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分红可以按月分红怎么做账吗

今日律师风向标:
我们公司这个月做2017年的股东分红,因为因为这个月还有新股东入股,我们投资的本金能都分了吗?
你好,我们公司这个月做2017年的股东分红,因为因为这个月还有新股东入股,所以我问一下,我们投资的本金能都分了吗?
wl2173tdmw
该问题暂未获得律师解答,如果您有类似问题,可选择在线咨询其他律师!
当前在线律师:244人
今日回复问题:691个
相关法律咨询
标签:公司
标签:公司技术
标签:公司人身
相关文章推荐
共帮助过7320人
共帮助过8644人
共帮助过4925人
共帮助过3583人
共帮助过4325人
最新法律咨询
相关律师推荐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粤B2-
客服QQ: (注:此QQ不提供法律咨询)
免费问律师有一个股东,3月份的时候就退股了,5月份股本还给她了,因为分红金额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所以一直没有在变更材料签字,今年10月的时候给她30000元钱,算是分红吧,这个分录怎么做呢,内帐和外帐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30000
贷:应付股利 30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
贷: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30000
2、支付红利时,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股利 30000
贷: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20%)
贷:现金 240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存款   30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
  贷:利润分配-分配股东股利  30000
内帐可简化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一、按正常的帐务处理:
1、按照股东协议提取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万
贷: 应付股利(或其他应付款) 10万
2、支付时,要代扣代交个人所得税
分红是根据股东会决定的比例按照净利润计算分配的。一般在年终或下年初时进行分配的。
(一)企业当年实现的税后净利润,应按国家规定的顺序进行分配。如果企业发生亏损,...
如果股东为个人且没申报缴纳个税,那企业有代扣代缴个税的义务,按20%的税率计算。所以会计分录为1、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应付股利2、借:应付股利贷:应交税...
如果是手工做帐
借:银行存款 300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300
借:银行存款 300
借: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300(红字)
如果是电脑做帐
得看是什么情况 依据对控股企业的影响情况以及持股比例,分为成本法核算和权益法核算,大体上控股企业用权益法核算 非控股企业用成本法核算
成本法核算的话是:被投资企...
答: 车辆增值税可以抵扣。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机动车的增值税可以抵扣,但是要想抵扣增值税,须取得税控系统开具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答: 新浪财经、和讯网、东方财富。
答: 理财的关键是节约、理性、承受得起。至于你要投入到哪个方面只能看自己对准备投入的项目是否了解。对一些银行提出的购买基金、债券等方案不失一个好投入。
答: 工薪族一般手上闲钱都不会特别多,这样我就推荐p2p网贷了,主要是门槛比较低而且收益可观,我现在投资的合时代,100元就可以体验,年化18%也非常可观,你可以试一...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9月1日起!公司不分红股东有权诉至法院
​“近年来,公司大股东违反同股同权原则和股东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排挤、压榨小股东,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损害小股东利润分配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公司自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
  “近年来,公司大股东违反同股同权原则和股东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排挤、压榨小股东,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损害小股东利润分配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公司自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
  8月2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以下简称“《解释》”)并回答记者提问。
  《解释》以股东权利保护和公司治理为主题,包括27条规定,涉及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权、优先购买权和股东代表诉讼等五个方面纠纷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本次发布是继2005年、2008年、2011年后,最高法第四次发布关于《公司法》的解释文件。此前三份解释文件分别解决了公司法新旧法衔接适用、股东出资纠纷、公司解散清算纠纷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对于这份即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的《公司法》解释文件,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关于利润分配权的规定,其赋予了中小股东利用法律手段争取分红的权利:
  《解释》第十五条
股东未提交载明具体分配方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请求公司分配利润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但违反法律规定滥用股东权利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给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除外。
  对于“除外”的解释,杜万华说:“如果股东有证据证明公司盈利并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部分股东滥用权利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致使其他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受损害的股东起诉公司要求分配利润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什么情况属于“滥用权利”?
  根据当前司法审判的一些实践,杜万华表示“滥用权利”的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给在公司任职的股东或者其指派的人发放与公司规模营业业绩同行业薪酬水平明显不符的过高薪酬,变相给该股东分配利润的,只给这些股东薪酬,别人的不分,实际上是变相分配利润;
购买与经营不相关的服务或者财产,供该股东消费或者使用,变相给该股东分配利润的。这是变相给这些股东开小灶,分配利润,其他股东没份;
  3.为了不分配利润隐瞒或者转移公司利润的,本来挣了钱了,我把钱挪到其他地方去,导致不分配利润;
  4. 滥用股东权利不分配利润的其他情况。
  “可能我们还不能穷尽,但是前三种是比较多的。如果出现上面的情况,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受损害的股东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判决公司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就利润分配做出决议。”杜万华说。
  此外,《解释》还对涉及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优先购买权和股东代表诉讼等四个方面进行规定,其中包括“股东请求确认股东会、董事会等决议无效或不成立”等,主要目的在于“妥善处理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等利益冲突,尽可能避免公司僵局”。
  这次《解释》出台,与我国2800多万家企业息息相关。到底能否如杜万华所说“通过加强对股东权利的保护,从而焕发大家的投资热情”,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链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入股分红是按年还是按月?一月大体百分之几_百度知道
入股分红是按年还是按月?一月大体百分之几
十万元,入一般厂子股份,一般是百分之几的分红?一年还是一月?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起讨论一下啊,只有厂子有盈利才会分红,
如果有盈利却要把盈利拿来进行投资。
一个好的企业单位这个没有一定之规,每月都分红的可能性比较小
一般都是半年或者一年一次分红,要看你的资金在厂子总资本中占有多少比例,扩大发展,那可能就不会分红,
分红百分比,也就是你所持厂子股份的多少,因为这样便于厂子长期发展的资金规划和运营。
如果对投资有兴趣,可以加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入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近年来,公司大股东违反同股同权原则和股东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排挤、压榨小股东,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损害小股东利润分配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公司自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今日(8月2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以下简称“《解释》”)并回答记者提问。《解释》以股东权利保护和公司治理为主题,包括27条规定,涉及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权、优先购买权和股东代表诉讼等五个方面纠纷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本次发布是继2005年、2008年、2011年后,最高法第四次发布关于《公司法》的解释文件。此前三份解释文件分别解决了公司法新旧法衔接适用、股东出资纠纷、公司解散清算纠纷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对于这份即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的《公司法》解释文件,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关于利润分配权的规定,其赋予了中小股东利用法律手段争取分红的权利:《解释》第十五条 股东未提交载明具体分配方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请求公司分配利润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但违反法律规定滥用股东权利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给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除外。对于“除外”的解释,杜万华说:“如果股东有证据证明公司盈利并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部分股东滥用权利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致使其他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受损害的股东起诉公司要求分配利润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什么情况属于“滥用权利”?根据当前司法审判的一些实践,杜万华表示“滥用权利”的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给在公司任职的股东或者其指派的人发放与公司规模营业业绩同行业薪酬水平明显不符的过高薪酬,变相给该股东分配利润的,只给这些股东薪酬,别人的不分,实际上是变相分配利润;2. 购买与经营不相关的服务或者财产,供该股东消费或者使用,变相给该股东分配利润的。这是变相给这些股东开小灶,分配利润,其他股东没份;3.为了不分配利润隐瞒或者转移公司利润的,本来挣了钱了,我把钱挪到其他地方去,导致不分配利润;4. 滥用股东权利不分配利润的其他情况。“可能我们还不能穷尽,但是前三种是比较多的。如果出现上面的情况,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受损害的股东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判决公司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就利润分配做出决议。”杜万华说。此外,《解释》还对涉及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优先购买权和股东代表诉讼等四个方面进行规定,其中包括“股东请求确认股东会、董事会等决议无效或不成立”等,主要目的在于“妥善处理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等利益冲突,尽可能避免公司僵局”。这次《解释》出台,与我国2800多万家企业息息相关。到底能否如杜万华所说“通过加强对股东权利的保护,从而焕发大家的投资热情”,让我们拭目以待。附《解释》全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已于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0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日  法释〔2017〕16号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实践,现就公司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权、优先购买权和股东代表诉讼等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规定。第一条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第二条 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具有公司股东资格。第三条 原告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不成立、无效或者撤销决议的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对决议涉及的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列为第三人。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其他有原告资格的人以相同的诉讼请求申请参加前款规定诉讼的,可以列为共同原告。第四条 股东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但会议召集程序或者表决方式仅有轻微瑕疵,且对决议未产生实质影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五条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主张决议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公司未召开会议的,但依据公司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或者公司章程规定可以不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而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的除外;(二)会议未对决议事项进行表决的;(三)出席会议的人数或者股东所持表决权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四)会议的表决结果未达到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通过比例的;(五)导致决议不成立的其他情形。第六条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或者撤销的,公司依据该决议与善意相对人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受影响。第七条 股东依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九十七条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起诉请求查阅或者复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公司有证据证明前款规定的原告在起诉时不具有公司股东资格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原告有初步证据证明在持股期间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请求依法查阅或者复制其持股期间的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除外。第八条 有限责任公司有证据证明股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股东有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不正当目的”:(一)股东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公司主营业务有实质性竞争关系业务的,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二)股东为了向他人通报有关信息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三)股东在向公司提出查阅请求之日前的三年内,曾通过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向他人通报有关信息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四)股东有不正当目的的其他情形。第九条 公司章程、股东之间的协议等实质性剥夺股东依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九十七条规定查阅或者复制公司文件材料的权利,公司以此为由拒绝股东查阅或者复制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股东请求查阅或者复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案件,对原告诉讼请求予以支持的,应当在判决中明确查阅或者复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时间、地点和特定文件材料的名录。股东依据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查阅公司文件材料的,在该股东在场的情况下,可以由会计师、律师等依法或者依据执业行为规范负有保密义务的中介机构执业人员辅助进行。第十一条 股东行使知情权后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导致公司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公司请求该股东赔偿相关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根据本规定第十条辅助股东查阅公司文件材料的会计师、律师等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导致公司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公司请求其赔偿相关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第十二条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未依法履行职责,导致公司未依法制作或者保存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九十七条规定的公司文件材料,给股东造成损失,股东依法请求负有相应责任的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第十三条 股东请求公司分配利润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其他股东基于同一分配方案请求分配利润并申请参加诉讼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第十四条 股东提交载明具体分配方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有效决议,请求公司分配利润,公司拒绝分配利润且其关于无法执行决议的抗辩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公司按照决议载明的具体分配方案向股东分配利润。第十五条 股东未提交载明具体分配方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请求公司分配利润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但违反法律规定滥用股东权利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给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除外。第十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因继承发生变化时,其他股东主张依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三款规定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第十七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以书面或者其他能够确认收悉的合理方式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不同意的股东不购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其他股东主张转让股东应当向其以书面或者其他能够确认收悉的合理方式通知转让股权的同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转让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主张优先购买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但转让股东依据本规定第二十条放弃转让的除外。第十八条 人民法院在判断是否符合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三款及本规定所称的“同等条件”时,应当考虑转让股权的数量、价格、支付方式及期限等因素。第十九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主张优先购买转让股权的,应当在收到通知后,在公司章程规定的行使期间内提出购买请求。公司章程没有规定行使期间或者规定不明确的,以通知确定的期间为准,通知确定的期间短于三十日或者未明确行使期间的,行使期间为三十日。第二十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转让股东,在其他股东主张优先购买后又不同意转让股权的,对其他股东优先购买的主张,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其他股东主张转让股东赔偿其损失合理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第二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未就其股权转让事项征求其他股东意见,或者以欺诈、恶意串通等手段,损害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主张按照同等条件购买该转让股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但其他股东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之日起三十日内没有主张,或者自股权变更登记之日起超过一年的除外。前款规定的其他股东仅提出确认股权转让合同及股权变动效力等请求,未同时主张按照同等条件购买转让股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他股东非因自身原因导致无法行使优先购买权,请求损害赔偿的除外。股东以外的股权受让人,因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可以依法请求转让股东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第二十二条通过拍卖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适用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或者第七十二条规定的“书面通知”“通知”“同等条件”时,根据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确定。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转让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股权的,适用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或者第七十二条规定的“书面通知”“通知”“同等条件”时,可以参照产权交易场所的交易规则。第二十三条 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的,应当列公司为原告,依法由监事会主席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代表公司进行诉讼。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对监事提起诉讼的,或者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对他人提起诉讼的,应当列公司为原告,依法由董事长或者执行董事代表公司进行诉讼。第二十四条 符合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股东,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直接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他人提起诉讼的,应当列公司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符合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其他股东,以相同的诉讼请求申请参加诉讼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第二十五条 股东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直接提起诉讼的案件,胜诉利益归属于公司。股东请求被告直接向其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十六条 股东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直接提起诉讼的案件,其诉讼请求部分或者全部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公司应当承担股东因参加诉讼支付的合理费用。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后尚未终审的案件,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施行前已经终审的案件,或者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秘书一处日印发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东分红个人所得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