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摩拜单车投放数量第一批投放量的幕后投资人是谁?

首家倒闭共享单车创始人:真的当做公益了
共享单车依然热得烫手。6月16日,摩拜宣布又获得超6亿美元融资。与此同时,重庆一家名为“悟空单车”的共享单车却撑不下去了。就在摩拜宣布巨额融资的三天前,悟空单车宣布停止运营。这让悟空单车成为行业首家彻底退出的企业。为了这个风口,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搭进去了300多万元,一千多辆单车也不见了踪影。当然,他也不打算找回来,“当做公益了”。雷厚义是怎么被卷入进这个风口的?有哪些心路历程?又有哪些血淋淋的教训?昨天,创业家&I&黑马与雷厚义聊了聊,以下为其对创业家&i黑马的口述节选。采访?周路平口述?雷厚义(悟空单车创始人)整理?周路平编辑?王根旺一年前,我有了做共享单车的想法。彼时,我是受到了两点启发:一是之前的项目资金链断裂,没钱打车,于是经常步行跑业务,但效率很低,浪费时间。二是在网上看到ofo的报道,觉得这是刚需,正好解决了三公里内出行的需求。之前,我做过消费金融领域的小额现金贷。这个项目后来无疾而终,问题出在资金上,没找到放款资金,也没融到资。我找了几家投资机构,他们的评价很简单:消费金融领域没问题,但这个事情不是你们能做的,因为你们专业能力不强。后来,我们转型做贷款流量分发。这个转型总算让我们重新活过来,口袋里有点钱。但流量分发也存在问题,拿不到用户数据,无黏性,基本盘不稳定,顶多做一两年时间。于是,我们启动了共享单车项目。启动前,有人劝我说,摩拜和ofo的风头正劲,你做成的概率很小。还有人建议我做垂直领域,比如山地自行车或者景区单车。但我喜欢赌,而且只赌大的。我自认为,既然能让一个公司起死回生,就有能力做好共享单车。2016年下半年,共享单车行业的融资极疯狂,摩拜和ofo的架势真是不让后来者活。不过,我在战场上没时间去考虑这些,能想到的就是尽快投产,拿到一张“门票”。12月9日,我们开始做APP,并用20天时间完成了开发。我们第一站选在了重庆,为什么在重庆?一是大家都认为重庆是山城,不可能做共享单车。如果我们做的话,就很具传播点。二是重庆是我们的大本营,战略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总不至于连大本营都不投放车辆。我们的单车投放分两批。第一批是试探市场,第二批是让市场知道悟空单车,占领用户的心智,拿到门票。第一批是在今年1月5日,投放了两三百辆,每辆车加运费大约250元,总计花费5万元左右。第二批是在2月底,我们投放了一千辆单车。我们向天津的一个厂家下了一万辆订单,交了30%的定金。这批车成本高很多,每辆约750元,再加上锁和物流成本,总计800万元左右。后来因为没有拿到投资,实际上只拿到1000辆单车,定金也打了水漂。单车主要投放在大学城和白领聚集的写字楼,但这不是封闭环境,投放不久后就分散了。因为我们用的是机械锁,到后面车也不见了踪迹。我们也开车去找,把车调配到人流量大的地方,但没用,第二天又散开了。这样反复几次,人工搬运维持了两周时间,发现效率太低,干脆放弃,打算下一批单车全部换上智能锁。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的核心问题是供应链和融资,如果这些解决不了,就没资格去考虑运营问题。四月中旬,我判断这件事情做不成,一是融资没成功,二是合伙人模式也垮了。而后智能锁的研发,以及单车的投放就再无推进。当时担心引起动荡,投下去的单车还一直在运营,直到把合伙人的钱还完。6月,处理完各项事情后,我们发布了一个停止运营的通告。悟空单车前后运营的四个月里,累积一万多用户,收了一百万押金。最高的时候,每天日活两三千。期初用户也付费,收了四五万元,后来就免费骑了。截止项目关闭,我们总计亏损300万左右。我们投放了一千多辆,最后只找回几十辆。我们也没有再去找,项目都停了,找回来干吗,就当做公益了。(大笑)对于小公司而言,共享单车行业很残酷,头部集中效应太严重,资金集中,资源集中,比如供应链资源、媒体资源。摩拜和ofo等形成了巨大黑洞,后起的单车品牌成长空间并不大,只能做一些小城市。然而,如果做不大,你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想打这场仗,首先得有钱。我当时在网上给真格基金等投资机构都发了BP,基本上无下文,有好几家也回了,但都觉得我们做成的希望渺茫。当时,我们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借鉴修高速公路的套路。过去,没钱修路就把路分成一段一段,让私人出钱修,然后让TA收10年的过路费。(*悟空单车合伙人计划截图)于是,我们计划通过合伙人的方式来撬动市场,合伙人投入资金获得单车所有权。这也是我们和其他公司不一样的地方。当时,我还很乐观,目标几十亿,甚至也想过上百亿。但最终,意向投资金额只有三千万元,真正投进来的资金不到六十万。合伙人模式之所以失败,关键问题在于,共享单车是个新事物,这相当于合伙人加盟,他们没信心。他们挣的都是辛苦钱,安全意识非常浓。你自己验证不了的东西,他们肯定也在观望。而没有资金,我们也无法验证这个模式。除了资金链,供应链也存在问题。共享单车到后期拼的是运营和产品,拿不到顶级的供应链资源,就意味着产品体验很难做好。摩拜和ofo都在与顶级的供应链资源合作。我们拿不到,所以产品与摩拜的差距越来越大。摩拜和ofo抢占了大部分的单车供应链。我们去找过飞鸽(创业家&i黑马注:飞鸽为ofo供应商),他们合作的准入条件是10万辆起。我们只能在天津找一家小厂智能锁供应链也是个坑。重庆大多时候是阴雨天,智能锁电池最多能撑二十天。我们计划去研发智能锁,找了个研发团队,还开了场产品发布会。然而,还没等到换锁,项目就停了。这次创业经历给了我几个血淋淋的教训。第一,不要去追风口,追了也没用,小公司追不到。风口是等出来的。第二,项目一定要能盈利。共享单车短时间内一定亏损,但你做一个项目,无论是拿投资也好,还是自己出钱,从模型上一定要跑得通,这很重要。第三,你要有相应基因。比如做共享单车,你要有供应链的人加入,否则自己去搞,问题非常大。第四,小公司还是适合小切口,形成独特价值。就像我们做共享单车,搞到最后连被收购的价值都没有。我们也去找过ofo,希望被并购,但他们没意向。你建了个碉堡,人家打不下来,才可能花钱并购你。人家如果打得下来,还并购你干吗?或者,这个行业发展迅速,老大老二势均力敌,你的选择成了决定性力量,这才有被收购的价值。但现在看来,两者都不沾。愿赌服输,人要向前看。
熊六刀:开创致胜的投资哲学
投后服务:积极的投后管理及增值服务
(工作时间:9:30~18:30)悟空单车创始人痛诉创业血泪史:别追风口,小公司追不到
手机看热销基金排行分享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市场并不是谁都能玩转的。
  6月13日,悟空单车的运营方重庆战国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宣布,由于公司战略发生调整,自2017年6月起,将正式终止对悟空单车提供支持服务,退出共享单车市场。悟空单车也成为行业首家彻底退出的企业。
  三天后,摩拜对外宣布完成超过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创下共享单车行业诞生以来的单笔融资最高纪录。
  一时间,在一进一出的强烈的画风对比中,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上了微博热搜榜。
  搭进去300多万,其实很郁闷
  在共享单车这个风口,雷厚义总共搭进去了300多万元,一千多辆单车不见了踪影。有媒体报道称,对此,他并不打算找回来,砸进去就全当做公益了。
  雷厚义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其实“做公益”这个说法并非他本人之意,“该找回的,团队都全力找回了,该退的押金也都退了。”他解释道,其实300多万打水漂儿这件事让他很郁闷。6月19日早晨,记者联系上雷厚义时,他正忙于处理一系列后续的退出市场事宜。
  截止发稿,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目前悟空单车还有约一万多的用户。每辆车每天平均使用频率在三到四次。
  公开资料显示,悟空单车背后的重庆战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自行车方向的互联网公司,成立于日,注册资本金10万元人民币。
  来源:企查查
  悟空单车官方微博资料显示,今年初1月7日,悟空单车宣告进入重庆市场,首批投放2000辆,分布在两江新区等主城的各个区域。
  另据重庆晨报报道,这也是重庆首次出现的共享单车,紧随其后不久,ofo小黄车便宣布投放重庆大学城,从而进入重庆市场。
  雷厚义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最初进入市场时,自己对悟空单车未来的市场寄予厚望。彼时,他对外宣布,悟空单车投入市场后,将以每天500辆的速度在几天内完成布局,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最终预计拥有10万辆悟空小红车,全面覆盖重庆城区。
  除了深耕本土重庆及周边区县,悟空单车还将进入全国各大城市,在全国334座城市,设立超过10000个共享单车站点。同时,悟空单车寻找城市合伙人,投资单车,享车辆利润分红,计划在年内投放超过100万辆单车。
  然而,在正式运营仅5个月后,悟空共享单车就宣布退出共享单车市场。
  对于退出市场一事,雷厚义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自己对这样的“退出”早有预测。一是“悟空”作为后进入者并没有后发优势,二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重庆的共享单车市场上,摩拜和ofo与悟空单车的市场占比超过10:1,甚至更多。共享单车市场这场仗难以打赢,“不像摩拜和ofo,他们可以和全球最大的供应链厂商合作,悟空单车合作的都是小厂商,根本拿不到顶级的供应链资源,产品品质也不是特别好。”
  2016年下半年,雷厚义选择跟进共享单车这个风口。彼时,他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之前的项目资金链断裂,没钱打车,于是自己经常步行跑业务,在走路这件事上悟出了“效率很低,浪费时间”;二是,他在网上看到关于ofo的报道,自己觉得这是一种刚需,正好解决了三公里内出行的需求。
  虽然,当时的市场如同他所描述的那般,“摩拜和ofo的架势真是‘不让后来者活’。”雷厚义还是选择了迅速进入,第一个战场选在了重庆。“我在战场上没时间去考虑这些,能想到的就是尽快投产。”
  为什么是重庆?雷厚义告诉《中国企业家》,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里是我们的大本营,资源上比较占优势。”
  一切就绪之后,悟空单车开始分两批投放市场。此前,雷厚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及,第二批投放是在今年2月底,总共投放了一千辆单车。这批车成本高很多,每辆约750元,再加上锁和物流成本,总计800万元左右。但是,后来因为没有拿到投资,实际上只拿到1000辆单车,定金也打了水漂。
  后来,市场上出现的车辆不断丢失、人工运维、智能锁等问题导致效率低下,成本过高。最核心的问题是公司面临着供应链和融资的难题,“如果这些解决不了,就没资格去考虑运营问题。”
  在资金问题上,“没有融资,口袋里面的钱不够,资金根本无法正常运转。”雷厚义进一步向《中国企业家》分析说,无论市场占有率还是融资能力,占据半壁江山的摩拜和ofo有源源不断的融资,他们在早期根本不需要盈利模式。但对于“悟空”这样的小厂商而言,在进入市场的早期就极力需要寻找盈利模式,存活下去。
  对于小厂商而言,没有得到外界融资就意味着没钱大规模购买单车,更不要谈投放。此前,业内多位知情人士称,系知名投资人曾空降重庆,到访悟空单车总部,在宽敞的总裁接待室里洽谈业务。
  甚至有分析称,该举动很可能是为了拿到悟空单车下一轮的融资。彼时,雷厚义还曾向媒体透露,“我们已经拿到天使投资人的融资,数目暂不便透露。”
  《中国企业家》记者向雷厚义求证此事,雷厚义再次回应称“此事不便透露”。
  从内看,悟空单车内部的供应链和融资问题得不到解决;向外看,整个共享单车市场竞争激烈。后期的用户逐渐减少,无法完成沉淀,退押金的用户也越来越多,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到了4月中旬,雷厚义判断,“这件事情做不成了”。一是融资没成功,二是合伙人模式也垮了。
  :前景很好,但我不会跟
  关于雷厚义的公开资料并不多,据澎湃报道,和ofo创始人戴威一样,雷厚义也是90后,生于1991年。他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经历,除了“悟空单车”,“大学辍学”、“当过北大保安”、“辗转多地创业”、“领域创业”等这些关键词都是这个90后年轻人的标签。
  雷厚义多次说自己是一个很爱赌的人。选择进入共享单车市场的时候,他的贷款流量分发让他的公司重新活过来了,口袋里有点钱。“既然能让一个公司起死回生,就有能力做好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也是他众多“赌”的案例之一。“任何一个敢于去‘赌’的人,其实都是有资本和魄力的,有人敢于在风口上去‘赌’是好事。在中国,有风口是好事,有人去追逐风口也是好事。这说明,这个社会还有活力和创新。”雷厚义告诉《中国企业家》。
  但他也曾感叹,“创业不要盲目追风口。风口不是追上的, 而要等出来的,需要在一个行业深耕,机会来的时候才会有所准备。”
  他对行业问题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此前众多报道说,共享单车是国民素质的一面“照妖镜”,雷厚义不以为然,“我们不该这么看这个问题,这并不是国民素质问题的反馈器。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想办法去解决。比如一开始进入市场,我们就要意识到会存在偷盗等问题,那么我们只能想办法去解决,比如采用智能锁。”
  在共享单车的带动下,共享汽车也悄然来临,席卷全球各大都市。雷厚义认为,汽车的共享在当下确实存在需求。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共享汽车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前景非常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共享汽车都是需要停到特定的停车场或附近网点,而在初期投放阶段共享汽车所覆盖的网点较少,停车的地方与目的地可能相距比较远。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形成很好的盈利模式。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玩的,至少他自己不会去跟。
  业内人士认为,从整个行业来看,与共享单车的发展速度相比,共享汽车短期内还无法达到普及阶段。
  有人问过雷厚义,“希望悟空单车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这个问题很有趣,他用了“包容”、“创新精神”、“技术和数据主导”、“社会责任感”等词语来描述自己对于“悟空”这个“孩子”的期许。然而,和摩拜、ofo等这些“大人”相比,雷厚义或许预测到了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会夭折,但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高君&RF13786
相关阅读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
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金融界基金超市共2824只基金,全场购买手续费1折起!
股票型收益榜
混合型收益榜
金融界旗下基金交易平台
证监会授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资金同卡进出,银行加密保证
每日爆款 新手专享
新手专享12%约定借款利率
精选产品0费用存取,1元起投7&24小时随时取现,秒到账历史年化收益9%-17.75%500元起投,申购费1折6.3%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60 天可投金额 826,000 元7.8%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858,000 元7.8%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0 元
基金收益排行
最高收益TOP5
最低风险TOP5
最热销TOP5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排行50天连倒三家 共享单车阵亡潮真的快来了吗|共享单车|摩拜|互联网_新浪教育_新浪网
50天连倒三家 共享单车阵亡潮真的快来了吗
  原标题:50天连倒三家!共享单车阵亡潮已至
50天连倒三家 共享单车阵亡潮已至
  文/origin&
  8月7日,“共享单车第一股”永安行正式申购了——每股定价26.85元,预计发行2400万股。如果按计划成功发行,那么总价就是6.4亿元。火了一年多的共享单车终于在A股市场立足?但对这一行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永安行的业务主体是公共自行车,对,被人们嫌弃的、带桩那种。共享单车在永安行的物业收入比重,2016年的数据是0.05%。
  另一边,在南京市场上挣扎了近8个月后,町町单车运营方人去楼空。如果此前悟空单车和3Vbike的倒闭还有些“样本不足”的疑虑,那仅仅一个半月后第三家折戟的共享单车企业,则可以说为一出既定的悲剧拉开了大幕。
  共享单车倒闭潮,正在涌来。
50天连倒三家 共享单车阵亡潮已至
  迟到的追风者
  2016年12月,摩拜和ofo双方合计已经融资超过2亿美元,资本为红、橙两色小车造起了风口。这个月里,有两个年轻人无法对近在咫尺的机会视而不见,决心投入共享单车创业潮。一个是重庆人雷厚义;另一个,是南京的丁伟。当月18日,町町单车落地南京;紧随其后,次月8日,悟空单车在重庆正式投放。
町町单车创始人丁伟
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
  尽管共享单车这个行当诞生时间并不长,但相较于分别已经一岁、两岁的摩拜、ofo,悟空单车和町町单车进入行业的节点,已经远远算不上一个好时机。在共享单车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中,时间意味着一切,对于悟空单车和町町单车来说,晚出生,已经天然地把他们置于不利的境地。但机会稍纵即逝,紧迫的时间由不得他们思考太多,先投放再说。&
  悟空单车首批在重庆投放200辆单车;町町单车未透露首批投放数量,但扬言到2017年年中要在南京投放10万辆(后公司宣称实际投放量达到1万辆)。&
第一代悟空单车
  事实证明雷厚义与丁伟远远算不上最后一批起跑者。直到今年2月26日,3Vbike才正式开始投放。创始人巫盛华自费制作了1000辆单车,在河北保定、廊坊、秦皇岛和福建莆田进行运营。
  此时的一线城市早已被摩拜和ofo淹没,海外城市成了两者的新目标。中国互联网垂直赛道只容得下前两名的铁律在前,使得共享单车像极了一个实力极度不均衡的赌局,场中已经有了地位接近于庄家的摩拜、ofo。但二线玩家小蓝、小鸣、优拜等品牌成功融资是另一管打进共享单车创业者们体内的鸡血。疯狂涌入的资本,让再渺茫的创业机会,看上去也拥有一片光明的前景。
  后来者们义无反顾地入了局。
  地头蛇们的幻想
  尽管悟空单车们并未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商业策略上的思考为零。至少,在对摩拜和ofo实力的认识上,当时的他们比局外人更加清楚。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没有一家选择在一线城市投放——以他们的投放量,那是找死。
  悟空单车、町町单车分别在重庆、南京投放的时候,摩拜与ofo的疆域还没有拓展到当地,而3Vbike选择的三、四、五线城市,在两位头部玩家的战略优先级排名上,显然更低。如何避其锋芒,是后来者们的第一课。
  除此之外,为了站稳脚跟,他们在资本、投放、盈利模式上采取了各自的战略。
  做金融出身的雷厚义为了给悟空单车筹集资金,采取了近乎于众筹的合伙人制度;考虑到重庆令骑行者胆战心惊的地形,悟空单车只在地势平坦的大学城投放。无独有偶,町町单车一开始投放时,也只瞄准了南京的大学——校园场景更加可控。而3Vbike一开始就在单车上设置了广告位——虽然直到倒闭那一刻,他们仍没有接到广告。
3Vbike,后轮挡泥板做了广告位
  很明显,后来者们给自己定好了位:赶在摩拜与ofo到来之前割据一方,成为地头蛇。退可偏安一隅,进可辐射全国。
  梦碎的声音
  但后来者们或许忽略了,资本裹挟下的互联网头部势力,从来没有攻不下的地域壁垒。如果有,一定是因为在当地,这门生意是个伪命题。
  1月8日,ofo进入南京,此时距町町单车在南京正式开始运营刚刚过去一个月;1月10日,ofo进入重庆,悟空单车的投放才过去三天。3月11日,ofo进入廊坊,只比3Vbike晚了半个月。2个月时间,町町单车、悟空单车、3Vbike的根据地被打了个遍。最惨的悟空单车,还跟ofo的小黄车撞色,最后被逼得换了一身红漆。
换色后的悟空单车
  这些玩家希望避开与摩拜、ofo的正面竞争而分得一杯羹。这意味着,市场的主动权不在他们手中,一旦和两者正面撞上,其结局几乎是注定的。&
  而在悟空单车们的事业显现出危机之前,甚至是项目开始之前,投资者的态度其实已经给出了无声的预警。
  3Vbike的创始人巫盛华投出了一百余份BP,但没有一家投资机构表露了意愿,只能自行出资六七十万;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的合伙人计划,预计融资数千万,最终只收获了几十万资金。
  这些后来的共享单车创业者们或许没有意识到,摩拜与ofo在车辆“本尊”降临他们所处的城市之前,就已经开始压迫他们事业的生存空间——他们吸纳着顶级投资机构的高额资本,用不断暴涨的单车规模和用户规模,摧毁着资本市场对这条赛道上其他玩家的信心。
  而钱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当雷厚义找到供应链厂商,试图扩大车辆规模以迎击“来犯之敌”,却发现生产商已对自己这样的小玩家不感冒时,除了骂娘,什么也不能做。如果早些知道国内最大的自行车厂之一凤凰,面对摩拜与ofo的势头放弃了自己的共享单车计划,他可能会改变入局的想法,但为时已晚。摩拜刚刚与富士康谈妥战略投资,500万辆单车年产能到手;ofo创纪录的4.5亿美元融资正在路上。
  看上去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是摩拜、ofo野蛮生长的牺牲品,但事实并非如此。要挑战互联网“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只能靠在某一点上比强者做得更出色,或是走入一条他们没有涉足过的差异化竞争道路。
  遗憾的是,他们只是摩拜与ofo的模仿者,试图将两者的模式在某地复刻一遍。更致命的是,他们还是两者的低配版——论运营,他们不如ofo;论技术,他们不如摩拜。指望靠先行圈地占领市场的计划,最后反倒是为两者培养了第一批用户。
  只有悟空单车“成功地”依靠重庆的地形阻击了ofo——后者至今没有在重庆进行大规模投放单车的计划。当然,代价是悟空单车成为第一家倒闭的共享单车,这波风潮的风力输给了地心引力。
  结局:有人认输&有人跑路
  6月13日,悟空单车在微博上正式发出公告,宣布自6月起停止服务,退出共享单车市场。在此前数天,创始人雷厚义和团队成员中止项目的行为无声而悲壮——将找回的近500辆共享单车悉数送人。
结局:有人认输 有人跑路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失败了,就当做公益”的豪言,在重庆人雷厚义身上一语成谶。
  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做公益。悟空单车倒下一个星期后,6月21日,3Vbike在微信公众号上宣布停止运营时,他们的单车已经基本上被偷光了。不到四个月运营时间,让3Vbike成了最短命共享单车企业。
结局:有人认输 有人跑路
  为了降低成本,巫盛华在他的3Vbike上并没有采用智能锁和GPS定位模块。等到发现情况不对——预计损耗20%单车直接变成了大部分单车失踪,车辆已经无从找起。
  不过雷厚义与巫盛华仍是有责任感的创业者,创业失败后,他们悉数退还了投资人的资金,以及用户的押金。
  町町单车则和用户玩起了猫鼠游戏。
  早至今年5月份,町町单车就开始爆出用户提取押金困难。不过町町单车比较幸运——此时“提钱困难”这个词几乎被易到包办了,专车开创者为同病相怜的町町单车扛下了所有媒体关注度。
  用户在为199元的押金与町町单车的客服斗智斗勇,知乎问题“町町单车的押金退款一般都是几天啊,怎么这么久,好焦急&?”下还出现了高人教用户们怎样快速成功退押金。而町町单车内部,管理层已经悄然换人,富二代创始人丁伟不知去向何处。4月28日,町町单车运营公司,南京铁拜公司的法人代表由“丁伟”变更为“丁万青”,股东变更为“丁金玉”、“丁万青”。据传丁伟4月中旬曾试图向多方融资,未果。
结局:有人认输 有人跑路
  不同于接盘易到后即刻注资的韬蕴资本,町町单车新的控制者并没有拿出解决押金问题的诚意。向町町单车要押金的问题持续了小半年,而町町单车的团队不断缩水,公司员工到7月只剩4名。7月底,知乎上高人传授的电话号码已经变成空号。8月初,运营町町单车的铁拜公司人去楼空。
知乎问题下,为町町单车用户“支招”已经失效
  易到因为其全国知名度和积累的用户,还能赢得接盘侠青睐。对于町町单车,还没拿到押金的用户只能希望它不要演变成一出非法吸纳资金的骗局。
  未来:下一个是谁?
  不到两个月,已经有三家公司在共享单车赛道上折戟。追逐风口的一大不确定性在于,你很难预料风何时会停,风向何时会变。
  规模大如摩拜、ofo,也缺乏安全感,而在单车投放、公关、出海各个方面紧紧缠斗——一旦松懈了脚步,等待他们的很可能就是被对方吞并的命运。新出台的国家共享单车管理办法,则是一柄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默许发展的政策红利期正在成为过去时。就在今天,北京城管开始清退地铁站附近严重占道的共享单车。此前在北京龙泽地铁站,三车道的道路被共享单车们逼成了单车道。
  管理办法还点明了要发展固定停车区和电子围栏技术,要把用户的押金进行专项管理。摩拜与ofo算是大而不能倒——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储备去缓冲政策的变化。
  而小玩家们,一来尚无盈利能力,二来没有了将不受管制的用户押金作为流动资金的机会,三来资本对他们的整体热情正在消退,他们的前景远不如期许那样风光。一批新的牺牲者会在近期出现几乎是必然。其中离场姿态较体面者,或许会被收购。再次一点,规模更小的,或许会选择退还押金,终止服务。而町町单车展现的,则是最不愿让人看见的局面:资金链断裂-退还押金困难-公司跑路。
  目前,主要在南方地区进行运营的小鸣单车正在遭受这种质疑——多个信源向车东西表示,小鸣单车退押金困难,有超过一个月仍无法退款的情况。打开小鸣单车的百度贴吧网页,满屏皆是要求退款的帖子。
未来 下一个是谁
  诡异的是,就在7月中旬,诸多媒体还报道了小鸣B轮融资数亿元的消息。车东西联系到小鸣单车董事长邓永豪予以确认,后者还证实了该消息的真实性。
  无论小鸣单车是否能成功破除这种怀疑,随着各地共享单车管理办法落地,那条“在企业注册地开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实施专款专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门监管”的规定,都将锁死共享单车企业利用用户押金扩大发展规模或是维持经营的灰色地带。没有外部资金支持和内部造血能力的共享单车企业中,再出现一个町町单车只是时间问题。
  洗牌将至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在资本裹挟下开启了属于它的大狂飙时代。
  雷厚义、巫盛华、丁伟,想要搭上这列高速列车的末班车。但商业上的成功者往往是因为他们能够解决一件又一件不断涌现的破事儿,而不是醉心于自己的事业有多么牛X——尤其是这项事业大家都在做的时候。
  当然,他们并不孤独。在互联网经济周期律下,共享单车行业还会有更多的雷厚义出现(希望他们能够像雷厚义一样厚道仁义)。&
  我们已经见证过O2O的潮起潮落。现在,共享单车洗牌时间到来。
  责任编辑:阿笛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7014人已测试
10012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单车投放量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