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说的Tabriz,新党大陆办事处处在哪里呀?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证件】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主题分类清单
看作者其他主题
看作者其他文章
显示可打印版本
亚西严选好文
性别: 男生
感谢: 421次/226帖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有一个地方是全世界最容易办理伊朗签证
那里就是土耳其黑海沿岸的城市Trabzon
由于很多俄罗斯商人会坐船经过黑海去土耳其
然后取道去伊朗
所以Trabzon这个领事馆批发签证是又快捷又容易的
昨天坐了一整天夜车, 早上九时抵达Trabzon
然后坐巴士公司的接驳车
直接叫开车师傅把我送到去伊朗领事馆
入去领事馆之后职员便问我是甚么国籍
我是拿香港护照的
职员把护照拿入房查看一下(我想是看有没有出入以色列的印章)
没甚么问题就把申请表给我填
填妥后连同一张相片
职员检查申请表没有问题之后
就会把入帐的小条给你
然后去银行付钱
下午五点左右回领事馆
把付钱的收条给职员
那我的伊朗签证便入手了
1.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这样做, 美国的当然不行, 英加澳纽的也要去外交部先申请一个code才可以申请
2.上午去的话, 下午便可以取签证. 若下午去的话, 那就只能等另一天的早上
3.领事馆位于市中心, 非常好找, 开门时间是星期一至五, 上午9-12, 下午2点半至4点半
4.不同国家的人, 签证费也不一样, 根据同日申请的观察, 香港的是最贵 (90欧), 欧盟的便宜一点 (75欧)
5.不知道台湾的朋友可不可以这样做, 但如果紧急想要伊朗签证的话, 可以一试
性别: 男生
感谢: 29次/19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虽说香港的是最贵,但90欧是在香港做伊朗签证(标准)的最低消费 ...
作者: spham
有一个地方是全世界最容易办理伊朗签证
那里就是土耳其黑海沿岸的城市Trabzon
由于很多俄罗斯商人会坐船经过黑海去土耳其
然后取道去伊朗
所以Trabzon这个领事馆批发签证是又快捷又容易的
昨天坐了一整天夜车, 早上九时抵达Trabzon
然后坐巴士公司的接驳车
直接叫开车师傅把我送到去伊朗领事馆
入去领事馆之后职员便问我是甚么国籍
我是拿香港护照的
职员把护照拿入房查看一下(我想是看有没有出入以色列的印章)
没甚么问题就把申请表给我填
填妥后连同一张相片
职员检查申请表没有问题之后
就会把入帐的小条给你
然后去银行付钱
下午五点左右回领事馆
把付钱的收条给职员
那我的伊朗签证便入手了
1.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这样做, 美国的当然不行, 英加澳纽的也要去外交部先申请一个code才可以申请
2.上午去的话, 下午便可以取签证. 若下午去的话, 那就只能等另一天的早上
3.领事馆位于市中心, 非常好找, 开门时间是星期一至五, 上午9-12, 下午2点半至4点半
4.不同国家的人, 签证费也不一样, 根据同日申请的观察, 香港的是最贵 (90欧), 欧盟的便宜一点 (75欧)
5.不知道台湾的朋友可不可以这样做, 但如果紧急想要伊朗签证的话, 可以一试
性别: 男生
感谢: 735次/96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恩 我4月份在香港做要800元
8月份在土耳其trabzon办就要90欧了
加价加很快..
我的个案是..
转帐银行后回领事馆 等15分钟就有了
时间也是早上9时
性别: 秘密
感谢: 20次/13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我持台湾护照
11月中也顺利在trabzon拿到签证
效期3个月 可停留14天
办事人员找不到台湾办签证的费用
最后要求我缴交与持中国护照办理签证的相同费用(60欧元)
此外 请预留点时间
我早上送件 隔天早上才拿到
关于填写表格
有一栏要求在伊朗住址 这我写预计住的酒店(没有reservation)
预计参访(visit)单位(organization)或个人(personal)
这我直接写预计旅游的城市
供大家参考
性别: 秘密
感谢: 20次/13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签证最多可停留30日
视申请表填写天数而定
停留14日与停留30日价格相同
性别: 男生
感谢: 20次/5帖
回复: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日在特拉布宗办,持大陆护照,50欧元,1个月停留,三个月有效,当天下午5点左右取。
当天同时申办的法国和波兰都要75欧元,并且法国的被要求留指纹和掌纹。
感谢: 49次/37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1. 请问从 Trabzon 如何进入伊朗? 有定期航班吗? 还是都从 Doğubayazıt 到港.
2. 领事馆是否检查在土耳其的身份? 计划美国护照到港土耳其, 用台湾护照申请伊朗签证, 不一定会马上到港, 大概会等到下一次.
被 vincewy 编辑。
性别: 女生
感谢: 5次/2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我今年九月初到Trabzon办伊朗签证, 女生要有围头巾的证件照片, 我在办事处附近的照相馆拍, 10TL, 马上取件. 之后等到11点左右去办事处写申请表, 缴照片, 持台湾护照缴交75欧(要去办事处指定的银行, 不收TL, 欧元不找零) 下午五点准时取件, 真的很有效率!
另外, 从Trabzon可以搭乘巴士直接近伊朗的Tabriz, 每星期五中午发车, 大约16~17小时左右抵达伊朗Tabriz
注意! 一星期只有一班,而且在Trabzon镇上的travel agent 问不到, 要搭小巴士去otoga问才有喔!
到了伊朗Tabriz 要找酒店, 几乎家家客满, 提醒要坐车前往的栈友要先订好住宿, 此行去伊朗只有Tabriz 这边酒店最少, 听说是因为边境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人去伊朗看医生才造成当地住宿供不应求~
性别: 女生
感谢: 27次/16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现在进伊朗准备邀请函,住宿证明70欧or 105us 联络当地人方式,照片就可以拿落地14天签证
感谢: 241次/152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作者: chiachi 〈Donya)
现在进伊朗准备邀请函,住宿证明70欧or 105us 联络当地人方式,照片就可以拿落地14天签证
只限在机场办理吗?
走路陆进去行不行?
性别: 男生
感谢: 84次/69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走陆路进去可以
我是在trabzon申请的
签证费75欧
性别: 秘密
感谢: 134次/29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请问申请到的是多次进出还是一次? 因为可能会需要多次进出....费用有差别吗?
drymartine2016
主题分类清单
看作者其他主题
看作者其他文章
显示可打印版本
亚西严选好文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证件】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主题分类清单
看作者其他主题
看作者其他文章
显示可打印版本
亚西严选好文
性别: 男生
感谢: 421次/226帖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有一个地方是全世界最容易办理伊朗签证
那里就是土耳其黑海沿岸的城市Trabzon
由于很多俄罗斯商人会坐船经过黑海去土耳其
然后取道去伊朗
所以Trabzon这个领事馆批发签证是又快捷又容易的
昨天坐了一整天夜车, 早上九时抵达Trabzon
然后坐巴士公司的接驳车
直接叫开车师傅把我送到去伊朗领事馆
入去领事馆之后职员便问我是甚么国籍
我是拿香港护照的
职员把护照拿入房查看一下(我想是看有没有出入以色列的印章)
没甚么问题就把申请表给我填
填妥后连同一张相片
职员检查申请表没有问题之后
就会把入帐的小条给你
然后去银行付钱
下午五点左右回领事馆
把付钱的收条给职员
那我的伊朗签证便入手了
1.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这样做, 美国的当然不行, 英加澳纽的也要去外交部先申请一个code才可以申请
2.上午去的话, 下午便可以取签证. 若下午去的话, 那就只能等另一天的早上
3.领事馆位于市中心, 非常好找, 开门时间是星期一至五, 上午9-12, 下午2点半至4点半
4.不同国家的人, 签证费也不一样, 根据同日申请的观察, 香港的是最贵 (90欧), 欧盟的便宜一点 (75欧)
5.不知道台湾的朋友可不可以这样做, 但如果紧急想要伊朗签证的话, 可以一试
性别: 男生
感谢: 29次/19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虽说香港的是最贵,但90欧是在香港做伊朗签证(标准)的最低消费 ...
作者: spham
有一个地方是全世界最容易办理伊朗签证
那里就是土耳其黑海沿岸的城市Trabzon
由于很多俄罗斯商人会坐船经过黑海去土耳其
然后取道去伊朗
所以Trabzon这个领事馆批发签证是又快捷又容易的
昨天坐了一整天夜车, 早上九时抵达Trabzon
然后坐巴士公司的接驳车
直接叫开车师傅把我送到去伊朗领事馆
入去领事馆之后职员便问我是甚么国籍
我是拿香港护照的
职员把护照拿入房查看一下(我想是看有没有出入以色列的印章)
没甚么问题就把申请表给我填
填妥后连同一张相片
职员检查申请表没有问题之后
就会把入帐的小条给你
然后去银行付钱
下午五点左右回领事馆
把付钱的收条给职员
那我的伊朗签证便入手了
1.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这样做, 美国的当然不行, 英加澳纽的也要去外交部先申请一个code才可以申请
2.上午去的话, 下午便可以取签证. 若下午去的话, 那就只能等另一天的早上
3.领事馆位于市中心, 非常好找, 开门时间是星期一至五, 上午9-12, 下午2点半至4点半
4.不同国家的人, 签证费也不一样, 根据同日申请的观察, 香港的是最贵 (90欧), 欧盟的便宜一点 (75欧)
5.不知道台湾的朋友可不可以这样做, 但如果紧急想要伊朗签证的话, 可以一试
性别: 男生
感谢: 735次/96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恩 我4月份在香港做要800元
8月份在土耳其trabzon办就要90欧了
加价加很快..
我的个案是..
转帐银行后回领事馆 等15分钟就有了
时间也是早上9时
性别: 秘密
感谢: 20次/13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我持台湾护照
11月中也顺利在trabzon拿到签证
效期3个月 可停留14天
办事人员找不到台湾办签证的费用
最后要求我缴交与持中国护照办理签证的相同费用(60欧元)
此外 请预留点时间
我早上送件 隔天早上才拿到
关于填写表格
有一栏要求在伊朗住址 这我写预计住的酒店(没有reservation)
预计参访(visit)单位(organization)或个人(personal)
这我直接写预计旅游的城市
供大家参考
性别: 秘密
感谢: 20次/13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签证最多可停留30日
视申请表填写天数而定
停留14日与停留30日价格相同
性别: 男生
感谢: 20次/5帖
回复: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日在特拉布宗办,持大陆护照,50欧元,1个月停留,三个月有效,当天下午5点左右取。
当天同时申办的法国和波兰都要75欧元,并且法国的被要求留指纹和掌纹。
感谢: 49次/37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1. 请问从 Trabzon 如何进入伊朗? 有定期航班吗? 还是都从 Doğubayazıt 到港.
2. 领事馆是否检查在土耳其的身份? 计划美国护照到港土耳其, 用台湾护照申请伊朗签证, 不一定会马上到港, 大概会等到下一次.
被 vincewy 编辑。
性别: 女生
感谢: 5次/2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我今年九月初到Trabzon办伊朗签证, 女生要有围头巾的证件照片, 我在办事处附近的照相馆拍, 10TL, 马上取件. 之后等到11点左右去办事处写申请表, 缴照片, 持台湾护照缴交75欧(要去办事处指定的银行, 不收TL, 欧元不找零) 下午五点准时取件, 真的很有效率!
另外, 从Trabzon可以搭乘巴士直接近伊朗的Tabriz, 每星期五中午发车, 大约16~17小时左右抵达伊朗Tabriz
注意! 一星期只有一班,而且在Trabzon镇上的travel agent 问不到, 要搭小巴士去otoga问才有喔!
到了伊朗Tabriz 要找酒店, 几乎家家客满, 提醒要坐车前往的栈友要先订好住宿, 此行去伊朗只有Tabriz 这边酒店最少, 听说是因为边境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人去伊朗看医生才造成当地住宿供不应求~
性别: 女生
感谢: 27次/16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现在进伊朗准备邀请函,住宿证明70欧or 105us 联络当地人方式,照片就可以拿落地14天签证
感谢: 241次/152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作者: chiachi 〈Donya)
现在进伊朗准备邀请函,住宿证明70欧or 105us 联络当地人方式,照片就可以拿落地14天签证
只限在机场办理吗?
走路陆进去行不行?
性别: 男生
感谢: 84次/69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走陆路进去可以
我是在trabzon申请的
签证费75欧
性别: 秘密
感谢: 134次/29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请问申请到的是多次进出还是一次? 因为可能会需要多次进出....费用有差别吗?
drymartine2016
主题分类清单
看作者其他主题
看作者其他文章
显示可打印版本
亚西严选好文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证件】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主题分类清单
看作者其他主题
看作者其他文章
显示可打印版本
亚西严选好文
性别: 男生
感谢: 421次/226帖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有一个地方是全世界最容易办理伊朗签证
那里就是土耳其黑海沿岸的城市Trabzon
由于很多俄罗斯商人会坐船经过黑海去土耳其
然后取道去伊朗
所以Trabzon这个领事馆批发签证是又快捷又容易的
昨天坐了一整天夜车, 早上九时抵达Trabzon
然后坐巴士公司的接驳车
直接叫开车师傅把我送到去伊朗领事馆
入去领事馆之后职员便问我是甚么国籍
我是拿香港护照的
职员把护照拿入房查看一下(我想是看有没有出入以色列的印章)
没甚么问题就把申请表给我填
填妥后连同一张相片
职员检查申请表没有问题之后
就会把入帐的小条给你
然后去银行付钱
下午五点左右回领事馆
把付钱的收条给职员
那我的伊朗签证便入手了
1.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这样做, 美国的当然不行, 英加澳纽的也要去外交部先申请一个code才可以申请
2.上午去的话, 下午便可以取签证. 若下午去的话, 那就只能等另一天的早上
3.领事馆位于市中心, 非常好找, 开门时间是星期一至五, 上午9-12, 下午2点半至4点半
4.不同国家的人, 签证费也不一样, 根据同日申请的观察, 香港的是最贵 (90欧), 欧盟的便宜一点 (75欧)
5.不知道台湾的朋友可不可以这样做, 但如果紧急想要伊朗签证的话, 可以一试
性别: 男生
感谢: 29次/19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虽说香港的是最贵,但90欧是在香港做伊朗签证(标准)的最低消费 ...
作者: spham
有一个地方是全世界最容易办理伊朗签证
那里就是土耳其黑海沿岸的城市Trabzon
由于很多俄罗斯商人会坐船经过黑海去土耳其
然后取道去伊朗
所以Trabzon这个领事馆批发签证是又快捷又容易的
昨天坐了一整天夜车, 早上九时抵达Trabzon
然后坐巴士公司的接驳车
直接叫开车师傅把我送到去伊朗领事馆
入去领事馆之后职员便问我是甚么国籍
我是拿香港护照的
职员把护照拿入房查看一下(我想是看有没有出入以色列的印章)
没甚么问题就把申请表给我填
填妥后连同一张相片
职员检查申请表没有问题之后
就会把入帐的小条给你
然后去银行付钱
下午五点左右回领事馆
把付钱的收条给职员
那我的伊朗签证便入手了
1.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这样做, 美国的当然不行, 英加澳纽的也要去外交部先申请一个code才可以申请
2.上午去的话, 下午便可以取签证. 若下午去的话, 那就只能等另一天的早上
3.领事馆位于市中心, 非常好找, 开门时间是星期一至五, 上午9-12, 下午2点半至4点半
4.不同国家的人, 签证费也不一样, 根据同日申请的观察, 香港的是最贵 (90欧), 欧盟的便宜一点 (75欧)
5.不知道台湾的朋友可不可以这样做, 但如果紧急想要伊朗签证的话, 可以一试
性别: 男生
感谢: 735次/96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恩 我4月份在香港做要800元
8月份在土耳其trabzon办就要90欧了
加价加很快..
我的个案是..
转帐银行后回领事馆 等15分钟就有了
时间也是早上9时
性别: 秘密
感谢: 20次/13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我持台湾护照
11月中也顺利在trabzon拿到签证
效期3个月 可停留14天
办事人员找不到台湾办签证的费用
最后要求我缴交与持中国护照办理签证的相同费用(60欧元)
此外 请预留点时间
我早上送件 隔天早上才拿到
关于填写表格
有一栏要求在伊朗住址 这我写预计住的酒店(没有reservation)
预计参访(visit)单位(organization)或个人(personal)
这我直接写预计旅游的城市
供大家参考
性别: 秘密
感谢: 20次/13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签证最多可停留30日
视申请表填写天数而定
停留14日与停留30日价格相同
性别: 男生
感谢: 20次/5帖
回复: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日在特拉布宗办,持大陆护照,50欧元,1个月停留,三个月有效,当天下午5点左右取。
当天同时申办的法国和波兰都要75欧元,并且法国的被要求留指纹和掌纹。
感谢: 49次/37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1. 请问从 Trabzon 如何进入伊朗? 有定期航班吗? 还是都从 Doğubayazıt 到港.
2. 领事馆是否检查在土耳其的身份? 计划美国护照到港土耳其, 用台湾护照申请伊朗签证, 不一定会马上到港, 大概会等到下一次.
被 vincewy 编辑。
性别: 女生
感谢: 5次/2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我今年九月初到Trabzon办伊朗签证, 女生要有围头巾的证件照片, 我在办事处附近的照相馆拍, 10TL, 马上取件. 之后等到11点左右去办事处写申请表, 缴照片, 持台湾护照缴交75欧(要去办事处指定的银行, 不收TL, 欧元不找零) 下午五点准时取件, 真的很有效率!
另外, 从Trabzon可以搭乘巴士直接近伊朗的Tabriz, 每星期五中午发车, 大约16~17小时左右抵达伊朗Tabriz
注意! 一星期只有一班,而且在Trabzon镇上的travel agent 问不到, 要搭小巴士去otoga问才有喔!
到了伊朗Tabriz 要找酒店, 几乎家家客满, 提醒要坐车前往的栈友要先订好住宿, 此行去伊朗只有Tabriz 这边酒店最少, 听说是因为边境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人去伊朗看医生才造成当地住宿供不应求~
性别: 女生
感谢: 27次/16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现在进伊朗准备邀请函,住宿证明70欧or 105us 联络当地人方式,照片就可以拿落地14天签证
感谢: 241次/152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作者: chiachi 〈Donya)
现在进伊朗准备邀请函,住宿证明70欧or 105us 联络当地人方式,照片就可以拿落地14天签证
只限在机场办理吗?
走路陆进去行不行?
性别: 男生
感谢: 84次/69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走陆路进去可以
我是在trabzon申请的
签证费75欧
性别: 秘密
感谢: 134次/29帖
回覆: 分享在Trabzon办理伊朗签证 -
请问申请到的是多次进出还是一次? 因为可能会需要多次进出....费用有差别吗?
drymartine2016
主题分类清单
看作者其他主题
看作者其他文章
显示可打印版本
亚西严选好文伊朗是怎样的国家?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00,482分享邀请回答4.8K4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K3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本文是原《历史其实很娱乐—— 环地中海古文明(一)美索篇》的修改整理版(主要是结构方面的改动)。    内容简介:    历史其实很娱乐,但娱乐并不是胡扯或是恶搞,将现代元素和演绎手法融入历史只是为了拉近历史跟普通大众的距离,让历史不再枯燥,不再神秘...    本文是《环地中海古文明》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着重介绍美索不达米亚极其相邻地区公元前发生的那些事,包括史前的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波斯文明等等.       引子    这是一次奇异的探索之旅,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我们这叫“穿越”。但我们这次旅行又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穿越,我们并不会参与历史,更不会去试图改变历史的进程,我们只是近距离观察了解一段失落的文明,同时试着去解开一些困扰我们多时的历史谜团,    在这次探索之旅中,我们将试着去寻找传说中的伊甸园,去游历上古七大奇迹,去造访我们这个星球上第一批“文明人”,去寻找第三种龙,去揭开《圣经》传说背后的秘密,去。。。。。。    我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大名晓百生,据他本人介绍,他是那个消息灵通、专爱搞排行榜、已在江湖刻下自己名字的百晓生的舅舅的表叔的孙子的同学的邻居的外甥,关系不可谓不近。    与从事新闻工作的百晓生不同,晓百生精于旧闻,所以让他做我们这次旅行的导游绝对没错。他将会陪同和引导我们完成这次探索之旅,并且每当我们遇到难题,哀叹自己无知的时候,晓百生先生会及时为我们指点迷津,把我们从困惑和迷茫的泥潭中解救出来,确保我们的旅行能顺利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晓百生先生并不是万能的,对超出现今人类认知范围以外的事,晓百生先生并不能给予我们确切的答案。那些问题的答案,暂时只有上帝他老人家才知道。    好了,闲言碎语不多讲,让我们把时钟轻轻地往回拨,来开始这次探索之旅吧!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旅行开始  
  13000年前(也是公元前11000年)的地球各大陆,除了南极(南极大陆直到19世纪才有人到达,而且从没任何自己自足的居民),都已经有了人类在为生存而奔波忙碌。    这时的人类很渺小也很脆弱,跟自己的动物邻居们相处地也不算和谐,欺软怕硬,碰到个子比自己小的,嗷嗷地就往前冲,外一碰到个大个子(概率不低),也是嗷嗷地冲,只不过多加了个向后转的动作,跑晚了跑慢了,不但有可能吃不上今天的晚饭,更有可能成为大个子的晚餐。    虽然战斗力不强,但这时的人类早已显露出做为继恐龙之后的地球下一届霸主的潜力,语言的产生和工具的使用让人类有了称霸的资本,不过要真正坐上那个霸主之位,人类还需要一把钥匙.    这把霸主之匙就是文明.    霸主之匙    我们现在说的这个“文明”不是“讲文明有礼貌”的那个“文明”,而且考古学的一个专业术语,具体情况让我们的导游晓百生给我们说道说道.    “百生兄?百生兄?!别研究那具猛犸的骨头啦,来跟大伙说说什么叫文明. ”    “来了!来了!”    “感谢CCTV!…感谢MTV!…感谢…所有的TV……”    “百生兄! 百生兄!我们现在不是参加啥子搬奖典礼,感谢的话以后有机会再说,您老先给大伙介绍介绍什么叫‘文明’吧.”    “这样啊?!这个说来就话长了,文明其实…”    “对不起百生兄,打断一下,您能不能尽量简略地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还得抓紧时间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呢!”    “没问题,那我们就一边走一边聊.”    “在讲述考古学上‘文明’的定义的时候,我们得还引入‘文化’这一概念.”    “文化是什么?文明又是什么?西方人说了:“‘文化’就是‘culture’,‘文明’就是‘Civilization’.”    “简单来说,西方人认为历史考古学中的‘文化’指的就是‘Culture’的词根‘cult-’的原始意义‘耕地’,用于特指磨个石头满处跑的那个年代,学名叫‘新石器时代’,特别是磨完石头还捏泥巴,玩红铜的那个年代的原始部落人类遗迹。而英文‘Civiliza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Civil,原始意义是‘城市的’,所以规定了文明的三要素:文字,部分人有城市户口和打‘铁’,一般还得再加一个要素--跳大神。”    “明白了,西方人认为‘文化’就是新石器时代,包括铜石并用时代的人类部落遗址,而‘文明’则必须包含文字;城市、城市国家或城邦; 青铜冶炼;三大基本要素,有时还要包含宗教仪式,那么百生兄,西方的这一标准在东西方范围内都适用吗? ”    “GOOD!这问题提得好!这标准定的,挺好,不过适用性不广,就西方文明来说,按这个套路没什么问题,很适用,但这些标准一但套用到跟西方文明并不在同一体系下的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时,就有问题了。”    “汉字‘文化’一词,有两个字组成,‘文’and‘化’,甲骨文的‘文’像人身有花纹形 ,本义是文身或错画。中国最早的文身跟图腾崇拜有关,远古人把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往身上一刻,那叫一个酷,错了,现代人整个文身才是大都为了装酷和提高性感指数,远古人可没那么臭美,刻文身是为了更好,更虔诚的崇拜。而远古人的文身往往不写实,都比较抽象,就象中国水墨画一样,要的是就是一个意境,再说了,受当时石刀,骨刺之类简陋工具和医疗条件所限,要刻出个写实图案太不容易了,简单点的还好说,复杂的恐怕得出人命,划多了、刺多了失血过多小命不保,所以远古人的文身相对来说线条比较少,看着就象线在身体上纵横交错,所以又叫错画。”  
“甲骨文中‘化’字是由一正一倒的两个人组成 ,就像太极双鱼图 ,不管转过多少度,两大头始终冲着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表象再怎么改变,本质始终没变,而这个本质就是我们俗称的‘规律’,所以‘化’字最早的含义应该就是规律。”    
“百生兄,照您这么说,把两个字组合起来,‘文’+‘化’=文身+规律,有规律的文身或有规律的错画?这是什么玩意?”    “别急,听我慢慢跟你编.”    “啥玩意?编???”    “哦,错了,口误!纯属口误!是听我慢慢跟你说.”    “要从字面解释这个‘有规律文身’的含义可能永远也得不到答案,我们不妨再思考一下“‘文’到底代表什么。从线条到图案就是‘文’,原来‘文’代表的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是遵循了什么?‘化’字做了注解——规律。”    “归根结底,‘文化’一词指的就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这个词就是哲学思想,也就是说,汉语‘文化’一词的最早意思就是哲学思想,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不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    “好的, 百生兄, 那么‘文明’一词怎么解释呢?”    
“我们还是先把两字还拆开,‘文’字前面说过,这里就再复述,我们直接从‘明’字开始。”    
“甲古文中‘明’跟现代版没什么区别,就一太阳一月亮组成 ,两会发光(古人没认识到太阳是自发光,月亮则是反射太阳光才会亮)的物体放一块,表示的就是亮,非常夺目的那种亮。”    
“那‘文’+‘明’岂不成了非常夺目的亮的文身了?百生兄,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把太阳和月亮放一块我们不但能看成是两个发光物体的组合,还能看成是阳,就是太阳,和阴,也就是月亮的组合,甲骨文中有时还把‘明’的日月互换,写成 ,就象转了180度,这不又是一个太极双鱼图 吗?”    “太巧了!太不可思议了! ‘文化’和‘文明’最早表达的竟然都是哲学思想这一相同含义,指的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玩全正确!”    “照这么说来,历史考古学中,我们并不能把‘文化,跟‘Culture’, ‘文明’跟‘civilization’简单划个等号了事,一个是精神,另一个是物质,两码事.是吧? 百生兄。”    “说得不错,所以在划分历史阶段的时候,东方,这里特指中国和西方不能遵循同一标准.打个比方来说,由野蛮时期进入非野蛮时期要通过一扇门的话,中国人的钥匙是精神,而西方人的钥匙是‘文明三要素’,两者有本质区别.”    “明白了,东方的‘文明之匙’是精神,而西方的‘文明之匙’则是‘文明三要素’,不过百生兄,还有一个疑问,宗教仪式也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三个元素之一,有时甚至不用,但西方人也把它列为 ‘文明’的一个要素,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一标准划分中国的历史阶段呢?”    “不能!”    “哦?”    
“不可否认,任何宗教都包含一定的哲学思想,但包含并不是等于,宗教仪式最多只是哲学思想的部分表现,而在中国,能表达哲学思想,甚至是哲学思想体系的并不是宗教仪式,而是我们伟大的汉字。”  
  “我们的先人把对自然,对人及自己的哲学思想都融入到了汉字之中,汉字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载体,所以划分中国是否进入 ‘文明’时代的标准就应该是文字。”    “说到这, 百生兄,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吗?”    “这的确是个不错的问题,不过我现在不会回答.”    “为什么?”    “因为在这次探索之旅中,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脑子的去思考,自然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这样啊!那我在发现和问题答案的时候是不是得握有两把‘文明之匙’?”    “确实应该这样,不过你可以试着用不同的‘文明之匙’去打开对方的‘文明之门’,会很有趣哦!”    “就目前的考古证据来说,中国最早发现文字,就是甲骨文,时期是在商朝,虽然甲骨文在商朝时发展已经成熟,但甲骨文的原形文字还没找到,夏朝没证据表明已出现文字,时间是在9500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500年,记住这个年份,对你找到问题的答案会有用.”    “好的, 百生兄,有点迫不及待了,赶快继续我们的旅程吧.”    “OK.”    “Let’s Go!”     “慢点!慢点!哎,年轻就是好啊.”    
  文明的起跑线    霸主之匙是好东西,这谁都知道,不过要得到实在不容易。别看有的民族早早地拿到钥匙,在历史的康庄大道撒腿狂奔,而有些民族则蹉跎一世,直到在历史舞台谢幕也没能捞着那把钥匙。    天财地宝,强者居之。作为财中之财,宝中之宝的霸主之匙又会被人类哪个民族(种族)最先得到呢?    如果把人类各民族(种族)从蛮荒进入文明比作一场赛跑,那么这条起跑线在哪?参加的运动员又有哪些呢?    “百生兄,百生兄,百生兄。”    “怎么了?”    “起跑线在哪?”    “当然在跑道上了。”    “哪跟哪啊?我问的是文明的起跑线在哪?”    “这个啊,文明的起跑线其实是个时间坐标,我们大致可以设定在公元前11000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间段。”    “那为什么要把时间坐标设置为公元前11000年,而不是其他时间段,比如公元前12000年或公元前10000年呢?”    “因为最迟到公元前11000年,五大洲都有了现代人,并且都已经能立足,所以我们把文明起跑线设置为公元前11000年。”    “起跑线有了,那运动员就是居住在各大洲的人类了,具体又有那些民族或种族参加呢?”    “我们现在与其把运动员的范围限定在单一的民族或种族,还不如把外围扩大,先把各大洲看成一个整体,猜测一下哪个大洲会最先出现文明,我们现在热不妨做一次环球旅行,看看公元前11000年各大洲的运动员们准备得都怎么样了。”    “OK!”    探索之旅正式开始。    运动员们    第一站,我们来到非洲。    如果要选一种颜色代表非洲,很多人都会选择黑色。    确实,一提到非洲,大多数人会立即联想到广袤草原上奔驰的野生动物和世代生活在这片大陆的尼格罗种人(Negroid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种人)。    现在,让我们隆重推出本届“霸主之匙”争霸赛的一号种子选手,来自非洲大陆的非洲人。    14万年前,现代人的祖先“夏娃”女士傲立非洲、开枝散叶,从此人类历史真正开始,作为现在人的发源地,把非洲大陆选手列为一号种子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早就干掉了同一赛区的其他选手(原始人),并且准备时间最长,人类遗传多样性也最高。    有了这么巨大的领先优势,看来非洲选手拿到霸主之匙只是时间问题,就让我们耐心等待,时间将会告诉我们最终答案。    第二站,我们转到美洲。    尽管美洲是现代人最后涉足的一块大陆,不过美洲大陆的物种多样性是其他任何大陆所无法企及的,并且美洲大陆的个头要比非洲大陆大5%。    有了这么好的自然条件,美洲人最多花上个千八百年就能赶上非洲选手的时间优势,作为美洲赛区的唯一选手,他们不需要经历残酷的淘汰赛,只要埋头发展就行,所以我们把美洲选手列为二号种子。    接下来的第三站,我们来到大洋州。    代表大洋州出赛的是澳洲大陆居民,在预选赛中,他们的竞争对手不是本大洲的其他居民,而是生活在澳洲大陆的大型动物。    在过去的35000年中,大型有袋类动物,包括古食草有袋动物、袋豹、大袋鼠等,以及恐鸟,重达一吨的蜥蜴,巨蟒,路栖鳄鱼等大型动物都被澳洲人灭了种,没了其他物种的威胁,澳洲人的生活看起来一片大好。    澳洲人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水运。    先进的水运工具使得澳洲人的生活半径被放大了很多,眼界开阔的澳洲选手被列为本次比赛的三号种子。    前三号种子选手各有各的整体优势,下面我们来到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亚欧大陆,看看没有任何整体优势的亚欧选手都在作些什么。    要说取得正赛资格最不容易的,非亚欧选手莫属。    亚洲选手历经数万年,K掉了一拨又一拨的同区竞争者(其他早期智人),欧洲选手更是惨烈,硬是K翻了历史长、资历老、战斗力强劲、鼎鼎大名的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而且这时亚欧大陆的局部地区已经有了农业。    但即使这样,相对于早已做好准备的其他各大陆选手,亚欧选手依然没什么整体优势,作为本次比赛唯一的两大洲联合组队,同时又是唯一的非种子选手,亚欧选手要想夺魁难度最大。    现在参赛运动员都到齐了,“霸主之匙”争霸赛正式开始。    率先起跑    平地一声雷(那时候没锣没枪,只能以雷声为开始信号了),比赛开始。    出人意料,相当的出人意料,种子选手们居然基本都没什么反应,倒是赛前不被看好的非种子——亚欧选手率先冲出。    而这名产自西亚的运动员的老家,正是我们此次旅行的最终目的地——地中海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    
  神秘的地中海    
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宽约1800公里,面积约25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的陆间海。    
这么一个个头挺大的陆间海,风光不错,生态却不咋地:“只有很少的一些贝壳和鱼”,既没有像尼斯湖有让人卯着劲想一窥芳容的水怪(真假暂且不论),也没有太平洋百慕大三角的魔鬼海域,怎么看也跟“神秘”两字沾不上边。    
地中海的“神秘”并不是其本身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未解之谜,而是因为环地中海地区是西方标准下的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而这些出现或早或晚的文明无一例外都已经失落。    
因为失落的文明而神秘,这才是地中海真正的神秘。      文明的领跑者    
环地中海地区孕育出的文明可不是掰掰手指头,再加脚指头就能数的清的,但这些文明并不是同时起步,有个先来后到,既有主又有次。    
在这些文明中,率先起跑的就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西方标准下,美索文明绝对能称的上NO.1。    似曾相识的“美索不达米亚”    
对大多数人来说,美索不达米亚只是个似曾相识的名字。    我们的中学历史课本里曾经提到过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名词,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应付完考试,这一名词就该选择性遗忘了,因为它不像美女帅哥,实在缺乏长期的吸引力,被人从脑壳中抹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要说起“两河流域”(甭惦记长江、黄河,不是一档子事),恐怕有印象的人会多一点,其实“美索不达米亚”和“两河流域”指的就是同一地区同一档子事.只是在这片土地曾发生过的事已被黄沙封存,曾“战斗”过的民族至今仍健在的也已屈指可数。“失落”,或许是对美索不达米亚最贴切的注解。    但不管时空多么转变,世界怎么改变,总有三个疑问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我们要去向哪里?    人类孜孜不倦地寻求着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但迄今为止,我们知道的依然很少,    获取或部分获取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正是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虽然非常渺茫,甚至会是徒劳,但我们依然选择尝试。    出发,目标——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起跑线。  
  老大,这前戏似乎长了点,不过很好看。    我看好你啊,千万别和上次一样变成考古挖掘坑。
  一、文明的摇篮    美索不达米亚含义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区” (Meso=之间,potam=河流,ia=地区),这两条河又分别指的是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它是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Strabo,公元前64/63~公元24年)首先使用的一个地理概念 。    斯特拉波把两河流域以巴格达(Baghdad)为界,一分为二,北部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古罗马作家加伊乌斯&#8226;普林尼&#8226;塞坤杜斯(Gaius Plinius Secundus 公元23~79年,常被称为老普林尼或大普林尼 Plinius)更新了“美索不达米亚”一词,用以指代整个两河流域。    此后的人们大都跟了老普林尼的风,把整个两河流域称做美索不达米亚,所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被叫做两河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大体以今天的希特—萨马拉(Hit-Samarra)为界一分为二,北部高地部分称为亚述(Assyria),南部低地称为巴比伦尼亚(Babylonia)。巴比伦尼亚还可以以尼普尔 (Nippur《圣经》中的以力城,今努法尔Nuffar)为界再一分为二,北部为阿卡德(Akkad),南部为苏美尔(Sumer)。    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北纬30度线以北,低地海拔仅为45.7米,跟北京的平均海拔差不多,东北部为札格罗斯山脉(Zagros MTS.),西南部为阿拉伯高原(Arab Plateau属荒漠地带),南部濒临波斯湾(Persian Gulf),为冲积平原,湖泊沼泽特多。    这个美索不达米亚大体就位于现今被山姆大叔做了老大的伊拉克(Iraq)。    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化    公元前11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环境虽然说不上恶劣,但绝对跟“好”字沾不上边,除了水利资源比较OK之外,其他的很难摆上台面,但就是这么个资源环境比21世纪的今天好不到哪去的蛮荒之地,却诞生了人类的第一个文明,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虽说这会美索不达米亚选手第一个冲了出去,但也仅仅是反应时间比其他选手快了一点而已,并没有获得多么大的优势,非洲和部分欧洲选手紧随其后,东、南亚选手也不甘落后,旋即出发,看来美索不达米亚要想获得优胜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跑,任重而道远那。    那么这段路美索不达米亚选手跑了多久呢?呵呵,5000年!而最后向文明的冲刺阶段,又花了2000年。    这头五千年,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山底下的早期居民不断要求进步,陆续发明了农业(独立驯化了小麦、豌豆、橄榄)和养殖业(独立驯化了山羊、绵羊),工具的使用也得到广泛普及.    从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这冲刺的两千年, 美索不达米亚发生了一系列寻常和不寻常的事.    先说寻常之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的改进,公元前6000年, 美索不达米亚进入了第一个文化时期——哈苏那文化时期( Hassuna Culture 约公元前6000年~前5200年).    也就在这一时期,要求进步的古代美索人碰到了一个大问题,强劲的物质基础使得早期美索居民人口不断膨胀,原居住地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没办法,部分美索居民只能另谋出路,动迁搬家.    可往哪搬合适呢? 美索不达米亚就那么大地方,条件最好的就是现在的居住地,往哪都得开荒,可生存的压力实在太大,不搬,很大可能就是个死,搬,起码有了活的希望,为了这点渺茫的希望,部分早期居民搬迁到了荒凉的美索南部,也就是巴比伦尼亚地区.    也就是在巴比伦尼亚, 美索不达米亚选手开始了向文明的最后冲刺阶段,陆续又发展起了萨麦拉文化(Samarran Culture 约公元前5500年~4800年)和哈拉夫文化(Halaf Culture 约公元前5500年~前4500年).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发生着,眼看着美索当地土著欧倍德人就要发起最后一击、进入文明指日可待时,不寻常之事发生了。    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欧倍德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建立了埃利都/欧倍德一期文化(约公元前5300年~前4800年),一期完了当然有二期(哈吉&#8226; 穆罕默德/欧倍德二期
Hadji Muhammad/ Ubaid
Period,约公元前4800年~前4500年),(三期),四期(Classic Ubaid Period 约前4500年~前4000年)。    好不容易熬过四期基础建设,忙活了好几千年,欧倍德人却毫无征兆地突然玩完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不知来历的外乡人。    这群神秘的外乡人就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明的苏美尔人。    虽说我们现在能在百生兄的带领下来上这么一次时空穿越之旅,但毕竟这个最早的文明不是我们发现的,下面我们有请百生兄讲一讲苏美尔文明的发现史,而这段历史又从一个古城的考古开始的。  
  晓百生讲述乌尔考古    乌尔( Ur 现代名称为阿勒-穆卡亚Tell Al-Muqayyar ),虽然在美索的历史上不是最重要的城市(相对来说乌鲁克,尼普尔的名气要大一些),但它的来头也不小,传说中的希伯来人的祖宗亚伯拉罕的户口就在乌尔,《旧约》上就有对乌尔的书面记载。         当时的乌尔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注入波斯湾的入海口,曾经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后来因为幼发拉底河(现位于乌尔约10km处)改道,乌尔不在是河畔城市。现乌尔的遗址位于伊拉克的内地,巴格达以南纳西里耶附近,幼发拉底河的南部。它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0&#176; 95'和东经46&#176; 5'。         最早对乌尔进行考察的是意大利人彼特罗&#8226;代拉&#8226;瓦勒 (Pietro della Valle),他在1625年发表了亲临两河流域的游记。那时的旅行家的旅行可不象我们现代人出行,挎个相机跑哪个地方拍个照,再听听导游背背词就算完事了,他们的旅行主要是考察而不是游览,瓦勒不但找到了乌尔并且把在乌尔丘(沥青土墩)上发现的楔形文字铭文砖带回了欧洲。         瓦勒虽然发现了乌尔,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发现的就是传说中的乌尔,没有更进一步,在那溜了一圈挖了点砖头就走了。这也不能怪他,那时候没人认识楔形文字,所以没把他的发现跟《旧约》联系起来,自然也就没什么反响。         到了公元1854年,英国驻巴士拉港的领事级官员J&#8226;E&#8226;泰勒再次对乌尔丘展开考察,他的成绩还算不错,发现了一座苏美尔时期的大金字塔神塔的遗迹,并从他发掘出的铭文考证出他挖的那个土墩就是世界上最早城市之一的乌尔。但到此泰勒对土墩表面的考察也就完了,后面的考古没他什么事。         在20世纪之前的考古严格说并不能算做考古,一些疑似考古学家的目的只为找到文物好卖钱,研不研究跟他们没关系,说白了,这些人跟盗墓的没啥区别,只不过盗墓是暗着干,而这些人是明着来,东一榔头,西一锹,挖到哪算哪,见着有金有银就两眼放光,见到破罐破盆就当是空气,结果就是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里多了一些文物,而古墓和遗迹,遗址被挖的一团糟,失去了研究的价值。         还有一些考古学家因为缺乏技术,考古的成果也不是很大。不得不说乌尔的运气实在是不错,在考古技术不成熟的年代没有遭受掠夺性的发掘,虽然在地下埋的时间稍微长了点,但到了20世纪终于能在条件,技术相对成熟的时候重见了天日。      公元1922年,大英博物馆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资助对乌尔进行发掘,英国人查尔斯&#8226;伦纳德&#8226;伍利(Charles Leonard Woolley )被任命为负责人。    这次考古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取文物,而是要运用在二十世纪早期发展的考古学原则去进行发掘。这些新技术包括地层学的应用,即是根据古代文物被埋藏的土层来确定这些文物的年代;以及分区标绘测定法,即在发掘遗址时以纵横线条形成格栅来复盖全部遗址,这样就可以使每一个被发现文物的位置都能精确地标绘在图纸上。         对伍利来说这次考古也有特别的意义,当年他曾是一名神学院的学生,曾想继承他老爸的事业做一名神职人员,所以他对宗教有相当的了解(专业的嘛),当他看到有关于的早先乌尔的报道就立马联想到《旧约》中曾经提到的亚伯拉罕的出生地——“迦勒底人的乌尔”,并把这次考古视做是给《圣经》注入新活力的机会。         伍利虽然是个考古新手,但他的态度很端正,知道自己在干嘛:“我们的目标是去获得历史,而不是要去找回各种混杂一堆的珍品用来充实博物馆的陈列架。”      所以伍利打算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开挖,因为乌尔在公元前6世纪是新巴比伦王国的一部分,所以为确定尼布甲尼撒二世加建了围墙的神庙院落的界限,伍利下令按他推测的路线的开挖两条壕沟。不过刚开始挖到的除了泥土还是泥土,伍利不死心,号召工人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继续往深了挖,这下子算了找着门了,用伍利自己的话来说:“刹那间一些历史文物就开始展现了”。         这次挖出的东西很丰富,有用粘土和石头做成的罐子、铜制工具和念珠,有些念珠是用黄金制作的;另一些则用被称为光玉髓或肉红玉髓的红色宝石和深蓝色的天青石(青金石)所制成。这些东西古时的美索可是相当昂贵的,因为都是进口货,光玉髓要从印度河河谷进口,而青金石则要从伊朗东部进口。      看到了这些东西的性质和分布,伍利做出了一个正确的推测,他开挖的地方是一块墓地。既然是墓地那就继续挖,这是一般人通常的反应,可伍利却猛喊一声:“STOP!”下令暂停挖掘。  
  下达停止挖掘的命令并不是因为伍利的脑子坏了不想继续考古,而这正是他的过人之处,因为暂停不是随随便便喊的,是有原因的,就是这个“STOP”为伍利带来了永久的荣誉。      伍利之所以会嚎那么一嗓子,是因为他做出墓地的判定之后猛的想起了亨利&#8226;谢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对特洛伊的考古,其实最主要的也就两点,一是工人的素质问题,二是工人的专业技能问题。       在早期开挖的时候,伍利就发现工人有偷窃行为,偷文物跟在超市偷点生活用品的性质可不一样,经济价值不说,这些文物的考古学价值就无法估量,工人们的素质又不能一下子提高,所以伍利采取了暂停的办法,尽量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工人们偷的最多的就是贵重金属,偷到后按重量直接卖给了当地的金匠,伍利为了追回这些失物想了一招绝的,他在周六发薪水那天当众宣布,每挖出一条金项链就给一大笔现金奖励,这下子可让那些工人郁闷的不行,有的连薪水都没拿就跑到了金匠那边赎东西去了,因为伍利给的报酬是金匠的3倍,没人跟钱过不去,上交了不但能落个好名声,说不定以后还能评个劳模什么的,又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到了第二天,伍利的面前就堆满了金项链,由此失物大部分被追回。       解决完盗窃问题,伍利着手解决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工人和考古学家的技术和经验问题。大大小小的各类补习班办了无数,基本都是围绕考古展开的,有时候也对工人们进行“思想再教育”,毕竟提高素质是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       补习班的时间是按照我们一般专业的大本标准来的,学制四年,在这四年里工人们不用干活,光学习就成,薪水还照发,所以伍利的喊停一下子就让考古工作停止了4年。       四年过后,工人们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在这4年中,工人们受到了细致入微地发掘技术培训。学会了使用小型手工工具、刷子,甚至还有牙医使用的凿子。伍利当然也没闲着,除了做代课老师之外,他还耐心的编构了乌尔历史的大纲。    伍利的制定出的乌尔时间表大致是:公元前5500年左右,乌尔已成为幼发拉底河河岸上史前时期人民的聚居地。公元前4000年,乌尔被建造成为被现代学者称为苏美尔人的城市之一。之后乌尔经历了诸如苏美尔、巴比伦、亚述等的统治,直到公元前400年,幼发拉底河改道,乌尔最终被遗弃了。       经过四年的准备,伍利考古队伍的技术和作风都有了很大改善,成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1926~27考古纪从而正式拉开了序幕。    考古工作恢复后很快就发现墓地包括了不同时期的两片独立的坟场。       上面的那片墓地的使用时间约为公元前2350年~前2150年的阿卡德时代。而下面的那片墓地的使用时间要比上面的早好几个世纪,大约在苏美尔早王朝的晚期。       调查发现,早期(苏美尔早王朝的晚期)的墓地分为两种形式的坟墓:简单的长方形井穴和具有比较复杂的穹隆顶砖的石墓室。伍利认为,前者是普通平民的墓穴,而后者则是君主和贵族的坟墓。    普通坟墓里面陈设属于简约型,尸体的姿势仿佛在沉睡,寒碜一点的就裹个席子,稍微上点档次的,尸体外面加个木质或土质的棺材,要不就是个芦苇编筐,陪葬品也有,就是不多也不高档,无非就是一些珠宝首饰和个人用品,基本都是地摊货。棺材外面还放了一些食物和饮料作为祭品,至于是不是代表苏美尔人的来世说就不得而知了。    从1927年到1931年,伍利和他的工人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谓精神,总共挖到了1850个坟,其中的16座被归入王墓。    虽然坟墓主人的身份有高低,墓的档次也有差距,但在伍利同志并不嫌贫爱富,对大大小小的坟头一视同仁,该怎么整就怎么整,它把所有的坟都细致的用皮尺和罗盘标绘了出来。       但一视同仁指的是态度,对那些大坟伍利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不过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盗墓工作者下手可比他早的多,除了给他留了个安慰奖——几片金叶子之外,其他能走的都带走了,不能带走的也都被毁坏了,在开挖的第一座王墓里,盗墓的同志还把能断定自己所处时代的东西留给了伍利—— 一把出自13世纪阿拉伯工匠的精美匕首。    盗墓工作者虽然能耐大,但毕竟干的是见不能光的工作,不能光明正大的来个地毯式搜索,所以难免会有漏网之鱼。经过1926~27考古季的失落,在新的一季,伍利的考古撞了大运,他终于发现了一座保存相对完整的王墓。      这个王墓的开挖是以发现一长串的尸体开始的,其实也不能说是尸体,马王堆出土的辛追老太太那才叫尸体,伍利他们挖出来的是骨架,通俗点来说就是骷髅,只不过这些骨架保存的相对比较完整,基本没缺胳膊少腿,并且这些骨架排满了两间相邻的墓室。       其中一间墓室主人是一具女尸,从代表她身份的印章考证出她的名字——王后普阿比(Pu-abi 印章上刻了她的名字),另外一间墓室则躺着一具男尸——无名,周围并没有能代表他身份的东西,学者们猜测他可能就是国王,也就是普阿比的老公。  
  先沙发,没插队吧?终于有新版本出现了……又是大半年了
  这么好的文章怎么没人顶,前排占座~~
    墓室里面的状况还不是那么惊世骇俗,墓室外面就不一样了,在通往墓室的整条道路都堆满了被杀死后殉葬的卫兵,侍从和动物的尸体,还有一些精美的殉葬物品。       在疑似普阿比老公的墓里,伍利又经历了一次从满怀希望到失望的过程,盗墓工作者又一次先下了手,墓室里除了无名的骨架外,没发现其他任何尸体和珍宝,除了盗墓的看不上眼而没带走的一个赌盘和一只银制的和现今伊拉克南部沼泽地区的阿拉伯人所用的船只一模一样的船模外再没有见着他们物品。       说来也挺有意思,这些盗墓工作者的本职工作是专业挖墓的,挖墓的跟盗墓的可是两个概念,前者从事的丧葬事业,干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工种,属于正当职业。话说回来,盗墓工作者还得感谢一下这些丧葬从业人员,没他们就没坟墓,人都海葬,水葬或是天葬了,连墓都没了,盗墓的还上哪盗去?所以必须得感谢,还得是发自肺腑的感谢。       这些挖墓本来好好的在给普阿比挖墓,一不留神挖到了无名的墓(据推测普阿比比他老公死的晚),由于禁不起巨额财富的诱惑,一冲动就把无名的墓给盗了,虽说盗墓这行当他们是第一次接触,是新手,可下手一点也不含糊,该拿的不该的拿的全都带走,因为盗墓的跟墓主人同处一个时代,所以赌盘和船模这种很常见的东西对他们一点意义没有,说不定地摊上就有的卖,所以没带走就很正常了,洗劫完之后盗墓工作者用一个木箱(可能是装有普阿比衣服的箱子)盖住了盗洞,大摇大摆的回家分赃去了。    普阿比的墓则要幸运的多,历经好几千年,躲过了一批又一批的盗墓者,终于迎来的它真正的发现者——伍利。      普阿比被安葬在无名的隔壁,她交叉双手安详的躺在木头棺材里,一头一尾各有一位“照料”她死后生活的侍女,而在墓室上方发现的一枚青金石的印章上刻了她的名字“普阿比”和头衔“宁”(王后的意思),以显示她尊贵的身份。    虽然普阿比的头饰和首饰跟墓中其他女性所戴的饰物风格类似,但档次明显要高很多。身披一件有贵重金属和珠宝装饰的斗篷,其他个人饰物还包括巨大的金耳环,一把纯金的梳子,青金石和金制的发夹,动物形状的护身符和10个金戒指。    其中最吸引人也是最能代表普阿比王后身份的是她的头饰:它包括一圈圈的金带以及带子上面有金环和金叶子构成的三层环饰。而这件头饰实在太大,以至于只能戴在假发上。    虽然墓里的物品很丰富,但似乎墓室外面那个被伍利叫做“大死亡坑”(“Great Death Pit”)的大坑更引人注目一点。在1927~28考古季伍利挖到了另一个王墓的“死人坑”装下了不少于74具尸体,而其中的64具为穿着鲜红色礼服的女性,这些尸体排列的相当整齐,并且在这些尸体上没有发现任何暴力的痕迹,再结合其他墓的情况,伍利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古老而且鲜为人知的丧葬方式。    首先,国王或王后以及他们的侍从(有多有少)的尸体被扛进墓室,安置妥当后墓室门被封死。然后墓室外面的小院落里,早已有死的觉悟的殉葬者们纷纷摆好了POSE集体殉葬,至于用的方法可能是服毒,因为曾经在殉葬者的尸体附近发现过小杯子。       这还是人殉的第一拨,等这些自愿殉葬者都死完了,送葬的就开始填土,第一次填的比较多,得填到只有墓室的圆顶露出,然后举行祭祀,举行完就埋一个在仪式中殉葬者(第二拨)的尸体,接着用土夯实,接着继续祭祀继续埋人,直到差不多把坑填满,最后找点砖在最上面做个造型才算正式搞定。    虽然这种丧葬方式在现代人眼里看来很残忍,但对那时候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荣耀,而且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死在国王,王后旁边的,没点身份想死那地方根本是不可能的。       其后的时间,伍利陆续又发现了一些王墓和遗址,并且挖出了大量的文物,另外还曾发现了一个厚达8英尺(2.4m左右的淤泥层),虽然伍利认为他找到了史前大洪水的证据,不过据考证那只是一场美索地区的区域性大洪水。公元1934年,伍利结束了在乌尔的考古。     虽然伍利的考古的结束了,但我们的美索早期历史才刚刚开始。    
  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历史    说起来苏美尔人这个以非种子选手身份夺得“霸主之匙”争霸赛头筹还是有颇多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苏美尔人的出身。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早在8到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属更新纪)就有了尼安德特人的身影,其后经历多个新石器文化到了欧倍德时期,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苏美尔人的乌鲁克文化(Uruk
culture 约公元前4000年~前3100年)和其后的“捷姆迭特那色”时期(Jemdet Nasr Period 约公元前3100~前2900年)登上了历史舞台,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明确苏美尔文明这个概念。    从时间上,欧倍德文化四期之后紧接着的就是苏美尔人的乌鲁克文化时期,两者看上去是延续继承的关系。    在近东,最早的城市是建立在伊拉克南部的低地平原和沼泽上的,这一地区在古代被称为舒美伦(Shumerum),到了现代才被叫做苏美尔(Sumer)。《旧约》则把这旮叫做示拿(Shinar),也就是诺亚他们在洪水后安家的地方。    也就是说从地理位置来看,欧倍德人正是生活和工作在苏美尔地区,那么欧倍德人和苏美尔人是否真的存在传承关系?换句话说,欧倍德人到底是不是苏美尔人的祖先呢?    如果两者确实存在传承关系,那么“霸主之匙”争霸赛的冠军头衔就应该是欧倍德人的,苏美尔人只是欧倍德人的马甲,苏美尔确切的称呼就应该是欧倍德文明。    事实果真如此吗?     最早人们普遍认为苏美尔人是搬家到美索地区的,跟欧倍德人没啥关系,但后来的考古又显示出陶器的发展都是渐进式的,没有发现哪个时期陶器的制作技术有突飞猛进的显著变化,于是部分人又掉转话头,认为苏美尔人是美索地区早期的土著,不是外来者,但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实际情况谁都不能非常肯定的说清楚,出土实物?那只能代表某一段时期,没办法代表整个时期,所以我们只能综合各时期的资料和考古发现做一个推测。    很多人都对各民族的创世神话津津乐道,我们华夏有大神盘古挥斧猛劈混沌,砍出了一个未来。希伯来有上帝耶和华神神叨叨,说什么就有什么,末了还来个大变活人。苏美尔人当然也有,不过并不是那么完整。       简单来说苏美尔人的最早创世神话是众神群殴,胜者把败者的身体一分为二,就有了天地,然后胜者又把人造了出来,其他后期的版本也有跟我们华夏的创世神话差不多的混沌说。       这些苏美尔的创世神话虽然动听,但对于我们探究苏美尔人的起源问题帮助不是很大,不过苏美尔的一个另类的创世神话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这个另类神话的其实非常的简洁,就一句话:自古就有埃利都。       其实把这句话看成是神话还不如看成是苏美尔人对自己来历的自我表白,也就是说埃利都在苏美尔人之前就有了,虽然这话听着别扭,但换一种说法情况就很清楚了,那就是苏美尔人从某个地方搬迁到美索地区的时候,一眼就瞧见了埃利都城。       埃利都(Eridu)在古代美索地区可是个名城,旧约和其他很多古籍都有对它的记载,它可是两河流域城市之中当之无愧的NO1,不管历史还是宗教地位。埃利都现今(当然是遗址了)位于伊拉克南部乌尔(就是晓百生讲到的那个考古遗址)西南约20公里。    既然埃利都是确实存在的,苏美尔人说他们瞅见了埃利都,那么情况也应该属实了,也就是说苏美尔地区是先有埃利都然后才有的苏美尔人,而埃利都在公元前4000年前就已经存在了,那么苏美尔人只能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才搬迁到了两河流域,是外来者而不是土著。       当然光有苏美尔人的一句话,说服力还是不大,但从苏美尔的象形文字或者说是象形图案又能发现一些苏美尔人非土著的证据。       在苏美尔的象形图案中,代表日,也就是太阳的图案很有意思,它的造型就像一轮红日从山间升起,苏美尔地区除了平地就是沼泽,要找座山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找到了那也属于三等残废,海拔有限,不过倒挺适合广大人民群众业余时间锻炼身体,要看到日出山头那种景观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不怎么人们喜欢登高山看日出呢?矮山要能看何苦还费那么大劲爬?       苏美尔人只有在经常看到日出山头那种壮观是景象才会把所见到的变成自己是文字符号,那么什么地方才能经常看到这种景象呢?答案是山区,而且是自己生活是山区,上古的人民群众可没什么闲情逸致去观光旅游,所以不会大老远的从平地跑山上去看日出,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苏美尔人原先是住在山区的,是山民。       那么苏美尔人到底发源于哪呢?那个地方是不是真是山区呢?    
  貌似太长了,如果是记录片更好,楼主辛苦!
  开新帖了,支持
  不错不错,顶好的记录片,前面报道像对口相声.  拉张板凳坐下欣赏!
  寻找伊甸园       有一个地方我们得首先考虑,那就是传说中的伊甸园,找到了伊甸园,或许苏美尔人起源问题的答案也就有了,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寻找伊甸园的探险之旅吧。      自从有了《旧约》,伊甸园的故事就开始为人所知,等到有了基督教,伊甸园更是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广为流传,在人们(特别是西方人)的心目中,伊甸园俨然成了人类发源地的代名词。       关于伊甸园是否真实存在,从古至今人们就没停止过争论,有时候情况跟现在的某蜜跟某黑打嘴仗差不多,那叫一个热闹,不过掐到现在还没有个最终结果。       大多数的伊蜜都是教徒,因为信教所以认为伊甸园是真实存在的,至于伊甸园在哪,那就不在他们的思考范围之内了,不过他们还是很希望去那个“乐园”的。       伊黑们的观点则很明确:伊甸园是神话中的东西,神话都是假的。是不足信的,但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有部分伊蜜的观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推崇的,这一观点不但在研究《圣经》中各类神话故事有效,对其他各类神话也具有同样效果,这个观点就是:       神,是神化的人;神话,是神化的历史。       只有抱着这种观点,才能更真实的认识神话及传说,有神论者的逮着就拜和无神论者的碰到就黑,对于揭开神话背后隐藏着的东西都是毫无益处的,只有本着“神即神化之人,神话即神化之历史”这一思维方式的人才能真正破译神话的密码。       当然我们现在说的是神话以及传说,对于诸如灵异事件之类暂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下面我们就以这个观点来揭开伊甸园之谜。先看一段《旧约&#8226; 创世纪》中有关伊甸园的描述:       耶 和 华 神 在 东 方 的 伊 甸 立 了 一 个 园 子, 把 所 造 的 人 安 置 在 那 里 。 2:8       耶 和 华 神 使 各 样 的 树 从 地 里 长 出 来 ,可 以 悦 人 的 眼 目 , 其 上 的 果 子 好 作 食 物。 园 子 当 中 又 有 生 命 树 和 分 别 善 恶 的 树 。 2:9       就以上文字再加上其他有关伊甸园的传说,看起来伊甸园真是好地方,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旧约》和其他传说把伊甸园夸的像朵花一样,要什么有什么,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不过不管怎么看都觉得不像是说人类的发源地,而是像在给某疗养院或风景区打广告。       说伊甸园风景好那是没错,不过风景并不能代替所有,就拿伊甸园里面的人来说,过的那叫什么日子,整个一混吃等死(当然在伊甸园死不了,那就更麻烦了)的典型,没善恶观念,理想之类的高档货就更不用说了,唯一能干的就是裸奔,还是那种持续性的,从睁开眼睛到闭上眼睛,中间除了裸奔,这样的日子能有现在有谁喜欢去过?就算去了觉得闷了拉个宽带找人上网聊天,那也被称之为裸聊。       所以说伊甸园好像天堂,实际却不是,去那疗养段时间倒是不错,要是长住就不行了。       以上的这些都是从神话展开说的,是把历史经过艺术加工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嘛。可以理解,那么真正的伊甸园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又在哪呢?       很多人都对伊甸园的位置做出过判断,不过意见并不那么统一,说哪的都有,有说在非洲的,有说就在两河流域的,有说在中国新疆的,还有说是在某个火山岛上的,这些说法虽然各有各的道理,但还是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伊甸园位置的线索,还是得从《旧约&#8226;创世纪》中去寻找:       有 河 从 伊 甸 流 出 来 , 滋 润 那 园 子 , 从 那 里 分 为 四 道 。2:10     第 一 道 名 叫 比 逊 , 就 是 环 绕 哈 腓 拉 全 地 的 。 在 那 里 有 金 子 ,2:11        并 且 那 地 的 金 子 是 好 的 。 在 那 里 又 有 珍 珠 和 红 玛 瑙。2:12        第 二 道 河 名 叫 基 训 , 就 是 环 绕 古 实 全 地 的 。 2:13        第 三 道 河 名 叫 西 底 结 , 流 在 亚 述 的 东 边 。 第 四 道 河 就 是 伯 拉 河 。 2:14       也就是说只要找到四条河:一比逊,二基训,三西底结,四伯拉河,就能确定伊甸之地的位置,那么找到伊甸园的地址迷团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要按照《旧约》上的名字,这四条在现在的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原因就是河的名字发生了变化,那么这四条在《旧约》中出现的河现在的名字叫什么呢?       《旧约》在介绍这四条河的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从详细到简单,换个角度来说,是按照人们的熟悉程度的来介绍的,不熟悉的详细点,熟悉的那就简单点,就像介绍我们的长江,黄河,一说人就知道,不用那么絮絮叨叨的把地理位置扯个没完,所以要确定这四条河,得先从最熟悉的入手。       最熟悉的是哪条?当然是第四条伯拉河了,很多中东的古籍都提到过这条河,特别是《旧约》,提到的次数那就多了去了,只要稍微动下脑子就能猜出来,中东地区最有名的河是哪两条了(另外一条就是第三条西底结)。       照这个思路走下去,两条河的名字就跃然纸上了,没错,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那么这两条河到底对应的《旧约》中的名字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在有的英文版本中已经把这两条河的名字清清楚楚的写出来了,第三条河是底格里斯(Tigris),第四条则是幼发拉底(Euphrates)。而在另外一些英文版本中这两条河Hiddekel和Euphrates,还有的英文版本中的名称则Hiddekel和Phrat,那叫一个乱哦。       归根到底都是翻译惹的祸,《旧约》最早是由希伯来文写成的,然后被译成了希腊文作为畅销书进行传播,后来随着基督教的扩散又被翻译成了其他很多国家的文字,就是因为早先是版本不少,所以在后来翻译的时候因为原始版本的不同,所以造成了大量文字不一的情况,这两条河就是这样。       中文如果按照希伯来文音译,两条河译作“西底结”和“伯拉”,英文版本如果也是音译的话就是“Hiddekel”“Phrat”,但如果按照其他文字或是现代读音翻译的话那名字就多了去了,综合各版本可以确定:       第三条河西底结就是底格里斯河,第四条伯拉河就是幼发拉底河。       再从其他资料证明一下,伯拉河就不用说了,资料多如牛毛,再看下底格里斯,是不是“流在亚述东边”。我们知道亚述民族或是亚述帝国都是因阿淑尔城而得名,并且帝国的版图时大时小,非常的不确定,要确定位置是相当麻烦的,所以旧约中提到的“亚述”应该是阿淑尔城,范围小定位才能精确嘛,很显然,阿淑尔城就位于底格里斯河的西岸,也就是说底格里斯河在亚述东边没错。       第三,四条我们很熟悉的河论证好了,下面就该挑战难度高一点了,因为难度是从下往上的,第一条比逊河虽然介绍文字多一点,但无疑它是最难找到的,那我们就从第三条基训继续往下论证。      后两条河,历来人们的争论就是不是很大,因为各方面的证据实在是太多,至于有发散性思维说这两条河在其他地方的,我们还是应当鼓励的,谁都没百分之百的把握说自己的结论一定正确,因为我们都不是亲历者,都是靠史料推断出来的。       对于基训,我们就不能像后两条河那样,用不同的《圣经》版本比较一下,或是参考一下现代的一些大众读物就能论证出来的,我们还是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古籍资料的分析来得出结论。       在浩瀚的史料中寻找一个特定的名词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再困难我们还是得找不是?基训的答案就在早期的《圣经》词典和注释中,有一个名词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它就是“基训-阿拉斯”(Gihon-Aras),这条信息非常关键。       从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基训和阿拉斯不是同一条河就是两条靠的非常近的河,基训暂且不说,阿拉斯河是确实存在的,阿拉斯河现在又被叫做阿拉克斯河(Araxes)或Araks,发源于土耳其东北部的宾格尔山( Mt Bingol ),曲折东北流,构成土耳其-亚美尼亚、伊朗-阿塞拜疆界河,在阿塞拜疆境内汇合库拉河(Kura River)后,注入里海(Caspian Sea)。长1,072公里,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       阿拉斯河既然流经伊朗,那肯定能和波斯扯上点关系,实际情况确实是这样,波斯人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把阿拉斯河叫做“吉崇-阿拉斯”(Jichon-Alas)。到了公元8世纪,穆斯林扫荡高加索地区那会,阿拉斯河被称作了“基洪”(Gaihun)。    “基洪”(Gaihun)和“基训”(Gihon)两个词实在是太像了,而且中间又有过渡阶段(波斯人的叫法),再有一个原因,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关系是扯不清楚的,《圣经》中的一些人物或事物换个叫法就被写入了《古兰经》,所以“基洪”和“基训”有细微的差别很正常。       经过以上这些论证基本可以认定阿拉斯河就是《旧约》中所提到的第二条河基训,不过光从不同时期的不同称呼之间的联系并不能很充分的证明,这就要考虑另外一个线索了,那就是“环绕古实全地”,只要再把古实之地找不出来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先寻找古实之地之前,我们还是先把第一条河,也就是比逊找出来比较好,因为现在说的都是河,冷不丁的冒出个地来有点不突兀,再说比逊那边还有个“哈腓拉全地”,把河跟河搁一块,地跟地搁一块,看着就舒坦。       现在四条河已经确定了两条,基本确定了一条,还剩最后一条,也是最难的一条,论证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比逊河,一条神秘的河流,除了《圣经》极其相关刊物外,其他古籍(已经发现且能读懂的)并没有这条河的记载,难道这条河人间蒸发了?答案是NO,这条河还健在。       虽然健在,但要把它找出来还真不容易,这不就有人就找到新疆去了,论证过程我们先不谈,光说结论:       我们还是回到先前是思路,从中东地区找线索吧,即使找错了也没多大关系,起码还靠点谱。       既然古籍里面都找不到比逊河,那么百度,Google之类更帮不上什么忙了,或许比逊的密码就藏在“比逊”这个词中。       下面我们来做个文字游戏,把比逊(Pishon)起首的辅音字母P去掉,剩下()ishon ,再用发音学的通常规律(即sh可由s或z代替,o可以由u代替),那么比逊就变成了()izhun ,再在括号中代放入一个元音字母U,一个新词就出现了,Uizhun(乌遵)。       把唇元音U和唇辅音互换虽然牵强,但并非无例可考,在乌尔米耶湖(Urmia Lake ,原名雷扎耶湖Rezaiyeh Lake ,现伊朗境内最大湖,位于伊朗西北部的陷落盆地内,为内陆咸水湖)的古迹比斯德里(Pisdeli)就是从其古代名Uishteri变化而来的(U变成了P,t变成d,r变成l)。    通过以上文字游戏,我们知道了比逊在原来的名字叫乌遵,比逊河=乌遵河这个等式应该是成立的。       转了老大一个圈终于把比逊河的真身找出来了,那叫一个累啊,至此,伊甸四河已经全部找到,它们是:克孜勒乌赞河(比逊),阿拉斯河(基训),底格里斯河(西底结),幼发拉底河(伯拉河)。       四条河都找到了,那么接下来该找“古实”(Cush)和“哈腓拉”( Havilah)这两地了。  
  《旧约》中提到的这四条河的源头的源头都在凡湖和乌尔米耶湖一带地区,这一地带的曾用名是“亚美尼亚”(Armenia)。       大家注意了,这个“亚美尼亚”可不是现在的亚美尼亚共和国,而是一个广义的称呼,它东边是伊朗的阿塞拜疆省,南边是库尔德斯坦,西边是东土耳其,北边才是现在的亚美尼亚。这一地区的另外一个名字叫“乌拉尔图”,也就是我们后面要说到的亚述帝国的死对头乌拉尔图王国的所在地。       既然四条河的源头都在这一地区,那么“两地”就也应该在这一地区或是离这一地区不远了,有人可能认为我这纯粹是废话,就比逊和基训这两条河垫底,还怕不能找到这“两地”吗?问题恰恰就出在了“两地”之一的“古实之地”。       “古实”这个词在《旧约》中出现的次数不在少数,并且除了《创世纪》中提到的“古实之地”略有疑问外,其他的“古实”指的就是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就因为这就有人认为伊甸园在非洲,尼罗河就是基训。       不过就因为这就选择性失明,一竿子打掉另外三条河显然不对,也是不合逻辑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基训河围绕的“古实之地”和其他的“古实”根本不是一档子事,此“古实”非彼“古实”也。       解决了两个古实的冲突的问题,剩下的问题就好解决了,阿拉斯河(基训)围绕的是上文曾经提到过的乌拉尔图,确切的说,能称的上是环绕的就是现在的阿塞拜疆。       要找哈腓拉,就得找出产金子,珍珠和红玛瑙的地方,根据地质资料,克孜勒乌赞河(比逊)上游广大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金矿当然少不了,并且很多地名,河名都带“金”,而这一带产宝石的是安古兰地区,虽然安古兰地区至今还没发现“红玛瑙”,不过只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旧约》显然不合适,“红玛瑙”到底是哪种石头现在还没定论,安古兰地区倒是出产了一种原先认为只有在阿富汗才有的青金石,人们对青金石的认识和利用显然是超过真正的红玛瑙的。       所以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旧约》中的古实之地就在阿塞拜疆(Azerbaijan),而哈腓拉之地基本就在伊朗的安古兰山区(Anguran)。      虽然“四河两地”算是找着了,不过这些河啊地啊跟伊甸之地并没有位置上的位置关系,古实和哈腓拉在不在伊甸范围之内都没说清楚,不过还有一条线索提到的地方倒是跟伊甸有直接的位置关系,那就是《创世纪》中务农的该隐(Cain)杀把他弟弟放羊的亚伯(Abel)宰了之后被上帝赶出伊甸的那段:       于 是 该 隐 离 开 耶 和 华 的 面 , 去 住 在 伊 甸 东 边 挪 得 之 地。4:16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该隐被赶出了伊甸之地后住在了一个叫挪得的地方,为什么那么肯定是被赶出了伊甸之地而不是伊甸园呢?这是因为该隐的老爸亚当和老妈夏娃先前已经被赶出了伊甸园了,再往外赶肯定了出了伊甸的范围,所以说挪得之地的西边就是伊甸了。那么挪得之地又在哪呢?       看一下中东地图,我们会发现,先前找到的古实和哈腓拉,不管属不属于伊甸,再往东不远就该到里海,上帝总不能把该隐往海里赶吧,所以挪得之地应该在里海的西边。       挪得(Nod),希伯来原文有漂泊的意思,跟英文中的“打盹”,“瞌睡”可是没多大关系,既然挪得之地在里海的西边,那我们就应该在里海以西找这个“漂泊之地”。       在伊朗阿尔达比勒(Ardabil)的北边还真有这么一个符合条件的地方——挪奎迪(Noqdi)区,那地方有几个村子就叫挪奎迪。阿尔达比勒的东边还有一个小镇叫挪阿迪(Noadi)。粗看这些地名只是和挪得有点像,说它们有直接联系似乎太牵强了。       不过要是知道这些地名的意思再把他们联系起来就不会那么牵强了。我们注意到,这两个地名最后都是以“i”结尾的,这个“i”在阿拉伯语中表示“属于...的”,比如说“伊拉克人”(Iraqi)就是属于伊拉克(Iraq)的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我们能把这两个地名读做“属于挪奎得(Noqd)的”和“属于挪阿得(Noad)的”,现在可以看出这些地名和挪得(Nod)之间的联系了吧。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挪得之地就位于厄尔布鲁士(Mt Elbrus)西边的平原,阿尔达比勒城一带。      现在我们有了“四河三地”,再确定伊甸之地的位置就容易多了,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伊甸之地就位于我们上文提到过的“亚美尼亚”地区,而它的中心则在乌尔米耶湖。       伊甸地的范围大致确定,下面我们就该找正主了,就是那个传说中的裸奔之地——伊甸园。       伊甸园顾名思义,就是伊甸之地上的一个园子,《旧约》上也是这么说地,再找那个园子之前,我们先得整明白“伊甸”(Eden)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伊甸”这个词要问基督徒,一般的回答都是“快乐”,“伊甸园”就被叫做“快乐之地”,那么就使得一个等式成立了:“快乐之地”=“裸奔之地”,再往下推,快乐就等于裸奔,所以有对裸奔这种行为艺术看不顺眼的人大可不必,人就图一个乐,没什么可指责的。       不过话说回来,把“伊甸”解释成“快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希伯来文有一个词“hadan”,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快乐”,有种观点认为“Eden”就是由“hadan”发展而来的,至于是怎么发展的那倒没说,不过这俩词长的也不是那么像,要按血统最多算个旁系,硬要等同起来太牵强了。       既然希伯来那边靠不住,那我们就得找靠谱的来解释“伊甸”的意思,要不先前找这个,寻那个,推理这个,论证那个的,到头来连“伊甸”是啥意思都没整明白那不白瞎了?所以我们必须发扬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精神把“伊甸”这个词的意思给整明白喽。       不过很可惜的是,直到现在“伊甸”这个词在除《圣经》外的其他古籍中都没有发现,但发现了一个疑似的词,这个词苏美尔语中叫做“伊丁”(Edin),在阿卡得语中则被叫做“伊迪”(Edinu),最早是在一篇描写俩美索不达米亚城邦的城市掐架的帖子中出现的,这个“伊丁”指的就是两城市之间的一片没有文明的荒原。       “伊甸”(Eden)和“伊丁”(Edin)这两个词实在是太像了,就算不是同一个词,也应该是直系,所以“伊甸”最靠谱的解释是“开阔的平原”或是“荒原”,那么“伊甸园”就可以看做是“平原”或“荒原”上的一个区域。       大致知道了“伊甸”的大致含义,对我们探寻伊甸园的帮助是有一点,不过不是很大,要找还是得从《创世纪》中找线索,谁让伊甸园是《创世纪》整出来的呢。      先看两段《创世纪》中对“裸奔之地”的描述:       耶 和 华 神 在 东 方 的 伊 甸 立 了 一 个 园 子 2:8        耶 和 华 神 使 各 样 的 树 从 地 里 长 出 来 , 可 以 悦 人 的 眼 目 , 其上 的 果 子 好 作 食 物 。 2:9       从第一段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裸奔之地”就在“伊甸”的范围之内;第二段说的是这地方还有树,先不管是不是上帝种的,反正有树是没错的,好像还有不少是果树,照这么看来这地方并不是一个露天运动场,好歹绿化的覆盖率还是不错的。       光有这两段说明要找“伊甸园”的地理位置火候还差点,就目前这情况,要在伊甸之地找个果园难度着实不小,主要原因就是范围太大,不好找。       整段整句的是说明文字找不到,我们可以抠字眼,反正先前找河的时候已经有经验了。       《创世纪》中并没有“伊甸园”这个名词,有的只是“园子”(Garden,英文版)这个词,在公元前4世纪的那本畅销书(“七十子文本”)中就把园子一词译做“paradeisos”。       “paradeisos”这个希腊单词来源于波斯“pairidaeza”,意思是“被围住的公众地”,这么一来,这个“园子”可以看成是“一个用某种东西围起来的一片区域”。       一般来说,要围住一片区域,不外乎两种方法,档次低点的用篱笆,高档次的则用墙,不过上帝什么来头,用那篱笆和墙太掉身价,再说也不现实,所以把这个“园子”围住的肯定不是人造的东西,要不也不会把上帝抬出来,那么这个“某种东西”最大的可能就是山,也就是说“伊甸园”是在一个山谷之中。       现在范围又缩小了一点,起码知道该在山谷中找,“伊甸之地”是有山谷,不过不止一个,而“伊甸园”却只有一个,没听说还有“伊甸园Ⅱ”,“伊甸园Ⅲ”的,所以还是得再结合先前的一些论证(四河和一些地形特征)继续缩小范围。       通过先前的论证,我们在“伊甸之地”的东半部还真找到了一个符合特征的地方。      紧邻乌尔米耶湖东边有一个深谷,北,东,南三面都是白雪皑皑的群山,在谷地流淌着一条河,现在被叫做阿迪河(Adige River)或“苦水河”。       阿迪河的古名叫“梅丹”,“梅丹”是波斯语,有“围住的园子”和“有墙的花园”的意思,这就把河名和地名整一块了,不说这个谷百分之百是我们要找的“伊甸园”,可能性绝对超过九成。       再看下地貌情况,大不里士北边的施库山把伊甸和古实分开,南边的萨罕得死火山又将梅丹谷和流经哈腓拉的克孜勒乌赞河(比逊)分开。       所以说,“伊甸园”就在现伊朗北部的阿迪河谷(古称梅丹河谷),其中心为这一地区的首府大不里士(Tabriz)。    这个大不里士来头着实不小,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这条丝路可不是西汉张骞开的东起长安的那条,而是由四川经云南过伊洛瓦底江,至缅甸北部的孟拱,再渡亲敦江到达印度东北的莫帕尔,然后,沿恒河流域转人印度西北,至伊朗高原的“西南丝绸之路”,比西汉的那条要早的多。       这地方(“伊甸园”)以前的气候要比现在湿润温暖的多,并且绿化覆盖率极高,又有野果和水源,那是相当适合人类居住的。       该找的我们都找到了,不过不能把我们找“伊甸园”的最终目的忘了,我们并不是要去“裸奔之地”旅游观光,或是没事来个解密《圣经》,我们是要找出苏美尔人到底是从哪发源地,既然“伊甸园”找着了,接下来就该挖地三尺找遗迹了。  
  路过帮顶j9
  苏美尔人的起源    要在“裸奔之地”找点遗迹,遗址还真不容易,正应了那句话“前途光明我看不见,道路曲折我走不完”呐。       就拿“裸奔之地”的中心大不里士来说,现在的发展的那叫一个盲目,古时那么有名的一个城市现在楞给整成一个毫无生气的工业城市,不卖地毯改卖地砖了。该拆的都拆了,不该拆的也给拆了,再加这地方时不时还震那么一下子(特别是公元858年,1041年和1721年的三次大的),不要说史前遗址了,就连现代遗址都成渣了。再说又隔了好几千年,沧海都变工厂了,遗址就更没法找了。       “中心”是这样,其他地方也没好哪去,偶尔找到个破罐烂瓦,对考古的意义也不是很大,在这样的条件下找遗迹,遗址,困难还真不小,既然找遗迹,遗址没有突破性的进展,那在史料中找找或许会有发现也说不定。       在苏美尔的“恩麦卡尔(Enmerkar)和卢加尔班达(Lugalbanda)”的史诗中,有一个王国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它就是在札格罗斯山那边,被苏美尔人称为“阿拉塔”(Aratta 地处伊朗西南山区)的神奇王国。       阿拉塔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因为它的神秘,另一方面就是它跟苏美尔人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苏美尔史诗中,阿拉塔被描绘成一个富的淌油的黄金国度,并跟苏美尔人在美索建立的国家保持着贸易关系。现在的伊拉克用石油换食品,以前的苏美尔国家可是用食品换奢侈品。弄几头中亚野驴拉几辆大篷车载点谷物到阿拉塔晃那么一圈,能换回大把的矿石和次贵重宝石。       苏美尔人不光跟阿拉塔有经济上的往来,政治和文化上的交流也不含糊,好像两国还是同根生地,也就是说苏美尔人有很能就是从阿拉塔挪到美索的,不过没啥直接的证据,最多也就是个猜测。       除了阿拉塔,在“亚美尼亚”地区还有一个疑似文明值得注意,那就是差点用乱棍把老师傅亚述K死的乌拉尔图的前身,先前活动于米道扬阿卜平原(阿拉塔王国)也在这个平原,后来又集体拆迁到凡湖地区的几个部落。       不过这几个部落搞搞拦路抢劫这类没技术含量的粗活还行,要让他们孕育出真正文明或是文明的创始人就勉为其难了,所以这群文盲跟苏美尔人也不是一伙地。       晃悠了半天,还是没整明白苏美尔人的原产地,看来在远东地区找希望不大了,有个叫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美国哥们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话:       “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伟大创建者——苏美尔人,似乎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这一点很奇怪。他们的语言与汉语相似,这说明他们的原籍可能是东方某地。”       既然美国哥们那么热心的要把我们华夏跟苏美尔人扯上关系,那我们不妨就在我们家里转转,看看能不能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驻大陆办事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