社会各界尤其是地质灾害多发区的人民群众广泛接受。联合开展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十年工作总结,总结了预警工作机制、技术方法和减灾成效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为改进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及各级地方政府努力加大全国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2013年投入资金超过200亿元。三是与水利、教育、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旅游、能源和科技等部门协调联动,继续加强相关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等方面进展明显。

(三)国土资源部门指导有效。

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最高价值准则,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一是部署工作周密及时,2月即召开2013年度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会商会,分析形势,研判趋势,确定防范重点。3月下发通知,提出总体工作要求。4月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5月召开全国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暨技术培训会,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在汛期和关键时段召开3次全国视频会,针对降雨、台风、冰雪冻融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情况,发出相关防灾通知19次,对防治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11月召开全国地质灾害灾情统计研讨会,强调了新形势下地质灾害灾情统计和地质环境综合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各省(区、市)地质灾害统计人员进行了灾情报送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培训。二是加强监督指导,开展巡查排查复查。我部全年共50余次派出由部领导和司局负责同志带队的工作组检查指导,在31个省(区、市)安排100余名区片专家长期驻守。针对局地强降雨、台风等天气,各地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省市县三级共组织督促检查组、隐患巡查组超万次。针对1月11日云南镇雄县果珠乡山体滑坡、3月29日西藏墨竹工卡县滑坡、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7月10日四川都江堰市三溪村山体滑坡、7月22日甘肃漳县岷县6.6级地震等重、特大型地质灾害事件,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派出工作组及专家组指导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三是继续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全年共制作170份汛期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产品,在中央电视台发布111次(橙色预警92次、红色预警19次),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国土资源手机报发布160次(黄色预警以上)。通过网络QQ群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多媒体共享服务平台,可随时浏览查阅。另外,针对台风、地震等紧急情况开展的应急预警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例如,四川“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发布地震区地质灾害红色预警7次、橙色预警4次,提醒当地居民和救灾人员注意防范地震余震及降雨诱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10月6日,为防范“菲特”台风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我部协同中国气象局以及浙江、江西、安徽和福建等省,应急启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发布地质灾害红色预警信息,警示当地居民和提醒相关部门注意地质灾害防范。

(四)群测群防应对能力提升。

大力加强群测群防队伍建设,组织培训大批群测群防监测员,增加群测群防覆盖范围,提升基层突发地质灾害应对能力。一是继续开展以县(区、市)为对象的群测群防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等的“十有县”建设,全国“十有县”总数达到1765个,覆盖95%以上的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同时启动了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二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尤其是临灾应急避险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简便易懂、易学易会的方式,推广宣传地质灾害“五步避险法”、抗击地质灾害典型事迹等,使干部群众的防灾知识、避险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各地群测群防队伍建设继续发展,全国群测群防员已超过35万名,已成为应急避险和重特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重要工作力量。

(五)应急队伍逐步建实建强。

随着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开展,应急队伍力量蓬勃发展。一是应急队伍建设迅速发展,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分级设立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专业技术支撑队伍。二是专业技术力量不断加强。全国各级应急机构共有数千名应急专家分布在各省(区、市)指导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近3500家具有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的专业队伍共计20多万人承担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汛期派出专家3000余人次参与2013年的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核查和应急处置。三是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通过组织培训、宣传教育等方式,动员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六)保障措施得力有效。

为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是加强队伍的组织管理,明确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职责定位。各级职能部门完善监督考核制度,不断优化目标,细化工作内容。二是加快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制度与技术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标准、应急处置技术指南、应急装备配置标准、应急防治技术要求、应急演练指南等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规范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行动。三是建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保障制度。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广拓资金渠道,鼓励企业和个人投入,争取国际组织资助和社会民间捐助。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并加大审计力度,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四是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物资储备制度。对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勘查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物资进行有效储备管理。

汛期(5-9月)是地质灾害的主要发生期,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2014年,国土资源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的各项要求,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加强日常防灾工作,重点做好四川、云南、重庆、贵州、辽宁、广东、广西、福建、陕西、甘肃、浙江、安徽、新疆、山西、西藏、青海、吉林、河南等省(区、市)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有效防范因异常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特别关注三峡库区、汶川、玉树、彝良、雅安、漳县岷县等地震灾区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区;注意防范沿海地区由于台风引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决定》。

一是研判趋势,实时分析雨情、水情、灾情、险情的动态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部署和措施落实。二是以人为本,积极主动避灾,一旦有极端气象或成灾迹象,立即把危险地带人员撤出,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三是狠抓重点,重点防范城镇、乡村、丘陵山区、旅游景点等人员集中区和交通干道、重要流域、重点设施周边等部位,尤其要强化工程施工场所人员的防灾意识,落实防范措施。四是加强落实,狠抓调查排查、监测预警、宣传演练、综合防治、应急抢险、科技研究等工作的落实,克服松懈、麻痹等思想。五是协调配合,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做好防灾信息共享、应急预案完善、防治资金安排、应急救援处置等工作,统筹做好地灾防治与城乡规划、生态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有效消除地灾隐患,规避灾害风险。

(二)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体系。

健全完善各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国家级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与地质灾害应急区域分中心,指导重点省(区、市)建实建强地质灾害应急专业队伍。实现地质灾害易发省(区、市)应急会商的互联互通,初步建成应急信息支撑平台,建设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与应急技术标准体系,显著提高我国地质灾害应急业务技术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与演练。

扩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覆盖面,丰富宣传方式。根据实际要求组织相关培训与演练,督促、指导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开展相关地质灾害应急培训与演练。

2013年,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特大型地质灾害113起,造成312人死亡失踪、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7.3亿元;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大型地质灾害有194起,造成63人死亡失踪、4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3.5亿元。2013年3起典型地质灾害情况如下:

(一)云南省镇雄县赵家沟“1·11”滑坡灾害。

2013年1月11日8时18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发生滑坡灾害,造成46人死亡、2人受伤。

通过现场调查、无人机获取影像分析等,测算滑坡启动物源体长约120米、宽约110米、平均厚约16米,总体积约21万立方米。滑坡物源启动后,在快速运动过程中对斜坡和沟谷的残坡积土层进行碰撞和铲刮,裹携了大量岩土体和碎屑物,使滑坡堆积体体积增加至约40万立方米。滑坡途中发生两次碰撞偏转,形成滑程约900米的高速远程滑坡。

赵家沟滑坡是一起在特殊地形地貌、地层岩土和气象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性的特大型地质灾害,主要成因如下:

一是地形地貌山高坡陡。滑坡后缘高程1735米,赵家沟村民组所在地高程1556米,高差达179米。滑坡区陡坎与斜长缓坡交替,整体地形坡角约35度,滑坡所处的陡坎部位的地形坡角达50度,斜坡稳定性较差。

二是斜坡岩土体松散破碎。滑坡发生在第四纪松散的残坡积粘性土夹碎块石中,主要由二叠纪软弱砂页岩风化破碎形成,十分松散,整体性差、强度低。

三是冰雪冻融导致土体软化、强度降低。滑坡发生区域长期干旱,近一个月来持续雨雪冻融天气,地表水不断渗入松散土体,使土体含水量增加、自身重量增大、土体软化、强度降低,斜坡在重力作用下易于变形破坏。

四是受到彝良地震的影响。滑坡发生地距2012年“9.7”彝良地震震中约100千米,是彝良地震的Ⅳ度影响区,地震对斜坡岩土结构和土体完整性有一定影响。

(1)赵家沟上方斜坡及平台上滑坡堆积物结构松散,有再次向下滑动的可能,对该区域开展监测巡查工作,避免堆积物再次向下滑动造成人员伤亡;

(2)滑坡区东侧不稳定性斜坡稳定性差,对下方赵家沟、曾家寨村民小组构成威胁,加强监测,居民转移安置;

(3)开展村庄搬迁选址场地地质环境调查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4)加强专业指导,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及时纳入了监控范围。

(1)在西南山区,特别是云、贵、川接壤的乌蒙山区,除关注汛期多雨对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的触发外,持续时间长、地表径流少、入渗多的久雨(雪)也是触发滑坡灾害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强监测预警。

(2)加强对冬季雨雪天气引发地质灾害及高位远程滑坡的预警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

(二)西藏墨竹工卡县“3·29”特大型滑坡灾害。

2013年3月29日凌晨6时许,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普朗沟泽日山东坡约30万立方米块碎石土体残坡积物失稳滑动,其后推动前缘松散堆积体失稳形成整体滑动。滑坡进入沟谷后,进一步铲刮沟底和两侧松散堆积物,形成约2000米的滑坡-碎屑流,沟口段堆积体长约600米、宽70~180米、厚15~25米,总体积约200万立方米。滑坡碎屑流摧毁掩埋沟口施工人员暂住地,灾害造成66人死亡、17人失踪。

“3.29”滑坡灾害是在地形陡峻、岩石破碎、冰雪冻融强烈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起特大型滑坡-碎屑流地质灾害。滑坡成因如下:

(1)滑坡位于普朗沟源头,地形陡峻,坡度达42度~45度,呈“V”型狭长沟谷,滑坡源头到堆积区长约2000米。滑坡后缘高程5359米,前缘高程4535米,高差824米。

(2)区内地质条件复杂,推覆构造、滑覆构造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出露地层主要有多期形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岩石蚀变强烈,岩体破碎。表层第四系主要为块碎石层,被当地群众称为“泽日山”(意即“碎石山”)。

(3)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气候极度干燥,3月以后,连续多次阵雪,雪水渗透,降低了斜坡体稳定性。

(4)滑坡的启动过程系后缘残坡积体失稳滑动,推动前缘松散堆积体,形成整体滑动。

开展普朗沟流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评估选定下游群众的搬迁点。加强群测群防工作,落实监测预警责任人,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标明对地质灾害位置、诱发因素、居民注意事项、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避险安置点等,努力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

(1)加强对滑坡隐患点源头的监测预警,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预防知识,指导群众提高识别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能力。

(2)高度重视居民区、工程建设区、工矿企业、旅游区和临时人员居住地等场址的地质安全评估,加强监测预警,落实防灾预案和责任制,有效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的危害。

(三)四川都江堰市三溪村“7·10”特大型滑坡灾害。

2013年7月10日10时30分,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一组发生大型高位山体滑坡灾害。灾害共造成45人死亡、116人失踪。

滑坡灾害所处区域为龙门山向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上属于构造侵蚀地貌和全新统冲洪积堆积地貌。出露地层主要为白垩系的砂砾岩,岩体强度大。自7月8日20时起,都江堰市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至7月10日20时,累计最大降雨量达到1059毫米,是1954年都江堰市有气象记录以来雨量最大的一次降雨。

经调查,滑坡后缘高程1132米,前缘高程755米,高差377米。滑坡堆积区长约1200米,平均宽约150米,平均堆积厚度10米,估算滑坡体积约180万立方米。滑坡位于自然斜坡的陡倾地带,中部沟谷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下部为地势较为平坦的村庄。特大暴雨形成的坡面地表水大量汇入坡体内部的贯通性裂缝,形成高水头压力,在压力推动下,上部岩体发生崩滑,对沟谷中饱水的松散堆积体形成冲击侵蚀,触发流状滑动并铲刮松散体,导致滑坡体积增大,对下部村庄形成破坏。由于滑坡岩体强度大、外观无裂缝,且植被异常茂密,灾害隐蔽性极强。另外,此次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和规模大等特点,因此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灾害发生后,滑坡体后缘临空,其上宽约200米较平缓坡体上堆积有约30万立方米崩塌岩体,崩塌堆积岩体距临空面约50米,进行了加强监测预警。

加强高位山体滑坡的研究,尤其是远程碎屑流地区滑坡的监测。此外,加大地质灾害低易发区的排查和巡查力度,做到“沟到头,坡到顶”。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工作方法。估计许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会写,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学期工作计划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顾第一学期的工作,我们协会还有以下方面需要改进。协会要加强成员培训,增加知识讲座的次数,并邀请一些专业人士为我们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多举办一些社团活动,促进会员之间的沟通及对外交流。

鉴于以上思考,我们计划下学期邀请秦皇岛集邮协会的负责人给我们讲解集邮方面的知识;与其它兄弟院校的收藏协会多交流,互相学习;明年正值我收藏协会成立十周年,计划搞一次大型展览,主要是包括古钱币、邮票。其中我们会员积极准备藏品,并向秦皇岛集邮协会借用部分邮票,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藏品欣赏。

(一)4月29日-30日,以“迎奥运100天.爱我华夏之藏”为主题的藏品展览将在一楼大厅举行。本次藏品展览,突出奥运主题,同时,展现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

目的:丰富校园文化,增强爱国情操。

本次展览需要提前向秦皇岛集邮协会提出以下几方面主题的邮票借用:奥运主题;秦皇岛历史文化风景主题;建国以来取得成就;中国历史文化;祖国各地风光……同时,我们将展出古钱币等藏品。其中古钱币将分类为大家展出,在丰富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展现了我校师生热爱生活,热爱收藏到良好习惯。

(二)邀请秦皇岛集邮协会的老师为我们讲解邮票方面的专业知识。时间定在:5月下旬。

(三)与秦皇岛开发区集邮协会联系,为我收藏协会成立十周年制作纪念封或纪念戳等;同时,为我们校学生制作个性邮票。

(四)准备下学期招新与展览的事情。计划本次社联招新同时为秦皇岛开发区集邮协会招新

希望通过一年的时间,进一步培养起我协会会员的收藏兴趣与收藏品味,让他们热爱收藏,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留意生活。实现收藏过去,收藏现在,收藏未来的宗旨。

相信在我协会各位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协会会越办越好!

希望团委以及社团联合会继续支持我们协会工作发展,并对我们工作中的不足给予指正与指教。

为进一步提高培训中心绩效管理水平,促进工作精细化,及时发现培训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落实20xx年绩效管理实施办法,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更好成绩,现制定《培训中心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检查计划》,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培训中心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检查计划

中心领导,培训室、教务室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

安全卫生及设备设施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劳动组织管理等

中心领导,总务室、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1、各牵头部室须按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2、检查具体时间、内容、参加人员由牵头部室确定。

3、牵头部室做好工作检查记录,检查结束后汇总检查情况,并将检查结果报综合办公室(电子版)。

4、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培训中心绩效考核报告中予以明确并由相关职能管理部室提出意见,在绩效考核中予以兑现。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时,随着新学期的到来,社团也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摆在了社会调查研究协会的面前,社会调查研究协会20xx-20xx学年上学期工作计划。为全面贯彻我校学生工作会议精神,配合我校评建工作,落实团委对社团发展的要求,弘扬科学的调研精神,服务于广大的学生群体,本着"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宗旨,特制订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以期在校团委、文学院团总支的领导下,在社联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兄弟社团的帮助下,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新学期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9月,精心制作协会宣传展板,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并按照社联统一部署和文学院团总支的安排,严格筛选招收协会新一届会员,为协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10月初,召开协会本学期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邀请文学院有关学生领导和社团负责人参加,并请他们发言,重建社团领导机构,选拔优秀新会员,部署协会本学年具体工作

10月中旬,邀请文学院副教授徐伯鸿做主题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与社会及社会实践"的讲座,活跃社团气氛,提高会员的实践调研意识

四、做好"关于20xx级新生入校状况调查"

10月下旬-11月初,为进一步了解XX级新生在校生活情况,协会将制作调查问卷,对新生进行包括心理、思想素质及校园印象等各个方面的调查,并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呈交给上级主管部门

五、认真做好社团巡礼工作

11月,认真落实社联要求,精心做好社团材料的整理汇报工作,做好社团巡礼活动展,扩大社团影响

11月中旬,为了更好的让会员们加强了解与沟通,协会将与南风通讯社联合举行贤山采风活动,提高会员参与活动积极性

11月初,为积极参加今年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协会将制作社团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并于艺术节期间进行现场调研

11月中旬,邀请文学院团XX胡波老师做了关于"学习*生活*工作"的讲座,给广大学生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引导广大社员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11月下旬,邀请文学院杨帆老师做"公关与当代社会生活"的主题讲座,提高会员的调研修养和调研技能

十、"世界艾滋病日系列活动"

12月初,联合南风通讯社进行艾滋病宣传签名活动,成立课题组并主持主题为"艾滋病知识普及状况调查",调查结果形成书面文字,以新闻调查的形式寻求发表

十一、信阳师院图书馆读者调查

12月中旬,与图书馆联合成立课题组进行主题为"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读者调查",调查结果形成调研报告并予以公布

12月间,寻求与调查公司合作,进行一次有偿调查活动,以提高会员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实践意识,提高会员的调研水平

1月,召开学期总结大会,表彰协会先进工作分子,配合社联做好社团考评工作

过去的一学期,我校教育教学、班子及教师队伍建设、新校区建设等各项工作均取得良好进展,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为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职员工的业务水平、师德素质、服务能力,增强我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师德水平,提高学习型师资力量

1、推进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

积极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管理格局。树立“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的教育理念,构建政教科、年级组、团委、学生会、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协作配合的教育工作线。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规范和加强“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积极参与德育教育和管理,结合实际特点,有机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鼓励班主任撰写德育论文;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专家、学者报告会。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全体教师进行法制法规教育、师德教育,提升师德水平.加大对师德典型的宣传力度。

2、突出特色,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尊重学生个性。着眼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

重视教育宣传作用。以橱窗、校园网络等为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演讲会、报告会、征文等活动,发挥榜样的力量,结合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个人的评选等,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优秀学生典型,使学生处处有楷模,时时受教育。

深化德育主题月活动。根据阶段性教育管理需要,每月设计一个教育主题,利用 “清明节”、“五一”、“七一”等传统节日,挖掘教育资源,行之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和学习意识。要求各班在周三下午第四节举行各种类型的主体班会,并把相关材料上报政教科。每学年度举行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对教学、师德、班级管理表现突出个体、集体给予表彰。

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借助校园网、橱窗等媒体,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全面开展构建和谐校园活动。提升学校文化品味,促进学校由“文明校园”向“和谐校园”发展。

3、实施“关爱工程”、“扶贫工程”。

要求教师以“尊重”的观念来教育学生,给所有学生以信任、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进一步加强爱生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完善特困生评审和管理制度,及时做好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确保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完成学业。

二、强化管理,提升业务素质,打造专家型师资团队

1、加强教学常规建设。

认真抓好备课。要求各任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并依据《新课程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填好教学进度表,要求全体教师利用寒假时间认真备课,写好一周的分课时教案,教导科组织有关人员对教案进行认真检查,评出优秀教案进行表彰。

科学设置课程。扩大活动课的内容和范围,加强新教材的研究,上好微机课、语音课、劳技课及音乐美术欣赏课,尤其是普通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认真组织好春季运动会。

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培训,开足开齐相关课程,加大教改力度。积极参与省市县教学竞赛活动,优化课堂教学,使其大密度、高效率、现代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加强常规教学的检测。定期检查各学科的教学进度,认真检查各任课教师的授课教案及学生作业,以此反馈教学信息,调整和改进教学进度。对月考、期中、期终考试作详细的质量分析,从学校、年级组、备课组到教师个人各个层面加以分析,召开师生座谈会,帮助总结成功经验以及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制订解决办法。

高三毕业班的工作。组织高三各学科教师分批分期参加高考信息会。明确升学目标,制订可行的年级工作计划及学科复习计划。积极开展各学科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吃透高考说明,研究高考命题,探讨高考试题的解题方法。积极参与校际之间的教学研究,了解高考信息,指导高考复习工作。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模范作用,上好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全体教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研讨课,骨干教师的优质课。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周一上午第一、二节课全体领导下班听课1—2节,并在行政例会加以分析总结;教师互相听课每周不得少于1节,要求随听随评,认真填写好听课记录。

抓好学科竞赛工作。安排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辅导工作,确保学校奥赛成绩有较大突破,为国家培养尖子人才。

培养青年教师。落实好“拜师收徒制度”,师傅对徒弟的教学有负有监督、督促、指导之责,应帮助他们尽快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青年教师要谦虚好学,主动向师傅或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教研组的建设,管理好每周的教研活动,实行备课组长例会制度。严格按照“三定” (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要求开展活动,教研活分备课组进行。各备课组认真落实组内公开研讨会,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精心组织好教师的公开课活动,形成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一条龙 活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本期教导科每周将定期召开备课组长会议,及时了解各年级学科教学进度情况,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三、提供保障,树立中心意识,建造服务型后勤队伍

配合县有关部门做好南校区在建工程工作,力争上半年全部正常投入使用。

春季绿化重点放在南校区,保养好原有的花草树木、新建工程周围及时绿化。

按照县政府指示,及时改造北校水网,力争上半年用上县自来水厂的水。

北校供电线路及时改造,教学区和生活区分开供电,南校以桥为界分开供水。

配合学校做好高、中考及各种大型考试准备工作。

做好日常水、电、教学、生活设施的维修工作。

努力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来访接待等工作,汇总我校的各种信息、意见建议等供校领导决策参考。

做好“三八”、“五一”的茶话会及各种文体活动的谋划、组织工作,“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小朋友送上爱心,继续创建文明校园,加强对我校各种车辆的管理等。

同志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尽快从春节的宽松祥和的氛围走出来,以饱满的精神姿态,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美好的假期过后,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而宣传部也迎来了新的希望和挑战。根据团学联对我部的工作要求,结合我部宣传工作的实际情况,为更好地完成XX—XX学年第二学期的宣传工作任务,我部决定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在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发扬长处、改进不足,并开拓新的`工作项目,努力使宣传部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拟定一份工作计划示:

1.实行分组轮流制:从上学期开始,我部并实行了这项制度,确实保证了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明确的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新学期里,我们将继续实行分组轮流制,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此项制度。

2. 在接到工作通知时,先开个小型部内会议,讨论宣传方案,确定负责人员,尽量提高工作质量。

3. 所有的宣传工作都将以电子等各种形式进行备案,完整、详细地把各项工作成果记录保存下来。

4. 进一步提高出海报的水平和效率,出海报是宣传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本学期的工作中将总结过去的经验,探求新的方法,加强部长干事之间的协作,切实提高海报的质量,更好地达到宣传效果。

由于宣传部工作的特殊性,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活动,但是在与各部的配合中,我们的认真和责任心就是我们最大的品牌。上个学期,我部以认真努力的工作态度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事物没有十全十美,我部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本学期我部将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精益求精,发扬长处。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以部长砌商为主,干事交流为辅,加强沟通,优化组合,与其他各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团学联的各项事务。另外,继续巩固过去的宣传成果,使宣传部成为宣传法律系甚至学校各项事物方便而快捷的平台.

2.取长补短,改进不足。拓宽宣传的渠道,在以往海报+横幅+展版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

3.拓展工作,完善职能。开展一些属于自己的宣传活动。宣传部和其他的部门一样,都可以开展一些自己的活动,而并非只能配合其他部门的活动。在这方面,需要宣传部的全体成员共同关心,集思广益,并需要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

1.聘书的书写工作:上个学期由于种种原因,我部没有如期完成对聘书的书写工作,因此本学期我部将继续进行此项工作,并将在本月末完成。

2.宣传部的本部网络空间建设:这个学期我部将开设一个qq空间或新浪、搜狐博客,用以记录我部的各项工作,展现我部风采。另外,对于团学联其他部门委托我部宣传的活动我们也将在此空间上设立专题宣传,也当除了海报之外的另外一种宣传方式。当然,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宣传部。

团学联标志有奖征集活动:介于法律系团学联还没有其特有标志,所以我9部将推出此次活动,希望能帮团学联找到一个能代表自身形象的标志。另外,如果条件可以的话,团学联各部的标志征集也将同时进行。

1.电子海报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的海报也应与时惧进,在形式上不应只拘泥与传统的手工海报,而且与手工海报相比,电子海报确实有其优越性。所以本月我部特将召开一次电子海报赛,最后获奖作品将在我部部内网络空间上登出,另外我们也将特意制作海报宣布获奖名单等。

2.母亲节的海报宣传:在宣扬节日由来的同时也向天下的母亲们表达深深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1.端午节的相关宣传:众所周知,端午节虽然是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然而却被绝大部分同学所忽略,因此在此次端午节来临之际,我部将以海报的方式来使同学们了解端午并由此更好地传承中国的本土节日。

2.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系列宣传:我部将与学习部合作,展开相关宣传,激励大家的学习意识,使同学们都能顺利地通过考试。

期末考试总动员的相关宣传:本月我们将迎来考试周,与以往相同,我部也将与学习部密切合作,展开对考试复习方面的相关宣传,并将与考试有关的东西及时地转达给同学们。

以上是我部对本学期工作的一个简要计划,我们每个成员都将尽全力去完成,努力达到“有做、做对、做好”的要。

1955年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在哪里召开?

1995年,由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的“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在西双版纳召开。

与会专家就生态旅游的定义、内涵,以及生态旅游线路的优选等问题进行理论层面上的研讨。

在“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上虽然还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并被誉为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

但是并没有被专家和生态旅游景区所接受,对于中国实际的生态旅游的开展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国际商会(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ICC)成立于1919年,发展至今已拥有来自130多个国家的成员公司和协会,是全球唯一的代表所有企业的权威代言机构。

国际商会以贸易为促进和平、繁荣的强大力量,推行一种开放的国际贸易、投资体系和市场经济。由于国际商会的成员公司和协会本身从事于国际商业活动,因此它所制定用以规范国际商业合作的规章,如:《托收统一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等被广泛地应用于国际贸易中,并成为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际商会属下的国际仲裁法庭是全球最高的仲裁机构,它为解决国际贸易争议起着重大的作用。

当人们一提到《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就不可避免地会联想到国际商会.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国际贸易术语有多种不同的解释,而国际商会则把国际贸易术语解释予以统一规范,制订、普及和推广使用解释通则,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之一。因此,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国际商会的情况。

国际商会是为世界商业服务的非政府间组织,是联合国等政府间组织的咨询机构.国际商会于1919年在美国发起,1920年正式成立.其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国际商会的基本目的是为开放的世界经济服务,坚信国际商业交流将导致更大的繁荣和国家之间的和平。

目前,国际商会的会员已扩展到100多个国家之中,由数万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商业组织和企业组成,已在59个国家中成立了国家委员会或理事会,组织和协调国家范围内的商业活动。

国际商会主要职能有四个:

(1)在国际范围内代表商业界,特别是对联合国和政府专门机构充当商业发言人;

(2)促进建立在自由和公正竞争基础上的世界贸易和投资

(3)协调统一贸易惯例,并为进出口商制定贸易术语和各种指南

(4)为商业提供实际服务.服务包括:设立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仲裁院、协调和管理货物临时免税进口的ATA单证册制度的国际局、商业法律和实务学会、反海事诈骗的国际海事局、反假冒商标和假冒产品的反假冒情报局、为世界航运创造市场条件的海事合作中心和经常组织举办各种专业讨论会和出版发行种类广泛的出版物。

3.国际商会的组织机构

国际商会的组织机构包括:理事会、执行局、财政委员会、会长、副会长及前任会长和秘书长、所属各专业委员会和会员、会员大会,此外还没有国家特派员。国际商会现下属24个专业委员会及工作机构。这24个专业委员会是:

国际商会一联合国、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经济咨询委员会。国际贸易政策委员会。多国企业和国际投资委员会,国际商业惯例委员会,。计算机、电报和信息政策委员会,银行技术和惯例委员会,知识和工业产权委员会,环境委员会,能源委员会,海运委员会,空运委员会,税务委员会,有关竞争法律和实务委员会,保险委员会,销售、广告和批售委员会,国际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会国际局,国际商会仲裁院,国际商合国际商业法律和实务学会,东西方委员会,国际商会/中国国际商会合作委员会,国际商会国际海事局,国际商会海事合作中心,国际商会反假冒情报局.

有关委员会的情况如下:

(1)国际商业惯例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职能是:就目现代化的运输技术的使用、自动信息处理的增长以及市场不稳定诸因素造成的商业惯例变化提供建议;对影响国际贸易的各种法律的差异提出解决意见;积极参加其他有关国际团体。特别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工作。

1)通过《担保统一规则》草案

2)支持和推动国际商会的INCOTERMS(国际贸易术语)的普及和推广;

3)出版所有权保留的第二个指南。

4)出版代理合同示范本

5)讨论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方面的法律和商业方面的问题等;

6)讨论国际租赁贸易方面的问题。

(2)银行技术和惯例委员会

在国际银行实务中推动使用自动信息处理技术,并起草新的统一规则。在必要时修订有关托收、跟单

信用证等的现行统一规则;与商业管理委员会及其他有关国际团体一起工作,发起旨在获得更为广泛的银行法和技术知识的活动。

1)修订《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400号》

2)就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解释发表意见,并对案例进行研究等;

3)准备保证书的标准格式。

该委员会的宗旨是发展并促进利用仲裁的方式解决国际商业争议。

1)审查有关多方当事人仲裁的问题;

2)审曾国际商会仲裁示范条款和与仲裁条款有关的管辖权问题

3)修改国际商会关于技术鉴定规则等

4)出版国际商会裁决书的摘要;

该机构是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重要组织。每年都有来自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当事人、仲裁员和律师参与国际商会的仲裁。截止1991年底,仲裁院正在审理的案件达750件,其中333件为1991年新受理的案件。每一个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向仲裁院推荐一名委员。截止1991年12月31日,仲裁院已经拥有48个不同国籍的委员。《国际商会调解与仲裁规则》刊登在国际商会第447一2号出版物

(5)国际商会国际商业法律和实务学会

该会创立于1979年,其目的是培训国际商业法方面的人才,并在职业律师和学者们之间架起桥梁,以期互通信息。主要开展如下活动;

1)组织培训讨论会,以扩大国际贸易法律及在解释和执行国际合同中发生纠纷的知识;

2)加强学术单位与国际贸易商之间就一些特殊方面问题研究的联系

3)组织对国际贸易法的研究工作。

学会的学术委员会由国际商会指定的40名成员及来自世界各国的84名讯员组成。为包括律师们在内的以及其他有兴趣发展国际商业法律的人士提供论坛。

1)完成正在进行的项目。

2)组织关于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合同的研讨会

3)培训起草和执行国际合同的谈判人员等;

(6)国际商会/中国国际商会合作委员会

该委员会创立于1991年6月,旨在加强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业主代表的国际商会和作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商业国际化民间组织的中国国际商会之间的合作。

合作委员会将注重研究和讨论经济贸易的政策性问题,如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环境保护、国际贸易政策等;将在专业领域特别是货物暂准进口、商事和海事仲裁、国际贸易惯例。银行业务、知识产权、翻译出版等方面加强了解和合作.1992年6且和9月在中国举办国际贸易惯例研讨会和银行跟单信用证实务研讨会。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分别是国际商会和中国国际商会的高级代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图书馆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