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买错了意外险怎么购买,你真的买对了吗

怎么买保险?教你第一次买保险就买对
& & 大家晚上好。我是八爷,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电子书《第一次买保险就买对》。
今天是周末,在讲保险之前和大家分享一个视频,来自一席的一个演讲&&《待办事项》
这是台湾音乐人陈珊妮的一个演讲。这个演讲中,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陈珊妮在旁人眼中工作效率很高,才华横溢。
她每天有一份自己的待办事项,都能很好地完成。她会说:&如果你可以把每天的待办事项都做完,然后精疲力尽上床睡觉的话,你会得到非常丰富且自在的人生。&
但另一方面,她在一开始就会说:&她其实是一个非常悲观的人。&她会说,想到参加颁奖典礼时在红毯上摔倒。每次她都会把一件事最坏的结果都在脑海中演练一番。她说:&当你想到最坏的结果,你就会去想解决的方法。&很有意思。
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在分享之后看看这个演讲。
之所以想到先给大家分享这个视频,也是觉得买保险的态度和陈珊妮有异曲同工之处&&悲观主义的乐观生活。
客观风险是无法逃避的
关键是看我们用什么去准备
我们一直说一句话,其实不管你是否购买商业保险,每个人都至少有一根保险绳。不同的只是:风险是由保险公司承担,还是由爱你的家人来承担。所以,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了解保险是对自己,更是对家人的爱。做好充分地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安心地前进。
所以,别人问我们,你为什么要买保险时,你可以很自豪地告诉他,因为我们有责任感。
今天晚上,我主要想来讲讲关于保险的四大误区,这无论对于建立保险的基本概念,还是实战挑选保险都很有指导价值。
首先说说这4大误区:
1、保险都是骗人
2、既然都买了保险了,保障越全越好
3、我要给我最爱的人都买足保险
4、因为年纪大了容易得重病,所以重疾险应该保障久一点,最好是终身的
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说。
保险都是骗人
这里,我首先要说的就是:
保险的原理是,用我们可以承担的费用,转移无法承受的风险。如果你认同这句话,你就不应该盲目排斥保险。
希望大家记住这句话,这句非常重要。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可以承担的费用(保费支出)和无法承受的风险(保额保障)
而且大家要记住的是,这两个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想起《后会无期》一句话,小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这话当然不全对,但是单纯说保险是好是坏的思考并不合适,去权衡你完全裸露在保险面前的风险损失,与你的保费付出,才是我们更需要做的。
当然,很多人都有这个印象,觉得保险是骗人的,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保费佣金的驱动,很多保险推销员非常不专业地将不合适的产品推销给了我们。太多利益驱动,让保险行业鱼龙混杂。
但这更需要的是我们自己对保险知识有一定了解,也需要一些更客观独立的声音来介绍保险。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坚持理财科普的社区,整理这本电子书的初心。也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既然都买了保险了,保障越全越好
你肯定会有疑问,既然都买了保障了,难道还不买全?
首先你要知道,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不是善堂。所以给你越多保障,就会要求你支付越多费用。
前面说到,在可以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支出保费比较合理。如果你要非常非常全的保险,势必也非常贵。性价比高不高就是个问题了。
另外,大家一定要记住,风险不可能完全被转移。所以理论上不会有&保障全&的情况。尽可能将无法承受的风险转移,关键就在于无法承受。比如大额医疗费用、严重的意外、死亡等等。
我要给我最爱的人买够保障
说到买保险,我们很容易先想到,给父母、给孩子买保险。实际上这个顺序是错误的。人身保险一定是先给家庭经济支柱买。重点保障收入来源。
1、孩子不带来任何收入,父母未来的收入比较少,而你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价值最大的;
2、你买得越晚,寿险和重疾险越贵
也就是说,你发生问题的风险最大,损失最大。
误区4、因为年纪大了容易得重病,所以重疾险应该保障久一点,最好是终身的
这个是很多人会问的。包括很多人会说,终身型、返还型、分红型多好,至少一定有钱拿回来。
还是那句话,保险公司不是善堂,羊毛出在羊身上。返还给你的,一定来源于你多交的部分,但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往往不高。有能力,自己理财更好。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年老的时候,最好的一定是自己积累了足够的财富保证自己。
当然,现在国内保险也在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还是保费和保额的性价比问题。我们的书中有如何评估自己的保额,如何计算保费性价比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后,再做更精确的评估。
更多问题,也欢迎大家之后继续讨论。另外,我们上周也请了保险专家做分享,欢迎大家关注下周一的整理推送。
1、披头散发:我一直有单位在交五险一金,今年已经40出头了,还需要配置重疾险吗?(前段时间住院,做了个小手术,感觉医保报销的比例还是很高的,而且不用自己先交钱,只要把医保卡押在医院,出院时直接医保结算,很方便啊,这种情况也要配置重疾吗?)
一般来说,35岁之后各大重疾的发病几率会快速上升,所以35岁前卖重疾险是最合理的;而50岁以上重疾险会非常贵,甚至出现保费倒挂的情况,就是交的保费比保额还多,就不适合买重疾险了。
您说您现在是40岁,所以买重疾险有点尴尬,保费不会便宜,但应该还是能找到一些有一定保障价值的保险。
您可以重点评估这几个方面:
1)你是否有房贷
&&有大额房贷就更加值得买保险
2)家庭目前的储蓄多少?
&&储蓄越多,你自己保障自己的能力就越强,对保险的需要程度就越小
前面说了,无法承受的风险,这个概念 也是相对的
3)你是不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收入越高,买保险的价值就更高
4)你前面做的小手术,对重疾险购买有什么影响
&&还能不能保,保的话费用高不高。
总之,原则还是两点:
1)是不是需要保险转移无法承受的风险;
2)具体保险的保额和保费的性价比你能不能接受。
2、summer:我的父母不相信保险公司,也不希望我买保险,觉得保险公司都是骗人的,我要如何说服他们买保险呢?我爸爸49岁,妈妈45岁,有什么适合他们的保险品种吗?
我前面讲到的第一个误区就是,保险是骗人的,已经介绍过了就不多说了。
保险公司有问题不等于保险没价值。父母主要还是怕你被骗,如果你对保险的基础原理和挑选方法有所了解,就应该能说服他们。
尤其是看你的年龄,应该是刚刚开始工作,年纪轻且开始成为家庭收入的来源,很适合配置保险。这其实是表现出你对父母和家庭的爱与责任。而且年纪轻的话,保费也相对便宜。
另外,你父母的年龄已经非常接近50岁了,估计买寿险和重疾险已经不太划算了。消费型的意外险肯定是最合适的。
3、sunnyxxkid:定投选基不知道怎么选,在天天网上看了一下定投排行榜,前一百名里都没有etf指数基金,最靠前的指数基金是南方中证500etf链接,排名才246位,5年的总收益率才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换算成年化收益率好像是不超过百分之十的,所以现在比较迷茫,觉得是不是定投选择指数基金其实也不是个特别好的选择,麻烦八爷能不能帮忙解解惑,非常感谢!
我们一直说过,理财除了正常的三维度:风险、收益、流动性,还有就是你的时间精力。
之所以包括巴菲特这样的大家,都说到定投指数基金是最适合普通人的理财方式,原因我觉得最主要是两个:
1)大的指数对应的基金代表的是大市场的收益率
你的目标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实际上,长期来看跑赢大市的人并不多。
2)普通人理财,精力很重要
主动型基金的挑选方法比指数基金复杂许多,你是不是有这个精力能力首先要问自己
当然,排名靠前的主动型基金,也有过人之处。但主动型基金和基金经理有很大关系,和择时能力也尤其关键。
想要选择,做足功课。最主要看个人能力、个人时间、自己的目标。
另外也可以组合指数+主动基金。上周推送的大家讨论中,定投基金也有很多资料推荐,专业研究可以再多做些准备。
4、搜索201314:关于投资收益率等各种收益率的算法。例如,我年定投十年,现在收益率是20%,那是不是我的年收益率是2%?什么是年复合收益率?如果我一年做了很多投资,如股票,基金,那我的年收益怎么算?
首先,肯定不是2%,定投成本是分开投入的,且有时间复利,不能简单相除。
计算方法,就是有专业的计算器,你可以天天基金网等各种网站的计算。
如果一年做了很多投资,可以用XIRR这个公式来计算年收益率,只要知道什么时间,投入or 收回多少钱就能算。论坛也有西西的科普贴
5、夏日香气:听一个保险人说,消费型保险是一年一签的,续保要保险公司同意才继续有效,真的假的?
不是的,消费型的概念是指,除非发生保险保障的风险,不会有金额返还。和一年一签无关。我们的书里也有概念介绍。
6、小鲨鱼:关于意外险和寿险,假如意外死亡,是不是只有意外险赔付?还是可以加上寿险一起赔偿了?如果因为疾病身故或者残疾,意外险赔付么?谢谢!
寿险也分不同种类的。一般的寿险,是死亡赔付,意外死亡一般也都包括。
意外的定义,是指当被保险人遭遇到非本意的、外来的、突发的意外事故(非疾病因素),身体蒙受伤害而残废或死亡时,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人身保险。所以疾病的话,意外险不赔付。
7、小草酱:5年前,对保险不是很了解,当时只是觉得为了以防万一,所以给自己投了中宏的重疾和养老(可分红),现在一年的保费为1W多(包括交通意外险&有一年保一年),占据年收超15%。现在了解到保险的一些知识后,可能觉得保费有点多了,想问这样我是退保,重新买消费型保险呢,还是继续原先的保险。还请指导,非常感谢。
& &我们以前的问银行信息港分享过这个问题的计算思路。你去了解一下退保能拿回多少钱,想买的新保险和这个保险之间的差额有多少,还有就是大致估算自己持续的投资回报率,然后就可以算出来划不划算了。
问银行信息港|坑爹保险退不退?
8、卡妙:意外险是主险,可以单独购买吗?我看到很多附加意外险,是什么情况?有什么区别啊?
可以单独购买,很多单独的意外险。意外险,通常来说是寿险、重疾险、意外险三大必备保险中最便宜的。
对于保险公司,意外险作为附加险,也是很划算的设计。让你感觉更好一点,多收一些保费麽。
具体划不划算,还是要看。区别,其实关键还是看保障范围,保障范围一样就一样,不一样就不一样。关键看合同。
9、半城:保险是越早保越好还是等27.28岁保性价比最高?
& & 最好的是毕业后,开始工作了,有了基本的应急准备金后,开始购买。一是已经是收入的来源了,二是准备好了更基础的保障&&应急准备金,三是越早买越便宜是对的。
10、郑晏宁:买啥保险好?
首先,对于人身险,我们强调过很多次,买意外险+寿险+重疾险的标配是最基本的,书中也有仔细的三种保险介绍。
另外,如果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出门旅游可以配专门的旅游保险,常网购可以考虑资金防盗险,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家庭财务险方面,我们介绍得比较少,未来我们请更多专家来科普。不过总体而言,先保人,再保财务。
相关文章推荐你好, 欢迎来到保险岛!
代理人专区
关注"保险岛"帐号:bxd365
> > >意外险,你真的买对了吗
导读:什么是意外险?简单来说意外险就是被保险人发生了意外事故,死了、伤了、残了,保险公司便会进行赔付。那么如何在分门别类的意外险产品中,选出适合自己、性价比又高的那款呢?小编从网上整理了以下几个方面供你参考:
  什么是?简单来说意外险就是被人发生了意外事故,死了、伤了、残了,便会进行赔付。那么如何在分门别类的意外险产品中,选出适合自己、性价比又高的那款呢?小编从网上整理了以下几个方面供你参考:  1、厘清保障需求  现在很多公司的都可以由人自己选择种类,然后自由组合。  有人担心因为意外走了,家人没人照顾,可以考虑把身故的保额调高,比如买到保额100万元;  有人担心因为意外受伤,去医院治疗费用较高,可以考虑买意外伤害医疗赔偿额度高、限制少的,比如买身故保额只有10万元,但意外伤害医疗赔偿每年最高5万元,免赔额100元的;  有人担心受伤住院,会影响收入,还可以多买点,这因个人情况而异。  有人出差比较多,最担心飞机失踪、高铁撞车之类的情况发生,可以购买高保额的交通意外。  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购买需要的意外险!  2、确定购买渠道  购买的渠道有以下几种:  找代理人或经纪人购买;  在银行购买;  在保险销售网站上购买。  对于意外伤害保险这种简单的产品,建议可以直接在保险公司的网站上购买,这样费用相对低一些,对比起来也比较方便。  3、 对比产品价格  意外伤害险一般是按年买的,每年买一次,一年内发生事故保险公司进行赔付,没发生事故费用不会返还。  最直接的选择方法,可以在网上多找几款产品,在相同保障范围内,看哪家的产品便宜。现在网上投保都有试算费用的功能,可以算出同样保障额度相对应的费用,这样可以做个比较,选出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作为低保费、高保障的险种,意外险真的可以作为每个人都需要的保险产品,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优秀展业顾问
热线解答次数共17次
热线解答次数共5次
热线解答次数共0次
热线解答次数共716次
热线解答次数共402次
今日用户关注
保险代理人关于意外险你该知道的 99%的人都理解错了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有过这样的想法:等到老的那一天,给自己买一份意外险,受益人是自己的儿女,然后哪一天跑到大街上碰个瓷,这样就能给儿女留下一大笔金。虽然我做不了有钱人的后代,但一定要做有钱人的祖宗!
  后来等我对意外险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脑残。
  为啥这么说呢,第一,保险公司不会赔付给我;第二,骗保行为属于犯法。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意外险。
  意外伤害保险从名词解释上是以意外伤害而致身故或残疾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事实上,意外险是特别常见的一种保险,比如坐飞机或者坐车的时候,售票员会问:加不加保险?这个指的就是意外险。
  意外险是怎么理赔的?
  意外保险作为人身保险的一部分,在对被保险人身故进行理赔时,是可以叠加进行的,不过意外险的叠加理赔也仅限于身故、致残等方面。也就是说,如果投保人在不同保险公司购买意外险产品,一旦发生身故情况,受益人可以同时向多家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那么是不是说,多买几家保险,然后自杀,就可以多拿几份保险金?
  当然不行,首先,根据《保险法》四十四条规定,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复之日起二年内,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  换句话说,如果是在合同生效后自杀是不能获得身故赔偿金。
  保险公司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花冤枉钱,赔偿之前肯定是会调查清楚的。再说,用自己的生命去换钱,这本身就是一件傻事。保金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啊。
  说到这里,融360小编想到了一部几天前看的一部电影《好朋友们》,泰贤、仁哲、民洙三人本是生死之交。但是为了骗取高额保险金,仁哲联合了泰贤的母亲,策划了一起抢劫纵火案件。素来胆小怕事的民洙被仁哲说服,也参与了这起案件。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悲剧接连发生,泰贤的母亲意外摔死,泰贤的父亲中度昏迷…曾经那么好的三个人,最后只剩下一个人。
  总的来说,影片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一场骗保引发的血案。因为一份保险金,毁了三个人的人生,怎么看都是不值得的。
  总之,骗保的行为是万万不可取的,不过意外险还是值得配置的。有句话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生活中最难预知和控制的就是意外。买一份意外险,不但可以对自身和家庭提供一份保障,也是作为一种化解风险很好的手段。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买意外险呢?融360理财小编从网上整理了以下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1、 理清保障需求
  现在很多公司的意外伤害险都可以由投保人自己选择种类,然后自由组合。
  有人担心因为意外走了,家人没人照顾,可以考虑把身故的保额调高,比如买到保额100万元;
  有人担心因为意外受伤,去医院治疗费用较高,可以考虑买意外伤害医疗赔偿额度高、限制少的,比如买身故保额只有10万元,但意外伤害医疗赔偿每年最高5万元,免赔额100元的;
  有人担心受伤住院,会影响收入,还可以多买点住院津贴,这因个人情况而异。
  有人出差比较多,最担心飞机失踪、高铁撞车之类的情况发生,可以购买高保额的交通意外。
  总之,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购买需要的意外险!
  2、 确定购买渠道
  保险产品购买的渠道有以下几种:
  找代理人或经纪人购买;
  在银行购买;
  在保险销售网站上购买。
  对于意外伤害保险这种简单的产品,建议可以直接在保险公司的网站上购买,这样费用相对低一些,对比起来也比较方便。
  3、对比产品价格
  意外伤害险一般是按年买的,每年买一次,一年内发生事故保险公司进行赔付,没发生事故费用不会返还。
  最直接的选择方法,可以在网上多找几款产品,在相同保障范围内,看哪家的产品便宜。现在网上投保都有试算费用的功能,可以算出同样保障额度相对应的费用,这样可以做个比较,选出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责任编辑:王姝睿 HF059)
02/05 07:38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城市大秀场
热门推荐:
查看: 117260|回复: 46
大家千万不要买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骗死人了。
本帖最后由
16:05 编辑
此文章是转载,内容较长,特声明,本贴不代表楼主观点,对于自动套进去的就呵呵过吧!
大家千万不要买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骗死人了。
其本质就是:“用你的钱,去为保险公司和保险推销者理财”。
我2007年4月的时候是在是被一个熟人缠的没办法了买了太平人寿5000块的“太平智胜”投连险。因为是熟人,再加上合同条款里面的东西非常的繁琐,所以根本没有细看。只知道是一款理财产品,我想既然是理财产品那就和基金之类的差不多吧,有亏有赚都很正常。第2年的时候又续交了5000。然后今年的时候我有空了,想起来了,看看那些合同条款,仔细一看,吓一大跳:第一年交的5000块,70%被保险公司扣作“手续费”了。今天去把这个保险给退了,到现在差不多3年时间,他们那个理财产品净值比我购买的时候涨了大约有30%,如果是基金,这样的收益率我感觉也还可以,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但是,实际上我最后退得的钱只有5000多。现在我才搞明白他们的收费是怎样的: 1:第1年交70%的“手续费”。(日他妈的,我不知道70%怎么跟“手续费”这个名词联系起来) 2:以后每月交0.49%的管理费。 3:买卖价差5%。 4:由于我现在退的时候未满3年,再扣6%的退保费。他妈妈的,是在是黑到家了,后来才听说很多卖这种保险的,提成甚至拿到30-40%。然后我才知道我爸也买了1w块这种所谓的“理财产品”。我让我爸打电话问了一下保险公司,如果现在取出的话,只能取4000多,操他妈的,现在越来越感觉这种事情跟传销差不多了,都是骗熟人,我估计买一万块,推销的人提成至少可以拿1500以上。现在这种状况很令人忧心,这种事情开始往农村蔓延,很多都是熟人,介绍你买什么理财产品,说是跟存银行一样,但是比银行利息高。农村的老人们判断力更差,很多上当的。我大概算了一笔账,一般的基金或者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产品,一般都是每年收取2%的管理费。像他这种一下子收70%的,意思就是说一下子就把你后面35年的“手续费”全收了。不论你后面再继续不继续,钱我先是收了的,至于受益,也都是非固定非保本的,亏了,那是经济危机导致的,投资有风险!很多人在买这种东西的时候,第一,没有考虑到流动性的重要性,保险公司卖的这种都是5年10年内这些钱是不能取出来的。一方面如果在这中间有什么事情急需用钱你这钱根本取不出来,再就是5年10年后的通货膨胀,所导致自己拿出来的本金实际上贬值了很多。另外就是很多人在买的时候,都被保险推销的告知“以后买不买都行”,是啊,是买不买都行的,手续费在第一次已经把后面的都扣了的。这些条款里面我真的感觉是很多不合理不公平甚至欺诈的因素在里面的,不知道保奸会是怎么审批的。 大家跟自己老爹老妈提前提个醒,碰到这种事情千万别买,买了,就是上了贼船了。
最恶心的是银行里的一些人骗老年人。给老年人存户说比存款合算,还有保意外啥的。
  据说推销这东西超级赚钱,但就是太缺德了。
  很多老年人那些钱就是所有的积蓄,都是养老的钱,5年内取不出来到时候人家要买米买面,到时候看怎么办,这比例要高的话,怕会有很多老人围攻银行。
  我有朋友在银行上班,据说是银行职员可以拿1%,保险代理人拿10%,保险公司赚多少(直接扣多少),就不知道了。
  太平人寿的,各个银行都有,银行柜台前的广告牌:
  每年存。
  存10次返15年。
  到期返本金,十倍分红。
  妈的,这就是严重的误导性语言,等同于诈骗。
  每年都存5000,每年得到500。相当于总共累计存50000块,存10年,之后再存5年,得到7500的利息。
  10倍分红,妈的,分红是不保证的。还有亏的呢,或者是0的10倍式多少呀?妈的。
  查了一下网上很多的投诉都是说太平人寿的,我说的那个案例也是。
  我发这个帖子主要是指“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不是一棍子把保险公司打死。
  那种意外险,寿险之类的,我自己觉得也有相当大程度的忽悠人的成分,但是自己没多了解,不做评论。
  单就是这种“理财产品”,绝对有欺诈嫌疑。
  首选,他在银行柜台窗口放置的那种广告言语上就有严重的误导人的行为,利用储户对于银行的信任,甚至很多人认为银行里面卖保险的就是银行职员。
  其实他这种让你一下子存5年存10年的,总的算下来得到的收益根本没有定期存款的高,还要少好多。就是靠着言语上忽悠。
  另外就是“分红”的忽悠,10倍,100倍也可以说啊,到时候分红是0,10000倍都敢说呢。
  另外就是我们一般对“流动性”不够重视,忽略了其重要性。如果是定期存款,如果中间你急需用钱钱是可以取出来的,以活期计息的。但是保险公司这种,你是绝对取不出来的,如果遇上一个不错的生意想投资,如果遇上大病什么的.......
  另外我所了解到的一个内幕是:保监会其实是不允许保险公司发销售提成给银行职员的。那么怎么操作呢,每个银行网点都有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蹲点。保险公司每个月发几万块的工资给保险业务员,业务员再把这些钱发给银行职员做提成。到时候一旦查起来,保险公司就说是业务员的个人行为。
  其实大家仔细想想就明白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不是有着巨额的收益,保险业务员会那么卖命的去卖那些东西吗?肯定是冲着你包里的钱的。
  只是,太气愤于这些人对于老年人的恶劣行径了。
  一直听说保险公司是骗钱的,可不知道真假,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操作的,为了这个专门找了几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详细了解了各种理财产品,最后终于明白,保险公司确实通过各种经济和数字游戏,通过书面数字吸引客户掏钱,实际上却并不能给予客户真正的利益,这种通过虚假利益吸引顾客的行为,事实上就是骗钱。不光是保险公司,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在骗人。以太平公司的理财产品福寿连连为例,我们做一下比较。之所以选太平公司,并不是因为他的产品最差,而是因为他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是有优势的,作为一家刚刚回国复业的公司,想在短期内占领市场,当然要推出几款相对其他保险公司优惠的产品。选择福寿连连,是因为它是目前太平签单量最高的产品。福寿连连是种理财险,合同期满为88岁,之前取现都叫违约,要扣违约金,请问有几个人能活到88岁,有的请举手。现在交通、疾病、污染、意外这么严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60岁,那88岁之前取钱,只有吃亏的份了。
   以0岁投保10万元5年交清为例,每年交52180元,每两年取10000万,交满5年为26万。 1、如果你第二年要取现,你己经交了10.4万元,却只能出5.5万元,赔了4.85万元;如果放在银行,不仅不赔,可以得1174元利息;
   2、如果你第四年要取现,你己经交了20.87万元,只能取出12万元,赔了8.79万元如果放在银行,可以得9299元利息。也就是说,从你交保的那一天,你就被套住了,如果你退保,就会赔一大笔钱,如果不退,继续保就要交一大笔钱,以后的五年都是如此。
  五年后不再交费,在接下来的五十年中,在保险公司里能取出来的钱都比银行少,随着年数的增加,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差距在减少,以此类推......
   *20岁时从保险公司取现,只能提出34.6万,可从银行能提出46.4万。
   *50岁时,如果从保险公司提现,只能提出121.1万元,如果存在银行,却能提出125.4万元,这还是在你没有取走每两年返给你的1万元的情况下,如果你一直领一万元,就不是这个数字了,只能得114.3万。记住,现在己经过去了50年,现在是2010年,50年前是1960年,那时冰棍才1分钱一根,现在要5角钱,差了50倍,那时买间房子才需要50元人民币,现在要50万,差了1万倍,那要是到了88年后呢,88年就是九十年,相当于一个世纪,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上个世纪经历的,从封建王朝、军阀混战、两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谁能保证这个世纪要发生的事。到88岁,从保险公司可以取出483万,这是在中间不能取任何钱的情况下,在银行可以取439.2万,确实比银行利息多了43万元,可是别忘了,在银行是随时取现的,可在保险公司却要满88年,否则就算毁约,而且这43万里还包括了假设的中档分红。这期间如果房价大降,股市冲高,或者有其他需要资金的情况怎么办?银行可以取钱,保险公司说让我贷款,而且我只能贷己交款的80%,26万的80%是20.8,每年按4.7%还息是9776元,可保险公司每年才给我5000元,这就等于拿我的钱再贷给我,白挣我的钱一样。而且他们会年年都以4.7%的利息贷给我么,贷款利息会不会涨?那我更还不起了,这不叫骗钱叫什么!88年我才多得43万元利息,这还是假设银行不加息的情况下,可十年后发生什么都不好说,谁又能预料100年后发生的事。88年前,每人每月才挣几元钱,如果我当时告诉大家88年后每人每月能挣几千元,人们一定会说我疯了;现在每人每月挣几千元,如果我跟大家说88年后每人每月能挣几百万,人们会说我什么呢?按冰棍的比率,等于88年我才比银行多得了8600元利息,06年的房子08年翻了两翻,如果按房价的比率,谁能保证这些钱不变土?别说钱,我都变土了,88年,别说我儿子,我孙子能用上就不错,可如果我现在买房子呢,保险公司的人说如果把房子留给孩子要交遗产税,可税再高也高不过房价,如果我买了这份保险,保险公司就会拿我的钱去炒地产,等于是我帮他把房价炒高又卖给我,我是不是有点太乐于助人了!如果我自己买房呢,88年能翻多少倍?而且虽然60年后保险公司的利息最终比银行高些,可别忘了,连续存88年,利率可不能这么低的,比如,保险公司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是利差,就是挣客户和银行之间的利息差,他们与银行之间的协议存款利息一般是平常的2~3倍,也就是说我们存在银行88年得439万元,保险公司却能得,5149万元至4亿2601万元,这是他们从一个客户身上得到的到,那么别说隔年返1万,就是隔年返10万也赚得多得多。最后吃亏的只的客户。可是哪里都有好人,我就听说有位业务员,这么多年来从来不卖理财险和养老险,就算是客户要买他也不卖,他会告诉客户不合算,他认为在他这里买保险的人都是因为相信他才买的,他不能辜负了这些相信他的人,结果他只卖病险和意外险,这个人真的值得敬佩,是个真正正直善良的人,值得我学习,心放得正,不会因为那60~70%的提成(35%+12%+5%+2%*7)而见利忘义。那些买保险的人一天想不明白两天想不明白还能一直不明白吗!保险业务员初期大都做的是自己家的亲人,保险公司为什么给代理人那么高的提成,就是给他们挨骂、名誉损失和与亲人关系疏远的补尝。
   这还是目前收益最高的公司给出的价格,要是换成信泰人寿那种占领市场早规模却很小的公司,所给收益更是少得可怜。总的来说,理财险就是压钱,现在要靠什么说话?是现金!在现金为王的时代,把现金交给别人,能保证将来他还你时现金一样好用吗?而且才给那么一点点利息,如果给客户2千万以上的利息还可以考虑。平安的万能险更不用说了,说是什么都能保其实什么都不能保证,说是有收益,业务员说的都是好的一面,等打平安客服咨询,说的又是另一样,根本什么都不能保证。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大家都爱炒停售,一听说某个险种要停售了,就疯狂买,其实这是不对的,停售和断货不一样,断货是因为货好卖得快,店家库里没有了可厂家还在生产,可停售如同手机下线,家用电器停产,是因为跟不上时代导致的,不是因为好,下线的手机你会买么?你不会,因为知道会出更好的;停产的家电你会买么?你不会,因为会有新型号。可停售的保险你为什么要买呢?新出的险种只会比以前的优化。而且一个险种的停售也证明了其他理财市场有更高收益的方式出现,这险种的优势不再明显,所以不得不停售。平安的富贵人生炒停售炒了几年了,一直没停,为什么?因为银行一直喊加息一直没加,如果银行减息,像富贵人生、福寿连连这样的产品一定会更好卖,能吸钱的产品为什么要停售呢?只有银行加息才会不得不停,现在富贵人生和福寿连连都己经确定在二月份停售,这就预示着,银行将在三、四月份要真的加息了。那么,如果按照银行新的利率,88年后那43万的优势还在么?失去了这仅有的一点点优势,还缺乏灵活性,他不停还等什么!理财险业务员老说,马上要进入无利率时代,就像外国银行一样存款不仅没利息还得收费,可中国不会,起码五年内不会,十年内也不会,现在银行连利息税都取消了,还会收什么钱!十年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十年后再说,而且这种理财险年年都会出,谁能保证以后的产品不会比现在的优惠,等到银行真的零利率的那一年买也不晚。当我和保险经理算这笔帐的时候,她跟我说:买保险哪有算帐的,要这么算谁还买保险?买保险是长远打算,想想你88岁时能得到的钱。可我想我大概活不到88岁。现在是我在花钱买他们的产品,为什么不让我算帐!保险公司是集合全世界最聪明的一群脑袋,组成一个群体叫精算师,成年累月的在算计如何从全国人民手中掏出钱来为保险公司盈利,他们天天在算,而买保险的人有的只听了保险业务员讲了一两次就觉得合适就买了,自己也不算算,就好像别人在动脑筋算计你,算出来后骗你说这样合适,而你却不算计,吃亏的当然是你。这就是动脑筋和不动脑筋的差别,也是不动脑筋的代价。有的业务员说我不懂,赵本山都花150万买了保险,他都重视保险,他那么精明的人还不如你?说实话我没看出赵本山对保险业的重视,对,赵本山是买了150万,虽然我没看见但我相信,但请想他买个飞机就花了2亿,买保险才花150万,一架飞机加一次油就要几万元,150万也就是他给飞加几次油的费用,他花150万就如同你花150块一样,这叫重视么,这么看他只不过是在打发险保业务员罢了。如果说理财险不好,那保险公司还有疾病险和意外险呢,这总是好的吧?保险公司也总是以有疾病险和意外险来以慈善行业自居。还是以太平为例,现在冬季天冷路滑,太平就决定停售意外险,没听说哪家慈善机构,在发现某个地区事故频繁,多灾多难的时候就离开那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太平无事的时候又回来圈钱,这叫什么慈善事业。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平安、中国人寿也能干出这事来。
   保险公司宣扬的是保险可以避债避税,什么叫“避债”?就是耍无赖,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既然借了钱为什么不还?你想逃避,那借你钱的人呢?是什么感受?当初因为相信你同情你才借你钱,可结果呢?如果当初就报着不想还的态度借钱,那么就叫诈骗了!什么叫“避税”,就是偷税,国家需要税金来支持国家建设,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还想着要逃避责任,这太可耻了。还有保险代理部门的结构就是传销式的。这么一个集无赖、违法、传销为一身的公司形式,能不为众人所唾弃。
   保险的初衷是好的,可是为什么自从有了保险那一天,保险业的名声就那么差?不是没道理的!
  摘抄----
我系嚟睇其他卖保险噶发烂渣噶&
哦,不是楼主写的?那你闲着没事转发什么,这是不负责任的唯恐天下不乱的行为&
你懂个屁,说了这么多,一句没在点上&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此帖仅作者可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心小米意外险从哪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