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优工作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应着重把握好哪推优把握三个环节节

丰富教研模式,促进教师发展
摘要:所谓教研模式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而定的各种旨在促进教研活动有效实施的组织形式。随着我园教师队伍的优化,学历层次的提高,名师、区级园级骨干教师的增加,我们发现先前的教研模式在多样性和有效性上存在着些许不足。为了使园本教研更加有效地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以拓展教研模式、丰富教研内容为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将近年来有关幼儿园教研模式的研究作以整理。用行动研究法将四种教研模式运用到我园的实际工作中,包括项目式教研、开放式教研、竞赛式教研、学习式教研。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的教研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高。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以课题为抓手将教师的个体特征摆在首位,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教研内容聚焦教育教学中各类问题的解决,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本研究的学术贡献在于对注重教师的职后教育和教学技巧的获得有一定的采纳、借鉴作用,保教主任如何更好地组织教研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更是一所学校有序发展、滚动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践行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作为市示范园,我们积极进行园本教研的实践与研究,逐步构建了适于我园实际的园本教研平台,以夯实教师发展的基础、保持教师成长的动力,增强教师发展的实效为目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所谓教研模式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而定的各种旨在促进教研活动有效实施的组织形式。为了使园本教研更加有效地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以拓展教研模式、丰富教研内容为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一、教研模式及其种类
(一)项目式教研
项目式教研在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模式中是比较常见的,一般以学科为划分。如:以语言和音乐为主的项目组、以计算和美术为主的项目组,每学期制订好目标和具体的措施开展活动,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
1、体育保育项目式教研
我园园本教研也有上述所提到的学科分组,但我园具有特色和亮点的是成立
了体育和保育项目组。这个项目组的成立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因为有些幼儿园对体育和保育的重视程度相比其他学科较弱些,对这方面的研讨也可能是零星散状的,园内没有设立专门的研究小组,配备专门的研究人员,而我们成立体保组正是对园本教研的新探索和新创新。我们请在运动和生活领域方面有特色、特长的教师担任组长,组员由每班的一位教师组成,尤其以青年教师和新教师为主,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研究。
2、语言、音乐(计算、美术)项目式教研
此模式是以学科分类为主,每学期有专题研究项目,并由组长领衔开展实践研究。研究过程包括理论学习、实践交流、反思研讨、再实践再交流、梳理总结等,教师在教研的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这种教研模式非常符合教师的需求,它能实际解决教师的困惑,通过现场交流,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案例剖析,教师们大胆质疑、分析解惑;通过再实践再交流,教师们再次获得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很快。
? 操作要点:(以体保组为例)
(1)聚焦问题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聚焦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其成为教研的核心内容。比如:“教师如何把握好运动量和运动密度之间的关系?”、“不同季节的运动技能要求和教师的指导。”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所以在研修中,我们将项目组的老师组成了多个不同特点的群体,充分考虑教师在经验水平、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共性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研以致用
教研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更好的开展活动,所以研究的重中之重就是给教师以实惠、给教师以方便。在“体保组”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汇集了“教师开展户外运动操作手册”,手册以文字和图画的方式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技能要求、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教师指导、以及操作要点都清晰地介绍,此书已成为教师工作的“葵花宝典”。尤其是教龄较短的青年教师可以按照手册上的具体做法实施。同时我们还汇集了“体育活动方案集”和“生活活动方案集”。这种研以致用的教研模式深受教师的欢迎。
(二)开放式教研
开放式教研旨在鼓励教师为教学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研中,让每位教师都参与设计、参与讨论、参与实践,真切体验、感同深受。
1、亮点展示开放式教研
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采取不同的行动改善现状,将学习建立在有效的实践基础上。学习不是为了寻求答案,而是群体通过交流和反馈,将教师日常教学实践和教研紧密联系起来。所谓亮点展示开放式教研是给老师搭建平台,将自己的心得、经验和大家分享。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教学能力,自报亮点,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展示,并获得大家的认可。
2、组长联动开放式教研
所谓组长联动开放式教研是指由组长率先开展实践活动,效果较好,并联合
其他具有一定教龄和经验的组员共同展示。她们尽其所能将组内最近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汇报和展示,给其他老师得以学习和借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教师或教龄较短的教师可以不参加活动,她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学习、领会和实践。
? 操作要点:(以亮点展示为例)
(1)自报亮点
在展示前期,教师要自报亮点,这里指的亮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拿手的项目,或者近阶段个人的研究成果。亮点通过展示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好评。比如:有的教师一学期自主发展的目标是研究个别化学习,那在每阶段展示时就要开放个别化学习,(包括主题的结合、领域的平衡、材料的层次、孩子的差异等等)。此模式在操作的时候可以分阶段进行展示。
(2)分层交流
每次交流展示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师不同的能力水平制定不同的形式。如:能力强的教师可以以论坛的形式交流自己的教学亮点和心得体会;能力较强的老师可以说课、评课的方式凸显自己的教学理念。新教师可以竞赛的形式比赛专业技能技巧,不同层次教师的交流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竞赛式教研
竞赛式教研是致力于营造一种有利于教师专业自觉、自我成长的专业氛围。将教研的主要内容通过比赛的形式开展,使教研过程生动活泼,参加教师轻松愉快,教研效果持续有效。
1、技能比武竞赛式教研
幼儿园教师各有特长,有的比较擅长美术、有的比较擅长音乐等,另一方面,近年来,幼儿园不断增添新教师,教师的基本技能等不够全面,存在薄弱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园本教研进行技能的训练。
技能比武竞赛式教研是展示每位教师的技能技巧。教师在这过程中将自己的
技能进行展示,同时在欣赏同伴时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强练习,为开展各类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2、有奖问答竞赛式教研
这种教研的形式深受教师的欢迎,其气氛轻松、愉快,且人人参与。这几年
我们将教师必须了解的、熟记在心的、基本掌握的内容以这种形式开展。比如:“新课程培养目标”、“不同年龄幼儿的年龄特点”、“蓬莱路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操作规范”等等,这些都是开展教研活动的素材之一。
? 操作要点:(以技能比武为例)
(1)内容多样
技能比武内容可以多样开展。比如:三年以下的教师说、唱、跳、画,所有基本功样样不能缺。三年以上的教师可将技能融入一日活动中,结合教学需求开展竞赛。如: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根据主题现场设计教学活动、童话剧表演等,有的可以团体的形式开展。通过这些活动,促使教师从点点滴滴开始锻炼基本功和基本技能,教师获益匪浅。
(2)重在参与
我们开展竞赛的目的不是凸显某个人的技能技巧,因为比赛不是目的,重在过程,人人参与是这个模式开展的宗旨。教师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技能的重要,体验到要练好一个技能是非常的不易,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技能意识,高效益地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学习式教研
学习式教研是比较常用的模式。而我们的亮点是充分运用不同的资源,为每一个参与者创建充分表达自我、与同伴交流互启的平台,形成开放有序、活泼自然的教研氛围。
1、理论研讨学习式教研
这个模式主要围绕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和教育信息交流所开展的。教研的内容是现今教育最前沿的、最需要的、最热门的,包括教育观念、理论、方法等。在形式上丰富多样,有请园长当场解读、教师自学理解、质疑解惑、互助交流等。活动的亮点是调动每位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每位教师的潜力。
2、专家对话学习式教研
教师由于受到教育经验和教育能力的限制,其反思难免存在局限性,因而反思的水平也会受到影响。适时适地的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指导、对话等,将教师对实践的反思与专家的理论分析相结合,再次促使教师对自我经验进行反思,扩大教师的视角和思考纬度,大大拓展了教师的思路和反思能力。
? 操作要点:(以理论研讨为例)
(1)头脑风暴
在教研活动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既有的教师怕说、不想说、没机会说,这样导致教研活动只是针对某些老师的活动,而不是面向全体。而头脑风暴正是一种调动众人思维的活动模式,发挥每位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群策群力,开动脑筋,达到效果。比如:“蓬莱路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操作规范”,正确解读和运用对每位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帮教师再次重温了操作规范,并付诸与实践活动。头脑风暴式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架构了“想”的平台,提供了“合作”的机会,锻炼了“说”的能力,使每位教师真正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
(2)学研并重
这里指的边学边研,其新意是平衡了专家的“理论研究”和教师“实践操作”之间的关系,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空间。比如: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组织教师开展关于“三维目标”理论的学习,这个具有前瞻性和新颖性的理论对教师的实践工作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在教研过程中,我们采用教师个人自主学习、结合实践理解分析、提出疑惑互助解答、梳理思路提炼总结的过程引导教师对“三维目标”的概念、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和简单的理解。这种操作方式使学习“三维目标”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多种教研模式在我园的实施案例
教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发展,我们在思考教研活动开展的内容、形式、方法、过程时,更关注教师,因为教师是教研活动的主人,是教研活动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根据教师的资历,将她们分成四个层次,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
(一)亮点展示开放式教研
将本园的教师层次分为:1、骨干型教师,她们是区级骨干教师,园内的教研组长,有着较强的保教能力,并已形成自己教学风格。2、成熟型教师,她们是园内的中间力量,有的是学科组长,有的是备课组长,具有较好的保教能力。3、胜任型教师,她们是园内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能基本胜任保教工作,并逐渐在某领域形成亮点。4、合格型教师,她们是工作三年以下的新教师,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技能技巧都需要不断地实践和磨练。
具体展示安排:(一个学期)
? 骨干型教师——每阶段进行游戏、个别化学习、自主活动汇报及个人教学特色展示,并以PPT的形式进行交流。
? 成熟型教师——一学期开一次园级家长讲座、讲一次体会(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新理念新行为)、向组员示范课堂教学活动3—4次,每次展示不同的亮点,并说思路、说设计、说策略、说亮点、说幼儿、说成效、说改进。
? 胜任型教师——每阶段开展亮相性交流,自报项目,并说亮点、说成效、说反思。
? 合格型教师——每月中旬一课一活动比赛,并说设计、说成效、说问题、说对策。每学期一次教师技能技巧比赛。
每阶段结束后在大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总结,分析研讨、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我们的老师在每阶段的亮点展示中,专业水平提高的很快。她们是这样说的:
佳佳老师是一名工作不到三年的青年教师,她在小结中提到“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要切实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上好每一节课,我们只有用自己的精力来弥补经验的不足。而每个月的展示交流让我在每个活动中都有所得。要上好每一个活动要从教案的设计开始,由于我们缺少经验,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准确。因此,往往在教案的设计中对于目标的制定与环节的实施上难免有些顾此失彼。领导看了我的活动之后,为我们现场讲解、分析,帮助我们理清了活动设计和实施中的困惑,使活动的每个环节目标更为清晰。从教材的研读到目标的制定到环节的落实再到细节部分的处理,一次次的实践和反思,一次次的分析和指导,我的业务能力提高很快。”由于佳佳老师的努力和勤奋,使她在合格型教师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园内“红五月创新擂台赛提名奖”。
小李老师已是一名工作将近五年的教师,结合自己的爱好在课件制作中有独特的优势,她已申报成功区青年教师课题“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主题情境教学中运用的研究”,那如何以以科研促教研,提高自己保教水平呢?小李老师是这样说的“园本教研活动给我提供了一次次展示的平台,更让我把多媒体制作的特长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在每阶段的亮相性交流中,我都精心准备,无论是活动设计还是媒体制作,都争取在展示中给大家秀一秀、亮一亮。在今年的世博主题活动中,我设计的“世博场馆大比拼”获得了优秀奖,在大教研活动中上还作为唯一一名教师在现场用媒体的形式介绍了课的设计和体会。多次的亮相,让我在同事中更有人气,大家经常会找我解决课件制作的难点,也经常和我探讨教学活动,我觉得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在区教科研成果评比中,小李老师的这个课题获得了一等奖。
小圆老师是一名具有20年教龄的“老教师”了,一直想在教学上有更大的创新和突破。现在她担任了语言、音乐项目组的组长,对她来说比较有压力。因为要在组内树立组长的威信,关键要有实力。她说:“作为语言专题组长的我承担了每月一次的实践活动,通过展示活动凸显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供组内的老师观摩和学习。这对于我们来说压力很大,每次展示都必须要有新的亮点和看点。开始时我很担心,担心活动不成功怎么办?很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自己在教师中的威信。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于是我潜心研究教材,认真预设活动方案,努力把握教学现场的随机回应,研究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对于成熟型教师来说展示的内容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比重还是比较多的,所以通过一次次的组长引领、上课、说课、评课、总结,小圆老师的业务能力提高很快。尤其是每续期结束时的大教研活动——骨干教师成效汇报,是锻炼老师总结、提炼能力的平台,更是一支强有力的“催化剂”。小圆老师说:“成效汇报这一举措使我深深感到学习理论、学会总结和学会反思的重要性,也深深体会到园领导的用心良苦,园领导正是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为我们骨干教师搭建一个又一个的平台,使我各方面的能力都了一定的转变和提高,我收获很多。俗话说:“有困惑表示有思考,有思考表示有进步”,正是在不断的思考和进步中,我慢慢地成长起来,成为现在充满工作热情,充满自信的新一代的业务骨干教师。”几年的磨练,小圆老师已经成长为一名集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为一体的成熟型教师。
小宋老师是上海市教学评优一等奖、区一等奖、区级骨干教师。针对这样一名优秀的教师,如何通过教研活动发挥她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全体老师有所收获,同时让她有进一步的提高呢?我们给予这一层次教师的展示内容非常符合她的需求。如:用PPT的形式介绍教学心得体会及做法,开放组内研究的重点内容等等,率先示范,引领辐射,起到双赢的作用。小宋老师说:“园内丰富的教研模式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充满着热情,富有激情。尤其对于我们这些骨干教师来说,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帮助我们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和全体教师共同成长。”小宋老师的话道出了其他几名骨干教师的心声,是呀,园本教研活动让每位教师的专业声音更响亮了。
丰富的教研模式,促进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合格型教师从原来对一日活动的懵懵懂懂,到能基本掌握一日活动的基本常规。可喜的是,我园每年新教师都获得了区“萌芽杯青年教师评优一等奖”,这是很了不起的。胜任型教师在夯实基础上已有新的教学亮点,且有一定的成效。经验型教师是园内的中坚力量,是青年教师的好师傅。她们在业务上不断创新,有的担任专题组长,开辟新的天地自由翱翔。骨干型教师通过园本教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突破瓶颈,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再上一层楼。她们中有的老师成为了“市名师基地”的成员、有的具有了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经常向市、区开放公开教学活动,获得好评。
(二)专家对话学习式教研
案例:“红五月——世博”教师创新擂台赛
? 教研主题:关注生活、关注经验、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
? 参加对象:专家老师有区教研室肖燕萍老师和全体语言组老师。
? 教研模式:专家对话学习式教研
那天是“红五月”活动开展的第二天,共有五位教师开上了集体教学活动。这五位教师代表了我园四个不同层次的教师。课后,我们请专家肖燕萍老师进行了现场评课。具体如下:
1、大三班袁贤芳老师的语言活动“世博,你好”(成熟型)
肖老师点评: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高,且对世博有一些经验。教学的形式、手段比较丰富,有媒体的播放和现场的互动。提醒袁老师在设计活动时更要注意涉及的主线要清晰,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点透、做透。同时我们老师要考虑关于世博的点哪些是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在语言认知方面可以进行逐一罗列。
2、中二班许敏臻老师的语言活动“娃娃看世博”(骨干型)
肖老师点评:教师的思路清晰,环节清晰,互动积极。在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上凸显三维目标。教师选择的点是中国馆,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从许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教师前期的经验准备是非常充分的,我这里所指的是教师的经验。要上好世博这个主题,我认为教师的经验是设计的关键。
3、小小班倪姬凌老师的综合活动“亲亲海宝”(骨干型)
肖老师点评:蓬幼小小班的小朋友真厉害,能说出这么多的场馆。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关注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内容始终围绕着目标,重点突出,看的出孩子们在这方面有些经验。在设计上建议教师可以将前后两个环节进行颠倒,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更符合小年龄幼儿的学习需求。
4、小三班史佳敏老师的语言活动“海宝带我游世博”(合格型)
肖老师点评:教师要善于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分析和把握目标,将目标表述与该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原有经验水平相联系,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活动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宜,并使活动有助于目标的达成。我们看出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学得很愉快。但在提问的设计还要推敲,时间的把握还要适宜。
5、中三班张流瑛老师的语言活动“小小志愿者”(胜任型)
肖老师点评: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把握内容的适宜性和幼儿的经验、年龄特点之间的把握。采访志愿者这种学习形式更适合大班。所以我们要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对具体的点的选择要再思考。我觉得“世博园设施”这个点就比较好,可以上。
? 反思与效果:
1、通过专家对话活动,帮助教师明确了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做到“三关注”。关注生活,就是关注当下最热点、最贴近孩子生活的内容。关注幼儿的经验,其中更要关注幼儿的前期经验,教师要了解幼儿又哪些前期经验,掌握到什么程度,还可以提升拓展哪些经验。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就要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方法,孩子易接受的方法。教师更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2、专家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教师说出设计思路、提出教学疑惑,专家进行解答,并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的针对性建议,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3、不上课的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在观摩老师活动,听专家点评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研模式实施策略
教研模式多种多样,如果选择了解决教育问题的最佳策略,教研事半功倍。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涉及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和教育认识三个层面,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解决上述的问题。
1、 即时互动策略
当老师们正为解读“蓬莱路幼儿园教师操作规范”是否正确,为理解“三维目标”而犯愁时,这时“主持人”可以带领所有的老师进行现场互动,鼓励大家对此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即时互动就犹如“抛接球”活动,你一来我一去,引发教师思维碰撞。即时互动策略的价值在与针对教研内容教师能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内容,释疑解惑。
2、需时分合策略
一次教研的时间是有限的,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发挥最大的作用呢?需时分享策略就是运用分散、集中、再分散、方法,既教师先自学、再交流、再实践,过程。比如:在一次主题为“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在自主学习和实践中先撰写了体会,而后在教研活动中搭建平台,开展论坛式交流,接着在项目组的实践活动中观摩活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每位教师获益匪浅。需时分合策略的价值在与针对教研内容让教师有时间去思考、去反思、去总结。
3、 准时分享策略
“红五月擂台赛”的活动让每位教师都记忆犹新,乐此不彼。那如何做好活动的后续工作,让教师有进一步的思考和收获呢?准时分享策略就是在一个活动结束后,马上开展教研,分享过程,总结提升,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们再次进行了学习,学习同伴的理念、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取长补短,拓展思路。准时分享策略的价值在于针对教研内容再次“热炒”,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园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在发展,我们的教师在收获,我们的教师在成,。她们在教研活动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参加讨论和实践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及时总结,写好心得体会,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与教师自主发展相结合,收到了较好地效果。
(一)搭建讲坛,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讲坛开展教研,让教师在各种讲坛的锻炼中提升理论水平:
1、外聘专家讲座
几年来,我们先后聘请了幼教老前辈、市名师及区教研员等作报告,主要有“二期课改主要精神解读”、“‘三线合一’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浅谈师生互动中的回应”、“演绎•选材•设计”等。这些讲座既帮助教师提升理论水平,又能运用于实践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对教师很有帮助。
2、骨干教师引领
我们幼儿园有六位区级骨干教师、三位园级骨干教师,二位市名师班学员,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在园本培训中由她们引领开设专题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集体活动中目标的制订”、“我对数活动的一些思考”、“如何撰写教学案例”等,这些专题性的讲座是我园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的积累,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给老师们有所启发和指导。
3、蓬幼教师论坛
对幼儿园一部分骨干型教师,为其搭建对教师、对家长等的各类讲坛,将自己的点滴经验、学习研究心得等以讲座的形式宣讲,如,我们开设过“我的新理念、新行为”、“我的教育实践”教师论坛、“谈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等家长讲座。锻炼了教师归纳提炼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使教师成长较快。
(二)立足课堂,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
园本教研从立足课堂入手,追求“走好每一步”,追求教师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使幼儿园保教一日活动处处体现优质,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时时创造优质,最终以优质的保教质量去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红五月擂台”、“金秋风采展”、 “教研、专题组推介”等是我园园本教研中的亮点项目,幼儿园通过构筑这几个平台,让教师在比一比、赛一赛、亮一亮的培训中既锻炼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特色,又积累起一批优秀的、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活动方案和课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保教质量,保教质量达到“以点见面”。
1、红五月擂台
每年五月,我园的园本教研就是组织教育教学擂台赛,教师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结合自己的特长设计、实施教学活动,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说课,评课等,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教师间互相观摩、交流,评析,填写“红五月擂台”教育教学活动评选记录表,评选出各层次的最佳擂主。专家们则为每个参与的活动进行点评,使教师们积累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收益匪浅。
2、金秋风采展
每年十一月,我园的园本教研就是组织教师教育教学风采展示,教师们在教研组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推优展示、评优展示,将各自的教学特长亮相。幼儿园还邀请有关专家、家委会参与活动,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更大的平台中求异谋发展,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借鉴促进了园本教研内涵的深化和日常保教工作质量的提高。
3、教研、专题组推介
园本教研结合每学期教研组、专题组的重点研究项目进行,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开展实践研究并交流实践效果及反思,再次开展讨论。同时,在学期结束时,各组室将各自的研究成果选派教师代表进行现场活动推介展示交流,使园本研修既有幼儿园层面,又有组室层面开展,小组间的研修对教师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实用。
(三)合作研究,引发教师的思维碰撞
园本教研与幼儿园的工作有机结合,让教师在合作中交流、沟通、探讨,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为补充,让教师的思维碰撞出新的火花、新的亮点。
1、教研组主题引领
每学年,教研组都确立一个研究主题,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实践。如,小班组以 “教研组活动新形式探究”为引领,着力解决教研组活动形式单一和加强教研活动的目标意识这两大问题。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了“专家引领互动研讨式、案例分析实践研讨式、……”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教研组活动形式,提高教研组活动实效性。
2、专题组一课三研
园内三个专题研究组(语音、计美、体保),专题研究中针对一个教学活动开展一研、二研、三研的实践研讨,在连续不断的实践(三位教师)——评析、调整——再实践——再评析中,有效地促进了专题组活动质量和教育教学的质量,凸显了过程性研讨的作用。
3、“三点组”随时探讨
“三点”是热点、难点、疑点的简称,“三点组”是一个非正式的、自由结合的小小组,教师们只要在工作中碰到了类似的问题,有共同的话题,就自由组合,随时探讨,寻求解决的办法,在随意、随性的交流探讨中得到提高。
由于“三点组”结合的成员,自身经历、资历相近,问题相通,又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在讨论中容易沟通,容易被人接受,没有压力,提出的办法也比较符合自己的实际,操作性强,效果明显。
  四、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1、让教师解决自己的问题。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体,我们要让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研究自己的教学,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在教研过程中,要不断倡导让每一位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广开言路的思想与观点的碰撞中,在主动的研究与探索、实践与创造中获取共同的价值观,并能在共同的目标下,自觉地投身到研究和教育改革中来。
2、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为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需要教研管理者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专业引领。作为管理者,应以倾听、挖掘、置疑、梳理和建议为主要方法,与教师共同经历教研的过程,关注教师教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遇到的难题,并对不同的教师适时地给予不同的支持和帮助,做好经验支撑、行动支撑,保障其良性的运作,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这正符合我园所倡导的“个个快乐、人人发展”的办园宗旨。
3、发挥园本教研“主持人”的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一旦担任了主持人,就要积极应对,创设环境、准备素材、聚焦问题、张驰有序,教研过程中能凝结教师的智慧,促进经验的交流、激发思想的碰撞,让研究更有效,让教师体验专业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张行涛,《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天津教育出版,2005年8月
申毅、王纬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刘红喜,《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学前教育研究, 2008年9月
何幼华,《幼儿园管理创意设计》,华东示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编辑:翠微
园所主页排行
时间:9-11月
推荐一组个别化学习活动
邀您推荐候选园
教师推荐方法好
2016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优工作的三个环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