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终压货 英文属于违规吗

香港调查顾雏军七年终起诉 申请冻结15.9亿港元资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6月20日,香港证监会一纸诉状将顾雏军告到香港高等法院,要求法庭冻结顾雏军的约15.9亿港元的资产,其中包括由代名人持有的约1.07亿股海信科龙股票。针对判决书认定的虚增科龙业绩,顾雏军反驳,压货销售是制造业普遍采取的销售模式,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更非虚假销售。
起底顾雏军 香港调查七年终起诉申请冻结15.9亿港元资产 顾雏军想给自己翻案,却迎来了二份诉状,这次是来自香港。 6月20日,香港证监会一纸诉状将顾雏军告到香港高等法院,要求法庭冻结顾雏军的约15.9亿港元的资产,其中包括由代名人持有的约1.07亿股海信科龙股票。 25日,香港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公布了香港证监会的起诉书,对顾雏军及其他高层人员展开研讯程序,追究他们在此期间涉及的市场失当行为,指包括顾雏军在内的格林柯尔科技高管在2000年至日期间,涉及严重夸大公司财务数据的市场失当行为。 顾雏军&喊冤&之路陡然生变,出狱后一直强调自己是&受迫害&的他,将再次面临一笔巨额民事赔偿,香港证监会要求其向超过1300名少数股东作出损害赔偿。此前,国内多家债权人已开展多起针对顾的民事诉讼,并已基本取得胜诉。 不过针对指控,顾雏军表现&强硬&。6月24日,顾通过个人微博发布声明称,对香港证监会的指责予以彻底否认,认为这是构陷,并声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已启动了再审程序,于日开庭审理了他的刑事申诉案,不久将会作出判决。 记者从接近广东省高院的人士处获悉,广东省高院只是在今年1月受理了其申诉申请,目前尚处于再审程序中的立案审查阶段,顾所说的开庭及判决完全是偷换概念。 不过,关于顾出狱以来的是非及当年未解的诸多谜团应该很快会随着两地法院的审理而大白天下。 耗时七年的起诉 6月23日,香港证监会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对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格林柯尔)前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顾雏军以及其他高层人员展开法律程序和研讯程序,并寻求法庭颁布强制令,冻结顾雏军实际拥有的价值约15.9亿港元的资产,以及颁令向超过1300名少数股东作出损害赔偿。 此时,顾雏军出狱已2年。顾雏军一手打造的格林柯尔科技于2000年7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筹得资金7000万。顾通过其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个人全资公司格林柯尔资本有限公司持有格林柯尔62.6%的股份。2005年8月格林柯尔停牌,2007年5月被撤销上市公司资格。 上市一年后,格林柯尔凭借亮丽的业绩引起市场关注。2000年格林柯尔年报数据显示,当年收入是1998年收入的3300倍,实现利润2.69亿元,当年纯利润率约70%。这引起市场广泛质疑,多家主流媒体通过调查,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数据,格林柯尔在造假。 香港证监会通过调查认为,顾雏军于2001年至2005年期间,串通公司其他8名高层,批准格林柯尔及其子公司向市场发布多份经审核账目及全年业绩。其中部分账目内容属虚假及误导,包括夸大公司所持的存款及隐瞒部分债务,上述年度的资产净值分别被夸大4.87亿元、6.53亿元、人民币9.82亿元、人民币10.62亿元及人民币9.04亿元,相当于格林柯尔在上述年度的总净资产值的43%至80%,格林柯尔的收入和盈利因此被高估。 这也与顾雏军在科龙电器上虚假记载等违法手段类似。根据证监会2006年对顾雏军等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02年至2004年,科龙电器采取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少计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手段编造虚假财务报告,导致三年分别虚增利润1.2亿、1.18亿和1.5亿元。 这项调查历时7年,涉及多个辖区,香港证监会称&这是证监会在这段期间内最复杂的调查工作&。据记者了解,香港证监会为此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并花费不菲。 除了财务造假外,顾雏军还被指秘密持有1.07亿股海信科龙股份(原科龙电器)。 香港证监会在诉状中称,已经识别出有16个公司或他人户口为顾雏军代持约1.07亿股H股,并向法庭要求委任管理人接管该批股份。 1.07亿股H股约占海信科龙已发行H股4.59亿股的23%。按照6月23日海信科龙的收盘价8.83港元计算,这部分股权市值约9.45亿港元。 据了解,购买这些股票的资金很可能来源于内地。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2月,香港证监会就怀疑格林柯尔高管涉嫌将科龙及格林柯尔控股两家上市公司的资金,通过地下钱庄转移至香港并用于购买股票的情况,香港证监会当即提示海信科龙寻求对该1亿多股股票进行保护。随后,海信科龙向高等法院申请了冻结令。 2013年9月,顾雏军私人司机张俊因为&洗黑钱&被香港区域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9个月,而涉案财产即是顾雏军实际拥有的约1099万股海信科龙的股票。 香港区域法院的判决书显示,张俊以每股0.89港元从&海信科龙&相关人士购入1100万股海信科龙的股票,并以相同价钱向其他6名人士出售541万股的交易,绝对不合理。而彼时,海信科龙的股票价格为每股7-8元人民币。 法院认为,被告人月入不足15000元,却拥有财力以近1000万元从和&海信科龙&有关的人士取得以顾雏军为最大股东及董事局主席的&海信科龙&近1100万股的股票,这些股票就是&黑钱&。 据记者了解,香港有史以来金额最大宗的洗黑钱案主角余德健于2010年获刑7年半,其罪行之一就是科龙资金从深圳通过地下钱庄转入香港。 截至记者发稿,香港证监会并没有回复本报要求置评顾雏军言论的申请。 高调喊冤的真相 香港证监会的起诉,使得&后顾雏军案&再添变数。 2001年,顾雏军旗下火线注册成立的顺德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电器26.43%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此后,顾雏军又接连收购了、亚星客、,雄心勃勃要打造格林柯尔系。 不过,随后科龙及格林柯尔系一系列财务问题引起国家审计署、深交所和香港联交所的高度关注,社会舆论也广泛质疑,最终导致监管层介入,2005年顾雏军案发。 2009年,顾雏军以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以及挪用资金罪被终审判决10年有期徒刑。 2012年,顾雏军提前出狱,高调喊冤。在北京安徽大厦举行记者招待会,面对百余家媒体,顾雏军头戴&草民无罪&的高帽出场,引起轰动。 今年年初,顾雏军方面透露,当年的&冤案&已得到中央有关高层重视。随后,日,广东省高院发出受理通知书,正式受理顾雏军申请再审的诉求。按照法律程序,广东省高院下一步将对顾雏军案是否符合再审立案条件进行审查。 在申诉中,顾雏军及律师向广东省高院提供了15份新证据,自证其无罪。 但记者通过查阅梳理当年众多权威资料发现,顾雏军所提供的新证据难以言&新&。 对于虚假注册罪,顾雏军拿出来的新证据是广东格林柯尔公司2003年获得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顾雏军认为,按照广东省规定,这类企业可以按70%无形资产注册,这可以证明他不存在虚假注册罪。 记者发现,当年收购科龙电器时,顺德格林柯尔注册资本金12亿,其中无形资产出资高达9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75%,这远远超过当时《公司法》设定的20%条线。 但当年控方在起诉顾时并没有纠结于比例问题,而关注于其后来的虚假注资行为,在股权顺利转让后,顺德政府要求顺德格林柯尔现金或者实物资产必须达到9.6亿元,这意味着还需要再缴纳6.6亿元的出资额。迫不得已,顾雏军利用科龙资金,通过来回倒款的形式,制造了天津格林柯尔向顺德格林柯尔投资6.6亿元的假象,最终用相关虚假资料骗取了顺德工商部门的变更登记。 针对判决书认定的虚增科龙业绩,顾雏军反驳,压货销售是制造业普遍采取的销售模式,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更非虚假销售。 但事实是,科龙仅在2002年就有4亿的销售收入只是开票,并无真实交易,相关存货实物封存于科龙电器的仓库未发送给客户,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这不能确认为当期收入。而2003年底注册成立的安徽合肥维希公司和武汉长荣公司,最终经调查证实是顾雏军为了虚增销售收入而专门设立的,这两家公司在顾雏军通过压货进行作假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对于侵占资金罪,顾雏军出示了毕马威会计师针对江西科龙和江西格林柯尔之间的2002年7月到2005年4月之间的财务审计报告,显示科龙流入资金为13.36亿,流出为9.74亿,科龙顺差为3.62亿。顾雏军据此称,是格林柯尔在向科龙&输血&。 而事实是,毕马威的调查结果时间跨度为年,这期间,科龙还同疑与格林柯尔系有关的公司发生了不正常的现金流向。这一部分,科龙的流入资金为10.17亿,流出为19.02亿,而这段时间格林柯尔对于科龙的资金输出是2.93亿,两相相减,该报告最终结论认为,5.92亿元只能代表着科龙公司的最低损失。 此后,科龙根据毕马威的现金流报告向佛山市中院民庭提出多起民事诉讼,据粗略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科龙发起20件诉讼,胜诉标的额为7.2亿。 历史谜团或将解开 出狱后的顾雏军疲态苍老,以弱者示人,赢得了部分舆论的同情,不过香港证监会的指控,却又从正面揭穿了其多个谎言。 顾曾在接受香港证监会调查时说自己决不会炒作股票,但却暗地持有上亿股的科龙股票;他出狱后说资产被全部剥夺,只能靠前下属的接济为生,但香港证监会却向高等法院谋求冻结的资产高达近16亿港元;他还声称广东高院已经开庭审理了他的申诉案,不久将判决,但事实上该院目前只是查审其申诉&& 面对香港证监会的控告,顾雏军除了&彻底否认&,并没有给出任何反驳理由。 一位熟悉当年科龙案的原监管层人士向记者称,顾雏军采取断章取义、一知半解地理解混淆是非,采用偷梁换柱、避重就轻的手法向外行特别是一些不懂公司与财务的人士曲解真相,颇具迷惑性。 事实上,顾雏军善用舆论,制造受害者形象,大打悲情牌。 顾雏军日出狱,13日已经熟练使用微博召集记者。在这次发布会上,顾雏军直指广东省现任领导和证监会前高官,在当前社会环境大背景下,&举报贪官、国进民退、迫害企业家&的字眼,每一个都能撩拨起民众的神经。 这并不是顾雏军首次使用举报信,在上世纪90年代,顾雏军创办华曌空调公司生产的&小康空调&的安全性能和制冷性能,多次均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惠州市有关部门联合责令华曌公司立即停产,认真整改。但出人意料的是,顾雏军很快向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状告惠州市技术监督局。伴随着起诉的进行,一封题为&一起骇人听闻的打击报复案&的控告信不断飞到各大媒体记者案头。 这一次,顾雏军依然认为,一个势力几乎无所不达的利益集团在陷害他,于是再次祭出当年小康空调被查处时的手法,抛出了一封揭发&建国以来最大的贪污案&的举报信。 这份长达27页的举报信,核心内容就是监管部门收受科龙竞争对手的巨额贿赂,以虚假理由骗取国务院同意调查科龙,进而达到侵占其股权的目的。用顾的话说,他最希望知道的是当初证监会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对科龙电器进行立案调查。 这封举报信曾遭到相关媒体一一辩驳。而记者在翻阅该举报信时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该举报信中称:&一位有良心的中国证监会工作人员曾给顾的父亲寄过一封举报信揭发科龙案真相。&在这位有良心的证监会工作人员的揭发信中3次提及证监会,但有两次将&证监会&写成了&证券会&。 事实上,顾希望知道的答案早有定论,国务院在2007年的行政复议裁决书中也有过详细回应。2004年,舆论的广泛报道质疑引起监管部门重视,2005年1月,国家审计署将科龙电器涉嫌虚增亿元利润的情况转至证监会处理,当月香港联交所对格林柯尔关联交易行为进行公开谴责,种种迹象无一不昭示着科龙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2月中国证监会作出立案稽查的决定。 只是顾雏军对此视而不见。以至于有媒体这样报道:并不复杂的事实和道理,却似乎仍不足以打破顾雏军的&被害妄想&。 回望历史,真相和谎言都渐渐浮现,但科龙一案依然有太多的谜团。譬如,顾的主要罪责是挪用资金罪,那么这些转移的资金现在哪里去了?香港证监会申请冻结的15.9亿资产,除了近十亿的海信科龙股票市值外,还包括什么?而在历经证监会、、国资委、公安部门查处,国务院行政复议裁决、检方提起公诉、法院经过二审审理后,广东高院又是据何受理了顾的申请? 从目前有据可查的资料中,结合香港证监会最新的信息披露,或许可以初步推断,顾当年挪用的资金很可能转移到了香港,再配合控制科龙和格林柯尔的优势,辅以虚假信息,进行股票炒作,而从中,顾获得了不少收益。但这一猜测有待香港方面的进一步证实。 随着香港证监会发起的诉讼和研讯程序渐次展开,相信这些谜底或将最终浮出水面。
[责任编辑:heyi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htmlli2 = " ";
htmlli1 = "";
htmlli2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sertli1").innerHTML = htmlli1;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sertli2").innerHTML = htmlli2;
function getcookie(objname) {
var arrstr = document.cookie.split("; ");
for (var i = 0; i < arrstr. i++) {
var temp = arrstr[i].split("=");
if (temp[0] == objname) {
return unescape(temp[1]);
function oktiaozhuan() {
window.location.href = 'http://www.soupu.com/account/msg.aspx?view=notice';
当前位置:&&正文
年销30亿的来伊份获IPO批文 终成主板“零食第一股”
9月9日,证监会核发了14家IPO批文,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伊份”)名列其中,将登陆上交所,这也意味着来伊份成为主板“零食第一股”。截至目前,来伊份已经诞生了17年,从一家不起眼的炒货商铺,发展到如今约2300家销售终端的连锁品牌,年销售额超过31亿元,累积消费超过4.5亿人次,成为了休闲连锁专卖店中的佼佼者。历经四年终上市2012年,来伊份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发行5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20000万股,拟于深交所上市。其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14.03亿元,其中9.22亿元用于全国营销网络扩建,3.07亿元用于休闲食品基地建设,另外1.74亿元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平安证券担任其保荐人。但是,在2012年4月,其招股说明书披露后不久,来伊份便受到了蜜饯行业问题的波及,IPO进程受阻。2015年7月,来伊份再次启动IPO,并更新了招股说明书,这一次得到了证监会的通过和认可,来伊份的IPO之路划上了完美的句点。招股书披露5大核心数据那么,这次的招股说明书里,具体都提到了哪些重点内容,让来伊份成功获得IPO批文呢?(所有数据均截至日)1、来伊份2014年的营业收入为28.58亿元,净利润1.3576亿元。2、来伊份拥有超过150家供应商为其提供炒货、肉制品、蜜饯、水产品、糖果果冻、膨化等9大类900多种产品。3、来伊份的品牌发源于上海,江浙沪地区占公司主营收入比重在三年内持续提升,2014年占比93.58%。4、来伊份的门店租赁费用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10%。5、来伊份员工9550人,人力成本占营业收入约17%。此外,来伊份IPO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入到两个部分,一是“营销终端建设项目”,即在全国范围内新建275家直营连锁门店,同时对全国范围内的1158家现有店铺进行升级;二是“生产及仓库用房项目”。对此,来伊份曾表示:“将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提升公司的单店盈利能力和网点辐射能力以及研发、检测和物流仓储能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公司在休闲食品连锁经营行业的领先地位,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两个秘诀造就来伊份传奇当媒体、圈内人都在讨论来伊份是如何起家并取得成功时,来伊份总裁郁瑞芬表达了两点最直接的原因:一是商业模式、二是口碑效益。商业模式:没有经销商环节,把供应商当做“车间主任”来伊份的商业模式是通过连锁直营门店出售休闲食品,中间没有经销商环节,全是最直接的供应商。郁瑞芬介绍说:“来伊份与供应商之间是共赢的理念,不依靠收取进场费、广告费盈利,而是完全依靠产品的销售和服务获利,我们把供应商当作我们的‘车间主任’。”来伊份所有的产品都来自于原料的所在地、原料的源头,对接的都是全国或者是全世界最好的供应商。并从面试考察、品控审查、评测工厂、邀请第三方监督等多个环节筛选供应商。在所有来伊份的产品品牌中,来伊份自有品牌占比达到98%以上,70%以上核心产品拥有独家生产供应商。供应商生产的产品便代表来伊份的品牌。口碑效应:每年推出150个新品,门店升级到第八代“8 年以前,我们从不做广告,今天来伊份品牌能在华东地区家喻户晓完全来自于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口口相传。”郁瑞芬说道。为满足消费者的尝鲜心理,来伊份同时拥有遍布全球的原材料产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挖掘不同的工,目前来伊份拥有全球20 多个国家的工厂为它直接做OEM 生产。“现在的消费者口味多变,追求新奇是他们的特点,我们每年都会推出150 个左右的新品,产品研发都是按消费者的口味和品质为出发点,按需定做产品。”郁瑞芬介绍说。来伊份2011 年引入会员体系,如今拥有1200 万名会员,而来伊份70%的销售额便来自这些会员。随着消费者对购物环境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来伊份顺应时代的需求目前门店环境已升级到第八代。据郁瑞芬的介绍,在来伊份最新版本门店中,消费者将通过门店电视机看到“透明化的工厂”,甚至是源头产品。上市后的来伊份要做这些事来伊份成功拿到了IPO批文,意味着其将成为主板的“零食第一股”。除此之外,休闲食品行业中的洽洽食品、好想你食品也已经在中小板上市。未来,来伊份将针对细分人群进行产品开发。“在来伊份1200 万名会员当中,85 后消费者占比30%左右,90 后消费者占比超过10%。所以对来伊份来讲,未来如何持续引领90 后、00 后的消费是需要研究的课题。”根据郁瑞芬的介绍,未来来伊份将和综艺频道和迪士尼等展开更多合作,更大限度地上传递来伊份快乐的消费理念,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为了充分展示透明供应链,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来伊份全自动化的物流供应过程,来伊份目前也正在进行全世界首家零食博物馆的建设,预计2017 年一季度将正式开业,年接待客流量可达20万人次。品牌营销专家陈玮表示:“上市之后,来伊份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连锁门店需要注重库存、压货、人工等,对资金现金流的要求很大,连锁企业有这样的缺口,因此上市后可以有资金去拓展更多的门店,进行全国范围的扩张。此外,上市后,来伊份在电商方面的发展将会取得更大空间,实体店结合电商的路线。因此我相信,上市后来伊份有不错的发展势头。”不难看出食品行业转型期下,越来越多的休闲食品企业开始借助资本的东风,以实现更多的运作。而创新升级下,休闲食品企业新的盈利模式和发展模式,也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与期待。(来源:食品板)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搜铺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采编中心:3-809,邮箱:。
责任编辑:张占英
省市:江苏无锡面积:2.5万㎡江苏无锡1富力星光里省市:江苏淮安面积:4.8万㎡江苏淮安2文锦城欣天地商业广场省市:江苏苏州面积:8.3万㎡江苏苏州3常客隆星光天地省市:江苏徐州面积:15万㎡江苏徐州4荣盛未来广场省市:江苏南京面积:10万㎡江苏南京5燕子矶招商花园城省市:江苏无锡面积:15万㎡江苏无锡6梦享城商业中心
业态:休闲餐饮|轻餐|咖啡需求面积:100-300㎡拓展区域:全国休闲餐饮|轻餐|咖啡1瑞幸咖啡业态:奢侈品集合需求面积:300-1200㎡拓展区域:全国奢侈品集合2RealRavello业态:百货需求面积:㎡拓展区域:全国百货3LA CASA BIANCA业态:休闲餐饮|轻餐|咖啡需求面积:130-240㎡拓展区域: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北休闲餐饮|轻餐|咖啡4壹元気业态:休闲餐饮|轻餐|咖啡需求面积:500-1000㎡拓展区域:全国休闲餐饮|轻餐|咖啡5蓝樽咖啡(Blue Bottle Coffee)业态:鞋包皮具需求面积:120-200㎡拓展区域:全国鞋包皮具6Charles&Keith
“微”观商业地产
查看分站微信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改压货为涨价 酒企能“名利双收”?
核心提示:年底销售旺季来临,酒类市场“波涛汹涌”。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白酒市场或在酝酿一波新的涨价,而在4日的二级市场上,白酒板块更是集体飘红。此次白酒商家改变出牌套路,改压货为涨价,但是能否“名利双收”却令人质疑。
  年底销售旺季来临,市场&波涛汹涌&。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市场或在酝酿一波新的涨价,而在4日的二级市场上,白酒板块更是集体飘红。此次白酒商家改变出牌套路,改压货为涨价,但是能否&名利双收&却令人质疑。
  与此番景象不同的是,啤酒市场旺季的温度逐渐退去,大型进口超市的进口啤酒价格纷纷&跳水&,出现15%~20%的降幅,而降价能否为商家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有业内人士认为,更多迹象显示其销售已经逐渐接近上限。
  继洋河、五粮液、酒鬼酒之后,水井坊也公布了涨价消息,昨日,上市白酒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几乎&全线飘红&,水井坊涨幅高达8.53%,茅台涨幅为2.48%,五粮液涨幅4.06%。中秋过后价格一度平稳的白酒市场近日再起波澜,有业内人士认为,市场或迎来一波涨价潮。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茅台在股市的调整令这一波行情或不会&来得更凶猛&。
  部分上市白酒企业开始&裸泳&
  近日,多家白酒市场陆续公开发布或私下透露了即将涨价的信息,而且涨价幅度较大,个别品种涨幅高于10%,其中洋河于12月1日开始调价,被戏称为本波涨价潮的&引领者&。洋河梦之蓝价格将涨50元左右/瓶,一箱4瓶涨价150~200元左右;部分地区的五粮液&普五&价格已经破1000元/瓶,五粮液1618价格将近1200元;红坛酒鬼酒的零售价涨价幅度将达70元/瓶。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称,从企业的战略角度看,洋河的抢夺涨价先机是对的,但是能不能成功是后话。
  有投资者、消费者表示,对于白酒企业不断涨价的行为已经有所反感。朱丹蓬认为这与近期18家上市白酒企业在股票市场不断出现波动有关:&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裸泳&,显示出虚弱的底子。&茅台在近期的大起大落,令市场重提白酒市场&泡沫论&,五粮液日前在部分地区的价格出现变化,也因此备受市场关注。据了解,部分地区的五粮液&普五&价格已经破1000元/瓶,五粮液1618价格将近1200元。
  疑问:用涨价刺激渠道进货能奏效?
  昨日,几乎所有白酒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均有不同幅度的涨幅。亮剑咨询总经理牛恩坤评论称,从三个方面看这次涨价应该比较客观:&第一是提振行业信心,虽然白酒行业发展非常好,但是表现好的甚至有提价权的基本上就这几家,这次不约而同地集体提价有提振行业信心的意味。第二是保持品牌热度和超值,涨价会引起社会关注度,有利于产品保持超值,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第三是春节旺季即将来临,涨价有利于经销商和零售终端提前备货,原来常用的手段是压货,现在涨价可以理解为反向发货,用涨价刺激渠道进货,这样还避免了促销政策,对于酒厂是一种名利双收的手段。&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国白酒市场来说,元旦和春节是&刚性需求&旺盛的季节,从过去的国庆节、中秋节看,白酒市场价格坚挺,这种&风格&在短期内还将延续,这一次的涨价,也可能成为行业的统一策略:&这也与大品牌企业都提前完成了今年的任务有很大关系。&
  而其他企业会不会跟风涨价呢?业内人士认为,白酒企业在元旦之前半个月的动作将给市场一个比较清楚的答案。
  旺季过后,进口啤酒整体出现促销降价,大型进口超市的进口啤酒价格均有15%~20%的降幅。业内人士认为,国产啤酒三季度业绩靓丽,给进口啤酒较大冲击,进口啤酒市场因为体量增大、品牌良莠不齐,互相之间又存在更激烈的竞争,甚至面临洗牌。不过,进口啤酒市场份额还将继续增加,业内人士认为其市场趋势虽未改,但已接近销售上限。
  据统计,2017年9月中国进口啤酒6.9362万千升,同比增长了28.9%;金额为4.9738亿元,同比增长了28.5%。2017年1月~9月,中国进口啤酒53.8931万千升,同比增长了5.2%;金额为37.7923亿元,同比增长了9.4%。虽然8月进口啤酒数量同比下滑18.4%,金额同比下滑12.5%,但9月进口啤酒量、额又重新上涨。
  一名国产啤酒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称,随着进口啤酒市场的急剧膨胀发展,市场出现良莠不齐、鸡犬升天的现象:&以前进口啤酒的量比较少,没有清库存的压力,现在压力变大;一般啤酒从生产到销售端至少需要3个月,保质期又短,需要用促销来消化库存;另一方面,解决良莠不齐也导致周转要求比较高,商家须通过价格优势来加快周转。&
  疑问:
  进口啤酒市场份额能超5%?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随着进入中国的外国啤酒品牌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内部竞争开始激烈起来,必然导致降低售价、降低利润,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国产啤酒发力打造中高端啤酒,整个进口啤酒受到来自国产啤酒的竞争和打压,不得不调整自己、降低价格。
  朱丹蓬称,&以前进口啤酒很暴利,一瓶进口啤酒动辄三四十元,单瓶利润高,但没有规模效应,现在利润低了,一瓶价格就十几二十元,但形成规模效应,总体利润不低。&
  &经销商为了获得利润,会以更优于国产啤酒的价格来销售,保证周转率高于国产啤酒。&一名啤酒商告诉记者,进口啤酒以前通过文化吸引力来刺激消费,目前文化吸引力降低了,就需实质的优惠来刺激消费了。
  尽管前3个季度进口啤酒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升至2%~3%,业内预测未来或升至5%左右,但更多迹象显示其销售已经逐渐接近上限。业内人士称:&几乎所有国家的啤酒产品都是以本土化为主,进口啤酒只能是市场的补充。&
食品论坛相关讨论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电话:&&传真:&& 邮箱:&& 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压货销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