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产生品质做不好的根源是什么,怎样做好品质工作

原标题: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怎样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品质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把品质做好是每个企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特别是作为从事质量的人员,更应该从这个方面多考虑。由于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有:人员、机器、物料、方法、环境、测量。所以我觉得要做好品质,可以从以上方面抓起。

1选择合适的人员做合适的工作。一般来说有经验的总比没有经验的好。这就是因为有经验的人上手比较快点,所以企业招聘一般都比较喜欢有经验的人。如果完全是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手就要看看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有没有兴趣做这行,性格合不合这个岗位。因为有些岗位是除了要有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外,还要考虑他的性格及兴趣爱好。举个简单的例子,内向的人由于想得多,可考虑做脑力劳动方面的,比如做设计很适合,如果叫他做销售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做的。这就要求人事在招聘的时候要根据岗位的不同来综合选择最佳的人员。

2 尽量避免人员的流动,人员流动太频繁易造成品质出现不稳定现象。因为新手往往在刚开始的时候对产品不怎么熟,也比较容易犯错。他们在这一过程还处于学习阶段,也意味着企业的成本要增加。所以对于优秀的员工,企业要想办法使他们做得更长久。除了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另外福利待遇、良好的晋升空间要跟得上。

3 随时随地的教育,把品质意识深深植入每个人的心中。从上到下,不管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也好,目地是让各个部门生产产品的时候,各负起相应地责任。这样才能把品质做好,要知道没有品质,企业就很难生存下去。

二 机器 现在很多产品是由机器制造出来的。因此定期地保养机器是有必要的,很难想象机器经常出问题,生产出来的品质会做得好。平时机器维护地好,机器本身地寿命会延长,同时制造出来的品质也比较有保障。

三 物料 尽量保证每次进物料都是合格的。因为这是源头,源头不合格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都要白费的做无用功。物料的合格率高意味着返工的次数会减少。这就要求进料的时候要注意检查,批量不合格的产品一律退回厂商。

四 方法 好的方法是做好品质的关键。同样一件东西,怎样才能做得又快又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多注意观察,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比如哪一道工序容易出问题,我们就要这一工序特别去留意。有经过时间检验地好方法,我们可以制定成标准化运用在实际中。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不良品的发生。

五 环境 要认识产品的特性,如易进灰尘,易受潮,生锈等。充分了解这些情况后,就要事先采取相应地措施,来防范当产品在受到什么样的环境影响时会导致不良。

六 测量 有好的产品,就要有相应地测量工具来检验。没有相应地工具作支撑,就不知道产品做得好坏,这样在工作中很有可能会把不良品当合格品,以致流出不良品。

总之做好品质工作,就是要抓主要影响品质的因素。相信只要能从人、机、料、法、环、测做好得话一般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同样当品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去考虑。

免责声明: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质量工程师之家微信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一、工程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地址、规划许可证号、施工许可为规范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作,建设部制定了《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竣工验收备案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地址、规划许可证号、施工许可证号、工程面积、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各单位(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名称;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意见;三、竣工验收备案文件清单,主要包括:1、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分5项,其主要内容为室内环境检测报告和勘察、设计、施工、工程验收等单位分别签署得质量合格文件及验收人员签署得竣工验收原始文件;2、规划许可证和规划验收认可文件;3、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表;4、工程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5、消防部门出具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6、建设工程档案预验收意见;7、工程质量保修书;8、住宅质量保证书;9、住宅使用说明书;10、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得其他文件。


成型品质改善原因分析:

一、 未射饱 (缺料) 1.射出压力不足; 2.保压压力不足; 3.射出时间不足; 4.加料(储料)不足; 5.射料分段位置太小; 6.射出终点位置太小; 7.射出速度不够快; 8.射嘴、料管温度不够; 9.模具温度不够; 10.原料烘干温度、时间不足; 11.注塑周期太快,预热不足; 12.原料搅拌不均匀;(背压不足,转速不够) 13.原料流动性不足;(产品壁太薄) 14.模具排气不足; 15.模具进料不均匀; 16.冷料井设计不合理; 17.冷料口太小,方向不合理; 18.模穴内塑胶流向不合理; 19.模具冷却不均匀; 20.注塑机油路不精确、不够快速; 21.电热系统不稳定,不精确; 22.射嘴漏料,有异物卡住; 23.料管内壁、螺杆磨损,配合不良;

二、 毛边 (飞边) 1.射出压力和压力太大; 2.锁模高压不够; 3.背压太大; 4.射出和保压时间太长; 5.储料延迟和冷却时间太长; 6.停机太长,未射出热料; 7.射出压.保压速度太快; 8.螺杆转速太快,塑胶剪切,磨擦过热; 9.料管温度太高.流延; 10.模温太高、模腔冷却不均匀; 11.注塑行程调试不合理; 12.保压切换点,射出终点太大; 13.模具装配组合不严密; 14.合模有异物,调模位置不足; 15.锁模机构不平行、精确; 16.顶针润滑、保养不足; 17.滑块、斜导柱配合压不到位; 18.模腔镶件未压到位,撑出模面; 19.进料口设计分布不均匀合理; 20.产品设计导致某处内壁太薄和结尾处太远; 21.小镶件组合方式不合理,易发生变形; 22.镶件因生产中磨损、变形、圆角; 23.镶件未设计稳固性、未抱合,加固; 24.模腔内排气槽太深;

三、 气泡 (气疮) 1.射出、保压压力不足; 2.背压太小、原料不够扎实; 3.射出速度太快; 4.储料速度太快; 5.料管温度太高,模温太低; 6.材料烘干温度、时间不足; 7.射退太多; 8.注塑周期太长;(预热时间增加) 9.加料位置不足,射出终点太小; 10.前、后松退位置太长; 11.机器油压不稳定; 12.料管、螺杆压缩比不够; 13.原料下料、搅拌不均匀; 14.料管逆流,有死角; 15.模具进料口太小、模穴内流动不够快速; 16.冷料井设计不当,冷料进入模穴; 17.模具冷却不当,模仁温度太高; 18.产品设计内壁太厚,内应力不均匀; 19.原料添加剂不当,易分解析出;

四、 银纹 (流纹) 1.射出压力太小; 2.保压压力太大; 3.背压压力太大; 4.射出速度太慢,保压速度太快; 5.模温、料温不够高; 6.射出、保压时间太长; 7.注塑行程调试不当、保压切换点太大; 8.原料未烘干、含水太多; 9.原料流动性不好,粘度太高; 10.注塑机射出不够快速、精确; 11.模具进料口太大或太小; 12.主流道、次流道尺寸不够大; 13.模穴内流动方向不合理; 14.模具表面不平整、有油污;

五、 包风 (烧伤.焦) 1.射出压力、速度太快; 2.背压太大; 3.螺杆加料速度太快; 4.料管温度太高; 5.周期时间太长或太快; 6.前、后松退位置太长; 7.原料未烘干; 8.原料流动性太好,次料比或粉尘太多; 9.添加剂不稳定,易分解析出; 10.模具排气槽不够深、宽,后续排气不足; 11.流道、进料不均匀; 12.模具配合太紧,锁模力太大; 13.模具太脏,排气孔被油、卤垢堵住; 14.模具设计加工方式不合理,整体模腔太多; 15.注塑机温控不够稳定、精确; 16.料管逆流或内部有死角; 17.射嘴漏料与灌嘴配合不足; 18.螺杆头(分流梭)不合理或断裂; 19.进料口太小,模穴内流向繁杂;

六、塑体发脆 1.射出保压不足; 2.背压太小、原料不够扎实; 3.背压太大,剪切、磨擦热量增加; 4.射速太慢,未充分结晶; 5.模温太高,原料过火、分解、变质; 6.模温太低,未充分结晶; 7.射出、保压时间不足; 8.停机时间和周期时间太长; 9.储料时间太长; 10.次料添加太多或粉尘太多; 11.原料强度、韧性不够,粘度不够; 12.添加剂不合理,或添加太多; 13.原料未充分烘干; 14.模穴内结构不均匀,结合处太远; 15.模具进料不均匀,冷料井不够; 16.产品设计内壁太薄,无辐助加强; 17.注塑机温控不稳定、精确; 18.料管逆流或内部有死角; 19.顶出不合理,塑体应力增加,产生破裂; 20.塑体后期冷却处理不当,易龟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品质做不好的根源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