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已经发行的新股有哪些

2017年以来新股弃购近4千万股 券商捡漏或多赚10亿|新股_新浪财经_新浪网
2017年以来新股弃购近4千万股 券商捡漏或多赚10亿
2017年以来新股弃购近4千万股 券商捡漏或多赚10亿
  A股市场中,一向奉行“新股不败”的准则,在投资者眼中,要耗尽多年的运气才能换回一次“新股中签”躺着挣钱的机会,但偏偏不少投资者任性“弃购”,选择与财富擦身而过。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2017年以来公开招股的新股数量已经达有426只,除了未公布发行结果的8只待上市新股外,遭网上和网下投资者弃购的新股数量达3964.58万股,弃购金额合计4.65亿元。
  沪市最贵新股创弃购新高
  整体来看,2017年以来招股的拟上市新股中,未被认购的余股占比并不高,占总发行股份数量的比例在0.09%-0.40%之间,由承销商包销的股份数量根据总发行股数规模则在1.35万股-449.75万股不等。
  作为七年来沪市最贵的一只新股,(603156.SH)以78.73元的价格发行了5380.5万股,但最终有21.75万股遭投资者弃购,弃购比例高达0.4%,居2017年以来新股弃购比例首位。
  新股弃购数量最多的则是(600025.SH),其于日,以每股2.17元的价格公开发行了18亿股,其中449.75万股遭投资者弃购。
  券商捡漏大赚一把
  在一场又一场的捡漏中,承销商也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按照2017年以来新股股价走势来看,平均每只新股上市后会出现9.28个涨停板,这也就意味,由主承销商报销的4.65亿元股票,合计能多挣约10.09亿元。
  综观2017年以来上市新股的表现,出现10个及以上连续涨停板的个股合计193只。其中(300708.SZ)以25个涨停板“傲视群英”,但由于股票初始发行价仅为2.82元,承销商余股包销占比不过0.12%,承销商的包销数额约7.66万股。尽管股价增幅较大,但按25个涨停板来看,国泰君安最高获益仅为285.64万元。
  作为2017年以来的最贵新股,(300628.SZ)每签收益率也创下新高,其以88.67元的价格发行,上市后连续出现11个涨停板,按照深市每签500股来计算,亿联网络每签收益可达到13.78万元。
  亿联网络在发行过程中,有25652股被承销商中金公司捡漏,这部分股票合计获利数量或达到706.97万元。
  于日上市的华能水电一举拿下了连续四个涨停板,股价最高时曾一度涨至6.12元,较发行价增长了182.02%。如果按照4个涨停板计算,承销商、长城证券和国泰君安共同包销的449.75万股,最少可赚935.48万元。
  (002925.SZ)日上市,发行价为22.50元,发行总股数为7500万股,但其中有0.24%的股份遭到投资者弃购,由包销。上市之后,盈趣科技连续10天涨停,股价曾至76.38元,招商证券包销的18.34万股,最低可获益988.27万元。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文章关键词:
@@status_text@@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当前位置: >
  虽然2017年发行的新股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平均涨停板数量有所下降,但仍有不少优质次新股在打开连续涨停后,股价再创新高。基金业内人士认为,一些有行业龙头潜力、具备产品技术壁垒和模式竞争优势的低估值次新股,或可着眼长期进行布局。
  去年22只次新股开板后股价翻倍
  据华泰证券统计,2017年共有438家公司登陆A股,是A股历史上新股发行数量最多的一年,新股上市平均获得9个涨停板,平均开板涨幅为265%。虽然次新股总体表现较往年弱势,但仍然有不少优质次新股走出了强势行情。数据表明,在去年发行的新股中,共有22只股票在打开连续涨停板后,走出了翻倍的行情,其中涨幅最高的中科信息、张家港行、国科微和建科院甚至实现了最高超过200%的涨幅。
  业内人士认为,2017年新股上市表现依旧与当时市场情绪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但标的公司的内在质地更为重要。梳理涨幅较高的次新股发现,这些个股大致分为四类:一是上市前业绩高增速,例如华大基因上市前三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达243.96%;二是主营业务具有稀缺性,在A股市场上不存在相似度较高的可对标公司;三是具有技术、资源等核心竞争力,护城河明显,行业地位高;四是与上市时的市场风格较为契合,叠加主题投资因素。市场表现较好。
  某公募基金研究员表示,当前IPO堰塞湖有效缓解,大发审委上任后,IPO审核通过率从81%降至56%,不少递交材料前一年净利润规模超过1亿元的公司也被否决,表明业绩真实性、内控管理规范程度、持续盈利能力、募集资金投向的合理性等实质性问题已经成为审核的重点,上市企业更趋优质。从被否决的企业看,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关联方问题、毛利率异常等问题也被重点关注。
  在细分行业龙头中寻找价值洼地
  &以往次新股行情多由资金推动,在打开涨停一字板后,经过短暂调整和充分换手后再度上涨,甚至连续拉涨停。&某私募研究员认为,当前资金推动带来的次新股超短线交易性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一些次新股上市后业绩变脸和新股限售股解禁更是加大了风险。投资者在选择次新股标的时,仍需&去粗取精&,挖掘真正具备持续成长性的低估值个股,着眼长期进行布局。
  华泰证券认为,2017年A股行情出现了明显的大小盘分化,白马股表现亮眼。由于白马股的核心逻辑在于&增长持续,估值与增速相匹配&,而次新股往往因为所具备的概念而被热炒。随着市场风格逐渐转向对确定性的追求,次新股板块2017年成为资金流出的重灾区。但是,次新股中仍然不乏一些符合&白马逻辑&的个股,投资者或可从三个维度进行衡量:一是估值不贵,例如市盈率PE(TTM)小于所处行业市盈率PE(TTM);二是增长持续,例如前三年(2014年-2016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于30%;三是性价比高,例如用最新市盈率除以预期利润增速得出的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该值介于0和1之间。
  前述私募基金研究员表示,IPO发行的常态化推动了细分行业中的龙头公司上市,丰富了A股市场投资标的。&随着新股数量越来越多,我们已经开始关注次新股。虽然大部分次新股的估值并不低,但是一些有行业龙头潜力、具备产品技术壁垒和模式竞争优势的次新股有可能产生&预期差&,从更长区间看,已经进入了可投资区间。&该研究员说。
关键词:发行 次新股 数量 涨停板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中国投资咨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cn、4,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相关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政府加大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力度,出台史上最严格的《新环保法》,明确&大气十条&、&水十条&等环境监...  环保产业近年来风生水起,各类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蜂拥而入,跑马圈地。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环保领域的并购重组事件近百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近500亿元。连续...  2016年,中国经济在内外挑战中平稳运行。连续三个季度增长6.7%,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提前完成全年就业指标。
  在实体投资领域,政府投资重点深化供给...  2017年是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政策方向将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推...  过去三十余年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迁,经历了&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到&先富帮后富&的过程。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积极支持沿海地...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粗放式的资源驱动难以为继,新材料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极,是&基础的基础&,是其他六大战略新兴产业蓬...  &智慧城市&概念来自于IBM实验室。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当前,中国的旅游...  作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到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将接近3万多亿元,居全球第一。预计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
  虽然2017年发行的新股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平均涨停板数量有所下降,但仍有不少优质次新股在打开连续涨停后,股价再创新高。基金业内人士认为,一些有行业龙头...  周二早间,房地产板块再次走强,荣安地产、顺发恒业、蓝光发展、珠江实业等多股纷纷涨停。
  消息面上,在2018年开年之际,南京、郑州、兰州等多个二线城...  博时基金:春季行情或已启动 关注板块与主题轮动
  春季行情大概率已经启动。轮动和扩散或是春季行情的主旋律,不可证伪的乐观预期也不会始终局限在地产和...  上周&三连跌&过后,次新股概念本周重新进入主力视野,导致指数连连弹升。华阳集团、华森制药、中欣氟材、盘龙药业等多只次新股连续集体涨停,交...  春季躁动行情影响的不仅是权益类市场,可转债受正股上涨引领,近期也走出漂亮走势。截至8日,中证转债指数一月以来累计上涨3.6%。可投资转债标的的债券型基金...
  随着偏股型基金赚钱效应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借道绩优基金入市,部分绩优基金规模大幅飙升。业内人士预期,在政策严控炒房以及银行、信托理财产品...  在严监管之下,银行委外业务整体退潮成为行业共识。不过,银行委外的投资理财需求仍然存在。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在2017年公募基金赚钱效应的推动下,多家银...  进入2018年后,在全球股市普涨的大背景下,港股和美股市场中的互联网股表现非常亮丽。统计显示,阿里巴巴、京东在新年首周均有超过10%的涨幅,腾讯控股、好未...  新基金建仓的速度反映出其对后市的态度。统计显示,尽管此前股市经历了一轮调整,但近三个月来,新成立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几乎都已着手配置标的,其中,多只刚...  贵州茅台昨日大涨4.04%,最新股价782.52元,再次刷新A股股价纪录,最新市值达到9830亿元,距离万亿元大关不到2%的涨幅差距。在贵州茅台的带动下,白酒、医药...
? ? ? ? ? ? ? ? ? ? ? ? ? ? ? ? ? ? ? ?
中投顾问咨询服务
? 投资机会
热度---- 100%
热度---- 100%
热度---- 90%
热度---- 90%
热度---- 80%
热度---- 100%
?【】?【】?【】?【】?【】?【】
? ? ? ? ? ? ? ?
? ? ? ? ? ? ? ?
热点资讯排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o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夏夜与美食更配”在泉州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趁着夜里的些许凉意,约上亲朋好友一
48小时点击排行榜推荐内容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ARTICLES博客名称:财友0dc018n6
个人简介:投资理财,涨声无忧,倾听财富涨潮的声音!
2017年新股发行落幕 融资规模创近6年来新高&
[ 10:35:21]&
随着2017年最后一只发行的百花悦邦在12月28日实施申购,A股市场2017年的新股发行工作全部结束,与往年相比,今年A股市场的首发融资规模出现了明显的膨胀,“三高”现象继续收敛、新股审核越发严格、但新股业绩“变脸”、破发等问题依旧存在,不过2018年新股发行频率有望放缓。
“三高”收敛 单只新股募资额度下滑
据涨声APP统计,自1月3日至纯科技、和胜股份、泛微网络实施申购以来,今年以来共有433家上市公司实现了IPO的梦想,上述公司合计募资总额约2278.89亿元,这也使得2017年成为A股有史以来IPO公司数量最多的一年,IPO募资规模则创出2011年以来的新高,今年IPO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的新股则有中国银河、财通证券等49家,亦为2011年以来数量最多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17年新股发行规模出现大幅增长,但单个新股的募资额度、发行市盈率以及发行价却在全线走低,今年发行的433只个股的平均募资额度仅为5.44亿元,较亿元的数据下降约0.53亿元;今年发行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约为23.85倍,而2016年发行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4.08倍;今年发行新股的平均发行价为14.49元/股,同样低于元/股的新股发行平均价。其中嘉泽新能1.26元/股的发行价更是创出2000年以来A股IPO的最低记录。
市场任性 新股炒作青云直上
虽然新股向来是A股市场最具财富效应的炒作题材之一,但低廉的发行估值、偏小的发行规模却使今年发行的新股获得了市场近乎疯狂的追捧,涨声APP的统计显示,今年新股市场的平均网下申购中签率和网上申购中签率分别只有0.015%和0.032%,两项数据均较2016年下滑逾四成,尤其是中设股份、中新赛克、三超新材的网上中签率均只有0.0116%,创2000年以来,A股IPO网上中签率最低记录。
新股发行市场再现“一签难求”盛况,二级市场对新股的疯狂炒作则令投资者重睹“中签如中奖”的辉煌,以12月27日收盘价计算,今年上市新股股价整体上涨了207.3%,寒锐钴业、华大基因等5只新股实现了股价翻10倍的壮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至纯科技在1月3日上市后曾连续夺下26个一字涨停板,创出A股市场有史以来连续涨停记录。
问题不少 新股频频“变脸”破发
尽管市场对今年发行的新股予以了极大的关注,然而新股给投资者带来的却并非全是正面消息,眼下正是上市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的时间窗口,但部分在今年上市的新股却显露出业绩“变脸”的尴尬。据涨声APP统计,目前已有138只在今年发行的新股对2017年的业绩走向作出明确的预测,其中欣天科技、高斯贝尔等29只新股预计今年将遭遇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预忧率约21.04%。其中今年2月13日上市的高斯贝尔预计今年业绩将同比下滑60%。金溢科技、捷荣技术、沃特股份、欣天科技等次新股也面临着上市头一年就遭遇40%以上业绩下滑幅度。而最为尴尬的次新股当属12月1日上市的奥士康,该股在尚未上市的11月30日便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预测全年净利润可能同比下滑10.68%。
面对这等窘迫,相关公司纷纷寻找各种原因辩解。首先是将业绩疲软的原因归咎于行业大环境欠佳,比如铭普光磁预计2017年业绩下滑15.06%,主要原因便是“今年通信行业4G投资放缓,导致现有产品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其次,部分次新股表示IPO所带来的巨大投入对公司的业绩形成冲击,高斯贝尔就表示因为上市路演、宣传等支出较大,导致管理费用激增拖累了全年的业绩。此外,部分次新股在上市前曾获得较多的非经常性收益,但上市后相关收入出现缩水,导致2017年的业绩预期下滑。最后,今年外汇市场的大幅波动给相当部分次新股造成汇兑损失,比如凌霄泵业、捷荣技术等次新股都表示汇兑损失是引发其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除了“业绩”变脸外,个别新股还掉入了破发的陷阱,截止12月27日收盘,赛托生物股价报39.32元/股,低于40.29元/股的发行价。
审核趋严 今年IPO被否公司数量超前五年总和
正因为2017年上市的新股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因此今年10月份新一届发审委履职后,新股审核变得越发严厉,据涨声APP统计,截止12月27日,新一届发审委共审核了90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审核通过者只有50家,受此影响,2017年新股上会通过率约76.84%,而在2016年,这一数据为89.82%。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未能通过审核或暂缓审核的拟上市公司多达105家,这一数量比2012年~2016年5年未能通过IPO审核的公司的总量还多。
从发审委的反馈看,2017年IPO申请未获得批准的企业大多存在持续获利能力存疑,过度依赖关联交易,业务运行不规范,财务会计不规范,商业模式合法性,同业竞争问题,募集资金运用,历史沿革等重大问题的合法合规等8大问题。
整装待发 2018年上市新股或接近400家
虽然2017年A股市场已经实现了433家公司的上市,但展望2017年,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压力依旧较大。
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首发股票正常审核状态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截止12月22日,处于IPO申请获得证监会已受理状态的公司有73家,已披露招股说明书的公司有75家,处于证监会反馈状态的公司有318家,另有1458家公司获得辅导备案登记受理,此外还有22家公司已经拿到IPO通行证,但尚未确定具体上市时间。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A股资本市场华北区领导合伙人童传江认为,中国新股活动升温,很大程度上受惠于稳定的新股审批数量、更快的新股审批进度以及稳定的新股发行价格。与去年相比,目前等待上市审查的候选名单已经显著减少了200多家。考虑到中国内地监管机构对新股审批力度加大以及最近的上市申请过会被否的个案,德勤预计2018年中国内地新股发行将会适度放缓。由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中小制造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在新上市企业数量仍将会是主导A股新股市场的趋势。因此德勤预计,2018年,中国A股市场将有约320-380只新股发行,融资额达1700亿至2000亿元人民币。
来源:涨声APP
作者简介:扬帆,资深财经证券记者,善抓基本面牛股、大势研判、行业分析等,涨声特邀入驻名家
阅读(84) ┊ (0) ┊
500/500回复
的发言提交
博客等级:6
博客积分:8200
总访问量:19968
文章总数:205
Copyright &
JRJ.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新股发行数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